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发展探索_第1页
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发展探索_第2页
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发展探索_第3页
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发展探索_第4页
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发展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类型: 团队编号: 团队类型: 所属学院: 团队名称: 负责人姓名: 负责人联系方式: 注意事项:材料类型填写的内容:如实践课题成果<社会实践论文>、团队总结报告、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报销发票等)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出路研究调查报告旅游学院 酒品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目录1西安鼓乐41.1综述介绍41.2在中国戏曲界地位41.3主要乐器组成41.4鼓乐曲谱组成51.5西安鼓乐与传统剧种的区别51.6鼓乐生存发展的要素52西安鼓乐的现状52.1主要流派以及特色52.2生态困境62.3传承现状东仓、城隍、集贤72.4乐社具备的核心要素72.5鼓乐社演员来源72.6鼓乐社经济来源82.7鼓

2、乐发展的人文环境92.8西安鼓乐现在发展模式以东仓鼓乐发展模式为例93西安鼓乐未来的发展103.1一带一路政策下西安鼓乐发展103.2西安鼓乐研究所现状113.3西安鼓乐未来发展模式探索113.4西安鼓乐发展制约123.5西安鼓乐应该做的123.6弘扬鼓乐的措施12西安鼓乐的生态困境与出路研究调查报告摘要: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变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传统曲艺文化收到了冲击。其未来的传承和发展会受到怎样的

3、影响?在这样的生态困境中西安鼓乐又如何摆脱困境找到自己的出路?关键词:西安鼓乐 传统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承和发展1西安鼓乐1.1综述介绍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乐种。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的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西安鼓乐是流行在西安一带的大型吹打音乐,其乐曲在结构上与唐大曲有相近之处,所用的乐谱与唐宋时流行的燕乐半字谱也有承继关系。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1.2在中国戏曲界地位西

4、安鼓乐至今保存着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现今各西安鼓乐社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依然保留有明代的传本。有的音符,与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唐乐谱相同。综观整个乐曲名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各种曲牌,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自唐、宋已降,中国音乐许多音乐因素(律、调、曲、词、乐谱、乐器、结构、旋法等)都在这个古老乐种中留下了遗迹残痕,称长安鼓乐为我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据音乐史家考证,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宫廷的乐师流落民间,唐代燕乐也随之流传民间。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大气、庄重、高雅,曲目丰富,结构完整、曲调优美,具备宫廷音乐的特

5、征,与一般的民间音乐大相径庭。1.3主要乐器组成西安鼓乐虽叫鼓乐,但是乐器不只是鼓,而有几十种乐器,包括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以锣、鼓、梆子。吹奏乐器则以笛、笙、管为主。西安鼓乐以竹笛为主奏乐器,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是室内乐,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则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击奏乐器,有时还加上云锣。而随着场合不同,其所用的乐器也不同,如农村一些俗乐演奏就会使用打击乐器较多,而在僧道两派中吹奏乐器较多。1.4鼓乐曲谱组成鼓乐社所演奏

6、的乐谱,都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乐谱,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词牌名。有鼓段、耍曲、小曲、歌章、经曲、舞曲、起、垒鼓、花打、串扎子、引令、行拍、套词、北词等。这些乐谱都是经过一代代传承下的古老乐谱,通过工尺谱进行记载,最古老的谱子可以追溯到宋朝,大多都是清朝流传至今的谱子。1.5西安鼓乐与传统剧种的区别西安鼓乐与南音,秦腔不同,西安鼓乐的演出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乐队组成。鼓乐是一种交响乐,而普通的中国戏曲并不是。所以南音,秦腔,黄梅戏这些戏曲,三五个人,一两个人都可以演出。随便一位戏曲爱好者开口一唱就是南音,就是秦腔。而鼓乐必须要有完整的一套乐器,缺一不可。鼓乐的一次演出至少要二十人的乐队组成。所以说,西安鼓

