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案_第1页
紫藤萝瀑布教案_第2页
紫藤萝瀑布教案_第3页
紫藤萝瀑布教案_第4页
紫藤萝瀑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八年级下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及其分析江都市大桥镇花荡中学 任菊美摘要:第一环节是“情境与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过渡到学生未知的事物,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第二环节是阅读与思维。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精神,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第三环节是互动与引导。在师生互动中,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第四环节是练习与反馈。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节课的“联想体验”环节的设置,正有助于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

2、读课文,理解内容。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4、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教学设想:学生对紫藤萝并不熟悉,为了激发学生对紫藤萝的兴趣,我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话题谈起。通过设置问题(你曾在一株花前驻足停留过吗?你为什么停留?)打开学生已有的记忆闸门,过渡到作家宗璞曾在一条紫色的瀑布面前驻足,聆听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色彩,从而进入文本学习。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3、。对于标题“紫藤萝瀑布”,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文章是要告诉我们紫藤萝,还是要讲述瀑布。我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瀑布飞流直下图,一幅是紫藤萝盛开图。同时,提问学生,紫藤萝是瀑布吗?学生通过比较两幅图,答案也就出来了。引导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通过问题设置,学生独立思考,目的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情感脉络有个初步的了解。设置多种朗读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因素,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华之处。深入探究部分。首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配合图片出现,这样,学生对紫藤萝的形、色、态有个直观印象。设置品读环节,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入

4、探究,由紫藤萝形象感悟人生意义;补充介绍作者弟弟的情况,帮助学生聆听作者心灵之音。仿写环节,学生可以调动记忆积累,畅所欲言,达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效果。结束语极富感染力,达到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之效。教学过程:一、 导入:设置问题:你曾在一株花前驻足停留过吗?你为什么停留?学生自由发言。过渡语:女作家宗璞曾在一条紫色的瀑布面前驻足停留过,聆听生命的歌唱,感受生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紫藤萝瀑布。二、 作者简介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

5、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三、 比较“瀑布飞溅图”与“藤萝盛开图”提问:紫藤萝是瀑布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紫藤萝盛开时,自上而下悬挂的形状像瀑布飞泻,同时也暗示生命的长河源远流长。四、听课文朗读,想一想: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词。花 花 花3、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4、这篇文章是单纯写紫藤萝瀑布吗?作者由紫藤萝瀑布产生了怎样的感想?五、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迸溅 花穗忍俊不禁 绽开 仙露琼浆 伫立 依傍 伶仃 盘虬卧龙 槐花六、整体感知:

6、1、结构框架:请同学们在下列括号里各一字。( )花 ( )花 ( )花2、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变化的语句:学生讨论后明确:疑惑痛楚宁静喜悦振奋向前3、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感悟:学生讨论后明确,并齐读这一句话。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七、朗读课文朗读指导:1、注意句子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留时间要稍长一点。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句子的重音。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八、研读赏析问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是如何描写的?学生讨论后明确:先写花瀑

7、,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九、品一品可以按照“我最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方式说话。十、小组讨论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 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2、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补充介绍宗璞弟弟的有关情况,帮助学生理解紫藤萝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的弟弟生于北京,小宗璞三岁,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他填志愿到西南,后来分配在东北,以后又调到成都,调到陕西。虽然他的血没有流在祖国的土地上,但他的汗水洒遍全国

8、,他的精力的一点一滴都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了。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世了,才50岁,英年早逝。 宗璞在哭小弟中痛苦的回忆:“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惟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教师小结:藤萝不与君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十一、发挥想象、进行仿写观察图片,发挥想象,根据例题仿写一句话。例: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每一朵盛开的花还像是。十二、观察你喜爱的一种植物,进行联想,说一段话。例:秋来了,玉簪花开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

9、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生活向下比,工作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吧。(选自宗璞领取生活)学生选择某一植物,联想体验,相互交流。十三、结束语:生命中会有磨难,但磨难终会过去,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萝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绽放自己生命的异彩,为人类生命的长河增添光彩和芳香。 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有画面,容量充足,内容丰富。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更能让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归纳起来,本节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韵美多媒体

10、教学中,其声音功效不可低估。优美的音乐,饱含深情的朗诵,往往都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气氛中,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中,自主能动地进入学习状态。本节课通过录音朗读,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深情的朗读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紫藤萝淡淡浅浅的色彩美,触摸到了紫藤萝淡淡浅浅的芳香,看到了小帆似的紫藤萝的形象美。在紫藤萝淡淡浅浅的流动中,学生仿佛听到了瀑布的声音从天边传来2、色彩美在本节课中,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教学,不借助直观的画面,在学生脑海里,紫藤萝的色、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空白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紫藤萝犹如瀑布飞泻而下的源源不断的旺盛的生命力,学生也无法感

11、受紫藤萝淡淡浅浅的流动色彩美,学生更嗅不到淡淡紫紫的芳香。本节课,借助于画面,学生流连于瀑布般、小帆似的紫藤萝间,学生陶醉于淡淡紫紫的芳香中。3、想象美 鸟儿插上飞翔的翅膀,就能遨游天际;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畅游文学的海洋。在这一节课上,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每一朵盛开的花还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有的说,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有的说,像一串串风铃,在风中摇曳;有的说,像一盏盏灯罩;有的说,像一颗颗心在跳动学生在想象的同时,教师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想象:紫藤萝有了蝴蝶相伴,一定也乐开怀吧!在紫色的风铃声中,紫藤萝一定也忍不住要翩翩起舞吧!紫色的灯罩一定也很温馨,学生们在紫色的灯罩下学习,一定也更刻苦吧!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有了横向的发展,更有了深度的挖掘。4、哲理美 在紫藤萝今昔对比描写中,学生感受到了十多年前紫藤萝的凋零和眼前紫藤萝的灿烂,学生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淡淡的、浅浅的紫藤萝中所隐含的淡淡的哀愁,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感到有点困惑,我及时补充作者弟弟的有关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