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3 / 19(1)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长度要求估读)。(2)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 12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实验小组的小花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又加放了一个远视眼镜。

2、如图内所示,则应该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 到清晰的像。2.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 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光源光源凸透砥光屏010 2030 40 5Q 60 “ SO ?0 err甲乙(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 (填“ A点左侧” “ AB之间”或“ B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 (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3)小明将光源向 (填“靠

3、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 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4)接着他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3 .在某次光学实验活动中,小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甲所示。蜡烛放在A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自己的近视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并靠近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 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明应该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小明

4、又把蜡烛放在 B点,继续观察蜡烛所成的像,此时眼睛应在 (填“蜡烛一侧”或“光屏 一侧”)观察。(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大白纸,玻璃板应 放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两支蜡烛外形相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 多次实验后,小明将数据记录如表二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101021515320204 .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如图的

5、光具座上,凸透镜应放在 (选填“ A"、" B”或“C”)滑块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次物体到凸透光屏到凸透像的情况数镜的距离(物距)cm镜的距离(像距)cm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14013倒立缩小23015倒立缩小32020倒立小41530倒立放大51340倒立放大(2)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调整光屏位置,寻找烛焰清晰的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f=cm。当物距逐渐变小时,像距逐渐变 ,光屏上的像逐渐变 (均选填“大”或“小”)。(3)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

6、短,烛焰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4)摄像师用照相机给九年级同学拍摄毕业照时,想让被拍的同学成的像大一些,摄像师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同学。该摄像师是近视眼患者,他戴的眼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 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甲乙(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

7、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的实像。(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 (选填" A "、" B”或" 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 这个实像。(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 在凸透镜前放置 (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使蜡烛的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

8、2)如图甲所示,在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cm,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 P点的位置,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合在一 起,蜡烛能成 个像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2)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是(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写一种)。(3)若已在

9、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填“不完整的像” “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7 / 198 .小明用光具座、F光源、凸透镜、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所示,将光源放在3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时光屏在cm刻度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把光源向左移至 20cm刻度处时,将光屏向 (左/右)调节,可得 (倒立/正立)(缩小/放大)的清晰像;甲光源ABC D乙(3)把光源放在45cm刻度处时,移去光屏,人眼通过透镜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

10、示。XI卜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次数物品巨u/cm成像情况像品巨v/cm150.0倒立、缩小、实像12.5230.0倒立、缩小、实像15.0320.0倒立、等大、实像20.0415.0倒立、放大、实像58.0正立、放大、虚像请你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2)小明在15次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在距透镜 cm的地方。(3)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是 (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11、;(4)小明更换另一凸透镜,放在距蜡烛50cm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出现清晰烛焰的像,此时像距为22cm o与第1次的实验相比较所换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比原来凸透镜 (填“强”或“弱”)。10 .小佳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0 . 3。和领却。$忆(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 利用了这个原理。(3)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

12、还能成清晰的像。(4)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蜡烛移到55cm刻度线处,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光屏上 (“能”或“不能”)承接到像。(5)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佳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 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11 .小蒙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 座40cm刻度处不动。(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小蒙将蜡烛移动到 10cm刻度处,光屏向左移动到 55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一个 、 清晰的实像,人们利用这

13、一原理制成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光屏移动到 cm刻度处时,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4)在步骤(3)光屏上成清晰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选填“左”或“右”)移动。像,光屏应适当向12 .图是小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1)当蜡烛位于图中的 B处时,移动光屏到 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2)紧接着,小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3)小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

14、动 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 小”)的实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13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 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 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15、)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些。(选(3)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填“乙”或“丙”)图,近视眼可以使用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13 / 19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光屏应

16、向 移动(均选填 “左”或“右”);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1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具座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图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16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

17、要使烛焰和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20cm,若烛焰在凸透镜前 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 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比刚才的 像。(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 ,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17 .宁宁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宁宁将光屏移动到6070cm之间的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得到

18、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 的。此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2)宁宁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的是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 (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3)烛焰通过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时,宁宁的眼睛应该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向凸透镜方向进行观察。(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蜡烛对底座的压强 (选填“变大”

19、、“变小”或“不变”)。为使烛焰的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日一要1叫口陋口团hcmlO M 30 1。5。_ 6Q _70 SO 90 100限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18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 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所示。(1)他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右”)。(2)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是光屏所成的像移动到光屏 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上”、“

20、下”)。(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选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l|lll I l|l IIIIIIB |l| 319.小体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用到的光具座足够长。(1)如图所示,依次放置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并将它们调整好后,点燃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没出现烛焰的像:但取掉光屏,在放光屏同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cm。看到的像是 (选境"虚”或“实”)像。(2)将蜡烛移至零刻度处,凸透镜位置不

21、变,当把光屏放回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模糊的像,当把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烛焰(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像:在看到清晰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选填“靠近”或“远离”) 光屏的方向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再次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像。20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cm。(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cm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

22、当的 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 接到一个倒立的、的实像;(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写出一种原因即可)21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蜡烛恰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所成像的特征是 (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或“实像/虚像”)。(2)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 v之间的关系(如

23、图乙),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带上近视镜,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光屏上仍可能出现清晰的像。,pimnnpn IH叫nil川”吊id呷阳I由中 夕口 an 1。 20 葡“ 50nniipiun叩 113叫 叫叫 niiiHi6070 SO箕0022 .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0cm)(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中凸透镜对光有的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2)当凸透镜放在D点,蜡烛放在 A点左侧,移动光

24、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 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当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 cm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2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王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距u和像距v对应关系图象。(1)小王实验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2)他们认真总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选填" A、B、C、D”中的一个选项)(3)小组中小李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丙,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李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时,像又变清晰了。小组同学讨论,如果开始

25、放上近视眼镜后,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只移动蜡烛,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 凸透镜(选填“远离”或罪近)。u v'cm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 (选填“上”或“下”)。(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

26、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甲乙丙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 高度上。? n ? 9 a 酣甲暗乙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 位置相比在 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

27、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一半,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A.上 B. |±C, TD.下26 .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经正确组装器材并调节,在光屏中央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则此时光屏上 接收到的是倒立、的实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应用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变高,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28、 调节。27 .五一期间小红随父亲到宜昌市磨基山公园游玩,小红父亲用照相机拍摄了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小红发现相机中桥的像有点小,提议能否把桥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她父亲便更换相机镜头后在原地又拍摄了一张夷陵长江大桥的清晰照片,如图甲所示,两次成像的大小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一想法,返校后,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一只蜡烛,焦距分别为 5cm和10cm的两个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乙所示,她先将 f=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一个倒立

29、、 的实像。(2)接下来她换用f= 10cm的凸透镜,仍然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她应该保持 不变,移动 ,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3)对比两次实验中像的大小,发现第二次成的像比第一次稍大,据此小红得出的结论是(4)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成的像更大,除了更换相机镜头外,还可以2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 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 投

30、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 屏向

31、(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3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总找不 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2)经过调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

32、远离凸透镜,要获 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31 .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 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19 / 19(填“注水”或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抽水”蜡烛注射器透明胶膜水透光屏0 tmiU3()8 地 卯 60 而 加IU3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

33、位置如图所示。M1Q 20 30 40 5Q 由 7。M 90 HW(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卜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 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33 .某同学用蜡烛、凸

34、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1)该同学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个烛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像的成像原理与 相同(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也应向右移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一些。(3)若在图中凸透镜的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 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4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 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 跟 有什么关系?(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镇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 影仪”)(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