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_第1页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_第2页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_第3页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_第4页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虎门销烟是S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年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共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全过程,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理念:新课程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书、感悟、交流、练习中学习语文,学会做人,习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

2、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投影、鸦片对人的危害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导语:同学们,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发生了一件长中国人民志气,灭洋人威风的历史事件,那就是虎门销烟。(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回答可能是一些点位上的答案,如百姓十分兴奋,对销烟很拥护;销烟的步骤;销烟的意义等。)3、再让学生将这些点位上的知识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

3、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近两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二、直奔主题,提纲挈领1、课文对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是怎么评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并勾画出来。2、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勾画。3、生读,出示“这一壮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4、质疑:同学们真会读书!针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称这是“壮举”?为什么说“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过渡:问题提得真好!这个问题就是本课的重点。三、细读品味,探究问题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壮举”?1、请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4、在文中去勾画语句,寻找问题答案。(学习小组内交流)。2、自读自悟,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刚才孩子们读得认真,说得精彩。为什么说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是“壮举”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壮举”?我们来交流大家的学习成果。要求:生先读相关语句,再谈体会。(1)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第一、二、三自然段。)A、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此时,广州城很热闹,人很多,人们的心情很高兴、很喜悦)B、可是,当时的广州城为什么会那么热闹,人们心情为什么又那么喜悦呢? (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布告,读一读)C、你对布告中提到的鸦片有什么了解?(抽生答,学生谈粗略的了解)请大家读课后的“学习链接”,看看鸦片给当时的

5、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我们再看屏幕。(播放当时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的画面补充资料)D、孩子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你想说什么?(鸦片你蚕食了多少人的生命啊!赶快消失吧;可恶的外国侵略者才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把你们赶出中国去!吸食鸦片的人们啊,你们醒醒吧!等等)E、是啊,鸦片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削弱中国人的斗志,现在要当众销毁鸦片,百姓怎能不欢欣鼓舞?怎能不拍手称快谁能读读这段话。 (指导朗读,理解体会“赞口不绝” “洋鬼子” ,读好老人的笑呵呵,青年人的兴奋,孩子们的叫喊) F、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人们的激动心情。(读1-3段)(2)销烟过程的壮观。五自然段 虎门销烟是谁亲自督战的?(出示林则

6、徐像)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林则徐?(根据收集的资料或预习谈)让我们亲自去感受林则徐督战的销烟场面。请同学们看插图,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你眼中的销烟场面。(注意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人们光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正扛着装鸦片的箱子走向池边;有的正将箱子里的鸦片往池子里倒;有的手持长竿使劲将鸦片往下按白色的烟雾四处弥漫,他们个个脸上都是笑意盈盈,销毁了鸦片,他们心里多高兴啊!)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场面吗?(热火朝天、兴高采烈、挥汗如雨、群情振奋、烟雾缭绕、惊心动魄等)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勾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销烟场面的壮观? A、 一袋袋海盐 一担担生石灰 (倒入池中的海盐、

7、石灰数量多) 为什么需要到倒那么多的海盐和石灰,销烟池到底有多大? 两个 十五丈见方 (一个池子就有学校半个操场那么大,两个池子就有学校整个操场那么大) 多庞大的销烟池啊,它的整体构造是什么样的? (前面后面周围) 导读:在这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销烟的 民夫先然后又再.B、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销烟分了哪几步? 灌上水-倒海盐-切烟土-倒石灰 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又.再复述硝烟的这几个步骤 C 接下来的销烟场面又是怎样一番壮观的情景? 翻来滚去 (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象煮开了的废水) 一团团 白色烟雾 蒸腾 (白色烟雾从十五丈见方的池子里向上腾空而起) 弥漫

8、(整个虎门滩上空都漂浮着白色的烟雾) 齐读虎门滩烟雾弥漫的壮观场面 D 看到这一场面,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 从这个词你体会到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 导读:此时的人们多么激动,多么喜悦.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E 孩子们,整个这样的过程就是课题中的销烟。播放销烟视频:让我们再去看看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吧!过渡:这样销毁鸦片仅仅是一天吗?(不是,销毁了二十三天)二十三天销毁了多少箱鸦片?(近两万箱)是啊,二十三天!这收缴来的近两万箱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那一团团白色的烟雾蒸腾、弥漫虎门滩整整二十三天!老百姓欢呼雀跃整整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销毁的鸦片全部被卷入咆哮的大海!孩子们,这销毁的仅仅是鸦片吗

