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熟语的积累和应用含解析202222062111_第1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熟语的积累和应用含解析202222062111_第2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熟语的积累和应用含解析202222062111_第3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熟语的积累和应用含解析20222206211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熟语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 熟语,指人们所熟习并且经常使用的固定短语,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如:马后炮、戴高帽、拦路虎、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包括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或书面语言。一熟语分类1惯用语结构固定,三字结构较多,一般语意具有双重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比喻义或引申意义,多数为贬义。如:“老油条比喻人世故圆滑。“踢皮球一词常用来形容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2谚语 “谚

2、语就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语句。大多是群众生活中关于自然现象、农业生产和其他生活现象的经验总结。例如:“春雨贵如雨、“瑞雪兆丰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年之计在于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强扭的瓜不甜。3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

3、语句,往往是名人名言。例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事实胜于雄辩、“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满招损,谦受益等。4歇后语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由近似谜面、谜底两局部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局部。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具有俏皮、幽默、含蓄等特点。例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大海里捞针无处寻、“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擀面

4、杖吹火一窍不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二中考熟语集锦1.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神通:指无所不能;比喻做事各 有各的一套方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到达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3.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由于应用的地方不同

5、,一尺也有显着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着长 的时候。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5.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牛犊: 刚生下来的小牛。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7.独木不成林:一棵树不能成为树林,比喻一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 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 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10.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花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不会耽误工作的进度。11

6、.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 大乱子。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1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 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15.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了。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的人或意见。17.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 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7、。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 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19.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2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21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22男儿有泪不轻弹:指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泪。23死马当作活马医: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寄希望于万一。24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25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事情就不上门。26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8、: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27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28宰相肚里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29七七八八:形容工作接近完成;大致、差不多;杂七杂八。30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效劳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二、方法点拨1.注重多角度辨析词义。2.“词不离句,强化语境意识。3.搜集整理近义熟语,并进行逐步筛选,减少记忆容量。4.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平时多用。有些熟语可以和成语互相转换,便于记忆掌握。例如: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顾此失彼、赶鸭子上架强人

9、所难、好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这山望着那山高见异思迁、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5.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三点剖析考点:熟语的辨析与使用重难点:熟语辨析易错点:惯用语、谚语题模精选题模一:惯用语的积累和运用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行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方: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2分吃_:受人欢送,受重视吃_:产生嫉妒情绪吃_: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吃_:特别爱吃、能吃的人【答案】 2分吃香;吃醋;吃

10、亏;吃货。【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学生日常多多积累并了解词语含义,运用起来才方便。题模二:谚语的积累和运用 结合语境,在以下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就要到达泰山山顶了,可原本拥有雄心壮志的同学们都累得纷纷停了下来,没有了动力。张老师大声说道:“同学们,_,大家要一鼓作气啊!一踏进学校大门,就能看见学校的校训_,它要求学生具有发奋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自觉向上、永不松懈的态度。a 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句填“自强不息b 句填“行百里者半九十句填“不屈不挠c 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句填“自强不息d 句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句填“不屈不挠【答案】a【解析】

11、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不屈不挠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题模三:格言的积累和运用 以下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她的歌声像蒲公英一般素美轻盈。b 和以往的教育政策相比,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c 达尔文碌碌终生,致力于揭示生命进化的秘密,最终他的?物种起源?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的起源。d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答案】c【解析】 “碌碌终生是一辈子无所作为的意思,显然不符合句意。题模四:

12、歇后语的积累和运用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幽默、形象的语言形式。比喻恰当是大局部歇后语共同的特点。以下歇后语没有借助比喻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b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c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儿 d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答案】d【解析】 此题考查歇后语。d项没有借助比喻,而是依靠谐音。 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3分1泥菩萨过河2哑巴吃黄连3徐庶进曹营【答案】 1自身难保;1分2有苦难言有苦说不出;1分3一言不发;1分【解析】 此题是对歇后语的考查。需要学生在理解前句的根底上,根据对这类语文知识的积累写出与上句相符的下句。1泥菩萨被水浸泡,就泡坏了。后半截为:河自身难保;2哑巴不会说

13、话,黄连是苦的后半截为:有苦难言有苦说不出。3根据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可知:后半截为:一言不发。随堂练习随练1.1 以下句子中画线局部选填的成语或俗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我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做到_,从长远利益出发。老人刚一上车,几位乘客便_地站起来给他让座。_,这个实验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我们还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好英语必须坚持经常练习,反复练习,所谓_嘛!a 高瞻远瞩;不期而遇;独木不成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b 高屋建瓴;不约而同;众人拾柴火焰高;磨刀不误砍柴工c 高瞻远瞩;不约而同;独木不成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d 高屋建瓴;不期而遇;众人拾柴火焰高;磨刀不误砍柴工【答案】c【解析】

14、 在中,“高瞻远瞩形容目光远大;“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根据语境,本句应选“高瞻远瞩。在中,“不期而遇形容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 ,让人感觉突如其来。“不约而同形容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故根据语境应选“不约而同。在中,“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薄弱,要人帮助,才能成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故根据语境应选“独木不成林。在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习武的人应该经常练习,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

15、能使工作加快。根据语境,本句应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随练1.2 结合语境,在以下句子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 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在我们刚刚走入世界的那个阶段,似乎也都有着“ 的那种劲头,而随着我们经历的事情多了,经验逐渐丰富,我们开始变得 ,谨慎,甚至有些畏缩。似乎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a 欣喜假设狂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精打采b 喜出望外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心翼翼c 喜出望外青

16、出于蓝而胜于蓝无精打采d 欣喜假设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心翼翼【答案】b【解析】 考查学生对成语、俗语的掌握。随练1.3 以下各句中的歇后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b 那些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人,等待他们的结果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c 家里的厨房失火了,爸爸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七上八下。d 同学们认为,楚人夸矛又夸盾,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答案】c【解析】 此题考查歇后语。c项应为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自我总结课后作业作业1 根据情境,以下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这些奇葩规定,有的毫无道理,甚至荒唐可笑。别致、含微讽、调侃的意味b

17、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给与你这现世宝。只出丑、丢脸的家伙,丢人现眼的人c 莫泊桑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指官员刚刚下车,初到任所d 无事不登三宝殿,半夜三更前来,实在是打搅先生了。表示没事不到皇宫来【答案】b【解析】 此题考查俗语和成语的含义。a项,“奇葩指一些稀奇乖僻、让人无法理解的人物或现象。c项,“下车伊始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指刚上任;“官员刚刚下车望文生义。d项,“无事不登三宝殿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作业2 以下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地面平整等系列改造,老旧小区的面貌终于焕然一新。b 星期天,亮亮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欣赏湖边的美景,耳濡目染十分惬意!c 只有品行优良的人才能在与他人的长期交往中最终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d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几大互联网综合效劳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推出了诸如博客、飞信、微信等社交软件。【答案】b【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常见的错误有对象误用、褒贬失当、望文生义、谦敬失当等。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b项属于望文生义。作业3 5分研究性学习探究歇后语的奥秘1歇后语是由两个局部组成的一句话,前一局部像谜面,后一局部像谜底。仔细观察下面六那么歇后语,你能从中概括出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