7、乐是和西方交响乐同等级的存在,需要的人力,财力相比南音更多。西安鼓乐如果说是交响乐,那么南音就相当于流行音乐中的民谣了。也正是这种集体乐队的形式,使得西安鼓乐尤为珍贵。1.6鼓乐生存发展的要素鼓乐的生存发展主要有五个要素:人、传承人、相应资金、谱子乐器、展示平台。人,指的是鼓乐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在日常生活的娱乐中占据一席之位。传承人,指的是鼓乐的传承需要有专门从事鼓乐的传承人,一代代传承沉淀下来。相应资金,有一定的资金进行日常乐器的维修,人员活动经费的发放,以及日常排练的补贴等。谱子乐器,顾名思义,需要有鼓乐专门演出的乐器,和古老的乐谱。展示平台指的是鼓乐需要一个平

8、台去向受众进行表演,展示。这五个要素是鼓乐这一戏剧基础的要素组成,除此之外鼓乐还需要媒体的宣传,向大众不断展示鼓乐的风采。这样才能使得鼓乐具有勃勃生机。2西安鼓乐的现状2.1主要流派以及特色西安鼓乐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僧、道、俗。其中大唐芙蓉园内东仓鼓乐社为僧派代表,僧道俗这三派各有特色。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传,演奏者多为市民,亦有道士、僧人。僧派悠扬敞亮,道派平和闲雅,俗派热烈浓郁。相传,道派为城隍庙道士所传,与僧派一样,演奏者多为市民,亦有道士、僧人。僧、道派因经商的多,平时日落店铺打烊后,艺人们聚集到四合院自娱自乐。本社庙会期间,他们全体出动,竭尽全力,昼夜演奏,而不取分文。遇有其他鼓乐社庙

9、会,它们也会热情的前往耍曲,烘托气氛。沿途他们吹吹打打,在市民面前展现他们的技艺。僧派中的一部分,因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乐,逐渐和僧派有了区别,形成俗派。俗派因在农村,其活动受农业生产季节影响,一般在农闲时参加民俗性活动仪式,如祭年、迎神赛会、朝山进香、收获后庆贺丰收。2.2生态困境 西安鼓乐最严重的生态困境,就是它的名号音乐“活化石”。因为西安鼓乐大量保留了古代的特色,所以造成与现在社会的脱节,是一个不符合时代的产物。所以,现在有的六家鼓乐团的生存举步维艰,更不要提及发展壮大。与此同时,鼓乐是一种大型交响乐,是没有办法和南音等戏剧一样充斥大街小巷,凡是表演至少要二十人出演。这对

10、鼓乐走下基层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对于外出演出也是一项很庞大的费用。而鼓乐市场的狭小,使得鼓乐社缺乏足够经济收入支撑其正常发展,乐团中有才华的年轻人迫于生计退出鼓乐,造成乐团发展的不正规化。往往是需要演出时大家聚在一起排练几天,没有演出时迫于生计不得不操起自己的职业,而不能全身投入鼓乐。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鼓乐水平的提高,甚至乐团有很多六十岁才开始演出鼓乐的人。鼓乐是农耕社会的产物,而如今人们的审美观受到西方冲击而与从前大不相同。我们在采访鼓乐听众与西安当地市民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听众,他们对鼓乐了解的东西也非常少,观众们希望了解它但是不懂它。假如鼓乐再多演奏一会儿,听众是否还能剩下这么多

11、,继续有耐心的“欣赏”也是一个问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也没有耐心去认真地欣赏鼓乐的美丽。除了东仓鼓乐社是全职演员之外,西安其余的鼓乐社都是业余的。而随着大唐芙蓉园旅游景区的不景气,东仓鼓乐社的生存似乎也要受到回到业余状态的威胁。如今在中国,很多省份都没有自己的交响乐团,因为维持乐团的费用实在是太为巨大。每年支持经费都要上亿,更有百里挑一的音乐才子不断加入,其生存尚且如此。相比之下西安鼓乐生存至今真的是极其难得,其生存的艰难也可见一斑。西安鼓乐单单维持存在,能够进行完整的表演就已经耗尽所有精力。总体来说,现在西安鼓乐的发展缺乏经济基础,也缺乏文化基础。如果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可能今天连六家鼓

