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复习题要点_第1页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要点_第2页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要点_第3页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要点_第4页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要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抽样误差与总体均数的估计1. S曲示(C)A. 总体均数B. 总体均数离散程度C.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D. 个体变量值的离散程度E. 总体标准差2. 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B )A. 标准误增大B. 标准误减小C. 标准误不改变D. 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E. 标准误为零3. 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错误的是(E )A. t分布是一簇曲线B. t分布是单峰分布C. 当 一 8 时,tf UD. t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E. 相同v时,丨t |越大,p越大4. 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C)A. 系统误差越大B. 可靠程度越大C. 抽样误差

2、越大D. 可比性越差E. 测量误差越大5. 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A )A. 适当增加观察例数B. 控制个体变异C. 严格挑选观察对彖D. 考察总体中每一个个体E. 提高仪器精度6. “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 ,后者反映的是”(E )A. 总体均数不同B. 抽样误差C. 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D. 系统误差E. 个体变异7. "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inHg,标准差为11.2 mmHg。从该地随机抽取20名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112

3、.8mmHg。 则112.8nmiHg与120.2mmHg不同的原因是"(B )A. 个体变异B. 抽样误差C. 总体均数不同D. 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E. 系统误差8. "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nmiHg,标准差为11.2 mmHg。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7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5 mmHg ,标准差 为 10.4mmHg,则 90.5nmiHg 与 120.2mmHg 不同,原因是”( C)A. 个体变异B. 抽样误差C. 总体均数不同D. 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E. 系统误差9. 从某地随机抽取10名7岁正常男孩,测

4、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5 mmHg ,标准差为 10.4nmiHg,则该地7岁正常男孩的收缩压总体均数的95%的置信区间为(A )A 90.5 ± S en. 9 X 10.4/后120.2 ± %05/2. 9 X 24/质C. 90.5±1.96xl0.4D. 120.2±t(0.05/2,9)xl0.4E. 90.5±2.58xl0.410. 随机抽取上海市区120名男孩作为样本,测得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20kg,标准差0.50kg. 则总体均数95%置信区间的公式是(B )A. 3.2O±2.58xO.5O/nB 3.20&#

5、177;1.96x0.50/'/120C. 3.20±1.96x0.50/120D. 3.20±2.58x0.50E. 3.20±l.96x0.5011. 关于t分布的图形,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A. n越小,则t分布的尾部越高B. t分布是一簇曲线,故临界值因自由度的不同而不同C. t分布是一条以n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曲线D. 当n趋于节时,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E. 当n逐渐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12. 总体概率的区间估计中,a值越人(B )A. 抽样误差越大B. 置信度越低C. 置信度越高D. 估计的精度越高E. 抽样误差越小13. 样本均

6、数的标准误越大(C )A. 置信度越低E. 抽样误差越小C. 抽样误差越大D. 估计的精度下降E. 置信度越大14. 为了解某城市女婴出生体重的情况,随机得到该市区120名新生女婴的平均出生体重为 3.10kg,标准差为0.50kg。用算式(D )A. 95%的可能性认为此范闱包含了该市女婴的出生体重B. 该市95%的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C. 该市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D. 此范围包含该市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但可信的程度为95%E. 该市95%的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15. 当v定,a =0.05时洋侧t值小于双侧t值(A )对错16. t值相等时,单侧概率小于双侧概率(A

7、)对错17 p X 土斤旳/*只适用于小样本,而不适用于大样本(B)对错18.P S和紡都是变异指标,因此它们都可以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B )对错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1.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BA. 红细胞计数B. 肺活量C. 血型D. 脉搏E. 血压2. 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EA. 总体中任一部分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 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E. 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3. 统计量:DA. 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 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C. 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D. 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E. 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

8、的统计指标4. 欲了解某市某年所有三级甲医院的病床数,该市每个三级甲医院就是一个:CA. 有限总体B. 观察值C. 无限总体D. 分类变量E. 观察单位5. 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 于AA. 样本与总体之差B. 系统误差C. 随机误差D. 抽样误差E. 随机测量误差6. 某人记录了 50名病人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50Kg的13人,介于50Kg和70 Kg间的20 人,大于70 Kg的17人,此种资料属于AA. 定量资料B. 分类资料C. 有序资料D. 名义变量资料E. 二分类资料7.上述资料可以进一步转换为BA. 定量资料E. 多分类资料C

9、. 有序资料D. 二分类资料E. 名义变量资料频数表、集中趋势及离散指标1.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DA. 均数和标准差都可以描述资料的离散趋势B. 标准差越人,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D. 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E.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2测定5人的血清滴度为1:2, 1:4, 1:4, 1:16, 1:32,则5人血清滴度的平均水平为:AA. 1:6.96B. 1:16C. 1:11.6D. 1:4E. 1:83用频率表计算方差的公式为:AS'二E.4. 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 13, 5, 9, 12, 10, 8

10、, 11, 8, >20, 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EA. 11 天E. 9天C. 10 天D. 10.2 天E. 9.5 天5.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D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两者均改变C. 以上都不对D.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E. 两者均不变6. 下列各式中(E )为最小:(注:A、C为某一常数)A.X(x-A)2ES(x-X + C)2CS(x-T-C)2DX(x + A)2S(A-J)27. 各观察值各乘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D )不变:A. 几何均数B. 中位数C. 算术均数D. 变异系数E.标准差8. 用频率表计算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CA. 本组段

