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 × ( 8.1) × O × ( 19.6) 师生小结: 【课堂练习】 计算:(课本 P32 练习) ( 1 )、 5 × 8 ×( 7 )×( 0.25 ) 【要点归纳】: 1.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 相乘 , 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 0 , 积 等于 0 ; 【拓展训练】: 一、选择 1

2、.若干个不等于 0 的有理数相乘 , 积的符号 (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 A.(-7) × (-6) B.(-6)+(-4) C.0 × (-2)(-3) D.(-7)-(-15) 二、计算: 【课后作业】 P37-38 第 2,7(1)(2)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1.4.1 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3 ) 【学习目标】 : 1 、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学习

3、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学习难点】: 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请同学们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 1 ) ( 6 )× 5= 5 ×( 6 ) = ( 2 ) 3 ×( 4 ) ×( 5 ) = 3 × ( 4 )×( 5 ) = 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 二、自主探究 1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 、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3 、归纳、总结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

4、的位置,积 。 即: a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即:( ab ) c= 4 、新知应用 例题 4 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法一: 解法二: 【课堂练习】: (课本 P33 练习)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 、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课后作业】 P38 第 7(3)(6)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1.4.2 有理数的除法( 1 ) 【学习目标】 : 1 、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理解倒数概念,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3 、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重点难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5、1 )、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 50 米,共走了 20 分钟。问小红家离学校有 米,列出的算式为 。 2 )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分钟。列出的算式为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 3) 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4 的倒数 ,3 的倒数 ,-2 的倒数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小组合作完成 比较大小: 再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 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 ; 2 )、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相 ,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 1 自

6、学 P34 例 5 、 P35 例 6 2 师生共同完成例 7 【课堂练习】 1 、练习: P35 2 、练习: P36 第 1 、 2 题 【要点归纳】: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拓展训练】 1 、计算 【课后作业】 P38 第 4,6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1.4.2 有理数的除法( 2 ) 【学习目标】 : 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计算 (1) (-8) ÷ (-4) ; (2) (-9) ÷ 3 ;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

7、二、自主探究 1.例 8 计算 ( 1 )( 8 ) +4 ÷( -2 ) ( 2 )( -7 )×( -5 ) 90 ÷( -15 ) 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法,再算 法。 有理数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写出解答过程 2.自学完成例 9 (阅读课本 P36P37 页内容) 【课堂练习】 1 、计算( P36 练习) ( 1 ) 6 ( 12 ) ÷( 3 ); ( 2 ) 3 ×( 4 ) + ( 28 )÷ 7 ; ( 3 )( 48 )÷ 8 ( 25 )×( 6 ); 2.P37 练习 【要点归纳】:

8、【拓展训练】 1 、选择题 ( 1 )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 【课后作业】 P38 第 7(4)(5)(7)(8),8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1.5.1 有理数的乘方( 1 ) 【学习目标】 : 1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 、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 3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获得解决问题经验; 【重点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看下面的故事:从前,有个“聪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块面包。他想,天天要饭太辛苦,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第二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这样下去,我就永远不要去要饭了!

9、 请你们交流讨论,再算一算,如果把整块面包看成整体“ 1 ”,那第十天他将吃到面包 。 2 、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能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许多很细的面条 .想想看,捏合 次后,就可以拉出 32 根面条 .二、合作探究 1 、分小组合作学习 P41 页内容,然后再完成好下面的问题 1 ) 叫乘方, 叫做幂,在式子 中 , 叫做 ,叫做 2 )式子 表示的意义是 3 )从运算上看式子 ,可以读作 ,从结果上看式子 ,可以读 作 ; 2 、新知应用 1 、将下列各式写成乘方(即幂)的形式: ( 1 )( -2 )×( -2 )&#

10、215;( -2 )×( -2 ) 2 、例题, P42 例 1 师生共同完成 从例题 1 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 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数, 0 的任何正整次幂都是 ; 3 、思考:( 2 ) 4 和 2 4 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4 、自学例 2 (教师指导) 【课堂练习】完成 P42 页 1 , 2.【拓展训练】 1 、 我们已经学习了五种运算,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2 、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 3.计算 【课后作业】 P47 第 1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1.5.1 有理数的乘方( 2 ) 【学习目标】 : 1 、能确定有理数

11、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 2 、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 、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学习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 在 ( 2 ) 3 ×( 6 )这个式子中,存在着 种运算。 2 、 请你们以 4 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 、再算、最后算 。 二、合作探究 1 、由上可以知道,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 (1 ) _; (2 ) _; (3 ) _; 2 、 P43 例题 3 ,请你试练 3 、师生共同探讨 P43 例题 4 【课堂练习】 P4

