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会计利润操纵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引起资产减值, 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 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 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就有,必要确认资 产减值,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2006 年 2 月 15 号财政部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 更是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计提基础以及资产 组合计提四个方面形成了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力地夯实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资产,进一 步挤干了企业的业绩水分。但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又能够平抑各年度间 的利润波动。创造良好的业绩形
2、象,因此也被少数企业大加利用,成为一些 企业操纵企业利润的“新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仿佛“水龙头”,在会 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相机行事,时而拧紧些,时而又放松点。紧的时 候遵循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松的时候又提出各自的理由。这种不正常的现 象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无疑从另一个角度造成了会计信息的 失真,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一、企业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常用方式利润操纵是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实现公司的市场价值 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资产减值的计提 能够平抑各年度间的利润波动,为跨年度利润调节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有的 企业甚至将其视为操纵盈亏
3、的“蓄水池”。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三种形式:(一)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企业利润TCL通讯于2003年3月29日发布了一则关于对公司 2000年度 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整改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了 TCL 通讯 2000 年虚增 利润 4952 万元的情况。 其中包括少计坏账准备 4392 万元,少计存货跌价准 备2813万元。少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685万元。TCL对此事件仅解释为会 计处理不当、会计估计不当以及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真实等原因造成的。而有关专业人员却有不同看法,1999年TCL通讯亏损17984万元。如果2000 年继续亏损,则将被ST。企业管理当局正
4、是为了不被 ST,才少提当年应提的 资产减值准备 4392 万元,这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 也反映了上市公司难以 摆脱年末粉饰报表的情结。(二)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企业利润山西焦化:其 2003 年三季度的每股净收益已高达 0.58 元,但年报公 布却只有 0.47 元,其原因是将大股东山焦集团一年以内欠款计提坏账准备的 比例调高至极不正常的 15,仅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提高就使该 公司 2003 年度净利润减少了约 6954.5 万元。(三)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利润,粉饰业绩哈高科:已连续两年通过将以往年度已经计提的坏账冲回等手段达到净利润不亏。 2002 年哈高科凭借高达 66
5、30.4 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 其中冲回的坏账准备就高达 5985.1 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 2002 年实际亏损高达 585518 万元。2003 年公司又故技重演, 凭借将已经计提的 减值准备转回等产生的 1187 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实现净利润 620.9 万元。 若没有非经常性损益的帮助。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二、企业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原因分析(一)运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的动因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上市、 初次发行股票或配股都规定了一系列必备 条件。企业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就有利用减值准备进行财务包装的动机。而 非上市公司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或相应的考核指标,或是为
6、了偷逃税款或是为 下年度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从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任意调高利润的情况 也时有发生。我国目前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通常是由固定工资、 分红奖励 构成。分红奖励又大多与企业净利润挂钩。因此企业净利润成为管理报酬契 约制定与执行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报酬结构必定导致公司高管人员有动机 利用会计制度容许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去选择那些使计算出的会计利润数字按 管理报酬契约将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样,公司高管人员就有强 烈操纵利润的动机,以提高自身的报酬。(二)资产减值准备的可选择空间较大由于目前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界定模糊,灵活性较大。在具体操作时。更多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
7、具体实践中。资产减值状况、减值 计提比例等环节给上市公司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使得计提与转回的操作颇 具“弹性”。导致企业滥提资产减值准备。主要表现在: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多重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和不能 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则完全由 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也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 真实合理不易确定。例如,关于“坏账准备”,会计制度规定了属于全额计 提坏账准备及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但计提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包括计提坏账准备的
8、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只须经股东 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这样,关于坏账准备的计提给会 计人员职业判断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如果企业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下, 计提比例为 1 或 5,其差距甚大。使企业利润有很大的不同。其他几项资 产准备亦如此。2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 中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 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 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存货可变现 净值、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 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
9、因人而异,企业可根据需要而定。3 未来现金流量难以预测,折现率难以选择 为了使期末资产计价与当期损益计量更可靠,新准则更多地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要求企业预测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但在实务中,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又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 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又使得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需要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 选择。三、治理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对策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只是对企业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 而计提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是资产减
10、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披露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目前 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一)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迹象的提示过于笼统。 没有对市场利率或市场其他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对资产产生的影响作出相应的规定。再者,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国际会计准则按照单项资产和现金产出单位分别规范,并解决了资产减值测试的操作性问题;而我国会计制度不要求按现金产出单位进行减值测试,只规定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也没有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特别是计提存货和长期资产减值 准备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其确认和计量有一定难度,因此,应该借鉴国际
11、 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制定操作性较强的 具体标准或者独立制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二)改变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加强对高管人员行为的内部约束改变管理报酬契约的报酬结构。在管理报酬契约中引入股票价格信 息,将股票价格和净利润共同作为业绩衡量的标准。使公司高管人员因管理 报酬契约而追求企业价值最大,保证报酬契约方案本身应具有的激励功能, 将高管人员的利益与公司投资者利益联系在一起。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构 建中的核心地位,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控力度,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 中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管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上 的机会主
12、义行为,促使高管人员正确选择会计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三)改革退市制度上市公司之所以进行利润操纵,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有 关。中国股市退市制度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连续两年亏损被“ ST”处理, 连续三年亏损就得暂停上市,连续三年半亏损就要终止上市。管理层必须利 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保护上市的资格,减值准备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要 从根本上防止管理者的越轨,有必要对此类条款加以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我们可以仿效国外的做法,不要简单地以亏损为标准。除了以连续三年亏损 为依据外,还应辅以其他指标,如企业经常性净收益指标、经营性现金流量 指标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指标
13、,这样可以 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的外在诱因(四)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如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坏账准备 计提比例、存货可交现净值及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 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 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 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 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会计理论界和有关部门既要大力宣传和解释 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又要完善会计人 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
14、和指导的力度。 同 l 时,会计人 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努力 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五)建立资产减值准备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分别建立监事会、审计部,它们分别向股东大会 和董事会负责,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业务内部审计监督应该是这样的:由 各部门互相牵制而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先由审计部进行审计, 报董事会批准; 根据重要性原则的要求,计提的减值准备对财务报告有重要影响的减值准备 由监事会审计、监督。同时报股东大会批准,保证在整个资产减值准备的提 取过程中得到监事会充分的监督;同时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 分的披露。从而确保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六)加强中介机构的审计作用但由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说是防止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后一道防线于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 涉及很多主观判断,以一种主观上的判断去判断另一种主观上的判断是否合 法公允,因其标准难以客观固定。必然增加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 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