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_第1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_第2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_第3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_第4页
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00000000000000 目 录序号程序文件名称程序文件编号页次备注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DH/QMS/YR/P01-201222档案管理程序DH/QMS/YR/P02-201263文件更改管理程序DH/QMS/YR/P03-20128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DH/QMS/YR/P04-201295设计控制程序DH/QMS/YR/P05-2012106合同管理评审程序DH/QMS/YR/P06-2012157采购与材料控制程序DH/QMS/YR/P07-2012178合格供方评定程序DH/QMS/YR/P08-2012219外协、外购、外加工件控制程序DH/QMS/YR/P09-2012241

2、0匸艺控制程序DH/QMS/YR/P10-20122611焊接控制程序DH/QMS/YR/P11-20123012热处理控制程序DH/QMS/YR/P12-20123613无损检测控制程序DH/QMS/YR/P 13-20123914理化检验控制程序DH/QMS/YR/P 14-20124315压力试验控制程序DH/QMS/YR/P 15-20124616压力容器检验控制程序DH/QMS/YR/P 16-20124917计量控制程序DH/QMS/YR/P 17-20125318设备控制程序DH/QMS/YR/P 18-2012551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H/QMS/YR/P 19-2012572

3、0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DH/QMS/YR/P20-2012592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DH/QMS/YR/P21-2012612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DH/QMS/YR/P22-201263序号制造管理制度名称制造管理制度编号页次备注23质量手册管理制度DH/QMS/YR/G01-20126124标准化管理制度DH/QMS/YR/G02-20126225焊接材料管理制度DH/QMS/YR/G04-20126326材料入库和发放制度DH/QMS/YR/GO5-2O126627材料复验管理制度DH/QMS/YR/G06-20126728压力容器施焊制度DH/QMS/YR/G07-20126829压力

4、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制度DH/QMS/YR/G08-20126930焊接检验管理制度DH/QMS/YR/G09-20127031产品焊接试板管理制度DH/QMS/YR/G10-20127232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制度DH/QMS/YR/G11-20127533压力容器分包管理制度DH/QMS/YR/G12-20127634理化检验管理制度DH/QMS/YR/G13-20127835匚序周转制度DH/QMS/YR/G 14-20127936压力容器制造工艺纪律检查 制度DH/QMS/YR/G 15-20128037成品入库和出厂制度DH/QMS/YR/G 16-20128138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和维

5、护管理制度DH/QMS/YR/G 17-20128239无损检测仪器的使用、维护及 周期检定制度DH/QMS/YR/G 18-20128340设备管理制度DH/QMS/YR/G 19-20128541压力容瞬睦许可证諫制度DH/QMS/YR/G20-20128742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H/QMS/YR/G21-20128843财务管理制度DH/QMS/YR/G22-20128944学习培训制度DH/QMS/YR/G23-201291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1-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6页第1页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1目的对压力容

6、器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作出规定,为产品质量提供真实的可 追溯性,特制订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发放、使用、回收、保管和存档。3职责3.1质管部负责管理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发放、修改、回收 的管理和控制。3.2技术中心负责产品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发放、修改、回收的 管理和控制。4控制程序4.1文件和资料的构成公司拥有的文件和资料可分为两大类:一内部文件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工艺文件、检验和试验规程、采购文件。记录文件,包扌4质量管理记录、产品质量记录的表、卡、单、报告等。

7、 二外部文件(1) 压力容器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2) 外来设计图纸、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报告。(3) 分供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资格证明文件等。4.2文件的编制和会签4.2.1手册和程序文件由各质量工程师编制,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总 经理批准。4.2.2各项管理制度及表格由技术员编制,各系统质量工程师审核。4.2.3技术文件和资料产品工艺文件由技术员编制、校对,工艺质量工程师审核,其他工艺文 件、规程由技术员编制,各系统质量工程师审核。4.2.4行政管理文件由行政人员编制,部门经理审批。4.2.5记录文件由各系统相关负责人员编制填写,需审核的记录文件由各系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

8、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1-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6页第2页统质量工程师审核。4.3文件和资料的发放4. 3.1行政管理文件的发放由综合办负责,发放时,综合办文件管理员作好 登记,领用人在文件发放记录表上签字后方可发放。4.3.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由质管部负责,发放时,资料室文件管理员 按文件发放记录表作好记录。4. 3.3技术文件和资料发放工艺文件a 通用工艺文件:通用制造工艺过程卡、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压力 试验工艺规程、通用检验工艺、无损检测工艺规程,通用工艺文件由使用部 门中请经质管部批准,管理员发放并按文件发放记录表作好记录。

