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施工方案22583_第1页
便道施工方案22583_第2页
便道施工方案22583_第3页
便道施工方案22583_第4页
便道施工方案2258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便道施工方案一、施工便道说明与布置原则我项目地势起伏较大,施工便道应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科学规划、精心 设计、合理布局、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便道基本上全部设置在路基红线与边坡坡 脚之间。减少临时用地,避免破坏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证沿线道路和水系畅 通。我合同段在利用地方现有道路作施工便道时,应征得该道路所有者及当地有 关单位或部门的同意,须与所属协调指挥部或乡镇以上的地方政府就原有道路的 使用、改造、保畅、养护、移交等签订好相关协议,并将利用道路的路线名称、 里程、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等老路状况做好记录(含影像资料),完善相关 签字手续(作为协议的附件),并严格按协议实施。二、便道具体位置

2、明细表便道位置桩号统计表起点桩号终点桩号总长面积(m2)亩数便道备注K41+000. 000K41+736. 300736. 3002231. 4383. 347主线右侧灰土段K41+856. 300K42+100, 000243. 700727. 5741.091上线左侧灰土段K42+250. 000K42+695. 000445. 0001360. 0882. 040主线左侧灰土段K43+025. 000K43+480. 000455. 0001389. 6112. 084主线左侧稻田段K43+550. 000K44+080. 000530. 0001600. 0272. 400主线左侧普

3、通段K44+250. 000K44+620. 000370. 0001103. 5511.655分离路基 左侧普通段K45+560. 000K45+940, 000380. 0001153.8751. 731分离路基 左侧稻田段K45+660. 000K46+520. 000860. 0002590.6453. 886分离路基 右侧稻田段K46+660. 000K46+840, 000180. 000594.7980. 892主线右侧普通段K47+080. 000K47+320. 000240. 000734.8921. 102主线右侧稻田段K47+460. 000K47+660. 00020

4、0. 000606.0240. 909主线右侧普通段K47+680. 000K47+960. 000280. 000846. 8741.270主线右侧普通段K48+140. 000K48+460. 000320. 0001001.7381. 503主线右侧沟渠段K48+640. 000K48+780. 000140. 000422. 5510. 634主线右侧普通段K48+840. 000K48+920. 00080. 000241. 1850. 362主线右侧稻田段K48+980. 000K50+480. 0001500.0004482.8626. 724主线右侧普通段K50+700. 00

5、0K50+740. 00040. 000117. 8980. 177主线右.侧沟渠段K50+760. 000K50+920. 000160. 000480. 5140. 721主线右侧沟渠段K51+100. 000K51+695. 584595. 5841852. 9572. 779主线右侧普通段合计7755.58423539. 10035. 308注:中间断开的为挖方段。三、便道概况郎溪段改建工程五期工程施工便道总长8.22km,占地面积约37.342亩,便 道宽6m,其中临时征地为3m宽。遇到沟渠较小的水系,埋设圆管涵,施工便道 修建应对原地面进行清淤(表)处理,上铺两层40cm山皮布。便

6、道施工需考虑 汽车吊荷载及平面面积要求,结合桥梁施工,综合考虑。便道遇杨家边隧道山谷 时采取绕行,对此段村村与地方村委沟通后加宽加固,以利施工车辆通行,对施 工挖方段修筑便道应根据地形采取合适的坡度进行修筑。施工过程中,如局部使用地方原有道路作为便道,须与当地政府协调解 决。如一工区K41+900处、二工区土地庙处、三工区K46+240处、四工区K49+000 处。四、便道结构及布置(1)施工便道面层设中心线向两边L 5%坡度,道路外侧设置排水沟;(2)便道基础采用山皮石分层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根据路段定出厚度。山皮石质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35mm的含量)不得大于山 皮石混合料总

7、重的15%, 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石块粒径 为60200mln,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mm的块石。(3)便道面层采用细集料压实,厚度按100mm。10cm厚细集料路面(4)便道穿越沟渠处设置圆管涵,采用“500mm61000mm圆管涵,圆管涵顶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cm。挖方段便道:先压实路面,上铺25cli190区3%灰土压实,再铺10cm细集料。稻田段便道:清淤后压实后,上铺80cm山皮石,再铺10cm细集料。普通段便道:压实路面后上铺50cm山皮石,再铺10cm细集料。沟渠段便道:清淤后压实后,预埋管涵上铺80cm山皮石,再铺10cm细集料。灰土段便道:其中一工区由于地理优

