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议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摘要: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 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 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 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 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货币政策;城乡差异;VAR莫型一、文献回顾一般情况下,在地区经济结构有明显差距的国家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 政策效果必然在各地区产生较大的差异, 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差别效应。国外研究 货币政策差别效应的相关文献
2、比较丰富,货币学派的Beare 1利用简约式模型对加拿大平原地区的三个省份进行分析,指出各地区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差异 能够解释货币对不同区域造成的不同影响;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的Fishk ind 2利用大型区域宏观模型分析,证实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印第安纳州经济的影响与 对全美的影响相比存在差异,认为这主要是由印第安纳州的相对经济结构造成 的;Rochoff 3等人对区域利率差异和区域信贷可得性差异进行分析,认为地 区间存在的成本和风险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Karras 4等人对欧洲国家货币政策不对称效应进行了研究;Carlino和Defina 5等人通过国家货币政策对 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来鉴收
3、稿日期:20XX-09-011=1作者简介:李善燊(1980-),陕西省平利县人,国际商务师,陕西师范大 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何炼成(1928-),湖南省浏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 方向: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别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指出经济结构的地区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出现区域 非对称效应。截至目前,国外已发展起来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货币政 策影响的区域差异。相对来说,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差异性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多采用描述 性研究、一般回归、因果分析等方法的居多。如张志军6等国内学者,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不
4、平衡问题并一致认为应该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特别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最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尝试采用国际流行的VARSVAR等计量模型来研究,如李成7、周好文8、丁文莉9、张晶10、 杨开忠11等,但他们只局限于研究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行政区域或者东、 中、西地理区域间的差别效应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用向量自回归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研究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城乡差别效应。 本文分三 部分论述,首先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统一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影响的差异化存在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然后分析产生差异性效果的原因,最后提出消除这种差异性后果的建议。二、差异性影响的计量模型分析1
5、980年,西姆斯(Sims)针对大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存在的不足,首次提出 了非约束性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这种模型以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出现,系统内 每个方程右边的变量是相同的,包括了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然后通过模型中 所有内生当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滞后值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出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一个VAR( p)模型的数学形式是12:yt=Atyt- 1+Apvt-p +妆T- £ t这里yt是一个k维的内生变量,xt是一个d维的外生变量。A1, Ap和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 t是扰动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是同期相 关,但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即不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
6、。本文基于VAR模型计量分析步骤(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本文对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的分析主要立足于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经济增长)这一过程,指标选取197820XX年度数据,具体为:1、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标 m1; 2、城乡经济产出指标,cy表示城市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n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上数据是以1978年为基期,核算出年度CPI,年度城镇CPI,年度农村CPI,将名义货币供应量和城乡名义收 入转化为实际值。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以及部分年度金 融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然后对这些经过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数调整, 经过处理以后的变量序列分为 3个序列组
7、。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已有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结果,我国货币政 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13,因此模型中未选取利 率指标。(二)数据的检验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数据如果直接讨论各变量序列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应该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检验,若原始序列非平稳,需要对数据再求一阶、二阶差分,直至其平稳才能进一步分 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原始序列的各变量,其ADF检验值均大于1% 5%和10%显着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而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而 经过一阶差分变换后,D(cy)和D(m1)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 5
8、% 10%勺临界 值,D(ny)的ADF检验值小于5唏口 10%勺临界值,因而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三个数列一阶差分平稳。:检验形式(C, T, K)中的C 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 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0是指方程不包括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或滞后期,滞后期 由AIC和SC信息准则判别。2. 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由于cy、ny、m1是非平稳的,因此不能运用传统的回归方法检验它们之间 的相关性,为了考察cy、ny、m1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需要对其进行 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知道,四个时间变量都含常数项不含趋势项, 相应的协 整检验也就应该选择包含常数项不含趋势项,根据AI
9、C和SC准则可以确定这三个变量的最优滞后期为1。Johansen特征根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表明在 5% 的显着性水平下,三变量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3. Gran 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确认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后,再进一步对它们进行基于VAR模型的滞后期为1的因果关系检验。表2的检验结果显示,实际货币供应和城市收入是农 村收入的Gran ger原因,而城镇收入反倒是实际货币供给的 Gran ger原因。这至 少从数据检验上说明,城市收入对农村收入有带动作用,货币供应在短期内对农 村收入有影响,而货币供应的动机却只来自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这种非对称的互动机理势必进一步导致城乡收入的加大。4.