9、b专用工艺文件:针对某一产品特性的产品工艺卡,由使用部门申请经 技术中心部长批准,资料管理员发放并按容器工艺文件发放记录表作好 记录。4.3.4记录表格的发放由质管部负责,并按文件发放记录表作好记录。 4. 3. 5外来文件的发放a 压力容器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由资料管理员按 标准化质量工程师批准的范围和数量发放使用部门和个人,并按文件发放 记录表作好发放记录。b外来设计图纸、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报告、分供方产品质量证明 文件、资格证明文件等由各系统责任人员发放到其他相关质控系统,并按文 件发放记录表作好记录。4.4文件和资料的使用4.4.1进入资料室归档的文件和资料,应保持

10、清洁。4.4.2文件发生意外损失或遗失时,必须由责任人提出申请,说明事由,由 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方可补发。4.5文件和资料的回收4.5.1换版的文件,由管理该文件的部门通知持有上述原文件的部门或个人 收回,并按文件回收记录表作好记录,需要保留的文件要在原文件上加 盖“作废”印章,不需要保留的文件应予以销毁。4. 5.2按规定纳入产品档案的工艺文件、检验和试验记录、按产品进度,及 时递交给检验技术员整理符合要求后,纳入产品档案。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1-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6页第3页4.5.3其它工艺

11、文件在产品制造完毕后,由生产部门及时回收。4.6文件的修改4. 6. 1职责(1) 质保工程师负责文件更改审批或更改审批授权。(2) 技术中心负责工装图纸、工艺卡、工艺流程等工艺文件的更改和验证。(3) 质管部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更改并组织实施。(4) 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文件的更改并组织实施。4. 6. 2文件修改的原则(1) 文件更改要有依据;(2) 文件更改必须经过审批,批准由原文件审批部门或审批部门授权;(3) 更改人签名、注明更改标记和更改日期;4.6.3文件修改的实施(1) 对工艺卡、工艺流程等工艺文件的更改由设计、工艺员提出更改中请、工 艺责任工程师审核批准。涉及工艺方案变动时需经

12、总工程师批准。技术中心 下发技术变更函。工艺文件管理员及工艺员分别对管理的文件进行更改,对 更改通知登记保存。(2) 对工装图纸的更改由技术中心下发设计变更联系单。(3) 质量保证手册、质量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体系文件在运行中发 现问题,发现问题的单位应及时向质管部提出修改的书面申请,质管部针对 提出的问题查明情况后提出修改意见报质保工程师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实施。 更改的内容由质管部依照文件发放台帐,下发质量体系文件更改通知单,涉 及换新版的文件,质管部在新版文件发放的同时,收回旧文件并在文件上盖“作废”章。(4) 对外来文件资料更改,由资料管理部门按以旧换新的办法执行,在旧文件 资料上盖“作

13、废”章,并注明日期。(5) 其它文件由更改申请者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申请者所在部门负责人签 署意见,原审批部门负责人或审批人签署意见。文件主管部门根据修改内容 进行修改。4.7文件和资料的保存4.7.1行政管理文件原件由综合办负责保存,按文件接收记录表记录。4. 7.2法规、标准、工艺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产品制造原始记录,由 质管部资料室保存,按文件接收记录表记录。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1-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6页第4页4.7.3保管文件和资料的部门应将其保存在合适的文件柜中,分类保存,建 立台帐,便于查找。4.8受

14、控文件管理4.8.1受控文件为压力容器质量手册、压力容器程序文件、压力容器 制造管理制度。4.8.2使用受控文件部门和个人必须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复制、外借和带出 工厂,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带岀公司,须由部门或个人申请,质量保工程师 批准。4.8.3质管部负责管理受控文件,负责发放、修改、回收受控文件工作。4.8.4受控文件换版,质管部负责按原发放范围回收原受控文件,同时发放 新版受控文件。确保新版受控文件有效使用。4.9外来文件管理4.9.1压力容器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由技术中心负责收 集、采购、归档到技术资料室,同时发放到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换新版的 外来文件应及时发放相关部门

