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难点知识剖析(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走进神奇自然界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 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 神奇是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惊的。生活中的神奇则主要按照衣、食、用、行的思路设置,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 切相关。这些“神奇”似乎很平常,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发 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下面举两例:(1)神奇之一:拉链。(2)神奇之二:圆珠笔2、探索之路物理学的进步之阶一一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 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

2、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论即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物理学一一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 一般规律的自然学科。(2)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3)科学家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孜孜不倦、刻苦认真、坚强自信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科学合作 精神。(二)动与静1、机械运动一一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 械运动

3、,简称为运动。2、参照物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1)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 描述可能会不同。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以奔驰的火车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4)参照物的选取应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准,一般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 常选地面为参照物。(5)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

4、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 这个物体静止。例1、平常说的“月穿云”、“云遮月”各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解答:“月穿云”是月相对于云运动了,所以云是参照物;而“云遮月”是云相对 于月运动了,故月是参照物。说明:由此题看出,要判断“谁”是参照物,先要清楚物体的位置是相对“谁”发 生了变化,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例2、一位宇航员在描述航天飞机升空的景象时说:”发射后数秒钟内,机组人 员看到的是大地和海洋在他们头上打旋”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解答: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地和海洋是静止的。而在发射后数秒钟内,航天飞机会 翻转,宇航员在航天飞机内,以航天飞机为参照物,就会感到大地和海洋在打旋

5、。例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 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 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精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这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所选参照物不同,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结果则一般不一样, 诗人坐船向远处看,看到山川向自己走 来,这是把船作为参照物,山川相对船是运动的;仔细观察之后,发现山是静止 的,是船在动,则是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山川相对地面是静止的,船相对地面是 运动的。同一个人描述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得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所以,平常所说的运动

6、或静止是相对的, 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没有绝对的 静止。答案:B例4:(山西省)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精析:小车的运动情况以小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来判断,为此,又以房子为参照物可知风向向左。那么,甲车小旗飘向左,小车有可能静止,有可能向右运动;还 可能向左运动,但车速小于风速;而乙车上小旗飘向右,小车只有向左运动,且 车速大于风速。重难点知识讲解(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j)(2)常用单

7、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j)、毫米(mm、微米(um)、 纳米(nmm o(3)换算关系:1km=103m1m=10mm1mm=130k m1 仙 m=10hm记住 4 个 “3" : 1 nm=10 3pm=106mm=lOm=1012km2、时间单位(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2)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 s)(3)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六十进制)1s=103ms, 1ms=10p s例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532nm=532nm< 10 6mm=5.32nm( 10 4mm

8、B. 532nm=532X 10 6=5.32 义 10 4mmC. 532nm=532nrH 0.000001=0.000532mmD. 532nm=532< 0.000001mm=5.32X 10 4mm解答:单位换算时,应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代换关系(进率),并注意 结果要尽量用科学记数法。532nm=532< 1nm=532< 10 6mm =5.32X 10 4mmA中虽最后结果正确,但中间单位不对;B中虽最后结果正确,但中间漏记单位;C中532nm=532n消0.000001,此式两边同时除以 532nm则为1=0.000001 , 当然不对。故正确答案为

9、D答案:D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千.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例2、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解析:在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线没有与被测物的边线对齐,测量结果肯定不准 确;在B图中,由于刻度尺有一定厚度,刻度

10、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线距离远,读数 不会准确;在D图中,刻度尺所放位置与所测的长度不平行, 即尺没有沿着所测 直线,所以测量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只有C图的方法正确。此外在读数时要使自 己的视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线、刻度线重合。正确的测量结果是例3、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 ()A.3.0cmB. 30mm答案:CC. 6.00cmD. 3.00cm解析: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按照测量的精度要求,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即0.1mm,故A、B两个结果是错误的。注意图示刻度尺的零刻线未对准被测 木块的起始边线,在这种情况下,被测木块的长度应该是木块两端所对应的刻度 尺的刻度线读数

11、之差,即木块长度l=6.50cm 3.50cm=3.00cm,则C错而D对c注意测量中被测木块的两端均恰好与刻度线重合,这是一种较特殊的情况, 使得分度值下一位的估读数为0,因此在记录数据时这一位数字仍需用 0表示, 千万不能漏掉。此题易错选 A。另外,测量结果3.00cm,其中准确值为3.0cm, 估读值为0.00cm,记住测量值应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答案:D4、测量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3)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 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例4、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去

12、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25.82cm, 25.8cm, 25.81cm, 25.92cm, 25.820cm, 25.83cm,贝物理课本长度应记为 解答:这种题常出现如下错解:h+h+h + %十k+'525 S2cm+25,8cin+5 .£ 1 g m+25 92c m+2 5 .骡De m+2J. £3cm=25.831cm从产生错解的原因看要注意两点(1)在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时,错误的记 录不能参加平均,如此题中,25.8cm, 25.820cm, 25.92cm,是错误的记录,计算平均值时应去掉。(2)忽略了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要四舍五

