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滕王阁序教案公开课发布时间:2011-05-21 浏览:7986 人次慈溪市周巷中学 孙周通【滕王阁序教案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要求学生理解和积累掌握“故、尽、即、胜、幸、且、矣”等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骈文的特点、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诵读指导使学生熟读成诵,通过学生研读和讨论,疏通文字,把握文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感情,初步感受骈体文的文采和音韵之美,理解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和不平及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意义和用法,体悟辞采典雅华美的特点并能熟读成诵当为重点,同时理解把握作者失意而不失志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典故的作
2、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调动认知、情趣导入在江南,有中国古代的三大名楼,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三首诗描写的分别是哪座名楼?出示诗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今天,我们就来一赌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的风采二、指导诵读
3、,初步感受朗读是学习感悟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语感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节奏教师提示:、疑难字音轸zhn 瓯u 隍hung 棨q 戟j 懿y 襜zhn 潦lo 俨yn 骖 cn 騑fi 凫f 闼t 甍mng 舸g 舳zh 鹜w 蠡l 遄chun 睢su 睇d 眄 min 阍hn 舛chun 赊sh 悫qu 簪zn 笏h 叨to、节奏划分示例: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如,豫章古郡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襟
4、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都督阎公之雅望三、自主探究,积累理解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研读探讨归纳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教师边巡视边解答疑难字句、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流星一样飞驰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飞阁翔丹,下临无地: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飞起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四美具,二难并:美、难,形容词作名词屈贾谊于
5、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使动用法,使委屈、使逃匿、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多义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故、尽、即、胜、数、幸、且、矣等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第一段: 写地理风貌,引宴会人物第二、三段:摹万千气象,状周围景观第四、五段:绘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第六、七段:述身世际遇,叹盛宴难再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课后让学生翻译全文并写在作业本上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明确目标在前一节课疏通文意、初步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写作特色二、重点研读、深入理解、再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
6、者情感变化的一个词语(兴尽悲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写“兴”事写了哪些方面?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示例:州城形胜宾主之美兴 山川之美登楼之喜主要手法:记叙(铺陈)、描写教师小结:文章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又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矿远,市井的繁华,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这一切处处扣住一个“兴”字,洋溢着作者愉悦的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正是在兴致高昂,情绪激动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由喜悦渐生悲慨,作者用了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生之“悲”?用了什么手法?