15、和个人,并要回收原外来文件,保证外来文件 的有效使用。4.9.3行政文件由综合办负责收集、归档到档案室,同时复制发放到相关部 门或相关人员。4.9.4外来设计图样由商务部负责收集送到技术中心审核人员审核,审核合 格的外来设计图样由技术中心归档到技术资料室并填写外来图纸接收记 录、产品图纸登记表作好记录。审核人员要审查外来图样提供单位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与相应设计项目相 符的设计资格,是否违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法规、标准。审查外来图样设 计生产的可行性,与我公司制造手段的制作工艺的适应性。4.9.5分供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资格证明文件等外来文件资料由采购中心 负责收集并归档。4. 10技术文件档案管

16、理4. 10. 1产品技术档案4. 10. 1.1木厂技术档案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严格按照保密制度保证图纸、资 料的安全、整洁、完整。4. 10.1.2产品技术档案必须分类整理编目,立卷。做到实物、帐卡两对口, 并妥善保管,防止变质损环。4. 10.1.3产品技术档案借阅,必须履行借阅手续,借出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1-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6页第5页丢失损坏。未经许可不允许携带出厂,所有借出资料应及时归还。4. 10.1.4产品技术档案保存期(1) 压力容器技术档案资料保存期为七年。4. 10. 1. 5

17、满期的产品技术档案资料处理方法:(1) 转交用户。(2) 经总经理批准登记销毁,销毁时必须由有关负责人监督。(3) 按上述办法处理后应有手续。4. 10. 1. 6产品技术档案存档办法(1)产品技术档案资料由质检部收集整理,内容符合GB150-1998和“容规” 的有关规定。(2) 压力容器产品资料半年内交一次档案室,并办理存档手续。(3) 档案资料一经入册,不得再增减、涂改。4. 10. 2技术资料及管理制度4. 10.2.1切实加强技术档案资料、试验报告存底资料及试验原始记录资料的 管理,技术档案资料包括检验、试验方法标准、试验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 主要设备、仪器历年检定合格证、检修过程

18、中的检修记录等。4. 10. 2. 2各项试验报告存底按月份分类分项整理装订后归档,由专人保管。 原始记录定期分期整理装订后,由专人统一管理,对于试验报告和技术资料 装订时,应注意资料的完整性,试验报告发放签字汇总同年报告一起保存, 方便查阅。4. 10. 2. 3理化试验报告存底档案一般保存七年,原始记录资料一般保存四年,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历年检定合格证等随设备长久保存,在上述保 存期内,凭借阅手续可以查阅。4. 10. 3探伤档案资料管理4. 10.3.1探伤档案资料包括:探伤原始记录、射线照相底片及评定记录、探 伤工艺卡、探伤部位示意图、无损检测委托单,结果通知单,返修复探记录

19、、 探伤报告。4. 10.3.2探伤档案由探伤室管理,按产品编号每台登记整理,一台一档进行 集中管理。4. 10.3.3资料保管员要认真负责,做到每月对送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全年进 行集中整理,经常检查资料是否潮霉变质等。4. 10. 3. 4探伤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7年,期满后用户单位需要可转交用户单 位,不需要自行处理4. 10.3.5 X射线胶片必须做到防火、防潮、防光线、防高温,具体要求按X 光胶片说明书的规定。文件名称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1-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6页第6页4.11文件的编号4. 11. 1文件编号编制方法

20、压力容器质量手册:DH/QMS/YR-XXXX压力容器控制程序:DH/QMS /YR/PXX-XXXX压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DH / QMS / YR/G X X X X X X压力容器设计管理制度:DH/QMS / YR/HX X X X X X压力容器作业指导书:DH/QMS / YR/Z X X-X X X X表格、记录、报告:以其名称缩写予以标识。设计图格:按照压力容器产品型号、图号编制方法标识企业标准:QB/DH/nnn-x x x x外来文件:以原文件号或以其名称予以标识。(10) 通用工艺:以其名称予以标识(11) 行政管理文件:东重X字XX XX 号4.11.2文件编号说明DH

21、/为公司代号,QMS为质量管理体系代号,YR为压力容器代号,P为程序 文件代号,G为制造管理制度代号,H为设计管理制度代号,Z为作业指导书 代号,ZJ为质量记录代号,QB为企业标准代号,为分类代号,口为 顺序号,X为部门类别号,XX为顺序号,XXXX为年号。4.11. 3行政管理文件编号由综合办编制。文件名称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4-2012修改号0编制沈琼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1页第1页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为使质量记录真实、准确、清晰、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2适用范围木程序适用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质量记录的管理。3职责3.1质管部负责质量体系