10、脉冲响应分析经尝试对原始数列做脉冲响应稳定性较差, 根据之前的ADF检验,3个序列 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因此,将上述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的 VAR系统,经检验 根模的倒数均小于1,模型具有稳定性,于是给定各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初始冲击, 对其他变量的响应过程进行10个年度的系统模拟,重点比较货币供应量、城镇 收入、农村收入在响应速度、响应深度以及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不考虑变量对自 身冲击的响应,图中第一列是给d(m1) 一个单位的初始正向冲击,虽然城镇和农村在初始时期都是正向响应,但城镇收入对于货币供给的响应峰值更高,正向响应超过四期,而农村收入对货币供给的响应峰值低,且持续时间不到一期就开始 波动
11、;第二列是给d(cy) 个单位的初始正向冲击,货币供应在一期末正响应最 大,且正向响应持续四期,农村收入在三期末正响应最大,之后缓慢收敛;第三 列是给d(ny) 个正的初始正向冲击,在第一期货币供应的响应是略微负值,在 第三期才达到最大正响应,城镇收入在前四期是负响应,在第二期负响应最大。 这种响应趋势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相呼应。图1各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5. 方差分解rh.脉冲响应描述的是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 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从表3对城镇收入变动和农村收入变
12、动的方差分解 能看出,货币供应的变化对城镇收入变化的贡献率较大,第一期就达到50%左右,其次是受自身变化的影响,农村收入的变动对城镇收入变动贡献率较小, 前四期 内不超过4%而对农村收入变动来说,其贡献率的90%以上均来自身变动的影响, 受货币供应变动和城镇收入变动的影响很小。 这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供应变动对城 镇收入有效而对农村收入无效,农村收入变动自成封闭体系,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明显。三、差异性的原因探究(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差异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发展思路上来看, 首先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改革开放以后的非均衡发展道 路,对
13、外开放的格局,大力发展城市工业等战略思想使城镇优先于乡村发展;从政策实施倾向上看,城市化建设、产业布局、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是城 镇优先于乡村发展;从市场机制发挥的效果来看,“自由市场力量的作用使经济 向区域不均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势”(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欠发展区域,1974年)也就是说即使不存在政策导向的因素,市场化的自发力量产生的 极化效应也会使城镇优于乡村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一旦形成,对统一货币政策的 实施就会产生差别效应。1从城乡收入增长趋势看,统一的货币政策效果会产生差别由图2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总体上呈非收敛趋势,分四个阶段来看:19781984:虽然从起点
14、上看乡村人均收入比城镇人均收入低,但乡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略高于城镇人均收入, 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好处;19851989:乡村人均收入增长趋势不大,城镇人均收入初期增长较快, 到1989年二者均有所下跌,这与当时的社会原因有所对照;19901996 :这个阶段城乡收入增长速度相反,初期城镇优于乡村,后期乡村优于城镇,这与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有关;199720XX城乡收入都有所增长,但城镇收入增长速 度明显高于乡村。图2城(CY1)乡(NYD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1978年价格水平为100)数据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经济增长趋势是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在凯恩斯“逆经济风
15、向”思想指导 下,预计经济过热时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预计经济萧条时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然而由图2看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多数时 候是不同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以城镇经济发展态势为依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证实了这种结论),这势必会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在城乡间的差 异,甚至对乡村经济的调节产生负面作用。2.从影响货币政策乘数的城乡经济因素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效果会产生 差异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假若城乡商品和货币市场各自达到均衡,货币政 策效果也可以用由IS-LM方程推导出来的货币政策乘数来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 变动一单位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量的大小,公式表示为:
16、dydm=1(1-b)hd+k其中: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d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表示货币需 求对收入变动的系数,h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系数。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公式中的系数 b,d,h,k不尽相同,则货币供应量 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变动的影响存在差异。(二)城乡金融系统的不同使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差异1. 货币传导的主体金融机构的不同我国金融机构在规模和质量上的城乡差异是明显的,以20XX年数据为例(见表4):另据二OO六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年农村信用社盈利约280亿元,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各自盈利均超 400亿元,其竞争力差 异明显。尽管国家考虑到了城乡差异,在农村建立了
17、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以满足信贷资金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从三者的职能分工 和发展状况来看对农村的融资作用有限:农业发展银行仅针对粮食与棉花封闭 式运行的专项贷款,业务单一、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政策性金融作用有限; 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从农村大量撤出,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 农村信用社改革还未完成,运作不规范、产权不清晰,几乎没有建成过真正意 义上的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已趋向于商业性功能。近年试点推行的农村商业银行 和农村合作银行也只是在尝试过程当中, 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功能不健全。以上种 种均导致金融制度供给与农村经济结构不相吻合,使得农村资金外流问题难以得到
