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_第1页
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_第2页
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_第3页
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_第4页
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吴道子的民间传说故事【烙馍的启示】传说,吴道子小时候并不聪明。他喜欢画画,但是画不好, 一次画不好,二次画不好,三次还是画不好,最后连他自己也灰心丧气了,认为自己不是那个材料,永远也画不出什么名堂 了。这一天,他怀着苦闷心情,没精打采地出门游玩散心。他来到一座庙里,进了大殿,看见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馍。年 老的坐在大殿东头做馍,年轻的坐在大殿西头烧鳌子鳌子:烙饼 的家什。只见年老的把面团用小擀面杖擀成了薄馍,随手又用小 擀面杖一挑,那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东头飞到西头,正好落 在那年轻妇女面前的鳌子上。年轻的妇女一面烧火,一面用竹片 翻。馍熟了,她也像年老的一样,随手一挑,那馍就飞起来,一 丝

2、不差地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叠得整整齐齐。吴道子看 得呆了。吴道子看了一会,就走近那年老妇女的身边,问道“奶奶, 你看都不看,馍就会一丝不差地飞落在西头的鳌子上,这么难的 事,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那老年妇女看了他一眼,说:“这没有什么诀窍,也不过是天天烙,月月烙,专心一意,功夫练得久一 点熟一点罢了。"她说完,又忙着烙馍去了。吴道子一听,恍然大悟,从那妇女的话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作什么事,都要专心,都要下苦功,“功到自然成”是很有道理的。从那以后,他勤学苦练,见山画山,见水摹水,见人 描人,见树绘树。天长日久,他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名的大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他

3、画的画也在人们的传说里成了 “神画”【卧虎桥】唐朝时候,许昌称许州,城西北角有一汪湖水,俗称“小西 湖”。每到夏天,岸边垂柳成荫,湖中荷花盛开,九曲石桥连着湖 心凉亭,不但风景秀丽,也是消暑胜地,不少文人学士常到这里 流连观赏、吟诗作画。大画家吴道子本是禹州人,他的画天下闻名。那真是画鱼鱼 戏水,画鸟空中飞,画的树能结果,画的叫驴会拉磨。人们都称 他为“画仙”。那一年,皇帝把吴道子请到京里,让他在宫中作画。画一幅天子行乐图,画上的歌舞美女飘飘欲仙;画一幅百官侍宴图, 那杯中美酒,好像要流出来。文武百官交口称赞。皇帝也十分欢 喜,要封他大官,让他留在宫中。可吴道子是山珍海味不吃,绫罗绸缎不穿,黄

4、金美女不爱,骏马高官不受,一心记挂着乡亲父 老。他辞谢了皇上,仍旧布衣草鞋转回家乡。禹州本和许州搭界,吴道子回家路过许州小西湖,见这里风 光宜人,是个作画的好地方。他一连游玩了几日,又看到这里民 风淳朴,物产富饶,便爱上了这里。况且这里离家也不远。他就 邀了几个朋友,在小西湖附近住了下来。他每天到湖边观景作画, 或和友人谈古论今。他为人和善,从不摆架子,和邻里乡亲处得 很好,生活上倒也逍遥自在。有一天,吴道子在小西湖岸边临大路的一座小桥上歇息。这 时,夕随衔山,晚霞如火,清风徐徐吹来,湖水荡着金色的波纹。 他正入神地揣摩着画一幅小西湖落照图,只见一个老汉匆匆走 来,劝他赶快回家,说是最近有一伙

5、歹人,夜聚明散,拦路抢劫, 污辱良家妇女,桥头成了是非之地。说完他就慌忙走了。吴道子 听后微微一笑。他略一沉吟,便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画笔和颜 色,在桥头山石上画了一幅画。第二天,许州城内外便传开了,说是夜里桥上卧了只斑斓猛 虎。那虎两眼放光,像两盏灯笼;张着血盆大口,明晃晃一对虎 牙,像两把利剑;尾巴一竖,像立一根旗杆。这事儿一传十,十 传百,传遍了附近村庄,人人谈虎色变。有十几个胆大的后生, 带着刀檐弓箭,成群结队,吆吆喝喝地要到桥上看个究竟。远远 的果见一只猛虎张牙舞爪,威猛异常。这伙人弓上弦,刀出鞘,大气也不敢出,慢慢地摸到跟前,仔细一瞅,原来是一幅画。这画画得也太像了,看着比真老虎还

6、吓人。所以,人人点头咂舌,惊叹不止。忽然,从人群中走出个老汉,他呆愣愣地看了一会儿画,猛然想起,昨晚上吴道子走得最晚,便捋着胡子哈哈大笑道:“这准是画圣吴道子画的,是吓那伙歹人的。 ”他一边笑着,一边十分得意地把昨晚上遇见吴道子的情景,一五一十说给众人听。这样一讲, 消息不翼而飞, 越发传得远了。 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来看这只画虎。嘿!大白天还虎视眈眈令人胆寒,别说夜里,不吓掉魂才怪哩!那伙儿歹人心虚,听说有虎,便逃走了。日子久了,卧虎桥的名字也就传下来了。扩展阅读:人物生平年少刻苦吴道子大约生于约公元 685 年左右(唐高宗时期) ,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

7、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公元 709(景龙三年) ,韦嗣立擢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逍遥公。这时吴道子在其属下任小吏。他“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 。后来,又任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约在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做官,开始“浪迹东洛” 。入宫作画由于他能“穷丹青之妙” ,在画坛上有些名气,公元 713 年左右,即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长安,入内供奉,充任内教博士,并命他“非有诏不得画” 。后官至“宁王友” 。吴道子入内供奉之后,多在宫中作画,有时也随从玄宗巡游各地。一次,他随驾去东都洛阳,会见了将军裴旻和书

8、法家张旭,三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绝技:裴旻善于舞剑,当即舞剑一曲;张旭长于草书,挥毫泼墨,作书壁;吴道子也奋笔作画, “俄顷而就,有若神助” 。公元725(开元十三年), 唐玄宗东封泰山, 吴道子陪同前往。事后还至潞州(今山西长治) ,车驾过金桥,御路“曲折萦转” 。玄宗见数千里间“旗鲜洁,羽卫整肃” ,心中非常兴奋,对左右侍从说: “张说言 勒兵三十万, 旌旗千里间, 陕右上党, 至于太原 。真才子也。 ”左右皆呼万岁。于是召来吴道子、韦无忝、陈闳等,命他们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 。陈闳主画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马,韦无忝主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之类,而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

9、幕等主题部分则由吴道子主画。 金桥图绘成后, “时谓三绝” 。吴道子壁画公元742755(天宝年间), 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 “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 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

10、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在此之前,大画家李将军(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数月方毕” ,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 “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吴道子不仅善于画山水画,画动物也颇能传神。他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 “麟甲飞动, 每欲大雨, 即生烟雾” , 真是生龙活现。晚年传奇公元758759 (乾元年间),吴道子尚健在。卢棱伽是吴道子的门生, “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 。后又在庄严寺三门绘画,“锐思张开,颇臻其妙”。吴道子见了卢棱伽的绘画,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