22、审核报告、质量改进、质量报表等资料的管理。3. 2商务部负责合同评审及合同有关资料的管理。3. 3技术中心负责技术文件、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等资料的管 理。3. 4质检部负责材料检验、产品检验和试验报告、产品质量抽查记录资料的管 理。3. 5设备部负责机电设备质量记录的管理。3. 6各部门质量负责木部门质量记录原始凭证资料的管理。3. 7生产部负责全公司质量记录原始凭证资料的管理。4. 控制要点4.1质量记录应真实、准确、文字清晰,必要项目填写齐全,具体参照相关质 量记录系统文件的要求填写,记录表应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4. 2在公司内流通以及在两个以上部门使用的质量记录,其

23、格式应标准化,规 范化,由质管部负责审批。格式需要变更,必须经质管部审批。4. 3本公司通用的质量记录,由质管部进行编号,各部门自已使用的质量记录, 可自行设计,由部门责任工程师认可。4. 4按合同规定或用户提岀的要求,需要提供质量记录时,统一由质检部提供 保密范围外的质量记录。4. 5各部门有关的质量记录应按照程序文件规定的保存期,将记录收集整理归 档妥善保存,以备查阅。4. 6质量记录根据不同类型保存7年或更长,具体参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 要求,过程记录需上缴公司质管部进行统一销毁。文件名称设计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5-2012修改号0编制范先发审核唐忠亮批

24、准王孝军共2页第1页设计控制程序1目的对压力容器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设计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 术监察规程及相关规范和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全过程和外来图样的控制。3职责3.1外来设计图纸审查。3.2外来设计图纸更改时的联络工作。3. 3新法规、规范和标准的收集与贯彻。3. 4参与材料代用的会签。4控制程序4.1外来设计图纸审查设计工程师组织设计、工艺、材料、焊接、检验、无损检测、设备等部门的 责任人员对施工图样的有效性、工艺性进行会审(有热处理要求的需热处理工 程师参加)。1)有效性审查产品图纸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相应设计资格证书,产品的设计总图(蓝 图)上,必须盖有产品

25、设计资格印章(复卬章无效),设计总图上应有设计、 校核、审核(定)人员的签字和日期。非法定部门批准的设计单位和无设计 资格印章以及设计资格印章失效和加盖竣工图章的产品图样不得安排生产。2)工艺性审查工艺性审图主要审核图样所示产品的可制作性,零件、部件的可加工性,装 配尺寸,公差精度的正确性及是否符合相应标准、规格、技术要求的完整、 合理、正确性等内容。对比我公司的加工能力,为确定工艺方案和工装方案 作准备。工艺性审图后,应在图样上会签,外来图纸的工艺性审图,应做施 工图设计、工艺审查记录表,并签字确认。文件名称设计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5-2012修改号0编制范先

26、发审核唐忠亮批准王孝军共2页第2页3.2外来设计图纸更改时的联络工作由设计工程师编制工程联络单发与原设计单位或业主,经原设计单 位或业主提供更改批准文件后,由工艺责任人负责直接在蓝图上用红笔作出 修改并签字。3. 3新法规、规范和标准的收集与贯彻标准化质量工程师经常性地与“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机械工 业情报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联系及在网络上查寻来获得信息,由标准化质量 工程师通知资料室到合法的岀版社、协会等团体组织购买新法规、规范和标 准。由标准化质量工程师依据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组织公司的设计人 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贯彻,并通知执行要求及日期,负 责督促、检查、贯

27、彻执行的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纠正。3. 4参与材料代用的会签参与材料代用的汇审工作,并根据材料代用的实际情况在材料代用单上 签字。文件名称合同管理评审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6-2012修改号0编制陈霞审核黄伟批准王孝军共2页第1页合同管理评审程序1目的保证在合同签订之前,全面、准确对合同评审,避免在合同签订后因不 满足其要求或供应商发生变故而带来的风险和责任。2适用范围木程序适用于产品销售和采购合同评审的管理。3职责3.1商务部负责组织对合同进行评审和报批及评审资料的保管。3. 2技术中心负责对合同中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审查确认并提出修改补充意 见。3. 3质检部负责对检验

