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风新韵_第1页
第1课古风新韵_第2页
第1课古风新韵_第3页
第1课古风新韵_第4页
第1课古风新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古风新韵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游子.今这首欧曲,抒发对母亲的fi恋与热爱之情: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徽学难点、i点 1、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敬唱游子吟,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手段 DVD机、课件、电脑媒体等。 课时I节 峨曲简析 游子吟这首歌是根据店代诗人孟郊吟唱送给慈毋的颂歌。作品充分表达了人类共的的母子亲情.歌曲用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她的缝衣细节,谁都经历过,体验过的这一细竹,而母亲的慈爱之情正是在这日常生活中的最细微处流莽出来的.诗人以.三春I”比喻慈刊之爱的广阔深厚

2、.以“寸草心.比喻儿女对慈毋的报效之情.并进行亲情的教育 饭学过理 一、组织教学 1、声音练习 2、二声部练习:以3度音程为主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感受歌曲. *听录音的范唱,用手臂阔出旋律线,体验旋律的关感。可以反复做两三次.请学生思考歌曲共有儿个乐句?为什么这样划分乐句? *在节拍饥上为歌曲游子吟找到if当的速度.并写在曲满的左上角. *听音乐反复朗读耿词,理解歌词含意.(可以按节奏有情绪地朗读) 2、演唱歌曲. 随录音学唱。 *确定换气点.如:慈母手中线(换气),游子身L衣换气)。临行密密缝(换气),意恐迟迟归(换气).谁言寸草心(换气).报得三乔晖全 *教师要注愈引异学生用高位

3、置的混声演唱游子吟.音色要圆润。 *歌曲中的何一句演唱要要有情绪上自然起伏.大连线唱拐连贯流畅。 *歌曲中演唱时注意弱起演唱,体验弱起小节的关感. *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 分两组,唱二部合唱. 全体学生拍出高声部的节奏。 *全体学生唱高声部旋律,唱过两次后要求背唱. *全体学生默读低声郎旋律,教师轻轻拍击节奏。锻炼学生内心听觉. 全体学生背明低声部旋律。(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背唱准确,可以打开噜子看明一遍后.再背唱.锻炼齐乐记忆能力.) *学生完整视唱旋律.学生歌唱时,教师歌唱与之对比的声部. 教师演唱旋律,学生视唱与之对比的声部,并几要求分句背唱. *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歌唱

4、高、低音声部.做二部合明. *由两个学生分声部歌唱,检查学生个人掌握情况. 由学生个人歌唱一个声部.在钢琴上弹奏另一声部,并注意按倾教师的要求。随时进行声部交换. *有情感地演唱二部合唱游子吟。 3、情景表演唱。 了解占诗创作背景:心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己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F-149 fl己20年来为谋求m路而蛟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毋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件裕了!于是诗人吟明了这首送给慈付的颂歌。 前台是一人扮演店代诗人孟郊,穿着店代的长袍.翰在一棵松树下吟颂着占诗游子吟: 后台是一人扮演唐

5、代诗人孟郊的老毋亲,穿着脚代老夫人的衣衫,头发斑白,眼睛模糊,正在烛光下缝衣衫; 背景齐乐是全班同学吟唱游子吟。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阴诵古诗的声音。 4、歌曲拓展. *学唱这首歌曲你有丝什么感想? *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你为妈妈又做过些什么?妈妈是怎样爱你?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呢?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5、小结. 6、本课结束.橄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渗透情感教育。以情感为主线.以表现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活动.相互融合,使学生充分感受深深的毋爱.在教学中我用溢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拉近r1已与学生r的距离,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教学情峨)形象生动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前倚音.也从而使学生

6、体会爱,叨白爱,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感情在充分理解占诗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画面、前倚音这些音乐符峰,学生能自然流露出时妈妈的悠情,感受到在演唱这些句子是应用温和的声音和较慢的速度表现歌曲,这在体会歌曲感情上很有帮肋。当学l二体会到了古人对妈妈的爱后,也能爱延种到自己的妈妈的身匕“孟郊能用诗欲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报答自己的母亲,母亲节就快来了,那我们的小朋友有能做什么呢?,孩子们都明白了,ri己的妈妈那么辛苦,我要积极得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有感情的演唱耿曲,并能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爱.这就是我的教学!标! 在课堂中.我自己能投入到情景中去,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时rill安排不够合理,学生

7、唱彻较少。 这堂课是结束了,似孩子们在这堂课上流莽出来的纯真和善良却久久不能9去。作为这堂课的组织者.引4者,我兴奋着、回味着、也沉思着一的确.爱让孩子们多了些灵魂的触动,而4正能打动人心的音乐课才是我们句-位孩子所期盼的.愿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我们音乐教师共同努力.iC我们的音乐课堂变N超来越灵动和美好. 花非花教学设计徽学目标: I情感I I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胀胧美. 2、知识l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明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徽学的工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耿曲内涵,