18、根本的解决,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效果不甚理想。2. 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的效果不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 场操作等。其中,基层中央银行能够运用的主要是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贷款。 在农村,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运用与制度设计缺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利率政策上。我国的利率尚未市场化,农村信用社利率政策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从贷款上讲,多数农信社依赖于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的资金投放,较高的利率上浮幅度虽然增加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 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融资成本,增 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其次,从借贷需求上看,农民多以非生产性借贷为主14, 越是贫困的家庭,非生产性用途的借贷
19、需求越大,这样一来,农村贷款需求的利 率弹性就较低,货币政策对农村的调节效果就差。四、结论与建议(一)扩大中央银行各大区分行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在总行统一货币政策 指导下因地制宜做出调整和创新这其实是集权与分权以及二者如何统一的问题。考虑到城乡经济金融发展 水平的不同,一方面通过放权使货币政策区域化,以使地方金融决策具有一定的 弹性;另一方面在统一的基础上中央银行主动实行差别化城乡区域货币政策,从高层管理上对不同地区货币政策实施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15(二)优化金融机构的结构和地区设置,特别是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 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效率在城镇地区,继续发挥好各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渠道的运作功能,
20、提高国有控股 银行运行效率,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掌握与国际化接轨的金融衍生工具的 使用,做好大宗资金往来特别是涉外资金、投机资金的监管,以稳定当前复杂的 金融局势。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商业金融为基础的农村信用社, 只能在借贷高风险高成本的负面挤压和自身在农村的垄断优势下存活,其结果是放贷利率高,加大农民负担,抑制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不利于乡镇和农村个体经 济的发展,这也就不能对“三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强有力的金融支 持。因此,要搞活农村金融,搞活农村经济,只依靠农村信用社这种目标定位不 单一的金融机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面对农村强大的资金需求,一方面,国家应放开农
21、村金融市场引进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本成立新型金融机构,给予公平待遇,在同行竞争中增强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增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财政或政策性银行对商业银行难以服务的地区、部门加强金融支持,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和设施的融资力度,创造有保障的经济基础。(三) 设立农业保险基金根据蛛理论,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往往存在脱节, 价格的波动对农民增收有负面影响。另外,目前全国“条条块块”的区域经济建设,受行政区划和地方部门利益负面影响较大,16加之对政府官员的问责制不健全,有些地域特别是农村某些地方的产业规划与建设成了某些当权者捞政绩 的“试验田”,成功了则官民两
22、利,不成功则百姓买单,严重削弱了农民的创收 能力,这对农村金融系统是一个深远的负面冲击。因此,我国应尽早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基金来源与地方财政挂钩,这一方面能稳定农业,支援三农,另一方面 把农民群众的收入直接与政府财政收入挂钩,利于政府绩效考核,避免地方政府随意施政。(四) 增强农民创收能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而突破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在于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优化和提升农村产业,提高农村留守人群的收入;进一步为农民进城务工做好服务,保障农民工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才有在农村创业的可能,才能融入农村经济金融 体系,非生产性贷
23、款项目才会减少,货币政策调节的效果才会显现。参考文献:1 Beare J B . A mon etarist model of regi onal bus in ess cycles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ee,1976 (16): 57-63.2 Fishk ind H H. The regi onal imp act o f mon etary p olicy : anecono mic simulation study of Indiana 1958 1973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ee, 1977 (17): 77-88 .,18703 Rockoff H . Regional interest rates and bank failures1914 J .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1977 ( 14):4 Karras G Are the out put effects of mon etary p olicy evide nee from a sample of european coun tri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全国正式版
- 2025石油化工管道工程监理安全环保合同
- 2025室内涂料分包合同样本
- 《绿色生活由我启动》课件
- 2025医疗器械采购销售合同模板
- 电子银行承兑合同协议
- 电脑服务外包合同协议
- 电影股权转让合同协议
- 玉林农村建房合同协议
- DB33-1036-20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岩芯鉴定手册
- 快速排序算法高校试讲PPT
- 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化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SAP航空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优秀方案集)
- 江苏工业企业较大以上风险目录
-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课件(PPT 49页)
- 监理质量评估报告(主体分部)
- 锅炉爆炸事故演练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