示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7、,识盈虚之有数(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玄想宇宙广袤,衬托人生渺小,引发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主要手法:抒情、议论小结:作者纵笔驰骋,抒写个人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之悲,让人心有戚戚焉、就文章来看,作者的情感就此悲伤消沉,一蹶不振了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句,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古已有之,今又何伤?)老当益壮四句,勉励自己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放
8、弃远大崇高的志向,表现了崇高的人生观贪泉、涸辙句,表明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怀北海、东隅、桑榆句,表现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孟尝、阮籍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班超、宗悫句,表示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这里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化用典故)小结:作者以古比今,借古写怀,以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用典于一炉,表现了自己仕途失意的困顿与悲伤,却又不失远大的抱负,崇高的志向,乐观的情怀,具有人生的使命感三、整体归纳、把握特色示例:句式错落,节奏分明骈俪藻饰,辞采华美运用典故,简练含蓄小结:全文以四六句为主,交错运用多种字句的句式,起伏跌宕,节奏分明,自然流畅同时
9、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整齐对偶的句子,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辞采华美,赏心悦目作者更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用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骈赋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的特点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滕王阁序教案的课后阅读同是为集会诗所作的序文兰亭集序,思考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抒发的感慨有什么异同?【板书设计】滕王阁序州城形胜 人生无常,宾主之美 盛衰有时,兴 记叙(铺陈)、描写 悲 抒情、议论、用典 山川之美 怀才不遇登楼之喜 济世无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教学说明: 一、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语言华丽典雅,辞
10、采华美,句式整齐而不失灵活,对仗典故的运用显得简练而又含蓄内容上,作者借登高览胜之会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伤失意,同时含蓄表达了渴望进仕济世,积极有所为的抱负情怀学习此文,当引导学生领会把握 二、学习过程当以整体部分整体为宜,本教学设计在整体诵读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积累文言字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而后归纳总结写作特色三、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本文第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诵读,培养语感,整体认知;同时,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掌握文言字句、文言现象从而感知文章思想内容四、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者叙事、写景、抒情,尤其是用典
11、的学习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复杂情怀五、课后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习得的能力得到迁延与提升 滕王阁序教案发布时间:2011-05-21 浏览:403 人次滕王阁序教案新课程莆田一中林素萍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2、鉴赏景物描写的特色3、体会作者的情怀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2、鉴赏景物描写的特色3、典故的含义及作者的用意教学方法:反复诵读,鉴赏比较,合作学习教具:多媒体、电视片VCD、诵读视频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观看电视片千古名楼滕王阁,欣赏滕王阁美景,了解滕王阁的相关背景二、欣赏孙道临视频朗诵,初步了解课文(学生小声跟读)
12、三、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初唐文学家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多以写
13、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四、关于文体骈文序,文体,兰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五、朗读指导:句子节奏划分四字