8、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软”表达.橄,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教具,创,琴、教材教学裸时:l课时徽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二、发声训练11哼鸣练习 n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卜、嘴科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9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峨. 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弃腔上方,两价之间感到明显报动,象挤林涕时的感觉。d、不论齐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的j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离位置,打开暇咙形成管状,上

9、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毋音的练习.嘴杆微闭成“撮口一,上后要拢住.科失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什子.三、歌I掬学习与演唱(花非花,I、作a简析: 白居易(772-846). 1f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吞山.(I号吞山1.#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n言敢谏被贬.后又住杭州.苏州.lJ史。管至刑部尚朽.晚年闭居洛阳。75 Yi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否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诗中长恨歌

10、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格致的大作,兄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黄自(1904-1938)字今吾,iL苏川沙(今展E海I)人.早年在美I4柏林及耶兽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回囚.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X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分明,层次分明,只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居易的诗大都以言语浅近,意境显诈见长(相传老粼也能听懂)。但这首花非花却颇为“朦胧”。第一句.花非花,雾非雾”,就首先给人种非花似花,非雾似雾的捉摸不定的感觉,可毕竟又is花还是非耗,似霉还是非雾.第二句从“夜半来,天E去”的

11、叙写,似在说短暂易逝的梦.祖第三四的“来如春梦.“去似朝霞,即告诉我们“春梦与“朝霞“也是比喻.这种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的一连小的比喻.只喻体(用作比喻的物体).而不喻本(被喻之物,确实诗的意境蒙上了一层“豚胧”色彩。仁遥这首诗的诗愈又不足吻涩到不可捉摸的地步.从他rI期的.甚至为同一!的而作的渐简吟可知,花非花nrtr表现的是对一种生活中存在过的,而又很快消I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迫念与惋惜。该诗节计规性,奇丽fm绵,为千古传颂之佳作.2、艺术处理: 歌曲抒发了诗的惫境,节奏平稳.旋律委婉、含蓄、带叙述性。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形式。第一句的动机1弧调“非花.的“非”字.后半句上四度模进,再强调“非

12、雾”的“非”字,一开始就描绘出这陇盖科一层薄纱的意境。第二句结束在属音上.是进一步的叙咏,耳逐级下行.后为平叙的音调.具有硅底色彩,也增加了问的期待.第三句转折.由低向高婉转上扬.好似春梦.并非春梦。第四句由高而低趋于平稳.看似朝云,却非朝云.最后恬淡的结束,其迫惜、思念之情,浴于言表.3、演明要求: 要组涌原诗的意境。字头可软些.同时“花们“书.“雾”这些字唱起来有些绕日,方言区有f-h不分的情祝,还要注意字音的?r确、消晰.此外,由于歇曲是舒缓的乎稳节奏,要控制好气息运用,切记不要唱 爆了,明.火“了或明.热”了,这都将有悖愿意。四.总结新课: 救师进行本课小iii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

13、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rl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探:.五、作业: 课后用正确的歌RA姿势、推确的呼吸方法.认直体会歌曲的含意,袱确诊样表达作M.徽华反思. 我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中欣词的意境,我设置了一组时比明挞、时光t很张的l月片.让学生欣赏,欣赏完毕后,请他们分组讨论诗的含义.通过分组合作式的讨论,学生在与同学、教师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一起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里的协调能力.但是,在此有良好效果的同时,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通:小组讨论的学生未经独立的思考就进入了合作状态.不到几分钟就叫“停”.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往往抢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思维栩对迟钝的

14、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阿细跳月教学设计橄学目标: .、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包括在不同调式下相同的旋律和强弱规律),初步感知旋律创作手法。 2.欣赏民族管弦乐版本阿维跳月,积极参与音乐话功。 3.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器的音色变化和迷度、力度变化。彼学,点. .、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包括在小同调式下相同的旋律和强邪规津),初步感知旋律创作手法。 z.学会(;.I细跳月的4本舞步,能用肢体语言感受乐册的音色交化和速度、力度变化。橄华难点. l、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仲 2、能够赏析出阿细跳月主粗旋律和跳月敏的区别与联系吸华准各.锅琴伴奏

15、多媒体课件彼,过程:一、图片介绍和敬曲(奔家姓A#良幸福,v入.、图片介绍扑族的人文景观。触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接下来,就让我们起感受它的占老和神秘,(教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个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请同学猜答民族)(!钊片.: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秀川迷人的山村:图片2、云南苦名的石林就是由这个民族传说中的阿诗玛幻化而成:3、这个民族的服饰以照色为主.因为这个民族崇尚黑色,也被称为“黑族.:4、这是一个善于舰油、咭爱饮洒、形成独特A文化的民族。5、“火1巴节是这个民放从为隆王的节日。6和7川在