12、4 练习 计算: 【要点归纳】: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拓展训练】 计算 【课后作业】 P47 第 3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1.5.2 科学记数法 【学习目标】: 1 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已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3 懂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重点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 教学过程 】 一、知识链接 1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写下表: 二、自主学习 1.我们知道:光的速度约为: 300000000 米 / 秒,地球表面积约为 :510000000000000 平方米。这些数非常大,写起来表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

13、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数吗? 300 000 000= 5100 000 000 000= 定义: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 a × 10 n 的形式(其中 a_n 是 _) 叫做科学记数法。 2.例 5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 1 ) 1 000 000= ( 2 )57 000 000= ( 3 ) 1 23 000 000 000= ( 4 ) 800800= ( 5 ) 10000= ( 6 ) 12030000= 归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 n 位整数时, 10 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 _【课堂练习】 1.课本 45 页练习 1 、 2 题 2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

14、法表示的原数: ( 1 ) 8 848 × 10 3 = ( 2 ) 3.021 × 10 2 = ( 3 ) 3 × 10 6 = ( 4 ) 7.5 × 10 5 =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 1 ) 465000= ( 2 ) 120_万 = ( 3 ) 1000.001= ( 4 ) -789= ( 5 ) 308 × 10 6 = ( 6 ) 0.7805 × 10 10 = 【课后作业】 P47 第 4 , ,5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1.5.3 近似数 【 学习

15、目标 】: 1 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2 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习难点】: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 1 ) 1250000000= ; ( 2 ) -130000= ; ( 3 ) -1025000= ; 二自主学习 1 ( 1 )我们班有 名学生, 名男生, 名女生; ( 2 )一天有 小时,一小时有 分,一分钟有 秒; ( 3 )我的体重约为 千克,我的身高约为 厘米; ( 4 )我国大约有 亿人口 在上题中,第 题中的数字是准确

16、的,第 题中的数字是与实际接近的。这种只是接近实际数字,但与实际数字还有差别的数被称为近似数。 2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吗?请将你举的例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3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也就是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 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 取近似数时,有: 4.例 6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 1 ) 0.0158 (精确到 0.001 ); ( 2 ) 304.35 (精确到个位); ( 3 ) 1.804 (精确到 0.1 ); ( 4 ) 1.804 (精确到 0.01 ); 解: ( 1 ) ( 2 ) ( 3 ) ( 4 ) 思

17、考: 1.8 ,与 1.80 的精确度相同吗?在表示近似数时,能将小数点后的 0 随便去掉吗? 【课堂练习】 P46 练习 用四舍五入法对它们取近似数 ( 1 ) 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 ( 2 ) 61.235 (精确到个位); ( 3 ) 1.8935 (精确到 0.001 ); ( 4 ) 0.0571 (精确到 0.1 );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按括号内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 1 ) 0.00356 (精确到 0.0001 ); ( 2 ) 566.1235 (精确到个位); ( 3 ) 3.8963 (精确到 0.1 ); ( 4 ) 0

18、.0571 (精确到千分位); ( 5 ) 0.2904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6 ) 0.2904 (保留 3 个有效数字); 2 ( 1 ) 0.3649 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 ( 2 ) 2.36 万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 ( 3 ) 5.7 × 10 5 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分别是 _; 【课后作业】 P47 第 6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两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复习重点】 : 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 【复习难点

19、】 : 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一)、正负数 有理数的分类: _统称 整数 ,试举例说明。 _统称 分数 ,试举例说明。 _统称 有理数 。 (二)、数轴 规定了 、 、 的直线,叫数轴 ( 三 ) 、相反数的概念 像 2 和 -2 、 -5 和 5 、 2.5 和 -2.5 这样,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是 。一般地:若 a 为任一有理数,则 a 的相反数为 -a 相反数的相关性质: 1 、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除 0 外)分别在原点 O 的两边,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 0 。

20、 ( 四 ) 、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 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 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 0 的绝对值是 .任一个有理数 a 的绝对值用式子表示就是 : ( 1 )当 a 是正数(即 a>0 )时, a = ; ( 2 )当 a 是负数(即 a ”号连接起来。 4 , -|-2| , -4.5 , 1 , 0 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5.- 5 的相反数是 ; - ( - 8 )的相反数是 ; - + (

