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案教学文档_第1页
采薇教案教学文档_第2页
采薇教案教学文档_第3页
采薇教案教学文档_第4页
采薇教案教学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授课课题:采薇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模板)上册授课类型:阅读与欣赏课授课班级:2011级春电子商务1班授课人数:55人授课时间:2012-08-10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粉笔、ppt课件,视频展示台、卡片教学方法:讲授法、行为导向法、情景教学法、媒体辅助教学、诵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记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诗歌的意思。2 .能力目标: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重章叠唱手法、借景抒情、情 景交融手法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3 .情感目标:反复朗读,体会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复 杂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语言、赏析诗歌重章

2、叠唱、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特色。突破点:多读,教学难点:把握士卒戍边与思乡的情感矛盾,把握其复杂的思想感情。突破点:让学生当演员将这首采薇乐曲拍成一部 MTV ,按照情感线索分三 个镜头去再现这个士卒从出征到回家的整个过程。教学过程:一、 导入(3分钟)以说句心里话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二、背景点拨、整体把握(5分钟)背景点拨:从关关雎鸠到兼葭苍苍,诗经早已在我们心中扎根。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500 年间的诗歌305 篇。分为“风”、 “雅”、 “颂”三类,运用赋、比、兴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朴实优美、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

3、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今天学到的这一篇选自诗经?小雅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经常入侵,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别是出征将士对战争有着复杂的多元感情。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文中生字词读音:岁亦莫(m止不遑(hu mg)启处维常之华(hu )象弭(mi )鱼服听朗读音频:靡(m )室靡家载(z &)饥载渴四牡联联(ku 1 ku)i 孔棘(j i )粉犹(xi any un )王事靡(g 0小人所腓(f e)雨(y Ci)雪霏霏(f d )诵读提示: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 ”式。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的和谐之美,我们不仅要把握

4、诗歌外在的音乐节奏,更要把握内在的情感节奏.下面先由老师给大家读一遍吧!( 教师配乐朗读)然后学生齐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体会这位战士的情感变化.诗歌主要内容是:这首诗是用士兵的口吻,在战后归家的途中,追述、倒叙戍边作战时的苦况。三、疏通文意,分析结构(10 分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wei):今名野豌豆苗。作:起,生长出来。止:句尾语气词。?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古体" 暮 " 字。这句大意是:要回去要回去,而一年又快完了,(总是回不去) 。?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靡(m i:)无。粉犹(xi on y On):我国古代西北边区民族。? 不遑启

5、居,猃狁之故。? 不遑:没有功夫。遑:暇。启居:指坐下来休息。古人席地而坐,坐时双膝着地,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 ";上身伸直,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柔:肥嫩。?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忧愁、忧闷。?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忧心烈烈:忧心如焚。载:又。?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戌: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未定:不固定。使:使者。聘:问。?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刚:坚硬,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阳:周代自农历四月到十月,称为阳月。?王事靡不遑启处。? It:没有止息。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

6、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很。疚:病痛。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一直回不来。来:归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气词。? 常:通 “棠 ”,即棠棣花。?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路:古代一种大车。? 君子:这里指将帅。? 车:兵车,即下文的戎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强壮而高大的样子。?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 骥骥(ku iku。:马强壮的样子。?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依:指乘。小人:指兵士。? 腓:掩护,隐蔽。以上两句的主语是" 戎 " 。 按:古代打仗是车战,主将在兵车上指挥

7、,步兵在兵车后面,靠车身掩护自己。?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翼翼:行列整齐的样子,指训练有素。? 象弭:用象牙镶饰的弓的两头缚弦的地方。? 鱼服:用鱼皮做的箭袋。?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戒:戒备。孔棘:十分吃紧。棘:同“ 急 " ,紧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迟迟:缓慢的样子?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歌结构: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四、体

