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地原因与预防措施_第1页
手术室感染地原因与预防措施_第2页
手术室感染地原因与预防措施_第3页
手术室感染地原因与预防措施_第4页
手术室感染地原因与预防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术室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手术是医院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 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 室之一,它担负着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 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 手术室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当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已成 为手术室医护人员最重要的任务之一。1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存在因素1.1 手术室环境因素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和健康, 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 一。如手术的接台手术频繁,术毕收拾物品、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流动都会引起粉尘微粒,污染 手术室的内环境,手术间得不到充分的清洁消毒,导致空气洁净度降低。1.

2、2 手感染由于护理工作都是由护理人员直接用手完成, 被污染的手是医院内感染最主要的媒介, 医 护人员的普通洗手和手术人员的外科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据调查统计显示, 由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细菌直接传播造成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 。参加手术人员洗手程序不规范、时间不充足、擦手巾灭菌后管理不妥,可导致二次感染。手术者的手套破裂 对手术的感染 .据报道,术前手套未检出细菌, 术后手套细菌检出率为 31.25% 。另据调查, 24% 手术者术中手套刺破, 监测 8 例,手术人员双手细菌培养带菌率 100% ,细菌通过手套破损处, 植入手术伤口致手术感染。1.3 手术器械物品清

3、洁、消毒和灭菌医疗器械的清洁、 消毒、灭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 若器械使用后清洁处理 不彻底、灭菌不严,尤其是染有传染病患者血液的物品,当再次使用时,极易造成医院感染。 消毒包大小不规范, 包消毒包的布层数过多、 消毒包内准备灭菌的容器盖未打开, 这些因素都 会影响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 手术中布类脱落的碎屑对手术的影响。 一是手术单使用时间过长, 反复高压消毒使布纤维变疏;二是上次手术中凝积的血块、碎骨、线头等清洗不彻底,致手术 单包裹粘附成为下次使用的污染源。 刺激性消毒液对手术切口的感染使用消毒液浸泡的引流管 和精密仪器等, 在使用中冲洗不彻底, 术中浸泡器械的盐水更换不及时,

4、 均可造成手术切口的 感染。1.4 锐利器械损伤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经常与缝合针、 注射器、 刀片等锐利器械接触, 如传递锐利器械手法不正确,用手直接上卸刀片,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回针帽内等,均易造成皮肤黏膜的损伤。1.5 接送病人推车的污染病人推车进出病房、 手术室及其它地方, 将有菌区细菌带入无菌区, 有时甚至是一些强致 病菌,据有关资料报道对病人推车的本身车轮进行细菌培养, 结果培养出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 胞菌、枯草杆菌,由此可见病人推车也是手术室重要的污染源。1.6 隔离鞋的污染按传统的消毒方法, 隔离鞋每周清洗消毒 1 次。经检查发现隔离鞋在消毒后的第 5 天细菌 培养,菌落数可达满视野

5、,将对手术构成严重威胁!1.7 相关因素如手术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 防护意识薄弱, 手术室缺乏原有的防护屏障或对防护 屏障的使用不重视。门口未能及时坚持设有消毒液、脚垫,手术当中衣服有可能被血液、体液 污染的危险,对消毒剂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全等。1.8 麻醉期间病人低体温易致感染麻醉期间病人处于低体温状态, 免疫力降低, 术后感染率增加, 通常麻醉期间病人中心体 温可比正常下降1-3 C下降幅度取决于麻醉类型、外科手术暴露程度和手术间环境温度。2 预防对策2.1 保持空气净化效果及做好手术室的细菌监测手术室限制其他人员的进出,减少工作人员的走动, ,严格控制出入手术间的人数。大手术间(50

6、m3以上)的手术人数不超过8人,小手术间(30m 3)的手术人数不超过 5人,同时教育手术室护士加强责任心,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尽量减少出入手术间次数, 并规定手术时间 超过4h,使用空气净化机消毒0.5h,使空气中悬浮的细菌数降至最低,达到 H级洁净级别手术标准。覆盖切口的敷料不可太厚密,以免影响汗液蒸发,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避 免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遭受污染,降低切口感染率。接台手术间隙自然通风10min ,稀释室内空气细菌指数, 高层手术室自然通风效果尤佳, 情况允许最好用消毒液擦手术间内物品包括地 面,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 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

7、布应固定两套使用,以保持一套在外风吹日晒使之干燥,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然后用消毒机消 毒 30min 。严格控制外带物品如手机、患者外衣、器械外包装袋。病历夹使用消毒液擦拭后方 能带入,以减少手术室的污染。每月坚持做细菌、空气培养一次。2.2 注重洗手与手的消毒外科洗手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普通洗手细菌总 5Fu/cm2 ,外科洗手擦消毒液后为无菌 生长。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前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上台人员应严格按刷 手程序进行,不能求快而减少刷手的步骤和时间,洗手、擦手用消毒液抹手后才能上台。无菌 擦手巾应放在清洁台面上,打开未用完超过 4h 后重新灭菌。洗手衣裤湿了及

8、时更换。手术者 应带双层手套,术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2.3 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 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 对于不能 耐高温、高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 佳消毒方法, HBsAg 阳性、特殊感染手术机械先用0.2%有效氯浸泡 30min ,然后用水清洗彻底祛除器械表面的有机物,擦干上油打包,特殊手术用过的器械需双重高压灭菌处理。我院使用预真空高压锅,打包体积不能超过 30cm x 30cm x 50cm,器械重量7kg,布类重量5kg,包布层数不得超过 4层,且准备灭菌的器械盖全部打开,这样才 能保证

9、高压蒸汽灭菌效果。转2.4 严防锐利器械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正确传递器械, 使用持针器上卸刀片, 用过的针头及留臵针不要再套 回针帽内, 正确使用锐器盒, 防止在处理锐利器械的过程中造成自身伤害。如被锐器刺伤应遵循处理原则并抽血进行追踪检查。穿有跟的鞋避免脚被血液污染。隔离鞋应每日清洗并消毒, 做到一人一鞋,专鞋专用。对有足部化脓性感染或脚癣者,采取隔离清洗,单独消毒。正确使 用护目镜,防水衣等保护屏障。2.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采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可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核

10、对产 品名称、型号规格、 制造厂名、 产品商标、 无菌有效期、 生产批号等, 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 如遇有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2.6 病人推车应每日清洗并消毒,同时在手术室门口与手术室内的推车进行交换,严禁病房的推车进入手术室内。 及时更换不合格的手术单巾发现布纤维脱落变疏者及早更换。清洗过的物品如不合格应重新清洗,杂物彻底清除后再进行折叠打包。2.7 无菌持物钳消毒方法改进手术室无菌持物钳经历了由湿臵-干臵-取消的改进,其方法效果可靠、 方便、节省成本采用取消无菌持物钳属于最佳方法,方法简便易行,只需将手术室的物品单独打包高压灭菌。 采取取消

11、无菌持物钳减少了污染环节, 使无菌物品免受二次污染, 也降低了手术室医用材料的 成本。所以取消无菌持物钳非常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及科室经济管理。2.8 术中尽量减少暴露病人,通过加盖棉被和提高手术间环境温度,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以 减少术后感染。2.9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净化手术室,减少感染。手术室和供应室的污染区和无菌区各设臵一条通道(直通电梯) ,将手术室与供应室联系在一起。在手术室有限的空间内清 洗、消毒、灭菌器械,准备手术敷料包,不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行 后,手术用的敷料直接送至中心供应室打包间包装, 手术器械由污染区送往供应室清洗、 包装。 采用这种方法既避免了无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