14、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七字句读法有四种:(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六、听诵读录音,学生放声跟读 七、练习:1、翼轸( yzhn ) 2、襟( jn ) 三江 3、鹤汀( tng ) 4、凫( f )渚( zh&365;
15、)5、川泽纡( y ) 6、孤鹜( w ) 7、樽( zn ) 8、迥( ji&335;ng )9、盛筵( yn ) 10、梓( z&301; )泽 11、襜( chn )帷 12、睢( su )园13、瓯( u )越 14、骖騑(cn fi ) 15、睇眄( d min ) 16、棨戟( q j )17、披绣闼( t ) 18、叨( to )陪鲤对 19、遄( chun )飞 20、命运多舛( chun )八、自读缓读,根据注解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理清结构全文层层扣题,文思缜密,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 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紧扣题目的哪个词而写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第一段历叙洪州地
16、势雄伟、物产珍异、人才杰出、宾主尊贵(洪府)第二、三段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秋日、登、滕王阁)第四、五段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饯)第六、七段自叙遭际,说明有幸躬逢盛会,自当应命作序(别、序)文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述宾主之美第二部分(23):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绘山川之美第三部分(45):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第四部分(67):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九、分析第一段(生齐诵)第一段第一段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的景象,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紧扣“洪府”,赞:历史悠久、辖境辽阔、物产珍异、
17、人才杰出 第二课时一、导入(一)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岳阳楼,“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综观全联,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湖庭风景及作者感慨,即此地人杰地灵,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2、观看岳阳楼图片3、岳阳楼及名诗文介绍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
18、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可谓千古绝唱: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泪流
19、前四句把诗人对岳阳楼的仰慕及岳阳楼所处的地位,抒写得十分酣畅;后四句则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对国家的忧思,表现得郁抑沉重;两者融合一起,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发人深省,感人肺腑范仲淹与杜甫都是借景抒怀,未正面描写楼,未赞美楼(二)看几幅对联,猜描写什么?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1、描写的是黄鹤楼2、观看黄鹤楼图片3、黄鹤楼及名诗文介绍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
20、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后来逐渐成为文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旅游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二首诗同样也是借景抒情,未描写赞美楼(三)滕王阁滕王阁位
21、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此楼便是“滕王阁” 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22、,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只有滕王阁序中从正面极力描写赞美阁让我们一起来鉴赏本文二、三段的景物描写二、生齐诵二三段,想象课文中二、三段的景,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三、鉴赏 请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二、三段的景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
23、”四语写自己来到腾王“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第2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第3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的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