28、技术条件能否满足用户产品要求进行确认。3. 4生产部负责对合同中产品交货期进行确认,并提出修改意见。3. 5质保工程师对合同评审中提出的关于技术,质量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作 出处理决定。3. 6采购中心负责对采购合同供应商资格进行审查,并签订采购合同。4控制要求4.1评审要求及评审内容。4. 1.1商务部在接受合同前,根据其内容要求,组织公司内有关部门对其进 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a. 合同要求均有明确规定(或说明)如:签订合同的对象名称、技术要 求、质量标准、数量、交货期、检验方法、包装等。b. 充分评审双方利益和所承担的风险,并确认具有实施合同的能力。c. 对合同中特殊要求,难以解决的问题

29、及风险性,及时请总经理或部门经理,质保工程师参与评审。d. 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双方 的违约责任及经济赔偿。4. 2合同的修订文件名称合同管理评审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6-2012修改号0编制陈霞审核黄伟批准王孝军共2页第1页4.2.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顾客提岀对合同项目内容更改修订时,商务部应及时报告总经理。4. 2. 2总经理同意商务部组织该合同原评审人员对更改修订内容进行评审。4. 2.3商务部将评审结论报总经理许可后,对原合同修订项目进行修订, 经总经理准后,由商务部传递给顾客及公司相关部门。4.2.4若本公司提出修订合同中某

30、条款内容时,必须事先征得顾客同意。4. 3资料管理商务部保存合同及其评审的有关资料。文件名称采购与材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7-2012修改号0编制王婷审核曾硕 批准王孝军共4页第1页采购与材料控制程序1目的对压力容器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焊接材料、外协、外购及外包件的采购、 验收、保管、发放、材料代用等控制环节的控制程序作出规定,明确责任人 员职责范围和控制内容,以确保压力容器产品用材准确无误,具有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压力容器材料外购、外协及外包件的采购与质量控制。3职责3.1采购中心负责按公司的要求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编制供方评定记录 表、合格供方一览表并

31、对供方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负责制定采购计划及执行采购作业。3.2技术中心负责提出产品所需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3.3质检部负责对采购进公司的物资进行验证。3.4质保工程师批准“供方评定记录表”。4控制程序4.1对供方的评价4. 1.1采购中心必须在材料及外购件来源、生产单位的生产资质、质量控制、 加工能力、产品质量稳定及履约情况等市场考察的基础上择优选取,并按上 述要求对供方进行考核,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负责建立和保存合格供 方一览表、供方评定记录表、供方情况调查表,合格供方的考核资料应 经材料质量工程师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4. 1.2供方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采购中心应

32、向供方单位发出“供方信息 反馈单”,两次发出处理单而质量没有明显改进的,应取消其供货资格。4.1.3采购中心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复评,评定不合格,应取消合格供 方资格,因特殊情况而保留,应报质保工程师批准,但应加强对其供应物资 验证,连续二年评定仍不合格,应取消其供货资格。4.1.4对外协加工的供方控制,应执行上述条款规定。文件名称采购.与材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7-2012修改号0编制王婷审核曾硕批准王孝军共4页第2页4. 1.5对分供方评定的具体要求,执行合格供方评定程序。4.2材料采购4.2.1采购中心计划员依据产品零件明细表、外购外协件清单和生产通知,

33、 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明确物资名称、牌号、规格型号、数量、材料标 准和技术质量要求、材料变更说明、供货时间及注意事项,并经材料质量工 程师审核批准。4.2.2采购员应按采购计划到合格供方采购物资,不得擅自更改采购物资的 品种、规格和质量技术要求,因故需要更改,应按材料代用的规定办理。4. 2.3原材料、焊接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4.2.4外购件应有合格证、锻件除有合格证,还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外购 封头须提供封头合格证、封头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复验报告、 封头质量检验报告、封头监检证书。冷压成形还须提供热处理报告,有拼接 焊缝须提供焊工、无损检测人员资质证、焊材质量证明书、焊材复

34、验报告施 焊记录、焊缝检验记录无损检测报告。4. 2. 5外协件的加工须取得加工单位相应加工部分的合格证明和见证资料。4. 3材料外购、外协件、外包件验收4.3.1材料到公司后,采购员及时与仓库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仓库保管员 负责将实物堆放在待验区内,填写委托验收及入库通知单交检验员。仓 库保管员根据产品编号及检验编号编制规则编写检验编号在材料质量证 明书上,并负责在实物上用钢印标识。4.3.2材料质量证明书交给材料质量工程师审核其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容 规第10条的规定并提出是否补项、复验,再交给检验员。4. 3. 3检验员按要求核对材料质量证明书与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一致, 并对外观质量和

