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云 南 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教 案系:农学园艺系 专业 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章节: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功能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授课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概念、特征,以及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授课内容提要:土地资源的概念、特征、基本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评价。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评价难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评价其它;课后分析:系主任签名: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与功能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性:(一)、土地资源的概念:狭义:是指地球
2、的陆地表面,即陆地和内陆水域。广义:1)土地是指地球的整个表面,包括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岛屿和海洋 2)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到地下的物质曾,并包括动植物群体,以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联系的人类活动。广义的土地资源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是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它可以分为三层:即表层、内层和底层(或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它应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直接影响他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表层岩石和作用于地表的气象条件。与地表没有直接发生关系的高空气候、深层研室、深层地下水极其过程,不应该包括在土地范围内,而应看成是土地形成的环境条件。二是土地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二
3、)、土地资源的特性:1.土地资源的自然性1)土地资源的原始性和有限性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3)土地资源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2.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1)土地报酬的递减性2)经济供给的稀缺性3)土地资源经济利用的地域性4)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持续性5)土地利用形式变更的困难性2.土地资源的社会特性1)表现在政治和社会权利,是与地权相联系的2)表现在随着土地稀缺程度的加强,以及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社会控制也就越来越得到强化二、土地资源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承载功能 2、生产功能3、净化功能4.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非农业部门:土地只为其提供地基和空间,只起一般生产资料的作用农业生产部
4、门:土地除了起一般生产资料的作用,还起到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作用,直接参与农产品的形成,其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农产品的数量和品质。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评价一、土地资源的分类1.土地资源分类的概念:就是根据特定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准,遵循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原则,将土地划分成性质相同的部分或类别。目的: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从而对其合理、科学地利用、保护、开发和管理。任务:在千差万别的土地总量中研究各部分的特点,找出相互的区别和相互间的联系,并依据土地资源调查超过运用的要求,对整个土地资源进行归并划类,把基本性状相近的归并在一个累利,而把
5、有显著差异的相互分开,各归属于不同的土类。2.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土地资源按一定规律建立有规则的排列顺序,称为土地资源分类体系。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作为主要标志,形成土地自然类型体系依据:土地的形成、发育、特性演变等应用:土地资源综合考察、荒地调查2)按土地利用现状划分,形成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土地利用现状:是指土地在调查时实际所处的用途状况,它是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产物。是人类社会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既反映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从中揭示其土地利用可能转变的方向和途径。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应用:生产上、管理上3)按土地质量或生产力水平划分,形成土地评价
6、分类体系依据:土地的适宜性、限制性因素具体分类系列和标准欠成熟与统一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运用的土地资源分类体系,也是土地管理分类体系的组成部分。采用多层次的等级续分制。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有两个级(一级类型和二级类型)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1 耕地 11 灌溉水田 2 园地 21 果园12 望天地 22 桑园13 水浇地 23 茶园14 旱地 24 橡胶园15 菜地 25 其他园地3 林地 31 有林地 4 牧草地 41 天然草地 32 灌木地 42 改良草地 33 疏林地 43 人工草地 34 未成林造林地