21、 -6 ) =0 的相反数是 ; a 的相反数是 ; 6 .若 a 和 b 是互为相反数,则 a+b= 。 7 如果 _ 6 ,那么 _ _; _ 9 ,那么 _ _8 |-8|= ; -|-5|= ; 绝对值等于 4 的数是 _。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 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负数或零 D 正数或零 2.已知 a 、 b 都是有理数,且 |a|=a , |b|=-b 、,则 ab 是(  ) A 负数; B.正数; C.负数或零; D.非负数 3 绝对值不大于 11 的整数有( ) A 11 个 B 12 个 C 22 个 D 23

22、 个 【总结反思】: 一知识回顾 (五)、有理数的运算 (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 ( 2 )有理数减法法则 : ( 3 )有理数乘法法则 : ( 4 )有理数除法法则 : ( 5 )有理数的乘方 : 求 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乘方。 即: a n =aa a( 有 n 个 a) 从运算上看式子 a n ,可以读作 ;从结果上看式子 a n 可以读作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 1 ) ( 2 ) ( 3 ) (六)、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及有效数字 ( 1 ) 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记成 a × 10 n 的形式 ( 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 ,叫做科学记数法 .( 2

23、 )对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 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称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3.4030 × 10 5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精确到千位是 。 2.用四舍五入法求 30951 的近似值(要求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结果是 。 3.计算: 【总结反思】: 第一章 有理数检测试卷(满分 100 分) 班级 _姓名 _分数 _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 共 32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A.1 B.2 C

24、.3 D.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0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 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A. B C D 3.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 (25 ± 0.1)kg,(25 ± 0.2)kg,(25 ± 0.3)kg 的字样 , 从中任意拿出两袋 , 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0.8kg B 0.6kg C 0.5kg D 0.4kg 4.数轴上的两点 A 、 B 分别表示 6 和 3 ,那么 A 、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 A 6+( 3) B. 6 ( 3) C.| 6+(

25、 3)| D.| 3 ( 6)| 5.在数 5.745 , 5.75 , 5.738 , 5.805 , 5.794 , 5.845 这 6 个数中精确到十分位得 5.8 的数共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二、填空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三、计算题(每题 7 分, 共 14 分) 四、解答题(共 30 分) 1 ( 6 分) 一名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球门的位置出发,向前记作正数,返回记作负数,他的记录如下(单位:米): 5 , 3 , 10 , 8 , 6 , 12 , 10 ; ( 1 )守门员是否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 2 )守门员离开球门的

26、位置最远是多少? ( 3 )守门员一共走了多少路程? 第二章 整 式的加减 课题: 2.1 单项式 【学习目标】: 1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 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区别 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 教学过程 】: 一知识链接 : 1.列代数式 (1) 若边长为 a 的 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_,体积为 ; (2) 铅笔的单价是 _ 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 2.5 倍,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 v 千米 /

27、 小时,行驶 t 小时所走的路程是 _千米; (4) 设 n 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_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 二、自主学习: 1 单项式: 通过上述特征的描述,从而概括单项式的概念,: 单项式:即 由 _与 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补充: 单独 _或 _也是单项式 , 如 a , 5 。 2 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abc ; (2) b 2 ; (3) 5 ab 2 ; (4) y+_ ; (5) _y 2 ; 解:是单项式的有 ( 填序号 ) :

28、_3 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请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分别是什么? 小结: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 _一个单项式中, 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学生阅读课本 54 页,完成例 1 【课堂练习】: 1.课本 p56 : 1 , 2 。 【要点归纳】 : 1.单项式 : 2.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3.通过例题及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圆周率是常数; 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 1 时,“ 1 ” 通常省略不写,如 _ 2 , a 2 b 等; 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拓展训练】: 1、单项式 _ 2 yz 2 的系数、次数分别是( ) A.0 , 2 B

29、.0 , 4 .C. 1 , 5 D.1 , 4 【课后作业】 P59 第 1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2.1 多项式 【学习目标】 :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 能确定一个 多项式的项数及其次数。 【学习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学习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 教学过程 】: 一、温故知新: 1 下列说法或书写是否正确: 2 列代数式: (1) 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 a 、 b ,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 (2) 某班有男生 _ 人,女生 21 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3) 一个数比数

30、_ 的 2 倍小 3 ,则这个数为 _; (4) 鸡兔同笼,鸡 a 只,兔 b 只,则共有头 个,脚 只。 2 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 二、 自主探究 : 1 多项式: 学生阅读课本 58 页完成下列问题: 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 _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 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 _。其中,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_。 2 、自学例 2 、例 3 (教师指导) 注: _与 _统称整式 。 【课堂练习】: 1.课本 59 页 1 、 2 (直接做在课本上) 【要点归纳】: 1.你知道多项式的定

