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中_第1页
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中_第2页
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中_第3页
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中_第4页
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中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中) 创新实践: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内容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全面创新的年 代。这是一个文化产业政策和制度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是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年代。 如何创新?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必须借助于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 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何处创新?创新必须从影响和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 和问题入手。 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表现在: 宏观管理政出多门, 没有形成全 面系统的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投资主体单一、 行业限制过多,市场对文化

2、资源配置没有起到基础作用,造成文化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 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 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 文化产业组织还 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 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 文化产业要发展, 就必须进行大胆改 革,进行政策与制度创新。一、创新文化产业政策(一)确立文化产业地位政策 国家“十五”计划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 这是一个历史性创新。 从“七五 ”计划到 “十五”计划 的不同提法,反映了这个创新的历程。 “七五”计划提出 “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 广播电视、 文 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 ”,“八五 ”计划提出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 在社会主义

3、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 ”,“九五 ”计划提出 “大力发展 各项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和福利建设 ”、 “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 方面的工作 ”,“十五 ”计划明确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推动有 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这一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 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文化产业自身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结 果。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报告里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详尽论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 义、作用、 发展要求和目的,报告明确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分, 并把文化产业与

4、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报告把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放到了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 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层面。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 2005 年中央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 若干意见,从战略高度明确了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内在要求, 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是实现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200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认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

5、 合日益紧密,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 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 明确要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激发民族 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从十 五届五中全会到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体现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战 略地位的确立过程。(二)组建大型文化企业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突破口在何处?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是来自文化企业自身。 我国 文化企业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分散化、没有竞争力。

6、因此,必须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解决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协作的问题。早在 1999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 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 “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组建包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集团 ”,随后 “三台合一 ”的模式开始形成。 200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强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 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规体系、市场环境、开放 格局五个方面进行创新, 以进一步壮大企业实力、 增强活力,提高

7、竞争力。同年文化部下发 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 “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形成以若干大 型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明确要求: “打破地区、部门分割,通过兼并、联合、 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跨地区、 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国家 集中培育几个具有导向性、规模化、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文化企业 集团,如演出集团、音像集团、影视集团、文化旅游集团、艺术品经营集团等。 ”在政府推 动下,文化产业集团如雨后春笋。到 2003 年初,我国已经批准成立了 69 个传媒集团,其 中包括 38 个报业集团、 13 个广电集团、 1 家期刊集

8、团、 9 个出版集团、 5 个发行集团和 3 个电影集团。 2001 年,内地报业广告营业额超过 1 亿元的报社(集团)已经达到 50 家以 上,占内地报业广告营业额的 80% 。 2004 年国务院对文化部关于组建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等有关问题做出批复。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 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 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有条件的可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 ”文化产 业集团化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9、。 2004 年和 2006 年,仅文化部先后两批命名了 78 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另外,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 深圳、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15 个省、自治区、市分别命名了各自的文化 产业示范基地。(三)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政策 文化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对文化产业具有决定意义。 我国文化市场零散分割, 流通渠 道不畅,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网络, 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 我国文化市场处于发展的 初期,存在多方面问题,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调控。因此文化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培 育二是规范。文化产业的弱小带来文化市场的不成熟,文化市场需要培育。在

10、2001 年文化部文化产业 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清除阻碍建立和形成统一的文化市场的各种壁垒,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 则明确提 出了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目标, 并在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 完善现代流通体制、 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 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如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 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 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建立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 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等。国家 “十一五”时期

11、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各类文化市场,更加明确了在发展文化产品市场、完善文化要素市场、 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健全文化行业组织、 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 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 代流通组织、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 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 积极发 展文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具体政策。1994 年国务院颁布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文化行政法规。此后,一系列 规范文化市场的文化行政法规相继出台。 1996 年颁布电影管理条例, 1997 年相继颁布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出版管理条例 、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1999 年颁布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与此同时,国家文化行政

12、部门依照国务院条例相继出 台部门规章。 2001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通知, 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歌舞娱乐服务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出版物和计算机软件市场、印刷业及文物市场提出了具体整顿和规范办法。 文化市场准入制度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为了使国内法规与 WTO 承诺相一致, 2001 年起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开始修改有关文化行政法规。修改后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和 出版管理条例分别规定, 国家允许设立从事音像制品的分销业务的中外合作 经营企业; 允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允许中外合资和合作方式

13、建设或改造电影院; 允许设立从事图书、 报纸、 期刊分销业务的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2002 年文化部修改后的音像制品批发、零售、 出租管理办法、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实施细则和 2003 年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 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了降低门槛, 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具体政策。有关文化 行政部门也做出了相关产业的政策创新。(四)鼓励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鼓励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我国文化产 业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战略。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 提出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要