16、“火把节”上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表演一个让世界嘱I1.让中华民族自豪的耿舞fS目阿细跳月.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大三弦进行f1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衡,。你们现在俏出这是哪个少数民族了吗?彝族)2、复习学生学习过的彝族歌曲.增添学生边律动边演唱的情趣.师:.其实葬族离我们很近,不信.大家听.(欣赏称家蚌妹真幸福)要求:边轻明边跟杆老师律动.跟伴奏演m边律动边演明彝家妇一好真幸福。过渡语:现在.计我们一起学习娜5k的一首被美国人称为世界十大民族齐乐之一的阿细跳月二、赏析民乐版阿细跳月1.学生完整听盆盛首乐曲,听后交流受(教师可从情绪、旋律特点上去引导学生交流)师:“听完之后,同学们可以从音乐

17、的情绪,旋律的特点、力度速度的变化说说你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吧白己的感受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但是必须保持安静)如果学生没有听比旋律相同的特点,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能哼出这首曲子的一两句旋律吗?.教师变换调式哼唱旋律,问:“大家是不是一直听到这段旋律?”2、感受乐曲旋律不交的特征和五拍子的强瑞规律第二遍教师带领学生边听边做身体律动:前三拍高举双手拍手,后两拍拍膝盖.甘入语:“古人说得好.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就是人类的歌喉,老师也想来唱-唱,看看老师边唱边做什么动作。.听后询问:做了哪几个动作拍手、拍膝盖)拍几下手、拍几下膝盖.一共组成几拍节奏的旋律?(五拍“五拍子旋律的强拍和次强拍分别在哪一拍上呢?.

18、听老师再来唱-唱、拍一拍.(第一拍和第四拍)学牛拍节奏,教师唱主题旋律.教师总结:五拍子是阿细跳/1D浪大的节奏特点。1、介绍阿细跳月曲名和由来:“那么.阿细跳月这首乐曲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由来的呢?教师介绍.探索旋体作曲手法,叨主月.导入:“我们同学能哼出这首曲子的旋律吗?(学生尝试)教唱歌诱。教师演唱后.ruJ:“你们听到有ug些音符?(12356)这是典型的中树民族音乐.出现最多的是哪几个音呢?(135这就是中国民族齐乐最大的特点。”再跟着钢琴学唱主题.2、观,娜蹈视绷,.求学生:你们着出阿细跳月的钾蹈中脚上的两个基本动作份前三拍走、后两拍肠皿)3、徽师示范舞留,边讲解脚上的动作边

19、示范 学生跟着老师练习舞蹈s再听音乐练习.4、学生安静地听辨阿细跳月的乐器和欣赏民乐版的阿细跳月视频过渡语:“同学们的舞铭跳得真好,让我们休息一会,来听听这首乐曲都用到哪些民族乐器来演奏的呢?”(学生听赏后交流)人们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今天欣赏的民族乐器合奏的阿细跳月不仅 为全中国人民所喜爱.更是早就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所喜爱.2011年中因民族广播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专场演出,就是以这所乐曲作为第一首演奏曲目。今天给大家欣赏的同一个乐川是在澳门行政区音乐厅演奏的视频。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模仿乐器演奏.感受乐器音色 的变化.”三、拓展赏析演唱版的阿细跳月 导入:“经典的音乐总是被人们用不

20、司的表演形式去演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 跳月歌。” 学唱歌唱版的跳月歌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葬族最经典的曲日阿细跳月.我们同学有哪些收获呢?”总结:“阿细跳月独特的五拍子的节奏、旋律、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独有音乐文化.体会到了彝族是一个爱跳舞、唱歌的民族,热爱生活的民族.”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荃本理念.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一、这节课我设计了观看0族的风情图片以及猜谜的形式导入本课。日的是以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背造走进彝族山寨的情境,欣赏0族风光图片,帮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 的感官土了解孙族民俗风情。 二、这堂课采用了各种听赏方式

21、来解决听辨的难点,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日标,学生们能在听、唱、编、舞等音乐活动中感知问细跳月)的乐曲节拍特点,体骏音乐情绪,领.各彝族阿细人跳月的风俗。 三、音乐要素的体验、探究、理解和表现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学习节奏,感受音的强弱、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了音色、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 火把节(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火把节 教学目标 I .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音乐、视唱乐曲主题、分析音乐作品,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认识矜族的传统节日及文化. 2.了解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 教学孟难点 1.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了

22、解彝族音乐文化特点。 2.了解共有民族特色音乐的现代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彝放最经典的曲目阿细跳月,我们同学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愈图:巩固己学内容。加探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 二、欣赏火把节, 1.展示云南的人文景观图片.说说:这是我国那个地域风貌?那里有我们闰家哪个少数民族?他们最重大的节日是什么? 教师讲述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重点介绍音乐及舞m方面.了解云南地区民族音乐特点。可结合讲故事的方式重点介绍“火把节”的来历. (设计愈图:在故事讲述中使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聆听音乐火把节,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想象下它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学生自山回答. 3.教师介绍有关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相关知识。4.复听乐曲,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几个主题? 5.教师视唱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学生学唱感受体验旋律特点. 6.再次聆听音乐.思考:第一主题与第二主翘在表现力上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