24、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4、写景“四美” :色彩变化之美,远近变化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衬之美(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
25、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
26、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4)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四、板书: 景
27、:水、潭、光、山/峦、阁/鹤、凫、岛、宫/ 秋景 仰、高 近、艳丽 原、川、房、舸/阳光、霞、鹜、天 傲气 俯瞰 远望、广阔 滕王阁景 声音:钟鸣、渔歌、雁声 &, 朝气 颜色:紫、翠、丹、白、青、黄、金、灰 特点:清、高、精致、广阔、声、色、动静 豪气 意境:清新、壮丽、雄伟、开阔五、鉴赏滕王阁诗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阁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
28、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
29、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六、齐读二、三段,直至成诵七、布置作业1、合作探究:从文中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鉴赏其妙处何在,然后交给组长,全组的鉴赏组长整合一下上交2、圈点勾画文中包含哲理和情思的语句,准备说一段哲理性的话你愿意将那一句作为座右铭,说说你的理解第三课时一、导入:醒世恒言最后一篇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山藏异宝山含秀,沙有黄金沙放光 好事若藏人肺腑,言谈语话不寻常 这四句诗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
30、宝,良金美玉,藏于土泥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巧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故秀才二字不可乱称秀者江山之秀,才者天下之才但凡人胸中有秀气,腹内有才识,出言吐语,自不一般,所以谓之不寻常话说的,兀的说这才学则甚!因在下今日,要说一桩“风送滕王阁”的故事那故事出在大唐高宗朝间,有一秀士姓王名勃,字子安,祖贯晋州龙门人氏,幼有大才,通贯九经,诗书满腹时年一十三岁,常随母舅游于江湖一日从金陵欲往九江,路经马当山下,此乃九江第一险处怎见得?有陆鲁望马当山铭为证:山之险莫过于太行,水之险莫过于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王勃舟至马当,忽然风涛乱滚,碧波际天,云阴罩野,水响翻空那船将次倾覆,满船的人尽皆恐惧,
31、虔诚祷告江神,许愿保护惟有王勃端坐船上,毫无惧色,朗朗读书舟人怪异,问道:“满船之人,死在须臾,今郎君全无惧色,却是为何?”王勃笑道:“我命在天,岂在龙神!”舟人大惊道:“郎君勿出此言!”王勃道:“我当救此数人之命”道罢,遂取纸笔,吟诗一首,掷于水中须臾云收雾散,风浪俱息其诗曰:唐圣非狂楚,江渊异汨罗 平生仗忠节,今日任风波 此时满船人相贺道:“郎君奇才,能动江神,乃得获安,不然,诸人皆不免水厄”王勃道:“生死在天,有何可避!”众人深服其言少顷,船皆泊岸,舟人视时,即马当山也,舟人皆登岸王勃上岸,独自闲游正行之间,只见当道路边,青松影里,绿桧阴中,见一古庙王勃向前看时,上面有朱红漆牌金篆书字,
32、写着:敕赐中源水府行宫王勃一见,就身边取笔,吟诗一首于壁上诗曰:马当山下泊孤舟,岸侧芦花簇翠流 忽睹朱门斜半掩,层层瑞气锁清幽诗罢,走入庙中,四下看视,真个好座庙宇怎见得?有诗为证:碧瓦连云起,朱门映日开 一团金作栋,千片玉为街 帝子亲书额,名人手篆碑 庇民兼护国,风雨应时来 王勃行至神前,焚香祝告已毕,又赏玩江景多时正欲归舟,忽于江水之际,见一老叟坐于块石之上,碧眼长眉,须鬓皤然,颜如莹玉,神清气爽,貌若神仙王勃见面异之,乃整衣向前,与老人作揖老叟道:“子非王勃乎?”王勃大惊道:“某与老叟素不相识,亦非亲旧,何以知勃名姓?”老叟道:“我知之久矣!”王勃知老叟不是凡人,随拱手立于块石之侧老叟命
33、勃同坐,王勃不敢,再三相让方坐老叟道:“吾早来闻尔于船内作诗,义理可观子有如此清才,何不进取,身达青霄之上;而困于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王勃答道:“家寒窘追,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有失青云之望” 老叟道:“来日重阳佳节,洪都阎府君欲作滕王阁记子有绝世之才,何不竟往献赋,可获资财数千,且能垂名后世”王勃道:“此到洪都,有几多路程?”老叟道:“水路共七百余里”王勃道:“今已晚矣!止有一夕,焉能得达?”老叟道:“子但登舟,我当助清风一帆,使子明日早达洪都”王勃再拜道:“敢问老丈,仙耶神耶?”老叟道:“吾即中源水君,适来山上之庙,便是我的香火”王勃大惊,又拜道:“勃乃三尺童稚,一介寒儒
34、,肉眼凡夫,冒渎尊神,请勿见罪!”老叟道:“是何言也!但到洪都,若得润笔之金,可以分惠”王勃道:“果有所赠,岂敢自私?”老叟笑道:“吾戏言耳!”须叟有一舟至,老叟令王勃乘之勃乃再拜,辞别老叟上船方才解缆张帆,但见祥风缥缈,瑞气盘旋,红光罩岸,紫雾笼堤王勃骇然回视江岸,老叟不知所在,已失故地矣只见:风声飒飒,浪势淙淙帆开若翅展,舟去似星飞回头已失千山,眨眼如趋百里晨鸡未唱,须臾忽过鄱阳;漏鼓犹传,仿佛已临江右这叫做: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滕王阁顷刻天明,船头一望,果然已到洪都王勃心下且惊且喜,分付舟人,“只于此相等”揽衣登岸,徐步入城看那洪都果然好景有诗为证:洪都风景最繁华,仿佛参差十万家 水