12、乐社都不复存在,鼓乐也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2.3传承现状东仓、城隍、集贤这三家鼓乐社来说,东仓鼓乐社的发展相比来说是比较好的。背靠大唐芙蓉园,有23人的演员编织,每天下午都有定时演出,分两场各十五分钟。逢周末晚上在紫云楼北广场还有演出。其中东仓鼓乐社的赵老师和丁老师的都是从父辈手中接过传承的大旗,他们的父辈从事鼓乐至少有五十年的历史。赵老师的父亲去年刚刚去世,从十五岁开始到九十八岁去世,从事鼓乐七十年之久。东仓鼓乐社每月有芙蓉园十万元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供社员日常工资开销和乐器的维护。但是因为是属于大唐芙蓉园的员工,其表演发展都受到体制的制约,缺乏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城隍庙鼓乐社背靠着道观,其场

13、地资金也有一定保障。每逢庙会等需要演出的时候,鼓乐社社员们就召集到一起排练几天,演出完毕解散等待下一次演出。在没有演出的日子,在城隍庙有专门的场地供鼓乐社社员排练演出。周至南集贤鼓乐社是村民自发组织的,由鼓乐研究所投资在村内建设鼓乐传习所。何家营村也有同样的传习所。村民在茶余饭后闲暇时间进行排练演出,对外祭祀等时候进行表演,同时也有对外的演出。其中俗派的曲子最有吸引力,曲子时间最长,长达七十分钟。对于三派的演出,由于俗派更加“接地气”,所以观众的总体反馈来言,俗派的曲子更有趣。2.4乐社具备的核心要素 一个具有古老历史的事物,都具备着独特的核心要素。东仓鼓乐社的赵社长认为,一个乐社,尤其是鼓乐

14、社必须具有传承关系、完善谱系。如果没有一代代传承的根,没有完善的演奏谱系,那么即使这个鼓乐社演艺水平再高超,也不是真正意义的鼓乐社。鼓乐研究保护中心的邓老师说,就算是鼓乐完全从历史的舞台中消失,在将来完全复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样复活的新的鼓乐,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没有了一代代传承的底蕴。而乐谱谱系,标明一个乐社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经典曲目。就好比理学程颐兄弟开创,朱子朱熹发扬光大,再经一代代文人墨客品读积累才有了儒家中理学的深厚积累,才有了文化积淀。鼓乐社的乐谱,同样也是这样。从宋朝到民国,一代代鼓乐奇才对鼓乐的研究、开发、创新才形成从古到今完善的乐谱体系,它见证了这个乐社的历史,是一个鼓乐

15、社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达。2.5鼓乐社演员来源不仅仅是西安鼓乐的发展,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加入。然而,西安六家鼓乐社中绝大多数的社员,都不算是优秀的人才。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来源结构:家传、邻居、街坊、同学和亲戚。他们中最大的甚至六十岁才开始学习鼓乐,其中有能力、优秀的人才,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鼓乐社,为了娶妻生子,买房买车奋斗着。因为鼓乐社难以盈利,依靠经济收入来保障社员继续投入时间精力,鼓乐社的发展最终沦落为社团一样的兴趣组织。这样的组织的生存,实在是十分艰难。演员天分较低,能够完整正确的演奏出一首曲子已经颇为不易,更不要说提高技艺登大雅之堂。交响乐团的成员都是几十年浸淫在音乐中的优秀人

16、才,而鼓乐社的成员却并非如此。秦腔等传统戏曲和校园进行结合,系统整理知识,并培育相应人才。西安鼓乐也尝试过,2013年6月西安舞蹈学院开设过鼓乐专业,计划招生30人。然而仅仅两年此专业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西安鼓乐研究所的邓老师无不伤感的说:“娃娃们在大学凭着兴趣吹吹打打还行,毕业了到社会上后,鼓乐既不能给他们穿,也不能给他们吃。咋办?各自谋生路呗!”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西安鼓乐能够在社会站稳脚跟,才能继续生长发育,茁壮成长。2.6鼓乐社经济来源 由于鼓乐社没有经济属性,所以单单凭借鼓乐社自己是无法在社会中生存的。并且鼓乐社仅仅维持乐器维修、场地租赁等一些日常活动经费就已经颇为吃力,更勿论给每位

