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地史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地史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地史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地史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史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史学(Historical Geology)课程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地史学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知晓和善于运用获取地史学资料的渠道和方法;具备思辨、质疑、选择和综合地史学资料的能力;熟悉、掌握和善用 地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三基) ;养成珍惜生命和保护环 境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促进学生整体、全面、系统地球观的形成。本大纲适用于地质学专业,也可供其它地质类专业参考;建议的学时数为64,也可供48学时参考。课程内容提要:地史学是

2、研究地球及其生物的形成和演化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地史学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主线,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解读地球的生物进 化史、沉积发展史和构造演化史(三史)及其耦合关系;全球性有机界和无机界 重大事件及其环境、资源效应是地史学关注的焦点。地史学是一门内容丰富、 涉及广泛和高度综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地史学课程宜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等室内教 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之后进行。饼透总论,讲活分论,强调轮廓,兼顾资料,立足三史,夯实三基”是地史学教学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地史学 教学过程中宜安排占总学时数近1/2的实习课、讨论课和师生互动课。 学时分配(汇64=44+20学时)第1章绪论(

3、讲课2学时)第2章 沉积古地理学(讲课8学时;实习4学时)第3章地层学(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第4章历史大地构造学(讲课4学时;实习2学时)第5-6章前寒武纪的地史(讲课4学时)第7章 早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含前寒武纪实习)第8章 晚古生代的地史(讲课6学时;实习4学时)第9章 中生代的地史(讲课2学时;实习2学时)第10章 新生代的地史(讲课2学时)第11章 结束语兼师生互动课(讲课4学时)内容概要(下划线为重点内容)第1章绪论地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简史;地史学与地质 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及其在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4、地史学的特色、课程资源和学习方法。第2章沉积古地理学:重建古环境的原理与方法沉积相、沉积环境、古地理、沉积相变和相律、类比分析(现实主义原理)的 概念。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生物标志、物理标志、化学标志和综合标志。 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冰川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 环境、滨海环境、浅海环境、半深海和深海环境。地层的形成作用概述:垂向加 积作用、侧向加积作用、生物筑积作用;海进、海退和沉积旋回。第3章 地层学:解读地质时间的原理与方法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地层和地层学,地层学三定律和化石层序律;地 层的接触关系:整合(连续和间断)、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和非

5、整合(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的概念;地层划分和对比的 方法:岩石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物理地层学方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测井地层学方法等)、化学地层学方法和其他地层学 方法(如事件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生态地层学方法等)。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地层单位包括: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 统、阶、时带)和生物地层单位(化石带: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等);地层系统包括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和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层型的概念和类别;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地质年代表。第4章大地构造学:再造地球构造史的原理与方法大地构造学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

6、法:地层的组成、结构、体态分析,沉积物厚度-沉积相分析,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分析。地槽和地台的概念,板块构造和热点地幔柱概要,地槽旋回与威尔逊旋回。古板块重建的方法和识别标志:地缝合线 (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和双变质带),沉积组合和沉积盆地的时空分布,古地磁,特殊沉积类型,生物古地理,岩石大地构造方法等。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中国 和世界大地构造分区和板块构造格局。第5-6章 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地史前寒武纪的时限和内部划分,前寒武纪地史特征概述。地球、大气、水和生命的 起源,前寒武纪的化石记录与生物界。中国古大陆原型的形成:陆核、原地台、 板块的形成和演化。元古宙后期中国古板块格局

7、和概要特征。伊迪卡拉纪/震旦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前寒武纪 Rodinia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前寒武纪的矿产资 源。第7章早古生代的地史早古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早古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海 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早古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O-S事件等)和生物古地理分区。早古生代全球和中国板块构造轮廓,寒武纪、奥陶 纪和志留纪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华北-塔里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地层、沉积相 和古地理特征。早古生代的矿产资源。第8章晚古生代的地史晚古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晚古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晚古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如 F-F事件和P-T事

8、件,动、植物的登陆事件, 最早森林和昆虫的出现等,晚古生代的生物古地理分区。晚古生代全球和中国板 块构造轮廓和联合大陆(Pangea)勺形成,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华南板块和华 北-塔里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地层、沉积相和古地理特征。晚古生代的矿产资源。 第9章中生代的地史中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中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热河 生物群与爬行动物向鸟类的演化,中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如 T-J事件和 K-E事件等,中生代的生物古地理分区。联合大陆的分裂和大西洋、印度洋和北 冰洋的形成,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演化以及欧亚板块 的形成,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与中国大型能