35、材料标记进行检查,合格后将材料质量证明书交给材料质量 工程师保存。4.3.4需要复验的材料由检验员通知生产加工部门切割试检样坯,再加工成 标准试样,连同“理化试验委托单”交给理化试验室。理化试验完毕,出具 试验报告给检验员。文件名称采购与材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7-2012修改号0编制王婷审核曾硕批准王孝军共4页第3页4.3.5对验收合格的材料检验员填写外购外协件外包件质量检验报告单 送材料质量工程师审核,再交给仓库保管员,合格材料按材料标记移植规 定进行标识,由仓库保管员用打上公司编号、材质、厚度等,检验员记号 笔作上确认标记。仓库保管员将合格材料存放在合格区

36、内。4.3.6不合格材料,由检验员在实物上作出明显不合格标识,填写外购外 协件外包件质量检验报告单送材料质量工程师审核,由采购中心与供方作 权益交涉,仓库保管员将不合格材料存放在不合格区内。4.3.7封头到公司后,采购员及时与仓库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仓库保管员 负责将实物堆放在待验区内,检验员验收合格证和见证资料并检查几何尺寸, 验收完后,由检验员填写外购外协件外包件质量检验报告单交给仓库保 管员,仓库保管员负责将合格的封头放在合格区,不合格的封头放在不合格 区。4.3.8未经验收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及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4.4材料的保管与存放4.4.1仓库保管员对材料的保管和存放负责,应按照

37、有关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执行,材料质量工程师应经常查看材料保管的情况,发现材料标记模糊或脱 落,及时督促材料检验员和仓库保管员进行核对、重新标识。4.4.2仓库保管员应建立“材料管理台帐”,记录材料的库存和发出的动态信 息。4.4.3材料应分区存放,设置待检、合格、不合格区,按类别、牌号、规格 分别存放,应有明显正确无误的标识,加强对材料表而保护,吊运时防止磕、 碰、划伤。4.4.4不锈钢及有色金属应放置在专门区域,并采取防止污染和机械损伤措 施。4.4.5焊接材料保管按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4.5材料的发放4.5.1生产需要材料时,领料员到仓库领料,仓库保管员凭技术中心下发的文件名称采购

38、.与材料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7-2012修改号0编制王婷审核曾硕批准王孝军共4页第4页材料清单(主要受压元件还必须有主要受压元件工艺过程卡)限额发 料。4. 5. 2材料需分割时,操作者按照材料标记移植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 仓库保管员核对,检验员确认,保证产品用材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4.5.3焊接材料发放按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4.6材料代用当产品使用的材料因某种原因需要代用时,由采购中心提出并填写材料 代用单,材料代用应满足原设计性能要求,保证其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以 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并按照产品零件材料代用规定操作执行。文件名称合格供方评定程序

39、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8-2012修改号0编制黄伟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3页第1页合丽1目的供方进行评定,以保证分供方能长期稳定地为公司提供质量可靠、价格 合理,能充分满足公司规定要求的产品。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向公司提供各类材料、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工序外包以 及服务的分供方的评定及选择。3职责3. 1技术中心负责材料、外购件、外协加工件标准及技术要求的制定。3.2质检部负责对分供方提供的材料、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及工序外包样品 的检验和验收。提出评审报告,并制订有关管理规定。3. 3采购中心负责材料、外购件采购前分供方的选择,以及组织协调对分供方 的评定工作。3. 4

40、采购中心负责对外协加工件的合格分供方组织协调评定工作。3. 5质保工程师和总经理分别负责对分供方选择及评定结论的审查与批准。4工作程序4. 1分供方初选4. 1.1采购中心收到材料、外购件的材料消耗定额表及材料清单后,制 定材料采购单,按本程序进行有关分供方初选的工作。4. 1.2初选分供方的依据是:a. 具备相应许可资格和工商营业执照,国内同行厂家所用同类材料、产品 的情况以及其它渠道信息。b. 生产质量管理好、市场信誉高的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c. 交通、运输便利。4. 1.3采购中心根据上述依据,初选一至二个分供方,选派专人负责与其联 系,将材料、外购件的技术标准、规范或外协加工件、工序外

