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孔子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21孔子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21孔子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21孔子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21孔子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

2、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二)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

3、0;)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

4、#160;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1)(1.2)孔子的生平。    (2)(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

5、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三、练习1.比较.组词。核(         )   怨(         )   育(   &

6、#160;     )    蔡(         )该(         )   怒(         )   盲(         )  

7、0; 葵(         )2.解释词语。隐晦_                                    韦编三绝_  &#

8、160;                              推己及人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孔子名丘,字(      )、(     )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9、0;  )、(      )、(      )学派的创始人。他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了        一书。   课堂小结 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课后习题 孔子习题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iào y

10、49;           hé xn            bào yuàn              jì sì(       

11、0; )      (           )    (               )    (         )   r&#

12、250; ji               yn  huì (          )    (            )2多音字组词教    jiào

13、 (          )  jio  (         )     论    lún(         ) lùn(         )处

14、0;   ch(        ) chù  (          )  曾    céng (         )  zng(        )二、综合题1解释词语意思(1)仁:

15、_(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3)韦编三绝:_(4)隐晦:_2根据第三段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一说孔子是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_三、提高题1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组织全文的?全文讲述了孔子的几件事情?请为其加上小标题。_2孔子为什么不肯喝“盗泉”里的水?_3.“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可结合生活实际谈。_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教育   核心    抱怨    祭祀    儒家 

16、   隐晦2教导   教书 论语  理论处理  到处                 曾经  曾祖父二、综合题1(1)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愿意;勿,不要;施,加。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3)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4)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2人要学会关

17、爱别人,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想别人的心思,自己不愿意的,别人未必愿意三、提高题1课文是以“总分”的结构组织全文的。第三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系他人  第四段:不喝“盗泉”之水     厌恶偷盗第五段:谈君子与小人          安守节操  第六、七段:感慨“识人不易”     敢于自省第八段:晚年读周易        勤奋好学2可以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3“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