13、入,使平均值的 位数与测量记录的位数不相同,不能误认为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越准确。 因为测量 结果的准确程度是由测量工具决定的,长度测量结果只能记录到刻度尺分度值的 下一位,即只能有一位估计值,再多了已毫无意义,正确的过程和结果应是:25.32cm+25,? 1 c m+25 33cm=25.82cm这类题主要考察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和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这是中考命题本节主要考查的内容之一。例5、有两把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 A和B,在室温下测同一物 体的长度,结果相同。在40c的室内测同一物体长度,分别为 La和Lb,但La>Lb, 将这两把刻度尺拿到一20c的室外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14、,分别为 La'和Lb',则La/ Lb/。(选填“ <”、“<"、“=”)解答:两把刻度尺A和B在室温下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相同,现在在 40c的 室内测同一物体长度却是La>Lb,说明刻度尺B受热膨胀得较快,即刻度尺 B受 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若在-20C的室外测同一物体长度,刻度尺B遇冷收缩得 也比刻度尺A大,故La,<LZ。(二)长度的估测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估测长度,可以用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或 身边的某物品作为“尺”去测量。例6、下面是同学们对一些物体长度的估测值,其中基本正确的是()A. 26型自行车车轮的直径大约是 7

15、0cmB.普通宿舍房间门的高度一般都有 3mC.教室中普通标准型40W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1.2mD. 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是15d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长度单位的领会及估测能力,对于物体的长度,除了掌握正 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外,还应练习目测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 因为在实 际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并不需要非常精确地测出物体的长度, 而只需要大致 掌握物体的长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例如要在室内添置一个台灯,我们事先估测出 台灯到电源插座之间的距离,使台灯电源线的长度略大于这个距离即可。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要对长度单位 mm cm> dm m的大小有比较准确的 把握,同时对一些生活中常见、

16、常用的物体的长度或其长度范围有大致的了解, 生活中常用的26型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接近70cmi根据人体高度,可知普通宿舍 门的高度通常都不会达到3簿教室中常用的普通标准型40瓦日光灯灯管的长度 大约1.2m; 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5dm。答案:A、C注意:学习长度的测量后,应该对 1m、1dm 1cm 1nm等长度有基本认识,注 意练习对物体长度的估测能力,尽量减小在长度测量中出现的误差。(三)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重难点知识解析(一)速度u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称为速度,它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 量。2、定义式:

17、u跖程速度=3、单位(1)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2)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11 X勒 二 3.8 g小 白(3)单位换算:1m/s= Jl-1000? I =pq /s1km/h=-IJ -1-、4、速度公式变形:s= u t或t= v(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5由。=上得s= ut ,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此时,u与 s、t无关,切忌不能认为u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u是一个定值。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

18、线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3、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是表示变速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U(3)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注意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必须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例1、打靶运动员李军,在练习打活动靶,靶的运动方向跟射击方向垂直,已知 子弹的速度是800m/s ,靶的移动速度是8m/s ,李军在离射击点100m处进行射 击,为了击中目标,李军应在靶运动到离射击点多远时开枪?解析:分析题意并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在运动到靶离射击点A距离为si时,李军

19、开枪,根据题意按李军能击 中目标,必须满足靶和子弹同时到达射击点,即子弹从枪口到射击点的时间t 2与靶运动距离si所用的时间t 1相等。本题就变成:已知靶运动速度u i=8m/s, 子弹的速度u 2=800m/s,子弹到靶的距离S2=100m求si V卬/ A因为t1=t2即吊吟. -% kIODm -= Ym所以有外 居皿刑心 汪忠:这类问题涉及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需要考虑每一个物体通过的路 程、所用的时间,还需要根据题意建立它们的相互关系式。解决问题时,可画出物体运动的示意图,在图上标明每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及 相互关系。例2、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速度是 8m/s ,后一半路程中速度是6

20、m/s ,求该物 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解析:有些同学解答这道题的方法是:设前一半路程的速度U i=8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U 2=6m/sV = ( U + V/ 5 +函 / £)= 7m / S则: 二 .这种做法是因为把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两个不同概念混淆造成了错误。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变速运动 全过程通过的总路程与所用总时间的比值, 而不是每一段速度总和的平均值。正 确做法应是:设整段路程为S.1-S/ 2 E-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 5消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2 /s二 . 36 冏 / ,Sra Is + 6m

21、J5汪忠: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某物体在11时间内以速度2U1匀速运动,接着在t 2时间内以速度U 2匀速运动。这个物体的速度平均值为平均速度应当根据t l+t2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U ltl+ U 2t 2求出,平均速度;咐十弘为 八f 。很容易看出,只有在tl=t2特殊情况下,速度的平均值与平均速 度才相等。因此,一道题目解得是否正确,首先要看解题依据是否符合物理规律, 否则 即使得数正确,解法也是错误的。2例3、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隔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 M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都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 36min ,如果小明上坡、下坡行走2的速度均不变

22、,而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3,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 长时间?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物体运动, 多属于变速运动,许多有关变速运动 的问题,可以通过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加以解决。2设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路程为S ;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为u ,则下坡速度为3 u ;上学时走上坡路时间t 1走下坡路时间t 2,那么上学时小明行走的平均速 度为:武 555.5 口 3 F放学回家时,走上坡路时间为t J ,走下坡路时间为t 2',小明行走的平 均速度为15 二v 3135 =_f 忘4上因为不论上学还是放学,小明行走的路程是相同的,因此有:.13 _j t5 mi fl415汪忠:上学、放学小明行走的路程是相同的,上学过程中的上坡路、下坡路,分别 是放学过程中的下坡路、上坡路。例4、在龙舟大赛开始阶段红队领先,黄队落后,后来黄队奋起直追,从黄队的 船头追上红队的船尾开始,经过40s的拼搏,黄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