41、包的有关技术 要求传递给对方。4. 1.4批量大的材料或外购件,采购中心负责联系工作的人员与对方协商,请文件名称合格供方评定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8-2012修改号0编制黄伟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3页第2页生产厂家提供少量的样品或有关产品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证据、资料。4. 1.5采购中心提出材料、外购件摸底试验申请,委托质检部对样品进行检 验和工艺性摸底试验,结果由质检部出具写岀样品相应检验和试验报告。4.1.6对于4.1.4条中无法提供样品、或价格高的零散外购件以及需长期合 作的外协加工件,其分供方的初选,应由责任部门向公司主管领导提岀中请, 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人

42、员到生产厂家现场进行实地调查。4. 1. 7现场调查一般对分供方提供产品实物质量的保证能力进行符合性调 查,同时还应包括交货价格、供货能力、运输包装、售后服务等诸方而。有 必要对分供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价时,调查人员中应有公司内部质量审核 员参加。4.1.8根据历年分供方提供物质的情况且证明质量稳定,其证明资料可作为 合格分供方的依据。4.2初选分供方的确定公司总经理和质保工程师根据样品检验和试验报告经分析审查,由质保 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确定初选分供方。4.3分供方供货的试用4.3.1采购中心和生产部根据总经理批准确定的初选分供方,由生产部门计 划人员向采购人员下达采购任务通知或正式外协加

43、工件计划。4.3.2采购人员和外协人员接通知后,应向确定的分供方办理采购/外协加工 手续。a. 提交采购材料、外购件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等技术文件。b. 提交外协加工件的必要技术资料和文件。c. 签署采购和外协加工合同或协议。d. 当批量较大时,首次只能签署小批量采购/外协加工合同。4.3.3初选分供方提供的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回公司,责任部门应与质检部 联系,组织检查人员、试验人员对上述产品进行检验、试验和鉴定,并出具 检验和试验报告。文件名称合格供方评定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8-2012修改号0编制黄伟审核李明凯批准王孝军共3页第3页4.3.4上述材料、外购件/

44、外协件投入使用后,采购中心和生产部应与相关部 门联系,并由技术人员出具、负责人审核的产品试用报告,必要时由质保 工程师主持试用签定。4. 3. 5初选分供方的产品由5. 3. 3、5. 3. 4两条评定合格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后,采购中心和生产部分别将初选分供方纳于合格分供方名单,并通知各 自责任人员联系今后的采购/外协加工。4.3.6合格分供方名单由总经理批准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4.4分供方提供产品质量跟踪4.4.1为保证分供方能长期稳定地提供优质产品,采购中心和生产部应委托 质检部对分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全而系统检查,并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 记述每一次检查结果。4.4.2对产品质量下

45、降的分供方,质检部应出具正式检验单或检验报告,由 质保工程师和总经理责成采购中心或生产部向各自负责的分供方联系,通知 分供方复检、返修、或办理退货手续,并要求分供方查明原因,限期进行改 进。4.4.3对到期后提供的产品仍达不到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分供方,质检部有权 根据检验单和检验报告,建议取消其合格分供方资格,并上报质保工程师和 总经理批准。4.4.4需要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审的分供方,要由责任部门向质保工程师 表提出,由质保工程师组织有公司内部审核员参加的审核组对其相应要素进 行审核,每年进行一次,并提出分供方质量审核报告,其审核方式按内 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进行。文件名称外协、外购、外加工件控

46、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9-2012修改号0编制王婷审核曾硕批准王孝军共2页第1页外协、外购、外加工件控制程序1. 目的为保证分供方能稳定提供产品,满足公司外协、外购、外加工件规定的 质量要求。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全过程所需的外协加工件控制。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编制外协加工件计划,采购中心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分供方 生产外协件加工质量保证能力的评定,对压力容器受压部件的外协加工,其 外协单位必须取得压力容器部件生产许可证。3.2技术中心负责外协加工件要求、规范以及其它技术文件的编制。3.3质检部负责外协加工件的进公司检验和试验。3.4生产部负责组织安

47、排外协加工件的生产。4. 工作程序4.1生产部负责人接受技术中心提供的生产产品图样、技术要求规范和其它 技术文件(包扌舌工艺文件、制造标准、检验规程、质量保证要求等)后,根 据生产作业计划,结合实际生产能力,认真审查确定外协加工件的品种。4. 1.2生产部计划员确定外协加工件品种与数量,对其汇总,再编制外协 加工件计划,按其安排外协员实施。4.2分供方选择4.2.1分供方选择应根据合格分供方评定程序执行。4.2.2外协员应根据合格分供方名单实施外协件的加工任务。4. 3外协加工件计划的实施4.3.1外协员应与选择的分供方签署外协加工件合同或协议,报公司负责人 批准后生效。重大的外协加工件合同必