31、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了吗? 2.整式的概念: _与 _统称整式 。 【拓展训练】: 1.下列 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2.下列关于 2 3 的次数说法正确的是 ( ) A.2 次 B.3 次 C.0 次 D.无法确定 【课后作业】 P59 第 2,3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2.2 整 式的加减 (1) 同类项 【 学习目标 】: 1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2 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学习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运用有理数的运算

32、律计算: ( 1 ) 100 × 2+252 × 2=_, ( 2 ) 100 × (-2)+252 × (-2)=_, ( 3 ) 100t+252t=_, 思路点拨:根据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得。 2.请根据上面得到结论的方法探究下面各式的结果 : ( 1 ) 100t252t= ( ) t ( 2 ) 3_ 2 2 _ 2 = ( ) _ 2 ( 3 ) 3ab 2 4 ab 2 = ( ) ab 2 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 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 二 自主学习 同类项的定义 : 1.观察 : 3_ 2 和 2 _ 2 ; 3ab 2 与

33、4 ab 2 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2.归纳: _叫做同类项 _也是同类项。如 3 和 -5 是同类项 【课堂练习】: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_ 与 3m_ 是同类项。 ( ) (2)2 a b 与 5 a b 是同类项。 ( ) (3)3_ 2 y 与1/y_ 2 是同类项。 ( ) (4)5 a b 2 与 2 a b 2 c 是同类项。 ( ) (5)2 3 与 3 2 是同类项。 ( ) 2 、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 3 、在下列各组式子中,不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 A 、 2 , 5 B 、 0.

34、5_y 2 , 3_ 2 y C 、 3t , 20_ t D 、 ab 2 , b 2 a 4 、已知 _ m y 2 与 5y n _ 3 是同类项,则 m= , n= 。 【要点归纳】: 1.同类项的概念 : 2.注意 : 1 两个相同 : 字母相同 ; 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2 两个无关 : 与系数无关 ; 与字母顺序无关。 3 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4 两个项虽然所含字母相同,但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全相同就不是同类项。 【拓展训练】: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2.2 整 式的加减 (2) 合并同类项 【 学习目标 】: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

35、 重点难点 】: 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思考 6 个人 +4 个人 = 6 只羊 +4 只羊 = 6 个人 +4 只羊 = 二自主探究 1.思考: 具备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合并呢? 2.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 4_ 2 +2_ +7 +3_ - 8_ 2 -2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 (交换律) = ( 结合律 ) = ( 分配律 ) =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

36、么联系? 归纳: ( 1 )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 2 ) 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 如 -3ab 2 +3ab 2 = ( -3+3 ) ab 2 =0 · ab 2 =0 。 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例 1 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_ 2 3_ 2 =5_ 4 ; (2)3_ 2y=5_y ; (3)7_ 2 3_ 2 =4 ; (4)9 a 2 b 9b a 2 =0 。 2.课本 P65 页,

37、练习第 1 、 2 、 3 题 ( 教师巡视,关注中下程度的学生,适时给予指导,学生独立练习,选择中等程度的学生上黑板演算)。 【要点归纳】: 1.什么叫合并同类项? 2.怎样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什么? 【拓展训练】: 1 求多项式 3_ 2 4_ 2_ 2 _ _ 2 3_ 1 的值,其中 _= 3 。 2 求多项式 a 2 b-6ab-3a 2 b+5ab+2a 2 b 的值 ,其中 a=0.1 , b=0.01 ; 【课后作业】 P69 第 1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2.2 整 式的加减 (3) 2.2 去括号 【 学习目标 】 :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

38、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学习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学习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 1 合并同类项: 二、自主探究 1.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3 ):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 t 小时, 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 t-0.5 )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 100t 千米, 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 120 ( t-0.5 )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

39、t+120 ( t-0.5 )千米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 ( t-0.5 )千米 上面的式子、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100t+120 ( t 0.5 ) =100t+ = 100t 120 ( t 0.5 ) =100t =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 ( t 0.5 ) = 120 ( t 0.5 ) = 比较、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归纳去括号的法则: 法则 1 :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法则 2 :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

40、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 + ( _-3 )与 - ( _-3 )可以分别看作 1 与 -1 分别乘( _-3 ); 2 范例学习 例 4 化简下列各式: ( 1 ) 8a+2b+ ( 5a-b ); ( 2 )( 5a-3b ) -3 ( a 2 -2b ); 例 5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 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 50 千米 / 时,水流速度是 a 千米 / 时 ( 1 ) 2 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 2 ) 2 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 2 ,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 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

41、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 2 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课堂练习】 1 课本第 67 页练习 1 、 2 题 【要点归纳】: 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拓展训练】: 1 下列各式化简正确的是( )。 A a- ( 2a-b+c ) =-a-b+c B ( a+b ) - ( -b+c ) =a+2b+c C 3a-5b- ( 2c-a ) =2a-5b+2c

42、D a- ( b+c ) -d=a-b+c-d 2计算: 5_y 2 -3_y 2 - ( 4_y 2 -2_ 2 y ) +2_ 2 y-_y 2 (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课后作业】 P69 第 2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新课标第一网 课题: 2.2 整式的加减 (4) 【学习目标】: 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 【学习难点】: 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 多项式中具有什么特点的项可以合并,怎样合并? 2 如何去括号,它的依据是什么?