11、的下限值B. 本组段变量值的平均数C. (本组段上限值+本组段下限值)/2D. 本组段变量值的中位数E. 本组段的上限值9. 测定10名正常人的脉搏(次/分),结果为68, 79, 75, 74, 80, 79, 71, 75, 73, 84。则 10名正常人有脉搏标准差为:AA. 4.73B. 1.50C. 75.8D. 22.4E. 75.010. 测得20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值(mmo"L),为进行统计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A. 可用直条图表示频率分布图E可用频率表法计算均数C. 可用加权法计算标准差D. 可用直接法计算均数E. 可用直接法计算标准差11. 已知

12、某地一群7岁男童身高均数为100cm,标准差为5cm;体重均数为20kg,标准差为 3kg,则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有:BA. 身高的变异程度与体重的变异程度之比为5:3B. 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C. 身高的变异程度等于体重的变异程度D. 身高的变异程度人于体重的变异程度E. 因单位不同,无法比较12. 把P25, P50, P75标在一个数轴上,贝I:AA. 以上都不是B. P50 一定不在P25和P75的中点C. P50 一定在P25和P75的中点D. P50 一定靠近P25 一些E. P50 定靠近P75些13.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B)指标较好:A. 方差B.

13、四分位数间距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E. 全距14. 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CA. 极差B. 四分位间距C. 变异系数D. 方差E.标准差假设检验原理及t检验1关于假设检验,卞面哪个是正确的EA. 检验假设只有双侧的假设B. 检验假设只有单侧的假设C. 检验假设包扌舌无效假设和零假设D. 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定E. 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定2 两样本均数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判断cA.两总体是否存在抽样误差E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多人C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D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E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有多人3已知双侧 t0.02J8=2.101 若 t=2.82,则可以认

14、为A.p>0.01Ep>0.05Cp<0.01Dp=0.05Ep<0.054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a =0.05的双侧检验),如果P<0.05,则认为DA. 两样本均数差别较大B. 两总体均数差别较人C. 两样本均数不相等D. 两总体均数不同E. 两总体均数存在捕样误差5. 某假设检验,检验水准为0.05,经计算p>0.05,不拒绝H0 ,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 概率BA. 0.01B. B, B未知C. 0.05DaE 3 , B=001问题610分保存6.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C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

15、.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E.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概率为5%A.2.58B.1.96C.t005/2,vSD.1.96aE.8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错误概率最小的是DA. a=0.10B. a=0.01C. a=0.20D. a=0.30E. a=0.05问题910分保存9.当noo时,Z0.05的值与t0.05,n-l的值有关系式。CA.Z0.05 = t0.054i-lEZ0.05t0.054i-lCZ0.05<t0.054i-lD.Z0.05>

16、t0.054i-lEZOO5WtO.O5ml10.下述为第一类错误的定义。BA.拒绝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0E接受实际上是成立的H0C接受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0D.拒绝实际上是成立的H0E拒绝实际上并不成立的H11 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线性相关,又作线性回归分析,对相关系数检验 的t值记为tr ,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记作tb ,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BA.B= hcDnEtr>tb问题2求得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后,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对 E 作出统计推断:A.样本截距B.决定系数C.样本斜率D.总体截距E.总体斜率问题3 微殛魏时,以下表述最佳的是:BA.两个变量间的关

17、系不能确定B.两个变量间不存在直线关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种曲线关系C. 两个变量间存在曲线关系D. 两个变量间存在直线关系,不排除也存在某种曲线关系E. 两个变量间不存在任何关系问题4己知相关系数r=l贝IJ一定有:CA.SS 4SS 残B.a=lC.SS总=$5回归D.b=lE.SS fe=ss 回归问题5相关性研究中,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P越小,贝IJ: AA. 认为总体具有线性相关的理由越充分B. 结论可信度越大C. 抽样误差越小D. 抽样误差越大E. 两变量相关性越好问题6积矩相关系数r的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DA(R1)(C1)E n1C 2n 1D n-2E nk线性回归分析中,若对总

18、体回归系数0是否为0作方差分析,得到 卩丘©J),则可认为:CA. 两变量间存在回归关系B. 两变量间不存在回归关系C. 两变量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D. 两变量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E. 两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8反应变量卩的值旷大为原来的上借,会使Ya+bX,的:°Aa改变,b不发生变化Ea变为原来的k倍,b不发生变化Ca不变,b变为原来的1/kDa和b都变为原来的k倍Ea不变,b变为原来的k倍问题9自变量X扯切卿1常数以会使YabX,的:。Aa不变,b变为原来的1/kEa不变,b变为原来的k倍Ca改变,b不发生变化Da和b都变为原来的k倍Ea变为原来的k倍,b不发生变化问题10如果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没能拒绝H0,这就意味着:EA该模型有应用价值E该模型无应用价值C该模型求解错误DX与Y之间无关系E尚无充分证据说明X与Y之间有线性关系问题11利用最小二乘原则确定回归方程的要求是使各数据点:AA. 距回归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 距回归直线平行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 距回归直线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 距回归直线横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E. 距回归直线距离的平方和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