17、社员发津贴。即使是今天的鼓乐社仍反属于国家资助为主,每年大约一百二十万的经费来完成整个西安鼓乐的保护,最后每个鼓乐社每年也就能分到十万元不到。剩余的钱都需要自筹。商业演出是比较好的收入来源方式,但是因为鼓乐脱离大众审美,长久表演会让人疲劳,无趣。由于不符合时代的生活方式,所以鼓乐社的表演大多还是以免费为主。所以每次外出演出只要求车费,食宿等最基本的保障。所有的社员都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在坚持他们的鼓乐演出,他们都是英雄,捍卫中华文化传统之根的英雄。西安鼓乐研究保护中心的丁老师很恰当的形容国家拨给的经费,他说:“国家拨的钱对于乐社来说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每个都能尝到咸味,却又不够味儿。”于是,保护中心

18、开始探索和旅游景区相结合,因为只有游客才会慕名而来图个新鲜来观看鼓乐表演。他们在意的不是好看与否,而是鼓乐的珍贵。东仓鼓乐社的发展模式便是如此,但是由于鼓乐社人数规模的庞大,以及大唐芙蓉园收入的不景气,东仓鼓乐社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除此之外,在周至县南集贤的鼓乐社等几个有国家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乐社来说,这些传承人的每个月八千元到一万元的补贴,也是鼓乐社日常运营维护的主要资金来源。总之,西安鼓乐的情况基本上是无法离开国家的资助独立解决经济问题,这是西安鼓乐生存的最重大的问题。失去了存活的生态环境,就勿论发展和弘扬。2.7鼓乐发展的人文环境 在走访之前我们在网上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其

19、中76.1%的人没有听说过鼓乐。但是却有82.4%的人希望鼓乐能够继续存在。在听过鼓乐的人中,大多数也仅仅是听说过,占到了68.5%。在西安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个游客和路人,游客们大多都听过西安鼓乐,但是却不太了解和其他戏剧的区别,也没有特别大的意愿专程观看。而西安本地市民全都听说过鼓乐,却对鼓乐仍然不甚了解。其中有两位市民有幸观看过鼓乐的表演,他们表示鼓乐演出很震撼,很精彩,但是却不和他们的胃口。对于在大唐芙蓉园观看鼓乐表演的游客,他们也有同样的看法,但是相比秦腔等戏剧,他们还是觉得传统戏剧胜在情节和旋律上,西安鼓乐这样高雅的艺术他们难以接受。这些采访调查反映了西安鼓乐知名度虽然较高,但是对其深

20、入的理解,东方的“交响乐”这一概念不甚了解。对于其内容的吸引力来言并不是十分引人入胜。在接受程度上十分之低,大多数人去看鼓乐也就是图个新鲜,真正了解鼓乐愿意认真聆听的人很少,而且能够爱上鼓乐的人就更少。总的来言,西安鼓乐整体发展的人文环境还是比较恶劣,鼓乐仍然是属于脱离社会的产物。2.8西安鼓乐现在发展模式以东仓鼓乐发展模式为例为了使西安鼓乐能够独立的在现代社会扎根,鼓乐保护研究中心的丁老师、邓老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所有我们想到的办法,他们都尝试过。最终摸索到一条最现实,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法,就是将西安鼓乐与旅游相结合,当作感受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在保存西安鼓乐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让她在这个社

21、会真正独立存活。东仓鼓乐社现在已经正式成为大唐芙蓉园的员工,他们现在以及完成职业化,已经从兴趣爱好团体升级为专业演奏者。由大唐芙蓉园提供经费,供社员工资和服装乐器的采购维修。诚然,这样的职业化对于鼓乐社的生存是有利的,对于技艺的提高也是有利的。这已经是近几年西安鼓乐迈出的最大一步。将西安鼓乐当作特色文化旅游招牌,打出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吸引了海内外不少游客驻足欣赏。虽然这样给鼓乐社带来了长久的生存,但是也有其弊端。体制既是东仓鼓乐社生存的稻草,也是束缚她的井绳。每日固定时间演出,虽然给鼓乐的展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二十三人职业演员为鼓乐技艺的提升,以及鼓乐社的稳定打下了基础。但是,却限制