35、绿山蓝花似锦,连城带阁锁烟霞 是日正是九月九日,王勃直诣帅府,正见本府阎都督果然开宴,遍请江左名儒,士夫秀士,俱会堂上太守开筵命坐,酒果排列,佳肴满席,请各处来到名儒,分尊卑而坐当日所坐之人,与阎公对席者,乃新除澧州牧学士宇文钧,其间亦有赴任官,亦有进士刘祥道、张禹锡等其他文词超绝,抱玉怀珠者百余人,皆是当世名儒王勃年幼,坐于座末少顷,阎公起身,对诸儒道:“帝子旧阁,乃洪都绝景 是以相屈诸公至此,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记后来,留万世佳名,使不失其胜迹愿诸名士勿辞为幸!” 遂使左右朱衣吏人,捧笔砚纸至诸儒之前诸人不敢轻受,一个让一个,从上至下却好轮到王勃面前,王勃更不推辞,慨然受之
36、满座之人,见勃年幼,却又面生,心各不美,相视私语道:“此小子是何氏之子?敢无礼如是耶!”此时阎公见王勃受纸,心亦怏怏,遂起身更衣,至一小厅之内阎公口中不言,自思道:“吾有婿乃长沙人也,姓吴名子章,此人有冠世之才今日邀请诸儒作此记,若诸儒相让,则使吾婿作此文以光显门庭也是何小子,辄敢欺在堂名儒,无分毫礼让!”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 良久,一吏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一吏又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又一吏报道:“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又一吏报道“物华天表,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道:“此子意
37、欲与吾相见也”又一吏报道:“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邦,宾主接东南之美”阎公心中微动,想道:“此子之才,信亦可人!”数吏分驰报句,阎公暗暗称奇又一吏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不觉以手拍几道:“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遂更衣复出至座前宾主诸儒,尽皆失色阎公视王勃道:“观子之文,乃天下奇才也!”欲邀勃上座王勃辞道:“待俚语成篇,然后请教”须臾文成,呈上阎公公视之大喜,遂令左右,从上至下,遍示诸儒一个个面如土色,莫不惊伏,不敢拟议一字甚全篇刻在古文中,至今为人称诵阎公乃自携王勃之手,坐于左席道:“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
38、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作也吾当厚报” 正说之间,忽有一人,离席而起,高声道:“是何三尺童稚,将先儒遗文伪言自己新作,瞒昧左右?当以盗论,兀自扬扬得意耶!”王勃闻言大惊太守阎公举目视之,乃其婿吴子章也子章道:“此乃旧文,吾收之久矣”阎公道:“何以知之?”子章道:“恐诸儒不信,吾试念一遍”当下子章遂对众客之前,朗朗而诵,从头至尾,无一字差错念毕,座间诸儒失色,阎公亦疑,众犹豫不决王勃听罢,颜色不变,徐徐说道:“观公之记问,不让杨修之学,子建之能,王平之阅市,张松之一览”吴子章道:“乃是先儒旧文,吾素所背诵耳”王勃又道:“公言先儒旧文,别有诗乎?”子章道:“无诗”道罢,王勃遂起身离席,对诸儒问道:“
39、此文果新文旧文乎?后有诗八句,诸公莫有记之者否?”问之再三,人皆不答王勃乃拂纸如飞,有如宿构其诗曰:滕王高阁临江渚,珇玉鸣銮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罢呈上,太守阎公,并座间诸儒、其婿吴子章看毕王勃道:“此新文旧文乎?”子章见之,大惭惶恐而退众宾齐起步向阎公道:“王子之作性,令婿之记性,皆天下罕有,真可谓双璧矣!”阎公曰:“诸公之言诚然也!”于是吴子章与王勃互相钦敬,满座欢然,饮宴至暮方散众宾去后,阎公独留勃饮 次日王勃告辞,阎公乃赐五百缣及黄白酒器,共值千金勃拜谢辞归,阎公传左右相送下船,舟人解缆而行勃但闻水声潺
40、上,疾如风雨诘旦,船复至马当山下,维舟泊岸王勃将阎公所赠金帛,携至庙中,陈于中源水君之前,叩头称谢起身,见壁上所题之诗,宛然如新遂依前韵,复作诗一首:好风一夜送轻舟,倏忽征帆达上流 深感神功知夙契,来生愿得伴清幽 王勃题诗已毕,步出庙门,欲买牲牢酒礼以献,看岸边船已不见了,其舟人亦不知所在正犹豫间,忽然祥云瑞霭,笼罩庙堂,香风起处,见一老人,坐于石矶之上,即前日所见中源水君勃向前再拜,谢道:“前日得蒙上圣,助一帆之风,到于洪都,使勃得获厚利勃当备牲牢酒礼至于庙下,拜谢尊神,以表吾心”老人见说,俯首而笑:“子适来言供备牲牢者,何牢也?吾闻少牢者羊,太牢者牛礼,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吾岂可
41、以一帆风,而受子之厚献乎!吾水府以好生为德,杀生以祀,吾亦不敢享也,更不必费子措置适来观子庙下留题,有伴我清幽之意,吾亦甚喜 但子命数未终,凡限未绝,更俟数年,吾当图相会耳”王勃遂稽首拜谢道:“愿从尊命!然勃之寿算前程,可得闻乎?”老叟道:“寿算者阴府主之,不敢轻泄天机,而招阴祸吾言子之穷通,无害也吾观子之躯,神强而骨弱,气清体羸,况子脑骨亏陷,目睛不全,子虽有子建之才,高士之俊,终不能贵矣况富贵乃神主之,人之一锺一粟,皆由分定,何况卿相乎?昔孔子大圣,为帝王师范,尚不免陈蔡之厄,所谓秀而不实者也子但力行善事,自有天曹注福,穷通寿夭,皆不足计矣!子切记之!”于是与勃作别 叟行数步,复又走回,对
42、王勃道:“吾有少意相托:子若过长芦之祠,当买阴帛,与我焚之”王勃道:“此何由也?” 老叟道:“吾昔负长芦之神薄债未偿,子可与吾偿之”王勃道:“非勃不舍,适来观上圣殿上金钱堆积如山,何不以此还之?”老叟道:“汝不知殿上之钱,皆是贪利酷求之人,害物私心之辈,损人益己,克众成家,偶一过此,妄求非福,神不危而心自危之,所以求献于庙此乃枉物,譬如吾之赃矣,焉敢用哉!”王勃再拜受教老叟即化清风而去 王勃骇然,仍携金帛之类,离马当出,趁船径往长芦,每思神所说“脑骨亏陷,目睛不全,终不能贵”,心怀怏怏不乐船至长芦,正忘神叟所嘱化财还债之言,忽然寒风大作,雪浪翻空,群鸦绕船,噪声不绝其鸦或歇桅橹,或落船头,船不
43、能进满船人莫不惊骇畏惧王勃亦自骇然,乃问舟人:“此是何处?”舟人道:“此是长芦地方”王勃听了,方想江神之言,遂焚香默祷江神,候风息上岸,买金钱答还祝毕,香烟未绝,群鸦皆散,浪息风平,于是一船人莫不欣喜次日舟人以船泊岸,王勃买金钱十万下船,复至夜来风起之处焚化,船乃前进后来罗隐先生到此,曾作八句诗道: 江神有意怜才子,倏忽威灵助去程 一夕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 直教丽藻传千古,不但雄名动两京 不是明灵祐祠客,洪都佳景绝无声王勃亲远任海隅,策骑往省,至一驿舍,欲求暂歇方询问驿吏,忽闻驿堂上一人口呼:“王君,久不拜见,今日何由至此?”王勃闻言大惊,视之略有面善,似曾相识,忘其姓名只见其人道:“王