8、势,附近有可用土源所以便道采用2 层90区3%灰土,每层30cm,底层是20cm素土线路布置临时便道用地原则上尽量利用红线内用地,但考虑到桥梁段承台基坑开挖安 全和路基段大型运输车辆错车等要求,按以下原则进行临时便道干线用地征用:(1)路基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3m宽,征地3m宽;(2)桥梁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4. 5m宽;(3)桥梁段便道干线需要贯通,遇沟渠时埋设管涵。(4)路基段便道干线需要贯通,且必须与外界既有干道连通,在有遇沟渠 时埋设管涵,引入便道形式同新建便道。(5)路基段便道沿线每400米设会车道,会车道长5米宽8米,桥梁段沿 线便道每200米设会车道。(6)跨线桥架梁时,

9、运梁通道利用新建便道,若使用既有公路的,尽量选 择车流量较少的时间段,减少对既有公路行车的影响。五、主要施工方法(-)测量及施工准备(1)便道施工前,根据红线用地图实地查勘便道的平面布置,进一步优化 便道平面布置。(2)施工测量放线前,必须完成导线网、水准网的复测和加密,并完成红 线边桩的测量及布设。完成便道用地范围内的征迁工作。(3)在便道施工前,必须探明临用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及其走 线。结合初步设计资料,通过咨询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办法获得地下管线埋设 的初步资料,并联系物探单位对管线进行进一步查探。在地下管线埋设位置设 置标识牌和围三角旗做上明显标记。如果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尽早

10、将资料提报设 计院。(4)复测便道范围内的原地面标高,根据原地面标高完善便道纵断面设计。(5)施工前,完成对参与施工的全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明确 人员岗位及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对进场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 养,保证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二)原地面处理采用推土机清除表层含杂草、树根等的土皮,然后采用90区3%灰土压实, 压实度达到90%以上。(三)山皮土填筑填筑前,根据便道边桩,拉线并用石灰撒出灰线。材料运抵现场后,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分层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400mm, 在填筑过程中,人工辅助将粒径较大的块石平置于基底,以免局部标高高出设计 值。填筑顺序:分段施工,分段处

11、必须有与外界连通的地方道路(并且道路满足 材料运输车辆通行),每段从一端向另一端施工,相邻段连贯施工,逐片形成通 车条件,保障填筑过程中材料运输车辆能通行。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山静压到振动,由弱振到强振,先慢后快地 进行。压路机行驶速度开始要慢速,由低处向高处排压,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 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振动压路机前后两次轮迹重叠 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L01.5m,来回覆压3遍。路肩必须填 筑和压实到位,不留死角。初压后再平整一次。上层土填筑前必须由技术员或试 验员对下层进行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填筑,严禁多层一起填或者下层还 没压实上层

12、就开始填土。压实的直观标准为:压路机强振后无轮迹印,并且山皮 石运输车辆通过时不下陷。(四)细集料面层细集料面层厚度10cm,由自卸车或推土机运至填筑地段的适用填筑材料用 推土机粗平整,平行摊铺,机械压实。在潮湿地段路堤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沟、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 地下水位,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起到盲沟的作用,在洼地应先进行挖沟排 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植根茎后,再进行填筑。碾压采用20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时,应从边线向中线按次序碾压, 并前后两次论迹重叠1/3,使该层整个深度内的压实度均匀,如发现有软弹等不 良现象,应立即处理。(五)圆管涵施工施工前,在便道两侧3m以外填素土

13、挡水,然后排水。若沟渠底部淤泥较厚 时,采用块石适当换填(换填深度为到新鲜硬土为止)。淤泥不用时直接填山皮 石挤淤,挤淤后清理挖除;若管顶填土厚度不足50cm,则适当降低沟底标高(若 造成管口部分埋在泥面下,应将管口 3m范围内的沟底适当降低)。管涵下口标 高应预留足沉降量(暂按泥面以上300mm,具体根据试验确定),防止日后管口 沉陷于泥面下而失去通水作用。圆管涵采用挖掘机进行安装,管节间需嵌套密实、 顺直。管外填土采用普通土,采用小型挖掘机夯实。双(多)管涵的两管之间的 下层填土需在管节安装前预先填筑,上层土可与管顶填土同时施工。管顶以上 200mm的填土采用素土或碎石土,不得直接填筑山皮

14、石,之上填土按普通便道标 准实施。管涵施工完成后尽快开挖两侧挡土恢复通水。管涵上方便道面层施工前, 需检查管口情况,若管口陷于泥面下1/4孔径以上需挖出管涵重新埋管、填土。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措施环境保护是保证社会生态平衡、保证社会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为了控制 工程施工便道的各种粉尘,我部采取如下措施:(1)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备 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施工区道路通畅、平坦、整洁, 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场地平整不积水,排水成系统,畅通不堵。(2)对清理场地的表层腐质土,砍伐的荆棘丛林等废料,要运至指定地点 进行废弃物处理。(3)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