8、会情感、品味语言美(采用表演三幕MTV体会情感)(18分钟)同学们体会到了感情的变化吗 ?走进任何一篇诗经的作品,我们总会被种种 情思所缠绕,这首采薇也不例外,请同学找出这位战士的情感脉络.(悲伤-自豪-悲 伤)第一幕:一开篇我们就感受到浓重的悲伤,我们不由得思考,此时这位战士身 在何方,又为何而悲?让同学制作并填写这样的卡片(情感是悲伤)。根据学生的表演来填写。扮演的角色安排:让一位男同学饰演文中的男主人公-士卒,再请几位男同学扮演士卒的同伴。扮演的内容:士卒戍边的情景。1-3节:悲伤身处何时身处何力为何而悲如何表现悲伤身处何时莫一阳身处何力驻地边的旷野(说具体些“我戍未定”说明是在驻地边上

9、)为何而悲思乡厌战仇恨如何表现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一意象 薇(如何用薇来表情达意呢?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考虑)赋、比兴手法,重章叠唱手法(分析):本诗前三章写采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1、比兴: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手如柔正、肤如凝脂。以采薇起兴,再现行役之苦。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健的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然而戍役军士从 莫”、阳”中盼回家呀盼回家,却始终没有回家, 这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生长过程相应,一起喻示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表现的情感:层层递进一追忆思乡之情 薇:作-柔-刚戍役漫长岁:莫-阳叙述难归原因我戍未定2、重章叠唱: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

10、间的流逝,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 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对深化意境,强化感情起到了 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幕:战士的情感发生变化.此时他又身在何方?为何而壮?让同学制作并填写这样的卡片(情感是自豪)。根据学生的表演来填写角色安排:A组:两位男同学扮演成古代汉人将帅,在气势汹汹的驾马。五名汉人士卒以马车(即战车)为掩护,奔跑在战车之后。B组:两位男同学扮演成古代匈奴将帅,在气势汹汹的驾马。五名匈奴士卒以马车(即战车)为掩护,奔跑在战车之后。(附:把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分成两组,每一组分别读一节内容)表演内容:激烈的战争场面。4-5节:

11、自豪身处何时身处何力为何而悲如何表现自豪身处何时春季身处何力战场(戎布既驾)为何而壮打胜仗(“四牡业业”,“四牡骥骥”,“四牡翼翼”写 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象弭鱼服”写精良的装备, “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举,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如何表现1 .止面描写2 .借景抒情一意象棠棣花(有没有借助什么意象?) 比兴: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军容之盛及声势之壮。至此,全诗气势为之一振.小结: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 生事靡IF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 居无定所

12、,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 家无望,思乡心切。第三幕:战士的情感发生变化.此时他又身在何方?为何而悲?让同学制作并填写这样的卡片(情感是悲伤)根据学生的表演来填写。扮演的角色安排:让饰演男主人公的男生表演。扮演的内容:士卒归家的情景。6节:悲伤身处何时身处何力为何而悲如何表现悲伤身处何时冬季身处何力归途(昔来,是来征战;今往,是往家乡。)为何而悲追忆过去,痛定思痛(当初离家时的场景,如今回家的艰难)(为何要回家时还会觉得悲?)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2) “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3、,道逢乡里人,家中肩阿谁?”所以这位战士唱道“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 时,还何乐而后呢?归家的喜悦因为对家人自身命运的 担忧都变得沉重起来。所以他说 “莫知我哀”,莫是没有 人,没有人知道我的哀伤.如何表现1 .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手法)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 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 回向。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 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查阅有关资料,找出古人、今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你的看法。(这些看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

14、古人评价一: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评价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 ”又说 朱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古人评价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今人评价一: 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

15、,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赏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就是反衬手法。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反衬往往比陪衬更有力量。让我们在采薇的吟唱中再次用目光抚平这位战士的心伤吧!(齐读)五、拓展阅读:十五从军征( 2 分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六、归纳诗歌主旨,布置作业(2 分钟)主旨: 采薇以四言诗歌体的形式,以追忆的方式,描写一位被遣戍边的战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发了战士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以及练习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