44、君何忘乎?昔日洪府相会,学士宇文钧也”勃大喜,乃整衣而揖遂邀王勃同坐叙话间,命驿史献茶茶罢,学士道:“某想昔日洪府之乐,安知今日有海道之忧,岂不悲哉!”王勃道:“学士因何至此?”学士道:“钧累任教授,后越阙为右司谏官唐天子欲征高丽,钧直谏,触犯龙颜,将钧迁于海岛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某有迁客诗一首,为君诵之”诗曰:万里为迁客,孤舟泛渺茫 湖田多种藕,海岛半收粮 愿遂归秦计,劳收辟瘴方 每思缄口者,帝德在君旁 王勃道:“有犯无隐,事君之礼学士虽为迁客,直声播于千古矣!”遂答诗一首诗曰:食禄只忧贫,何名是直臣! 能言真为国,获罪岂惭人 海驿程程远,霜髯日日新 史官如下笔,应也泪沾巾
45、 当夜二人互相吟咏至半夜,同宿于驿舍次日学士置酒管待王勃毕,至第三日学士邀勃同行,俄然天色下雨,复留海驿二人谈论,终日不倦至第五日,方始天晴,二人同下海船,饮食宿卧,皆于一处船开数日,至大洋深波之中,忽然狂风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似欲倾覆舟人皆大恐学士宇文钧心大惊骇,叹道:“远谪海隅,不想又遭风波,此实命也!”王勃面不改容,因述昔年马当山遇风始末,并叙中源水君两次相遇之语,真个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风波虽有,不足介意!谈论方终,却见波涛暂息,风浪不生,舟人皆喜 满船之人,忽闻水上仙乐飘然而至,五色祥云从天降下,浮于水面,看看来到王勃船边众人皆惊只见祥云影里,幢幡宝盖,绛节旌旗,锦
46、衣对对,绣袄攒攒,花帽双双,朱衣簇簇,两行摆开前面有数十人,皆仙娥玉女,仙衣灼灼,玉珇珊珊前有一青衣女童,手执碧符,遂呼王勃道:“奉娘娘之命,特来召子”王勃愕然,问女童道:“娘娘是何人也?” 女童道:“乃掌天下水籍文簿、上仙高贵玉女吴彩鸾便是今于蓬莱方丈,翠华居止,其内有马当山水君,举子文章贯古今,特来请子同往蓬莱方丈,作词文记,以表篷莱之佳景可速往不可违娘娘之命!”王勃道:“与君人神异途,焉有相召之言?我闻生死分定于天,寿算乃阴府所主,岂有玉女召我作文?何召之有?吾实不从”道罢,女童道:“君如不去,中源水君必自至矣” 道犹未了,只见一朵乌云,自东南角上而来,看看至近,到于船边,从空坠下;就水
47、面之上,见一神人,头戴黄罗包巾,身穿百花绣袍,手仗除妖七星剑,高声大叫:“王勃!吾奉蓬莱仙女敕,召汝作文词,何不往也?况中源水君亦在蓬莱赴会,今众仙等之久矣子亦有仙骨之分,昔日你曾庙下题诗,愿伴清幽,岂可忘之!”王勃听言自思:“马当山中源水君曾言日后遇于海岛,岂非前定乎?”遂忻然道:“愿从命矣!”神人见说,遂召鬼卒,牵马来至舟侧王勃甚喜,亦忘深渊,意为平地,乃回身与学士及满船之人作别,牵衣出舱,望水面攀鞍上马但见乌云惨惨,黑雾漫漫,云霄隐隐,满船之人及宇文钧学士无不惊骇回视王勃,不知所在须臾,雾散云收,风恬浪静,满船之人俱各无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 从来才子是神仙,风送南昌岂偶然赋就滕王高
48、阁句,便随仙仗伴中源天妒英才、白玉楼成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绝唱,他英才早逝,有多少志向没有实现?二、生齐诵四至七段三、缓读思考,圈点勾画课文中包含哲理和情思的语句,准备说一段哲理性的话你愿意将那一句作为座右铭,说说你的理解 将有关语句运用于恰当的生活情境1、劝勉怀才不遇的朋友: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2、面对陌生的朋友相互安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3、劝勉愤世嫉俗的朋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4、劝勉变节的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5、劝勉在逆境中奋进的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6、劝勉易, 被外界环境干扰的人:酌贪泉而觉爽7、劝勉在逆境中有点灰心的人:处涸辙以犹欢8、劝勉追求理想有些动摇的人:北海虽赊,扶摇可接9、劝勉不珍惜时间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及意外伤害保险协议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农村手房买卖合同模板(含附属设施)
- 游戏竞技馆装修
- 科技在教育公共服务中的应用案例
- 2025年度家居品牌特许经营权转让及运营支持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股份投资合同
- 科技引领下的在线医疗研讨会的机遇和挑战
- 2025年度个人库房使用权转让合同
- 会议业务合同范本
- 上海某广告公司创意制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论文写作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及措施
- 2024年医药卫生考试-静脉治疗知识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输变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规范》
- 保洁员岗位安全知识培训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JTT513-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网
-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全新版)
- 2023广东省广州市一模英语真题及答案
- 屈原【六幕话剧】郭沫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