22、了东仓鼓乐社对外交流的渠道,和鼓乐社对外继续的发展,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权和自由。而且,对于人才的保留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左右。每个演员所能获得的收入,也仅仅足够糊口,这些工资对于有才能的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和其他鼓乐社一样。东仓鼓乐社也留不住优秀的人才,人才的流失仍然很严重。除了东仓鼓乐社与旅游景区合作,周至县南集贤鼓乐社在尝试搭上农家乐的顺风车,而城隍庙的鼓乐社也在试图与城隍庙签订合同,当作节日民俗展示节目展示。3西安鼓乐未来的发展3.1一带一路政策下西安鼓乐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全国掀起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热潮。全国都对非遗项目提高了关注与支持。但是这样的关注和支持往往也只是顺带的,表面的,

23、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全国的非遗项目的生存都举步维艰。在改革开放之前,鼓乐作为当地村民祭祀,节庆必备的礼仪形式,得到很好的保存发展,最多时有二三十家鼓乐社。这些乐社之间相互斗乐,一较高低。在相互的交流中,也获得了很多的观众,提高了自己的技艺。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传统被当作封建糟粕被砸被毁,破坏的秩序还没有得到建立,改革的春风就吹到了农村。受西方文化影响,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变得不再流行,不符合人们的审美。其次,随着城市现代化进城的推动。传统的街头小巷被现代化小区取代,社员们分散开不能居住在一起。对平时的训练也是极大的挑战。川剧,曾经在四川人民中广泛相传的传统戏剧,如今只

24、剩下博人喜爱的变脸。川剧失去生存土壤,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所脱节。除了成都,已经很难再看到纯正的川剧了。西安鼓乐也是如此,失去了其实用性用途,就会与社会脱节,被社会淘汰。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从社会中找到能够让鼓乐发光发热的地方,才能让鼓乐在社会上生存下来,才能有发展,壮大,创新。才有可能作为中国交响乐与西方交流。3.2西安鼓乐研究所现状西安鼓乐研究所已经成立十年有余了,每年依靠国家拨给的资金,对鼓乐这一传统剧目进行保护。在这十年之间,对鼓乐演奏的整理,工尺谱转简谱,每次大型演出的资料备份都做得很完备。除此之外还积极推动鼓乐与社会的接轨,帮鼓乐社寻找演出平台。在周至县南集贤花重金建立了鼓乐传习所,供社

25、员练习学习所用。除此之外也在思考西安鼓乐衰落的原因,以及如何让她再次焕发活力。丁老师和邓老师也积极推动鼓乐的宣传,不仅陕西的媒体在宣传,也有很多省外,国际的媒体来宣传报道。扩大鼓乐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来重视她。 除了保护鼓乐正常的生存之外,还积极推动鼓乐社之间的交流。组织不同鼓乐社的成员组成一支乐队进行演出,互相之间组织交流。2014年,西安鼓乐研究所组织西安鼓乐远赴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和南音进行交流演出。在泉州师范学院进行了宣传,获得了良好的效应。并且在三坊七巷进行了鼓乐演出,进入福建师范和厦门大学进行宣传。但是,这一行动却耗费了大量的资金。鼓乐社人员的庞大使得每年对外交流的机会极为有限。3

26、.3西安鼓乐未来发展模式探索 西安鼓乐作为一项流传了千年的传统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的审美和一千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进行商业演出,有兴趣的人也不愿意买票去看,如果免费演出却又耗费巨大。这样一来,西安鼓乐的群众基础几乎没有。而过去的祭祀,节庆在今天也很少非鼓乐社不可。传统文化的丢失,挖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想要让鼓乐重新站立在社会上,只能从其他的地方再立一根。西安鼓乐作为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游客具有很大吸引力。如果把西安鼓乐当作西安一个旅游特色名片宣传出去的话,一定有很多游客会慕名而来。东仓鼓乐社对于大唐芙蓉园来言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项目,并不是大唐芙蓉园的一张名片。然而西安鼓乐完全可以打造为一个原汁原味感受盛唐宫廷音乐的名片,这比商业化的大唐追梦,长恨歌更加有文化底蕴。西安的旅游业很发达,市内有非常多的文化景点可以开发,但是却鲜有文化项目令人印象深刻。就连永宁门的礼仪都脱离历史上真实的迎宾礼,找不到传统文化的根。如果可以重视真正的传统文化,好好挖掘其内涵,全真再现当年盛唐气象,岂不是对旅游业的发展更加有利,也对西安鼓乐的生存更加有利?3.4西安鼓乐发展制约 西安鼓乐的发展受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