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_第1页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_第2页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_第3页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_第4页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处理设备 课程设计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1、炉型:箱式炉2、设计要求:(1)生产率或一次装炉量:100kg/h (2)零件尺寸:长、宽、高尺寸最大不超过150mm (3)零件材料:中、低碳钢、低合金钢及工具钢 (4)零件热处理工艺:淬火加热3、任务分析:(1)生产率或一次装炉量为100kg/h,属小型炉;(2)生产长、宽、高尺寸最大不超过150mm的零件,选择箱式炉合理;(3)淬火加热工艺表明所设计的箱式炉属于中温范畴。二、电阻炉的炉体结构设计1、炉型选择:由于所生产的零件尺寸较小,都不大于150mm,且品种较多,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加热,具体品种的淬透性不同,工艺有所差别,故采用

2、周期作业中温箱式热处理炉进行设计。(额定温度为950)2、炉膛设计(1)典型零件的选定参照设计任务的要求,选用40Cr钢齿轮模拟设计齿轮参数:分度圆 齿顶圆 齿数 模数 齿宽 全齿高 齿根圆 齿轮孔径设定工艺曲线:加热时间 t=a×k×D (a:加热系数,k:工件装炉条件修正系数,D:工件有效厚度)查表得:a为1.2-1.5min/mm 取1.3 min/mm k取1.8故时间 t=1.3×1.8×70=163.8min取加热时间3h,保温时间2h工艺周期为5h(2)确定炉膛尺寸 一次装炉量=生产率×周期=100kg/h×5h=500

3、kg 单位重量 零件个数 个 查表可知,炉底单位面积生产率 有效面积 由于工件之间距离为工件高度的0.3-0.5,故取工件之间距离为30mm设计每次装炉80个零件,分两层分布,每层40个,纵向8个,横向5个实际炉底面积 (K为炉底利用系数,通常为0.8-0.85)取 长 L=1.4m , 宽 B=1.0m炉子高度一般为(0.52-0.90)B,取0.6B,故H=0.6m3、炉体各部分结构(1)炉衬:分为内层耐火层和外层保温层 内层:用QN1.0的轻质耐火粘土砖 外层:B级硅藻土砖,热导率为,最高使用温度为900(2)炉墙: 耐火层:QN1.0轻质耐火粘土砖,规格为230×113

4、15;65mm,热导率为,厚度 保温层:B级硅藻土砖,规格为230×113×65mm,热导率为 ,厚度 石棉板:热导率为,厚度 钢 板:厚度为 校验厚度,如下图所示:取 ,故 因三层热流相等,即 q1=q2=q3 故 得:t2751.4900(B级硅藻土砖的最高使用温度) 符合 t3764.7500(石棉板的最高使用温度) 符合(3)炉顶:由B=1m600mm,故采用拱顶式结构 采用拱角为60°的拱顶,拱顶半径:R=B=1m 矢高: 拱顶耐火砖为轻质楔形砖,厚度为113mm,保温砖为蛭石粉,厚度为230mm(4)炉底:钢板 15mm贯穿三层的重质砖(共230mm)

5、包括电热体搁砖、轻质砖QN1.0、B级硅藻土砖轻质砖 65mm硅藻土保温砖砌成棋盘式方格,格中填以蛭石粉 115mm石棉板 5mm钢板 15mm故炉底总厚为445mm,符合230-690mm之间的要求(5)炉门: 炉门口 H=600113487mm 高度与宽度之比与炉膛类似,即B/H B/H 得:B812mm炉门: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制成框架,框架内附5mm石棉板,内衬轻质耐火砖作为耐火层,厚度为113mm。硅藻土渣砖为保温层,厚度为230mm。炉门框架边缘与炉门口重叠100mm,重叠部分机械加工,在两侧设置压紧装置。 炉门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6)炉架和炉壳 炉架是用角钢、槽钢等焊接而成的

