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工程造价专业_第1页
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工程造价专业_第2页
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工程造价专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工程造价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技能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具备土木工程计量计价与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各级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咨询机构、物业公司、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定额管理部门、相关院校、科研单位等单位从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与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预算价、竣工结算、招投标过程中的标底及投标报价制定与审查等具体工作;也可从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和实施全过程管理等方面的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应用性高级专门

2、人才。二、培养要求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安装工程概预算、工程合同管理、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等学科的知识。2、具备土木工程基本技术能力:能熟读建筑施工图,正确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熟悉工程构造,能根据实际条件,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并能对方案进行初步进行技术经济对比。3、具备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掌握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质量检验标准和技术安全措施,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具备工程经济管理能力:能正确计算施工图的工程

3、量,确定工程造价;能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工程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以及企业的经营效果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掌握工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以及合同管理;了解工程财务审计和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三、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和管理类相关学科四、主要课程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CAD、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土木工程概预算与工程清单计价、土木工程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监理、工程合同管理、专业软件应用。五、学制双学位:2,5年双专业:2年六、双学位专业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七、学分要求1、双学位学分要求

4、项目学分学时%毕业总学分/学时70840100专业理论课4857668.6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2226431.42、双专业学分要求项目学分学时%毕业总学分/学时56672100专业理论课4857685.7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89614.3八、理论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 程编 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分配考核各学期课程学时数分配讲授实验上机其他考试考查第一学年第二学年三1寒12暑13寒24516周16周16周16周学科基础课必修课1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4/4848482土木工程概论2/2424243土木工程材料3/36288364建筑构造3/36324365建筑力学4/484

5、848小 计16/19218084专业基础课必修课1建筑结构3/3636362工程经济学2/2424243建设法规2/2424244建筑CAD3/361818365土木工程项目管理2/242424小 计12/14412618专业课必修课1土木工程概预算与工程清单计价5/6060602土木工程施工组织3/3636363工程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3/3636364专业软件应用3/361818365工程监理2/2424246土木工程施工技术4/484848小 计20/24022218九、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进程表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上机时数学期或假期1施工实习4暑假12土木工程概预算与工程清单计价课程设计4寒假23双学位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145合计22执笔: 喻玉龙 校对:俞希顶 审批:韩国平2016年5月 2016年5月 2016年6月说明:1、学分与学时1)理论教学以12学时为1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2天为1学分。2)培养计划总学分为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8学分,学时576,集中安排的实践性环节22学分;双学位学生要求完成所有70学分,双专业学生完成除毕业设计外的56学分。2、课程设置1)理论教学以本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