9、源盆地和东高西低地貌格局的形成和 演化。中生代的气候和矿产资源。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新生代的内部划分、时限、命名和概要特征。新生代的化石记录和生物界,人类 的起源和演化,中生代的重要生物环境事件,如冰川事件等。古近纪、新近纪和 第四纪中国古大陆的地层、沉积类型和古地理。新生代板块构造概要,青藏高原 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第11章结束语生物史、沉积史和构造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阶段性、旋回性、相关性和等时性。解读生物史、沉积史和构造史在资料、技术方法和理论模式上的不丰富、不先进 和不完善。地史发展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课程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实验或实习等)教师讲授为主:36学时;师生互动-讨

10、论-点评:8学时;课堂实习与问题讨论:20学时;课程学习设计:I+II (教师分别在第1次和最后1次讲课中部署;教师在课外审读 与评分;针对课程学习设计I的点评将穿插在相关讲授课程中;学生课外完 成;不占用计划学时);课程书面作业与点评:教师分别在讲课过程中部署;教师在课外批改与评分;针 对作业的点评将穿插在相关实习课程中;学生课外完成为主;不占用计划学时;课程过程答疑:课程进行过程中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安排答疑1次(2节课);网上和电话答疑与交流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均不占用计划学时;课程综合答疑: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综合答疑3-5次(每次42节课);均不占用计 划学时。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1、教材1刘本培,全秋琦,地史学教程,地质出版社, 1996, 1-277。2杜远生、童金南.古生物地史学概论(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 规划教材).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1-267.主要参考书目和网络资源1龚一鸣,张克信 主编.地层学基础与前沿.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7,1-310.2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1-278.3 Wicander, R., Monroe, J. S., Historical Geology (5th edition). Pacific Grove (CA): Books/Cole

12、, 2007, 1-440.4刘本培,地史学教程,地质出版社,1986, 1-4085王鸿祯,刘本培,地史学教程,地质出版社,1980, 1-3526王鸿祯.中国古地理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5,图版1-143,说明书1-85.7赵锡文.古气候学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1-176.8史晓颖等.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地球科学进展(地球历史部 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7-24.9徐桂荣,王永标,龚淑云等.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2005, 1-293o10殷鸿福,杨逢清,谢树成,王永标,王红梅,彭元桥.生物地质学.武汉:湖 北省科

13、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64.11嘉余、方宗杰,生物大灭绝与复苏一一来自华南古生代和三叠纪的证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1-472 (上卷);473-1087 (T卷).12戎嘉余、方宗杰、周忠和等,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科学出版社, 2006, 1-962.13 Doyle, P, Bennett, M R. Unlocking the Stratigraphical Record -Advances In Modern Stratigraphy.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8. 1-532.14 Ei

14、nsele G. Sedimentary basins Evolution, facies, and sediment budget (2nd, completely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Berlin: Springer, 2000 1-792.主要参考文献1龚一鸣,杜远生,童金南,张克信,谢秋t成,胡斌,齐永安,张国成.旋回地层 学:地层学解读时间的第三里程碑.地球科学,2008, 33(4): 443-457.2龚一鸣,胡斌,卢宗盛,齐永安,张国成.中国遗迹化石研究80年.古生物学 报,2009, 48 (3): 322-337.3龚一鸣,重大地史

15、事件,节律及圈层耦合.地学前沿,1997,4(3): 75-84.4戎嘉余,周忠和,王辉,詹仁斌.生命过程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中国科学院地 学部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编,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8, 81-91.5谢树成,龚一鸣,童金南,史晓颖,赖旭龙,陈中强,冯庆来,王红梅,杜远 生,王永标,颜佳新,张克信,殷鸿福.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 科学通报,2006, 51 (19) , 2327-2336.6殷鸿福,谢权t成,黄定华.地球生物学与天体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球科学 发展战略研究组,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

16、8, 91-98.7赵生才.地球-生命耦合系统:理解环境变化与生命起源的一把钥匙.中国基础 科学,2001, (9): 52-57.8 Banfield J F, Marshall C R. Genomics and the geosciences.Science, 2000, 287: 605-606.9 Knoll A H. The ge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evolution. Geobiology, 2003, 1: 314.10 Lenton T M, Schellnhuber H J, Szathm ry E. Climbing the co-evolu

17、tionary ladder. Nature, 2004, 431: 913.11 Noffke N. Geobiology-a holistic scientific discipline. Palaeogeogr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5, 219: 1-3.12 Loya Y, Sakai K, Yamazato K et al. Coral bleaching: The winners and losers. Ecology Letters, 2001,4: 122-131.13 Riding R. Microbial c

18、arbonate abundance compared with fluctuations in metazoan diversity over geological time. Sedimentary Geology, 2006, 185: 229-238.14 Martin R. Secular increase in nutrient level through the Phanerozoic: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ductivity, biomass, and diversity of the marine biosphere. Palaios, 1996, 11: 209-219.15 Raup D, Sepkoski J,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