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上六单元 文言文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8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
2、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念无与为乐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选 文时 间景情甲 文月景闲情乙 文更定三、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
3、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
4、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5、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虽乘奔御风( )其间千二百里( )是日更定(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6、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
7、”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
8、襄陵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
9、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六、【2009年福建省永春县】新课标第一网(一)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59题。(15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下列划分节奏
10、有误的一项是()(2分)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童子烧酒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拏一小舟6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2分)杂然而前陈者
11、160;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是日,更定矣()与余舟一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是金陵人,客此()8翻译下列句子。(6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9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3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
12、了。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七、【2009年桂林市、百色市】X(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 湖心亭看雪 张 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
13、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关材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一柳宗元江雪>1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以为妙绝 B.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 C.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 D.上下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13.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B.选文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C.作者写作此文时,
14、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侦”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15.文中画线句采用白描手法,描绘西湖雪景,其中“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得巧妙,妙在何处?现代汉语中使用量词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例子有很多,请举一例。(3分)答: 16.文末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的“痴”(用原文回答)?中国古代文人中寄情山水的“痴人”还有不少,请举一例,并简述其“痴行”。答: 八、【2010年山东省济南
15、市】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即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编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仆:自己的谦称。谢病:托病辞官。薜(bì)萝:这里指隐土。梅溪:山名,在吴均的故乡故彰。岫(xiù):山洞。英英:象声词。这里用来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声
16、。葺宇:修建茅屋。仁智所乐: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徒:只,仅仅。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1)晓雾将歇( ) (2)蝉吟鹤唳( )7.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复前行,欲穷其林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自康乐以来 扶苏以数谏故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9.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描写静景、动景的句子,填入下面的表格。(4分)答谢中书书与顾章书静 景动 景1O.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7、(2分)答: 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BA答谢中书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C实是欲界之仙都四时俱备是进亦忧,退亦忧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9与“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辍耕之垄上 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11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练且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2分)答: 十、【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卷)】【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龙虾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鲜果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马桶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品饮料编码和标记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风衣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制作内衣售卖合同样本
- 加压供水合同样本
- 动迁小区物业合同样本
- 探索新知护士资格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 中班幼儿主题墙设计方案
- 钢结构施工准备-钢结构识图
- 华为培训教程01网络基础
- 管道完整性管理基础知识课件
- 文体中心运营方案
- 宫颈癌防控知识
-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 教师资格证《小池》说课夏东
- 接触网施工-接触网竣工验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