43、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 例 6 计算: ( 1 )( 2_-3y ) + ( 5_+4y ) ( 2 )( 8a-7b ) - ( 4a-5b ) ( 解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例 7 一种笔记本的单价是 _ (元),圆珠笔的单价是 y (元),小红买这种笔记本 3 本,买圆珠笔 2 枝;小明买这种笔记本 4 个,买圆珠笔 3 枝,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共花费多少钱? 例 8 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厘米) ( 1 )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 2 )做大纸盒比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小组

44、学习,讨论解题方法) (思路点拨:让学生自己归纳整式加减运算法则,发展归纳、表达能力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课堂练习】 1 课本 P69 页练习 1 、 2 、 3 题。 【要点归纳】: 1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 2 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 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 3 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 【拓展训练】: 【课后作业】 P70 第 3,4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复习(两课时)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

45、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规律,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 【重点难点】: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 _和 _统称 整式。 ( 1 ) 单项式:由 与 的 乘积 式子称为单项式 。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 a , 5 。 单项式的系数:单式项里的 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 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 2 )多项式 : 几个 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 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2 、同类项:必

46、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所含的 相同; 相同 也相同 合并同类项,就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方法:把各项的 相加,而 不变。 3 、去括号法则 法则 1: 法则 2: 去括号法则的依据实际是 。 4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的运算法则:如遇到括号,则先 ,再 ; 5 、本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整式(既单项式和多项式)中,分母一律不能含有字母。 不是字母,而是一个数字, 多项式相加(减)时,必须用括号把多项式括起来,才能进行计算。 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的因数。 【总结反思】: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课题 3.1 .1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一元

47、一次方程。 2 、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重点难点】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 ? 答 : 叫做方程。 二、自主探究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观察下面方程的特点 ( 1 ) 4 _=24 ; ( 2 ) 1700+150=2450 ( 3 ) 0.52_-(1-0.52_)=80 小结:象上面方程,它们都含有 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 如何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48、的值? 请用小学所学过的逆运算尝试解决上面的问题。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要点归纳】: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拓展训练】: 1.老师要求把一篇有 20_ 字的文章输入电脑, 小明输入了 700 字,剩下的让小华输入,小华平均每分钟能输入 50 个字,问:小华要多少分钟才能完成?(请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尝试求出方程的解) 【课后作业】 P83 第 1,2,3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3.1.2 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

49、; 【重点难点】:运用等式两条性质解方程; 【 教学过程 】 一、知识链接 1 什么是等式? 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例如: m+n=n+m , _+2_=3_ , 3 × 3+1=5 × 2 , 3_+1=5y 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 2.方程是 _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研究等式有什么性质? 二、自主学习 1 探索等式性质 ( 1 )观察课本 81 页图 3 1-1 ,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上同样的量,天平还 _; 从右往左看,是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结果天平还是 _;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

50、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 等的性质 1 :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 _;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 注: 运用性质 1 时, 应注意等号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 ( 2 )观察课本图 3 1-2 ,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以发现,如果把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量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天平还 _; 等式性质 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结果仍 _;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 注:运用性质 2 时,应注意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但不能除以 0

51、 ,因为 0 不能作除数。 2.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例 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课堂练习】: 1 课本第 83 页练习; 【要点归纳】 : 1 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必须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即: 同时加或减,同时乘或除,不能漏掉一边; 2 等式变形时,两边加、减、乘、除的数或式必须相同 3 利用性质 2 进行等式变形时,须注意除以的同一个数不能是 0 ; 【拓展训练】 1.回答下列问题: ( 1 )从 a+b=b+c ,能否得到 a=c ,为什么? ( 2 )从 a-b=c-b ,能否得到 a=c ,为什么? ( 3 )从 ab=bc 能否得到 a=c ,为什么? 【课后作业】 P83 第 4 题 【板书设计】 【总结反思】: 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1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学习目标】: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 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 等式性质 1 : 2 : 2 解方程: ( 1 ) _-9=8 ; ( 2 ) 3_+1=4 ; 二、 自主探究: 1 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