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段锦及治疗作用简介八段锦是调身为主的功法,练习中侧重肢体运动与呼吸相配合。据说在隋唐时期就有此名,但该功法大多认为是在南宋初年创编,文字记载见于宋代洪迈的夷坚志,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称上等的丝织品为“锦”。八段锦的名称是将该功法的八节动作比喻为上等的丝织品,以显其珍贵,称颂其精炼完美的编排和良好的祛病保健作用。该功法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调理脏腑,且其运动量恰到好处,既达到了健身效果,又不感到疲劳。现代研究认为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调节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内脏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可激发各系统的功能,纠正机体异常的反应,对许多疾病都有医疗康复作用。 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
2、功之分,站功自清朝开始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动作繁难;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动作简易。以后为了便于诵记又编成歌诀,经过不断的修改至清光绪初期逐渐定型为七言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一、功法 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松静自然,凝神调息,舌抵上颚,气沉丹田,鼻 吸口呼,两手由小腹向前伸臂,手心向下向外划弧,順勢转手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随吸气,缓缓曲肘沿任脉上拖,当两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翻掌上拖于头顶,双臂伸直,仰头目视手背,稍停片刻;随呼
3、气,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复如起势。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复68次。 操作提示:两手上托时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当两臂沿任脉上托至与肩相平时不要耸肩,手臂至头顶上方时稍用力上托,使三焦得以牵拉。 该势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使手臂、颈、肩背、腰等部位的肌肉、骨骼、韧带得到调理,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手臂上举时配合吸气,可增大膈肌、肋间肌的运动,加大呼吸深度,使更多的富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大脑清醒,解除疲劳。此外,该式采用逆腹式呼吸法,腹壁的起伏对腹腔的内脏起到充分的按摩作用,促进腹腔、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 2左右开弓似射雕 松
4、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橫跨一步,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两膝做內扣劲,两足作下蹬劲,臀髋呈下坐劲,如骑马背上,两手空握拳,屈肘放于两侧髖部,距髖约一拳许;随吸气,两手向前抬起平胸,左臂弯曲为弓手,向左拉至极点,开弓如满月,同时,右手向右伸出为“箭手”,手指作剑诀,順势转头向右,通过剑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伺机待发,稍停片刻;随呼气将两腿伸直,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于胸前,再向上向两侧划弧缓缓下落两髋外侧,同时收回左腿,还原为站式;再换右足向右橫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操作提示:两臂自体侧抬起平胸时身体易出现前后晃动和耸肩,纠正方法是两足抓地,气沉丹田,沉肩坠肘。 练习此势重点是在
5、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左右旋转运动,可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头部的血液循环。并同时对心肺进行有节律的按摩,从而增强心肺的功能。再加上伸臂、扩胸、转颈,使肩臂、颈部和胸肋部的肌肉、骨骼、韧带得到锻炼和加强。 3调理脾胃需单举 松静站立同前,两臂下垂,掌心下按,手指向前,成下按式站桩,两手同时向前向內划弧,顺势翻掌向上,指尖相对,在小腹前如提抱式站桩,随吸气,翻掌,掌心向下,左手自左前方缓缓上举,手心上拖,指尖同右,至头上左方将臂伸直,同时右手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下两手作争力劲;稍停片刻,随呼气,左手自左上方缓缓下落,右手順势向上,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如起勢,如此左右交换
6、,反复作68次。 操作提示:两臂上下争力时易出现上下用力不均,躯干倾斜等现象,所以操作时尽量用力均匀,保持立身中正。 这一势主要作用在中焦,由于两臂交替上举下按,上下对拔争力,使两侧的肌肉和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引,促进胃肠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五劳七伤往后瞧 松静站立同前,先将左手劳宮穴贴在小腹下丹田处,右手贴左手背上,配合順腹式呼吸,吸气使小腹充滿;随呼气,转头向左肩背后望去,想像內视左足心涌泉穴,以意領气至左足心;稍停片刻,再吸气,同时将头转向正面,以意领气,从足心经大腿后面上升到尾闾,再到命门穴;随呼气,再转头向右肩背后望去,如此交替68次。 操作提示:头向左右转动时幅度要一致,与肩
7、齐平,避免脊柱跟着转动。 此势能使整个脊柱、两大腿,乃至全身均得到运动,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疲劳,从而使脏腑气血得以调整,可用于防治高血压、颈椎病、眼病。 5摇头摆尾去心火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橫开一步成马步,两手反按膝上部,手指向內,臂肘作外撑劲;呼气,以意領气由下丹田至足心;吸气,同时腰为轴,将躯干摇转至左前方,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作撑劲,目视右足尖,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腰摆;稍停片刻即呼气,如此左右腰摆68次。 操作提示:此势操作时易出现躬腰低头太过,转身角度太过或不及。纠正方法为转动角度头与左右足尖垂直为度,屈膝左右转动幅度一直,大约o,腰部要伸展。 练习此式势
8、强调入静放松,以解除紧张。该势结合呼气时以意引气由下丹田至足心,并意守涌泉,可引气血下行,以泻心火,使头脑清醒。同时运动腰、颈部的关节,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经气的运行,可用于防治颈椎、腰椎疾病,以及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症。 6两手攀足固肾腰 松静站立同前,两腿绷直,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拖肾俞穴;先吸气,同时上深后仰;然后呼气,同时上体前俯,两手顺势沿膀胱经下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意守涌泉穴;稍停后,随吸气,缓缓直腰,手提至腰两侧叉腰,以意引气至腰,意守命门穴,如此反复68次。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身体后仰太过,弯腰屈膝现象。纠正方法身体后仰以保持平衡稳固为度,上体前俯时两膝要伸
9、直,向下弯腰的力度可量力而行。 此势的动作重点在腰部,腰为肾之府,长期运动腰部可起到和带脉,通任督的作用。具有强肾、醒脑、明目的功效。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者,操作时头不宜过低。 7攢拳怒目增气力 松静站立如前,吸气左足橫出变马步,兩手提至腰間半握拳,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随呼气,将左拳向左前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过左拳瞪虎是目视远方,右拳同时向后拉,使左右臂争力;稍停片刻,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虛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回左足还原为站式。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耸肩、塌腰、闭目等现象。纠正方法松腰沉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
10、,脊柱正直,怒目圆睁。 该势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能增强肺气,增加肌力,具有强筋健骨之功。 8背后七颠百病消 松静站立如前,膝直足开,兩臂自然下垂,肘臂稍外作撑,意守丹田,随吸气,平掌下按,足跟上提,同时,意念头向上虛顶,气贴于背,随呼气,足跟下落著地,手掌下垂,全身放松如此反复68次。 操作提示:足跟提起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十个脚趾稍分开着地。百会上顶,两手下按,使脊柱尽量得以拔伸。患有脊柱病变者足跟下落要轻,不可用力过重。 功中两脚跟有节律的弹性起落,通过震动,使椎骨之间各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并使浊气自涌泉排出。同时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防治椎体病变。 二、应用 站式八段锦可强身健体,舒筋活络,对病患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治。如肝郁气滞,表现为胸闷、急躁易怒,两胁胀痛,头晕耳鸣等,当疏肝理气,可选练一、二势经常练习。脾虚气滞,表现为脘腹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