9、?(不是)那是什么?(是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你从哪里知道的?(3)研读第六自然段。请孩子们默读第六自然段。看到如此大快人心的壮观场面,那些贩卖鸦片的外国商人是如何表现的?学生抓住“震惊”、“恭恭敬敬”、“摘下帽子”、“躬身弯腰、垂手恭听”、“连声称是”,演示外国商人惧怕和垂头丧气的样子林则徐在说些什么呢?找到林则徐说的话多读几次。读书威严的气势。抽生读(读出强硬的语气)男生读(读出中国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4)那硝烟的战果如何?齐读最后一段。硝烟持续23天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这次销烟数量之多,近两万箱,规模之大,人山人海的围观群众,以及官兵洋人,时间之长,经过23天才全部销毁。再通

10、过鸦片对国人的危害之深,从而体现出此次消炎的功劳巨大)反复诵读,提升感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四、升华情感,拓展训练 1、林则徐为了销毁鸦片,倡导禁烟运动,内有昏庸的反对派,外有横行霸道的外国侵略者,历经了重重困难。请看补充资料。2、可以说这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林则徐曾说过“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现在,面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出示林则徐像)3、抽生交流。4、小结全课。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让我们记住这伟大的名字林则徐,记住

11、这伟大的一天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附:板书设计虎门销烟值得纪念震惊中外伟大壮举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礼泉县药王洞乡仪门寺学校 门春艳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难点: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表达自己的爱。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歌德的话: 会读书的人用两

12、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次抱母亲(生读题)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实在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换床的的情况下,才有了第一次抱母亲的机会,我第一次抱母亲时,意外的发现了什么?(生:母亲很轻)整体感知课文。再读读课文,想想在医院里出现了那些画面?(学生自由读文)闭上眼睛,想象一

13、下你看到了那些画面?在这么多画面里面,哪个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读体会。(第二和第五自然段) 三、对话文本,入情入境(一)学习“母亲挑担图”,感受“我”的愧疚,体会母亲的伟大。 1出示“母亲挑担图”及第2自然段的文字“在我的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学生自由读,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2)“我”为什么这么难过,愧疚?指导朗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着怎样重的担子?你能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担子重?画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平时我们爬一座山有什么感觉?而文中的母亲

14、呢,她翻越的何止是一座山啊!更何况肩头还要挑100多斤的担子。谁能把母亲的艰难读出来? 师:“年复一年”说明了什么?“我”长大后呢?(生读“长大后”的句子)。 (4)启发想象,深入理解“重担”的含义。在这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她除了挑担子以外还要做些什么?小结:母亲承受的不仅仅是肩头100多斤的担子,母亲承受的是整个生活的重担啊!这时候你再去读这段话,感受会不一样,心情也会不一样。谁能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释放出来?(6)个别读,学生评议,齐读。 师:深刻体会了这段话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母亲是怎样对待这些事的? 2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1)个

15、别读。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你体会到母亲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吗?(2)过渡:母亲的话感动了“我”,“我”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答应了“我”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中最感人的第5自然段。(二)体会“我”的孝心,感受母亲的欣慰。 师:每次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妈妈。小时候,为了把我们姐妹二人拉扯大,妈妈吃了很多的苦,但我从来没听过妈妈有一丝的怨言。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她完全可以放手了,但她仍然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平时,家里烧了好吃的菜,舍不得吃的是妈妈,有了剩粥剩饭,抢着吃的也是妈妈;我们有些不舒服,最着急的是妈妈,自己生病了,迟迟不肯到医院的也一

16、定是妈妈此时此刻,我想用朗读来表达对天下所有妈妈的敬意。1、师配乐范读。2、同学们,你们想把这段话读给妈妈听吗?谁来试试? 3、这段文字中,最打动你的是那句话?谁来读读。(最后一句) 理解“眼泪”。此时,母亲躺在儿子的怀中会想些什么呢?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呢? 理解“无数次”。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过我们,为什么“我”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这么激动、高兴呢?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儿子的这份回报啊!这是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子情。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题目的旁边。(播放歌曲母亲生写话。) 师:透过你们真诚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谢意和敬意。此时此刻,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