48、须经总经理审批。4.3.2外协加工件合同应符合经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注明外协加工 件规定的技术要求、规范、制造标准以及检验标准和方法等必要的技术要求。4.3.3外协加工件完成后,应具备分供方有效的能证明其质量合格的文件和文件名称外协、外购、外加工件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09-2012修改号0编制王婷审核曾硕批准王孝军共2页第2页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等。4.3.4需要公司派人到分供方进行监督的外协加工件,应事先在合同中注明, 并由外协员与分供方联系检查日期,届时组织有关人员现场监检。4. 3. 5外协加工件合同由公司按月报生产部计划员登记并保存。4.4外协加

49、工件进公司检验4.4.1外协加工件回公司外协员必须填写材料报检验收入库通知单,经公 司负责人签字与外协加工件技术文件、检验证明、合格证等一起提供给质检 部。4. 4. 2质检部责任工程师组织有关检验人员按对外协加工件进行验收。4.4.3检验判定合格的外协加工件,质检部在材料报检验收入库通知单 签字确认后,方可投入现场使用。4.4.4经检验判断不合格的外协加工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4.5外协加工件的使用4. 5. 1外协加工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质量问题,总工程师应及时会同相关部 门专业人员分析评定,并责成外协员与分供方联系,协商解决方法。外协加 工件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报告采购中心记入合格分

50、供方档案。文件名称工艺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10-2012修改号0编制余金刚审核唐忠亮批准王孝军共3页第1页工艺控制程序1目的对工艺文件编制审批、工装设计、工艺的实施和检查等环节的控制作出 规定,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控制内容,确保工艺质量的控制顺利进行。2适用范围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制造的工艺质量控制。3职责工艺质量控制系统由技术中心归口负责,质检部、采购中心、生产部配合 对本系统、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的工作,工艺质量实行工艺质量工程师负责制, 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4控制程序4.1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审核4. 1. 1工艺文件编制原则(1)工艺文件要正确体现容规、标

51、准以及设计图纸规定的技术条件, 符合用户提岀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协议。(2)充分利用公司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所采用的技 术要保证先进、可行。(3)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消耗,不断提高 各项技术经济指标。(4)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近的零件尽量采用通用工艺。(5)工艺编写要正确、统一、完整、清晰。4. 1.2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程序(1)产品制造工艺、产品工艺过程卡由工艺质量工程师组织工艺技术员编 制,工艺质量工程师审核。工艺技术员要及时整理归档到技术资料室,资料 管理员按照文件接收记录表做好记录。(2)通用工艺文件由各系统质量工程师组织相关技术员编制,有关专

52、业人 员会审,各系统质量工程师审核。技术员要及时整理归档到技术资料室,资 料管理员按照文件接收记录表做好记录。文件名称工艺控制程序版次2012文件编号DH/QMS/YR/P10-2012修改号0编制余金刚审核唐忠亮批准王孝军共3页第2页4. 1.3工艺文件的修改当制造设备升级、设计修改、材料代用或工艺文件与现行法规、规范、 标准不符时,须进行工艺修改。工艺文件修改由工艺技术员填写产品图样、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 单,其修改的责任和工作程序与工艺编制相同。4.2工艺文件的发放、使用、修改、回收4.2.1通用工艺包括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卡、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通用检 验工艺、无损检测工艺规程,通用工艺

53、文件由使用部门申请经质量管理责任 工程师批准,资料管理员发放并按文件发放记录表做好记录。4.2.2产品制造工艺,由使用部门申请经质量管理责任工程师批准,资料管 理员发放并按文件发放记录表做好记录。4.2.3工艺文件的使用、修改、回收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 3工装设备的设计、制造4. 3. 1工装设计(1)工装的设计,应符合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便于制造、 经济好用的要求。(2)工装设计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有关法规、规范、标准,经常深入现场、 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听取和采纳合理化建议,不完善、提高工装设计水平。(3)工艺技术员负责一般工装设计,并统一编号。(4)重大关键工装的设计,由工艺质量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共同研 究确定方案,经质量工程师后进行设计,其设计图纸经工艺质量工程师审核, 质保工程师审批。4.3.2工装的制造和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