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概论_第1页
绿色建筑概论_第2页
绿色建筑概论_第3页
绿色建筑概论_第4页
绿色建筑概论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建筑一、 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 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 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三就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 效”的使用空间。可以说,这三个词就是绿色建筑概念的缩影:“健康”代表以人为 本,满足人们使用需求;“适用”则代表节约资源,不奢侈浪费,不做豪华型建 筑;“高效”则代表着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二、 绿色建筑的内涵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人,即节约能源及资源; 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 和谐共处、永续发展。三、 绿色建筑的设汁理念绿色建筑设汁理念包括以下儿个方面: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 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 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讣、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 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

3、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 水。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 料和装修材料。 室内空气清新, 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 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 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 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4、,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 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 C0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 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四、绿色建筑主要技术1) 墙体节能系统措施通过采用节能墙体材料或节能措施,大大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 建筑能耗2) 门窗节能系统门窗是居住与室外自然环境沟通、交融的主要通道,其节能潜力巨大,采用节 能材料或者节能措施的门窗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室内能耗。3)水系统通过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以及回收用水系统,如中水冲厕系统,雨水绿化灌 溉系统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校利用。4) 雨水收集利用手机建筑屋面雨水、路面雨水、利用人工

5、湿地法、人工土壤滤池法等处理后 作为多种用途的非饮用水,同时通过地面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地面水源。5)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 等。6) 自然通风利用利用室外的风压作用和室内的热压作用形成自然通风,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 室内空气品质,提高室内人员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7) 节地系统采取屋顶绿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等措施,达到充分利用场地,节约土地的 目标。8) 建筑材料节约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本地建筑材料。9)人工湿地系统人工建造的,可控制和工程化的,进行废水处理的湿地系统。一般山人工基质 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

6、组成。当污水通过系统时,其中污染物质 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五、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口前全球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英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日本建筑物综 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法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HQE)。此外,还有德国生态 建筑导则 L B、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 X ABERS、加拿大 GB Tools 评估体 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是山建设部发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佔标准。绿色建筑

7、评价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 筑。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1) 节地与室外环境;2) 节能与能源利用;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 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 高的项 LI。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 项的指标要求。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六、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

8、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 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 力和独特的优势。一是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 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 16 亿至 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 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 2至 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 20%。 如果切实执行 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 6熬的节能标准,那么,到 2020 年就能 每年节约 3. 54亿吨标准煤,占同期国家节能LI 标任务的

9、 30.7%o 绿色建筑在实现建 筑节能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代表着世界建筑的发展 趋势,前景十分广阔。然而,截至 2010 年 11月底,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 识的建筑项 LI 仅 85个,在既有建筑中所占比重极低。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 节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二是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 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 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三是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 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

10、技术 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儿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 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讣量,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 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等,均 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 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 “绿色建 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 划项 II,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四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推行绿色建筑。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 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巧妙利用通风、浅层地热能 实现冬暖夏凉的特征。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建 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