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精华教案_第1页
高三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精华教案_第2页
高三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精华教案_第3页
高三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精华教案_第4页
高三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精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定律) 知识梳理1. 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 公式: 理解要点: 因果性: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方向性:a与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 低速运动的情况。 例题评析【例2】如图,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分析与解答】 因为速度变大或变小取决于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当a与v

2、同向时,v增大;当a与v反向时,v减小;而a由合外力决定,所以此题要分析v,a的大小变化,必须先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 小球接触弹簧时受两个力的作用: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在接触的头一阶段,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合力向下,且不断变小(因为F合=mg-kx,而x增大),因而加速度减小(因为a=F/m),由于v方向与a同向,因此速度继续变大。 当弹力增大到大小等于重力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 之后,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但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逐渐变大(因为F=kx-mg=ma),因而加速度向上且变大,因此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小球不会静止在最低点,以后将被弹簧上推向上运动。 综上

3、分析得:小球向下压弹簧过程,F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先变小后交大;a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大小先变小后变大;v方向向下,大小先变大后变小。 【注意】 在分析物体某一运动过程时,要养成一个科学分析习惯,即:这一过程可否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小过程,中间是否存在转折点,如上题中弹力等于重力这一位置是一个转折点,以这个转折点分为两个阶段分析。 【例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分析与解答】 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物体即将作圆周运动,所以其加速

4、度方向必和L1垂直,L1中的弹力发生突变,弹力和重力的合力与L1垂直;可求出瞬间加速度为a=gsin。 (2)若将图中的细线L1,改变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例3相同吗? 【说明】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其变化。 (2)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 A轻绳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可以突变,成为零或者别的值。 B轻弹簧(或橡皮绳)需要较长的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不能突变,大小方向均不变。【例4】 将金属块用压

5、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的箱中,如图所示,在箱的上顶板和下顶板安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当箱以a=2.0m/s2的加速度作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ON,下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ON,g取10m/s2 (1)若上顶板的传感器的示数是下顶板的传感器示数的一半,试判断箱的运动情况。 (2)要使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为O,箱沿竖直方向的运动可能是怎样的?【分析与解答】 以金属块为研究对象,设金属块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g-F1=ma 解得m=O.5kg (1)由于上顶板仍有压力,说明弹簧的长度没有变化,因此弹簧弹力仍为lO.ON,可见上顶板

6、的压力是5N,设此时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1/2-mg=mal, 即得a1=O,即此时箱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2)要想上顶板没有压力,弹簧的长度只能等于或小于目前的长度,即下顶板的压力只能等于或大干10.ON,这时金属块的加速度为a2,应满足 ma210.O-mg 得a210m/s2,即只要箱的加速度为向上,等于或大于10m/s2(可以向上作加速运动,也可以向下作减速运动),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 【说明】 利用传感器可以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当然传感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以后我们还会遇到。【例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入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做减速运动

7、,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求人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析与解答】 题中人对扶梯无相对运动,则人、梯系统的加速度(对地)为a,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斜向下,梯的台面是水平的,所以梯对人的支持力N竖直向上,人受的重力mg竖直向下。由于仅靠N和mg不可能产生斜向下的加速度,于是可判定梯对人有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解法1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摩擦力f为待求且必沿水平方向,设水平向右。为不分解加速度a,建立图示坐标,并规定正方向。X方向 mgsin-Nsin-fcos=maY方向 mgcos+fsin-Ncos=0解得:N=m(g-asin) f=-macos为负值,说明摩擦力的实际方向与假

8、设相反,为水平向左。解法二:将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如图ax=acos ay=asin水平方向:f=max=macos竖直方向:mg-N=may=masin联立可解得结果。【例6】如图1所示,在原来静止的木箱内,放有A物体,A被一伸长的弹簧拉住且恰好静止,现突然发现A被弹簧拉动,则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加速下降B. 减速上升 C. 匀速向右运动D. 加速向左运动 1. ABD【分析与解答】:木箱未运动前,A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受力情况:重力mg、箱底的支持力N、弹簧拉力F和最大的静摩擦力(向左),由平衡条件知: 物体A被弹簧向右拉动(已知),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弹簧

9、拉力(新情况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见,即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由知正压力N减小了,即发生了失重现象,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然竖直向下,由于物体原来静止,所以木箱运动的情况可能是加速下降,也可能是减速上升,A对B也对。 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使A物体产生同木箱等大的加速度,即的情形,D正确。匀速向右运动的情形中A的受力情况与原来静止时A的受力情况相同,且不会出现直接由静止改做匀速运动的情形,C错。总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建立坐标 若物体所受外力在一

10、条直线上,可建立直线坐标。 若物体所受外力不在一直线上,应建立直角坐标,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一坐标轴,然后向两轴方向正交分解外力。 (4)列出第二定律方程 (5)解方程,得出结果 能力训练2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现同时撤消大小分别是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m/s2 B3m/s2 C12m/s2 D15m/s22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弯折硬杆,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竖直向上 B可能水平向左 C可能沿杆向上 D一定沿杆向上3如图所示,有一箱装

11、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土豆A受其它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 4 一个物块与竖直墙壁接触,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常量k>0)。设物块从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墙壁竖直向下滑动,物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得到物块与竖直墙壁间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线可以得出 A. 在时间内,物块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时间内,物块在竖直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C. 物块的重力等于a D. 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总等于b 5 如图4所示,几个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具有共同的底边AB,当物体由静止沿不同的倾角从顶端滑到底端,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倾角为30°时所需时间最短 B. 倾角为45°所需时间最短 C. 倾角为60°所需时间最短 D. 所需时间均相等 6 质量的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倾角为30°的斜面斜向上匀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