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业思考题答案_第1页
新型产业思考题答案_第2页
新型产业思考题答案_第3页
新型产业思考题答案_第4页
新型产业思考题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兴产业1、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困难由哪些?如果现在由您来负 责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您将如何制定相关 政策来应对和解决这些发展困难。答:1.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从目前国内各地区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来看,大多数都把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存在着严 重的趋同现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动力,各地能够按照国家的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应该看到,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各省市区微观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应该有所不同。国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是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抓

2、住机遇迎接挑战而作出的重大抉择;区域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应因地制宜,因为各地区在经济、社会、产业、技术、资源禀赋等条件方面都 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加选择地一哄而上,则难以体现出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必将出现新一轮的低水平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资源浪费等问题。2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核心技术的竞争。 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存在“创新不多、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具 体表现为:一是目前关键技术自给率依然较低,核心技术掌握仍然较少,技术集成能力薄弱,重大成套设备和关键技术仍需要依赖进口

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方面,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性的创新技术不多,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需的前瞻性技术储备。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充分,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做大做强,更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发明专利数量少、 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更少,2009年美国申请的专利达到 5万项, 是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的 6倍。三是 有些企业至今仍没有建立技术研发机构,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导致部分企业至今仍较多地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上相互竞争。3 .人才资金等要素匮乏。尽管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但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仍相当匮

4、乏,正如著名的“钱学森之憾”所揭示的,我国缺乏大师级领军型人才。为此,一方面,如何培养吸引人才,突破发展关键时期的人才瓶颈,并使之转化为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产业壮大的持续动力,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同时,我们还面临人才大量外流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方面,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一些产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在人才培养或引进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盲目草率、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 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需要

5、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国家来看,每年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然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从企业来看,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企业更倾向于向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进行投资, 加之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因此企业投资的动力不足。4 .体制机制制约发展。当前,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比如在财政政策方面,普遍存在着资金使用及管理分散、重点领域投入不足、缺乏稳 定的投入支持机制等问题;在税收政策方面,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人力资本、研发费用占比高、新技术新产品初期进入市场难度较大等特点,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予相应的优惠

6、,但相关激励政策尚不健全; 在金融政策方面,由于商业银行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完善,对新兴产业及企业又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方面也存在许多障碍,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规模偏小、融资机制不灵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 创业投资、场外交易、发行债券等多种尚不健全。在政府引导机制方面,政府职能错位、越 位、缺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行政干预色彩比较严重,市场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 用不明显,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 .加强产业规划和宏观调控,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国家相关部委要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

7、规范与协调,加强对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统筹协调部门、地区、行业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全国范围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中央规划与地方规划的衔接工作,使各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大局,同时注重横向衔接,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避免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二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GDP的增长速度以及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被作为考察干部工作能力和决定升迁的重要指标,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始终

8、把追求GDP的增速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官员仍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 投资往往集中在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上,忽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甚至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权宜之计,在发展理念上存在严重误区。地方政府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政绩观的彻底转变。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

9、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即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在这三种创新中,原始创新最为重要,它是增强国力的源泉。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市场换不来的,是花钱买不到的,引进技术设备并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目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达国家的选择基本一致,起步时间也几乎相同,由于其市场潜力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战略性新

10、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最具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抢占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以建设创新型产业为战略目标, 积极发展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才能在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任务。一是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要以培养实用型的创新人才为教学目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

11、支持。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 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着力培养熟悉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熟练技能的各类优秀人才,注重领军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二是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目前,部分创新型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他们的专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为此,要制定鼓励人才向企业流动的优惠政策,支持科研人员在新兴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府可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四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完善人才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建立

12、多层次多形式的奖励机制,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4.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要高度重视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要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利用市场的供求、价值和竞争规律,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有效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二是完善支持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定位于提供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体制机制, 发挥“看得见”手的作用。政府的任务应当

13、是推动建立有利于创新 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提供优惠政策、积极支持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鼓励建立长期投资和促进资金有效配置的稳定的金融市场、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 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提供补贴等。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利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性工具来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财税政策方面, 加大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各类资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实行各种税收优惠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多层次

14、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引导力度,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针对本地区某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 并制定产业技术路线。作为本地区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排头兵”的光伏产业,前些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眼下正在遭受行业过度扩张产生的“阵痛”:产能过剩,企业招工困难、工厂大面积停产。之所以出现今日危局, 与欧美国家的双反政策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光伏产业发展过于迅猛,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盲目扩张、无序竞争严重,产能过剩、库存加压、价格暴跌。理论 上已近破产的光伏巨头依靠政府输血,依然难以维生。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基于能源紧缺的一个长远的、局部替代

15、的能源方式的大背景,光伏产业仍将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的重 点°面对这一现状,应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科技水平三方面着手,坚持"外扩内充,科技先导而如何实施这就需要政府跟企业紧密配合、通力合作了。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从政府角度,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要创新机制,对国内产业运行机制进行大力改革,强化光伏企业的市场化地位。2 .要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与之周旋,争取国际贸易的平等地位。3 .要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从侧翼进攻。中国政府应该寻找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占据 主动地位的产业,对欧美国家实行针锋相对的制裁,以此缓解光伏产业遭遇双反的危局。4 .国家财政斥巨资资助战略性科技研发

16、,以国家的力量研发多元化光伏材料,攻克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装备技术,提高转换率,大幅降低成本。5 .改革能源管理体制,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推进绿能回购,给光伏电站的发展 预留出体制空间。6 .改变国家产业的区域分布,倡导高耗能产业追随光伏电站的脚步向西部转移。合理 的产业转移战略必然会使高耗能产业和光伏电站在西部相互推进相得益彰。7 .要辅助优质大型光伏企业,扶持有潜力的小型光伏企业。多年来,许多人不断在提 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其实产能过剩只是相对需求萎缩而言,不是一个绝对过剩的问题。如果能大力开拓国际新兴太阳能市场,快速启动国内市场,就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是产能不足。而企

17、业也应对自身做出相应调整:1 .对于双反,要积极布局海外,避其锋芒。面对美欧来势汹汹的双反,中国光伏企业 既要做好迎战的准备,也要拿出智慧应对的策略。因为双反制裁的仅仅是光伏产业的某个环 节,所以我们在牢牢掌握产业核心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制裁的环节拿到第三方国家去投资, 或者直接拿到美欧国家去投资,进行产业渗透,使其欲反无力。2 .对于美欧双反,中国的光伏企业要团结起来,同时要用产业控制的手腕拉拢和间接 控制台湾、泰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光伏制造企业,对美国实行产业遏制, 控制产品价格,增加其双反成本。3 .中国光伏企业要积极开发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国际新兴 太阳能市场。认

18、真研究新兴市场国家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流程,既要争取快速进入, 又要避免重蹈在美欧国家的覆辙。充分依托欧中太阳能促进会和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举办的国际新兴 太阳能市场培训,降低国际市场研究的成本,加快进入的步伐,争取做到科学进入、稳定拓展、长期获利。4 .投资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长远发展。中国太阳能企业要积极投资科技, 创新产品,保证质量,保持产品在全球良好的信誉。要紧密团结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周 围,形成科技联盟、质量联盟,共同营造高科技高质量的中国光伏产业环境。3、结合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分析我们战略性 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与其它国家(可以重点只选择一个国家进行对比) 扶

19、持政策的异同。共同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推出了各项支持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其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9月8日主持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

20、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 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四)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

21、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发挥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 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以日本为例,日本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二战以后,日本选择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进入了国际技术前沿的探索时期。1980年3月,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议发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宣布日本政府把技术立国作为奋斗 目标,确定信息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等多个切实的目标,提高了日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