14、求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 推动国家数字电影 制作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 “中华字库 ”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动漫产业政策和游戏产业政策是其中两项 重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列入其中。 2006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 若干意见 ,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由文化部牵头, 相关 9 个部门参加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部际联系会议制度。 这份文件第一次系统、 全面地提出 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政策, 第一次在政府

15、主导下主张通过财政等政策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某 一门类的发展。 在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民族动漫 产业, 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广电总局还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 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保障国产动画片的播出,鼓励动画原创。 2005 年文化部和信息产 业部联合下发 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首次公布我国政府的网络游戏政策。 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要求 “开拓动漫游戏、 移动电视等新兴市场 ”,“积 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 ”。另 外有关文件明确了网络文化产业享有软

16、件产业的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五)促进文化产品出口政策 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 鼓励文化产品出口, 是我国入世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文化部 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提出要鼓励文化产业单位面向国际市场, 充分利用两 个市场、 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 出口优秀的、 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 2003 年在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走出去 ”的发展战略。 2005 年文化部制定了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并 全面开展了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同年,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 商务部和海关

17、总署联合下发了 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 中央 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 2006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八部门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 干政策。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具体规定了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 实施 “走出去 ”重大工程项目的具体政策,关于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是扶持具 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 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支持动漫游戏、 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发挥 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

18、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 势的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要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 “走出去 ”重大工程项 目,加快 “走出去 ”步伐,扩大我国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 2007 年,文化部、商务部 等六部门又出台了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 ,并下发文件要求各地上报重点文化出 口企业和重点文化出口项目。(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我国传统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形成的, 这种资源的配置方式的低效率 导致我国文化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单一, 国有文化单位体制僵化、 机制不灵, 从而使文化 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受到极大的限制。

19、文化部 文化产业发展第 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提出要调整投融资政策, 广开发展文化产业的筹资渠道, 鼓励和放宽各 种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行业和产品,取消一些对非国有经济成分投入的限制。2001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国家计委关于 “十五 ”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 意见,将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作为 “十五 ”期间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对社会资本 开放准入门槛。 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 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 ,对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 多元化的文化企业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等投融资问题做出了四项具体

20、政策。2004 年国务院下发 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放宽了社会资本的准入范围。 2005 年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 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在具体十项规定中, 明确社会资本可进入和不可进入的文化产业领 域。同年,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鼓励、 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 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和建立健全信用担保系统方面 加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出了具体的政策规定。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 申认真落实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1、和平 等竞争机会, 加强和改进服务, 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支持非 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七)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总的来说, 我国文化产业组织比较弱小, 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 尤其是财政税收 政策。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大多数是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而来, 因而转变过程中更 离不开财政的支援。 财政税收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 实施优惠的 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明确了试点地区可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2、,并制定相应使用和管理办法,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 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城镇土地 使用税、房产税实行减免的优惠政策。 2005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 要求扩 大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省和有条件的市、 县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同年, 财政 部、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下发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 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和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 问题的通知,出台了具体的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23、(八)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政策文化部在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要求抓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 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大力培养 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文化产业急需人才, 吸引和聘用 海外高级人才, 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 究基地以及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 参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培训工作, 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 展积累人力资本。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 学科建设,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 培养

24、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规划的具体 内容,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集中开展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 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鼓励文化单位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 培训班,培养高 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经营管理人才; 鼓励和支持文化人才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 承担重大 课题和项目。 1999 年和 2002 年,文化部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设立了国家文化 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 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为引导 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根据文化产业形势的需要,文化部又命名了 6 个国家 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并向各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

25、究基地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下达了 2007 年度文化产业研究课题任务, 要求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课题展开研究, 为政府和企 业决策提供参考。二、创新文化产业制度(九)创新文化产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变革, 而产权变革就是要实现所有制结构创新, 形成有效的激励、 约束机制, 建立起实质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以此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 展。首先,进行所有制结构的制度创新。 2005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出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

26、范围, 随后国务院又 下发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 ,提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 文化产业, 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同年,文 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 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 。 此前,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 已经承诺对外资开放的文化产业领域。 这样文化 产业国有单一所有制的格局被打破, 文化产业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得以建立。 其次, 积极推进 产权变革。 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 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制度

27、改革,推动股 份制改造,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符合上市条件的, 经批准可申请上市的具体政策规定。 国 家“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要求:一 般艺术院团和除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外的出版单位及文化、艺术、生活、 科普 类等报刊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 部门、人民团体、 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 新闻媒体中的广告、 印刷、 复制、 发行、传输网络部分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 分期分批完成转制为企业的任 务;同时提出了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政策目标: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 场、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