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二中教学研讨案例之一_第1页
田林二中教学研讨案例之一_第2页
田林二中教学研讨案例之一_第3页
田林二中教学研讨案例之一_第4页
田林二中教学研讨案例之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田林二中教学研讨案例之一    送 考说 课执教教师  邬宁宁     这次上课的内容是初二年级的送考。因为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以人物描写为主,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六大环节。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两个问题:1、课文共描写了几个场景?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划分场景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或地点的转换进行划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教会学生一种概括的方法基本上要把地点、人物和发生的

2、事情概括清楚即可。第二、三、四个环节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第二个环节由我选定场景。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场景,用散读的方式让他们去体会村民和学生关心的事的不同;以及我对于这个现象的看法。设计此题主要是教一种学习的方法,即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就要把握他们的一言一行。第三个环节是对第二个环节所教的学习方法的巩固。因为另外几个场景是以写学生为主的,所以我让他们自选一个场景进行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场景中学生的表现,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行分析。第四个环节是对作者的态度的讨论。这比前两个环节层次有所上升,因为这不仅要涉及到对作者的一些描写,还要对作者在文章中的词语的运用

3、进行揣摩,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第五个环节是对文本内容的总结和这节课上所教的学习方法的总结。第六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选了一篇课外的文章我的成长,因为本文描写的是在作者的成长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考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考试的态度,进而深化课文上的内容。这就是我上这篇课文的教学构思。 简案                         &#

4、160;        一、 教学目标: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二、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默读课文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5分钟阅读、思考,可以同桌讨论。教师可以作点拨:概括场景的内容主要要概括清地点、人物、事件)(二)、在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多的第一个场景。其中出现的人物是我、村民和一群学生。这村民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有什么不同?我是如何看这一现象的呢?(学生散读并体会)(三)、他们关心的事情各有不同,这些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体现

5、出来的。文章的另外三个场景主要是以写学生为主的,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场景中的学生的。(可分四人小组讨论,但每个同学可以针对自己最有感触的片段来讨论)小结:从孩子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考试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四)、在这些场景中,作者对这种考试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找出依据并讨论)(五)总结:孩子们被残酷的考试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就是今后有好的生活的开始的观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而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而这些主要是从他们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体

6、现出来的。(六)、作业:阅读我的成长,想一想作者从这些考试中感悟到了什么?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与步骤:(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送考,请同学先默读课文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5分钟阅读、思考,可以同桌讨论)设想: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1、村民与自然奋斗,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2、考试之前气氛紧张3、等候消息焦虑不安,放榜如同晴天霹雳4、连夜启程来杭入学(二)、在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多的第一个场景。其中出现的人物是我、村民和一群学生。这村民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有什么不

7、同?我是如何看这一现象的呢?(学生散读并体会)设想:村民:“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哑之声不绝于耳。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车上,连老妇人、老太婆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都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人与自然的奋斗!”村民关心的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学生们:“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观等书中。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旱灾是发生在浙西一带,那儿本是江南水乡,但现在那儿都发生旱灾了,说明情况的严重,但学生对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都漠不关心,所学的知识都是和生活毫

8、无关联的。“我恼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烟。”“笑”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生活,只知读些无用的书的无奈。(三)、他们关心的事情各有不同,这些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体现出来的。文章的另外三个场景主要是以写学生为主的,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场景中的学生的。(可分四人小组讨论,但每个同学可以针对自己最有感触的片段来讨论)考试前:“乘进火车,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有拿出书来看。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吵醒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的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考试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看到这些觉得他们很可怜考试后:“到了傍晚,许多孩子活

9、泼地回来有的脸上表示满足,有的脸上表示失望。”孩子们的天性还是很活泼的,但考试对他们的心理的影响太大。“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他们的胡思梦想在谈话中反反复复地吐露出来。但从他们的屈指计算发表日期的态度上,可以窥知他们并不绝望。然而有时他们忽然觉得这太近于梦想,问过了发表还有几天之后,立刻接一句不关我的事。”这些孩子已经被考试折磨得失去了童真,他们此时的心理已经被扭曲了。“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