6、炉体骨架 炉壳、炉底采用15mm厚钢板,其余为5mm钢板三、电阻炉的热力计算 采用热平衡法进行热力计算1、 炉料加热(1)加热有效炉料的热量(即工件热量) Q件=GC(t终t0) (G为有效炉料工件的重量 G=500kg,C为平均比热,查表可得:C0.155×4.18680.649kJ/kg·)取t终(工件的最终温度)为850,t0(工件入炉前温度)为20故 (2)加热辅助炉料的热量 用长300mm,外径35mm,内径20mm的耐热管则每根质量 因Q辅G辅C(t终t0)故 垫铁:高300mm,外径50mm,内径40mm每个垫铁的质量m=0.033.14 (0.05/2)-(

7、0.04/2) 7.810=0.17kg故垫铁的热量 =0.17800.649(850-20)=7.1110kJ=3.910kJ(2) 炉子损失热量通过炉衬散热损失 假设炉外壁温度为50查表得 侧墙综合换热系数 =11.5 W/· 炉顶综合换热系数 =13.1 W/· 炉底综合换热系数 =9.4 W/·a. 侧墙 耐火层为轻质粘土砖,热导率:0.29+0.25610t,厚度:113mm t为炉内温度取950,t为炉外温度取50 侧墙炉衬内部表面积 S=(1+1.4) 20.6-0.4870.812=2.48 电阻炉外壁长为 1400+1132+2302+10+10

8、=2106mm 宽为 1000+1132+2302+10+10=1706mm 故侧墙外部表面积 S=(2.106+1.706) 20.6-0.4871.012=4.08 则炉体侧墙的平均散热面积 F=( S+ S)/2=(2.48+4.08)/2=3.28代入公式,得 Q=8.110kJb. 炉顶 内壁面积 S=2BL=211.4 =1.47 外壁面积 S=2.1061.706=3.59 炉顶平均散热面积 S=2.3故Q=5.0kJc. 炉底 炉内底面积 炉外底面积 炉底平均散热面积 故 kJ d. 炉门 炉门内面积 炉门外面积 炉门平均散热面积 故 kJ 综上可得: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 kJ(

9、3)砌体蓄热量 根据公式,求出侧壁、炉顶、炉底砌体体积,各层的平均温度,各层的热容可得砌体蓄热量。 炉侧壁耐火层体积V10.6×(1.626×1.2261.4×1.0)0.36m3 保温层体积V20.6×(2.086×1.6861.626×1.226)0.91m3耐火层1保温层2耐火层平均温度该温度下耐火层比热1.06kJ/kg·保温层平均温度(75164.7)/2408该温度下保温层比热0.75 kJ/kg·室温 代入得:Q侧0.36×1.0×(1.06×850.8452×

10、20)0.91×0.55×(0.75×4080.75×20) × 炉底V10.065×2.086×1.6860.23 m3V20.065×2.086×1.6860.23 m3由上面公式可得 炉顶 V1(10.113)2 ××(1.40.113×20.23×2)0.26V2(10.1130.23)2(10.113)2 ××(1.40.113×20.23×2)0.62Q顶=0.26×1×1000×0.

11、840.26×0.851×850.840.26×0.02×20 0.62×0.25×1000×0.75×4080.75×20 综上 四、炉子热工指标 效率 空炉升温时间 除去蓄热量的炉子效率为81.27%五、电热元件的计算1、材料选用:Cr15Ni602、接线方法:星形连接法 n33、电热元件的计算(1) 因 炉子功率75kW , 故使用 3组三相380V 星形接法 每组功率 kW每个电热元件的电阻 直径 元件在工作条件下的热电阻 折合成20时的冷态电阻 每个元件的长度 元件总长度 电热元件的总质量 kg

12、校核:表面载荷 (2)(2) 电热元件结构尺寸 电热元件分布:炉两侧各一根,炉底一根若按每根元件4排安装,则取 元件高为 不符 若为每根元件10排安装,则 取 此时 符合六、参考文献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分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3卷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分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3卷M2版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92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分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3卷M2版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86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分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1卷M2版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935

1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分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2卷M4版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96 BM蒂姆恰克加热炉与热处理炉计算手册 M1版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19897 夏立芳金属热处理工艺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8 樊东黎典型工具热处理5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七、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热处理电阻炉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也暴露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设计,使我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

14、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到最后的校验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终于得到解决。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

15、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箱式热处理炉的基本结构,;了解了电阻炉的设计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要求设计炉子参数等等,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许多关于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的数据指标等。我认为,在这学期的课设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课设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我国提倡的艰

16、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