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感恩父母”调查报告 班级:税务一班 姓名:王肖 学号: 4 一、 选题背景 我国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而作为感恩首要表现的“孝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博大无私的爱,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当今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受到了冲击,那么作为感恩首要表现得“孝亲”是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学生究竟是怎样看待父母的爱以及在学校是用怎样的学习及生活去回报父母投资在自身上的爱的呢?二、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学生对父母的辛勤劳动有没有足够的感恩之心和行为表现。 三、 调查内容 从古至今,“孝亲”一直是对人最基本
2、的要求,父母花钱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教育,宁肯自己多受些累也要让孩子有个更光明的前途,那么只需要安心学习的学生们是否做到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呢?故我调查小组主要调查内容主要围绕一下方面展开:(一)学生在学校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有没有很好履行自己学习的职责;(二)怎样看待父母的爱,又做了些什么去回报这些父母投资的爱。四、调查程序和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街边发放问卷共100份,回收问卷100份。鉴于男女生对待父母爱的一些心理差异,问卷设置了男女别问题,从而分别对其进行分析,问卷被调查人中男生有45人,女生占55人,基本达到男女比例1:1。问卷回收后我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一)调查问卷内
3、容1你的性别()A 男 B女2你每个月的生活费是_,主要来自_。A.300元以下 B300-500元 C 500-700元 D 700元以上A 父母 B自己打工或是勤工俭学3你觉得你父母挣钱容易吗?A 挺容易的 B 还行(一般) C 挺难 D 非常难4你的生活费主要用于_(可多选)并且觉得它用到了实处了吗?()A 吃饭 B学习资料的购买 C 衣服鞋子等的购买 D化妆品 E为男(女)朋友花费 A是 B否5你觉得自己有用充实的学习生活去回报父母吗?A有 B偶尔 C没有6对于父母的养恩之情你曾以行动或言语表达过感谢吗?(例如节假日向他们道声生日快乐)原因是_。A有 B没有A父母没什么值得我谢的 B不
4、太好意思 C父母真的很幸苦7你在家时,帮助过父母做家务吗?A经常 B偶尔 C基本不会8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父母知道你自己的生日吗?A知道父亲的 B知道母亲的 C都知道 D都不知道A知道 B不知道9你平均多长时间打电话回家?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A.至少每周一次 B.2周一次 C.3周一次 D.一月一次甚至更久A.钱没了,问父母要生活费 B.想父母了,跟他们聊聊,表达些关心 C.自己心情不好,向他们诉苦 D.就是例行惯例,向父母报个平安10你认为造成现在部分大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家庭德育的欠缺 B.学校感恩教育的滞后 C.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D.大学生自身因素
5、的影响11.请你谈一谈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五、调查结果分析 统计结果各个选项所占的比例1. 每个月的生活费2. 主要来自300元以下300-500元500-700元700元以上3.3%15%31.7%50%父母(95%)自己打工或是勤工俭学(5%)3觉得父母挣钱容易吗挺容易的还行(一般)挺难非常难6.7%28.3%51.7%13.3%4. 生活费主要用于(多选)5. 是否用在实处吃饭学习资料的购买衣服鞋子化妆品等的购买和朋友交往的花费93.3%43.3%56.7%5%是(80%)否(20%)6.你觉得自己有用充实的学习回报父母吗有(30%)偶尔(46.7%)没有(23.3
6、%)7.是否曾以行动或语言表达过对父母的养育之情有(76.7%)没有(23.3%)8.在家时是否帮助做过家务经常(38.3%)偶尔(56.7%)基本不会(5%)9.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父亲的(18.1%)知道母亲的(13.3%)都知道(58.3%)都不知道(13.3%)10.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知道(96.7%)不知道(3.3%)11.平均多久打电话回家至少每周一次每2周一次每3周一次一个月一次甚至更久18%46%23%23%12.打电话的主要目的要生活费(72%)表达对父母的关心(3.3%)向父母诉苦(18.7%)例行惯例(6%)从上面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50%以上的学生每个月的消费都在70
7、0元以上,这主要来源中只有5%的人是靠自己打工或勤工助学获得的,95%以上的人都是依赖父母,并且在问到一些花费的调查上,女生更倾向于在学习资料和衣服化妆品等的购买上,小部分男生则主要花在与朋友交往的消费上。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和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的冲动)方面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还是存在的,例如节假日会对父母的爱表达谢谢,知道父母的生日,能够正确地看待父母的唠叨,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往往在实践层面(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8、并形成习惯)则难以做到,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只有38.3%,偶尔做家务的达到56.7%。而且第12和13题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不打电话回家则已,一打电话则最大的动机就是钱,这未免有些让父母心寒,难道父母与你之间的联系就只有钱了吗? 在问卷的第11题中我们设置了简答题,让学生自己谈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感恩父母意识,因为第10题设置的是部分大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缺乏的原因,在四个选项中很多同学都有选出自己认为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如下:社会环境影响占比最大,其次就是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偏失和自我教育的缺失。6、 建议经过我将他们的相关观点整理以后,可归结为以下几个要
9、点:(一)从家庭教育出发: 1.家长要转变观念,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子女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家长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子女常怀回报之心,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对社会、老师、同学的感恩意识是否树立;2.家长自身以身作则,给子女做好榜样,居家生活要相互恩爱,相互尊重,对孩子的长辈要关心、体贴、尽孝道;3.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父母既要关爱子女,也要让子女正确地理解这份爱,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行为的成年人,家长要尊重他们,时常保持交流与沟通,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才有机会让学生了解家长的艰辛,从而呼唤起他们的感恩意识,否则就像我们的调查结果一样,孩子会真的以为父母赚钱很容易,既会
10、无顾忌地去花费,又不会对父母存有感恩之心。(二)从学校教育出发: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学校德育部门要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感恩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善于理解和发现他人之恩,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观念,克服自我中心主义;2.巧妙激发强烈的感恩父母情感。高校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积极参与师生的平等互动、聆听学生的心声,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将感恩父母教育纳入实践活动。首先,感恩父母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学校德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呆板说教的形式。 (三)从良好社会环境的构建出发:1.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弘扬主旋律,深入开展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知恩图报的感恩价值观宣传,为学生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父母教育活动。通过播放有关感恩父母方面的影视剧或公益广告等来启发青少年的感恩父母意识。城镇社区或乡村社区应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中的财产安全协议3篇
- 工作绩效承包2篇
- 产品委托生产授权协议范本2篇
- 工程质量保证书版示例
- 地下车库销售合同样本3篇
- 家用玻璃花瓶定制协议3篇
- 乳制品包装材料选购3篇
- 冷库转让合同模板3篇
- 燃气具产品可靠性分析考核试卷
- 纤维板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预测考核试卷
- 电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长江流域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 SQLSERVER如何配置内存提高性能配置方案
- 电视台影视拍摄合同协议
- 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剖析
- 装饰公司结算管理制度
- 实习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
- 网络灾难恢复计划试题及答案
- 物业五一节前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