10、衫的人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有的女学生背地里骂他死掉了,有的男学生料他被公共汽车碾死.一声叫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这数秒间的空气的紧张,是我这支自来水笔所不能描写的啊!”学生在等候消息的坐立难安的焦虑的心情“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种霹雳的人,有的脸色惨白了,有的脸色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考试的结果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小结:从孩子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考试给他们造成

11、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四)、在这几个场景中,作者对这种考试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我对孩子们的同情,对这种教育制度的不满“然而大多数的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观念中,都把杭州的学校这样地排列着高下等第.万一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大家讲起了不胜欣羡的。”“考取了学校的人都鼓着勇气,跑回家去取行李,雇人挑了,星夜启程跑到火车站,乘车来杭入学。考取省立学校的人尤加起劲,跑路不嫌劳苦,置备入学的用品也不惜金钱。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

12、富贵、用不尽似的。”学生们都把这考试当作今后荣华富贵的踏板,从中也流露出了我对考试制度的弊端的憎恶“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他们看待考试的性质决定的,这也 表露出了作者对考试制度的不满。(五)总结:孩子们被残酷的考试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就是今后有好的生活的开始的观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而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六)、作业:阅读我的成长,感悟作者对所经历的考试的态度。送考教&#

13、160; 后  记区教育学院在我校试点的利用局域网上教学研讨课的内容于本周四圆满结束了。作为这次的开课教师,这次机会是我的六年的教师生涯的一次很好的锻炼。从上课的准备工作一直到正式上课,前前后后共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次开课的过程中,陈友勤老师和李颖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这次上课的内容是初二年级的送考。因为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六大环节。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两个问题:1、课文共描写了几个场景?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知道

14、划分场景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或地点的转换进行划分。第二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在回答这两题的时候,学生普遍对于划分场景把握的较理想,虽然三个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答案,但基本上是基于按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划分的。但在概括内容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第一个学生的概述过于简单,作为教师,我在他回答完之后作了一下点拨,教会他概括的方法基本上要把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情概括清楚。当后面的两位学生概括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了。第二、三、四个环节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第二个环节由我选定场景。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场景,用散读的方式让他们去体会村民和学生关心的事的不

15、同;以及我对于这个现象的看法。上课时,学生基本上能够找到村民和学生的关键词语;但对于我的看法的词语的寻找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我笑着”的“笑”字普遍没有注意,这也反映出学生对于作者的心情的体会并没有很好的把握。设计此题主要是教一种学习的方法,即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就要把握他们的一言一行。第三个环节是对第二个环节所教的学习方法的巩固。让他们自选一个场景进行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环节的操作过程不尽如人意。由于时间的掌控和指向的不明确,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拖沓和散乱的情况。学生讲了很多在课文中孩子的表现也作了分析,但讲的面太广,不集中,导致后面的问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讨,匆匆结束的局面。我想这在今后的教

16、学中是特别要思考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其实可以在课堂上只讲一个场景,对于这个场景做详细的分析,其他的场景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体会,这样的效果可能更理想。这样作者对于考试的态度也可以再进一步作分析。作者的看法不仅从描写他的一些词语中可以体会,也可以从他的措辞中去感受,这就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文中的“判决”、“捞”,这两个词语都是作者的思想的倾向,但在讨论过程中,几乎没有同学提到这两个词语,特别对“捞”他们不理解,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也只能匆匆作了一下点评,这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最后是对文本内容的总结和这节课上所教的学习方法的总结。第六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总体来说,这节课中,学生的反映还是比较活跃,但我的时间掌控的不当和一些环节讨论的过长是两个不理想的地方。另外,通过这节课,也对我平时的一些教学理念有了些触动,教师只能教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也只能选取课文的某个部分进行讲解,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只有这样,他们才是在真真正正地学习,而不单单停留在接受的层次上。我想,这是我要去适应和转变的。另外,利用局域网进行现场研讨课,然后由各校老师点评,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