7、5 城镇及工矿用地 51 城市 35 迹地 52 建制镇 36 苗圃 53 村庄6 交通用地 61 铁路 54 独立工矿 62 公路 55 盐田 63 农村道路 56 特殊用地 64 民用机场 7 水域 71 河流水面 65 港口码头 72 湖泊水面8 未利用土地 81 荒草地 73 水库水面 82 盐碱地 74 坑塘水面 83 沼泽地 75 苇地 84 沙地 76 滩涂 85 裸地 77 沟渠 86 裸岩 78 水工建筑物 87 梯田坎 79 冰川 88 其他土地利用现状是指在对土地自然性质有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利用方式,或已有一定利用历史,或将成为一种稳定持久的利用方式,或者虽然利用方式
8、的形成和变更不久,但却是有计划的合理变化。排除两种情况:1)非法的人为地暂时改变土地用途2)有一些土地利用现象之势利眼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或是谋职特殊原因导致的暂时现象,或是某种利益体系中的一个暂时方式。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第一层次的划分标志:土地是否投入利用第二层次的划分标志:在已利用范围内,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利用的性质;或者未利用范围内主要荒芜的原因二、土地资源的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是人们对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程度或价值大小的评定;其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评估鉴定,其过程是对土地自然、经济属性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过程。目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生产服务。农业上土地资源评价
9、的目的:根据目前农业生产的现状,以对土地资源的需要出发,全面衡量土地资源的条件和特点,科学地评定各类土地资源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利用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为农业生产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提高农业生出水平提供服务和基本依据。2.土地资源评价的类型根据土地评价的目的和内容: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土地评价成果:定性评价、定量自然评价、经济评价土地评价:土地价值的评价:土地利用功能的评价:生产潜力评价适宜性评价:多宜性(即适合多种用途)双宜性(只适宜两种用途)单宜性(只适宜某一种用途)不适宜性(不适宜作所需的用途)限制性评价:稳定性限制因素不稳定性限制因素对某一种具体的用途而言,土地适宜性:最
10、适宜比较适宜不太适宜不适宜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1)适宜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比较的原则:把初步评价分等的土地资源进行相互比较,均衡彼此间的等级关系在几种不同土地资源用途之间将在比较选择提出最佳利用方式对投资和效益的比较,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产出和最佳的效益4.土地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1)评价层次:国家级:1: 深度:概查:1:,定性省级:1: (中间性调查)半详查:1:25000,定量县级:1:50000 详查:1:500025000乡级:1:5000250002)评价单元:A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为划分依据;B以土地分类(在我国采用土类
11、、土属、土种,英美采用土系)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分类体系为划分依据;C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为划分依据;D以生产地段或地块(如我国承包地块或其组合,西方国家的家庭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为评价单元;E以行政区划(如行政村、行政乡)为评价单元,具体的采用应根据不同目的、用途、范围、制图比例尺而定。通常以土地自然评价为主的工作多采用第一二种方式。评价目的越具体、用途越明确、范围越小、制图比例尺越大,在各种方式中选取的泪次的单元级别就越低。3)评价程序:A初期准备阶段:确定评价目标,收集资料数据,拟定工作计划B调查研究阶段:土地用途、土地特征调查研究。C比配阶段:比较判断土地的特
12、性、质量与利用的适宜性,及不同利用方式的效益分析D土地适应性分类阶段:分配、规划具体的利用方式E提出成果阶段:整理资料、绘制图表、提交报告按工作性质,评价程序:室内准备(A);野外调查与制图(B);室内成果整理(CDE)4)评价因素与评价指标: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和首要工作,评价因素的确定与评价目的和要求有关,评价指标是划分土地资源质量高低的标准,也是划分土地资源所提供利用条件优劣或限制性程度的量度。评价因素与评价指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及实用性,是能否揭示土地质量差异的前提,因此,在评价因素与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并符合以下要求:A突出重点
13、,有所侧重;B要力求准确反映土壤肥力的差异;C注意选择稳定的不已改变的因素;D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应选择相应的评价因素和指标;E各评价指标在采用相对指标时,所划分的数量级应协调一致。评价方法:直接法: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资源质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程度。间接法:指对影响土地资源生产力的各种性质作出诊断,依次推论土地资源的质量。间接法:分类法:以针对一定利用方式的土地资源质量优劣为依据,判断其生产力大小(或适宜性与适宜程度,潜力高低等),亦即根据各类土地在生产实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程度,对土地资源再次分类与排队,并作出相应的解释或结论。数值法:是先选出决定土地生产力的诸要
14、素的性质和特点定出评价标准,以对作物生长的适宜性程度求得不同的指数,然后对各项指数进行数学运算的出总的指数,来评价土地质量的高低。云 南 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教 案系:农学园艺系 专业 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章节: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第四节 我国土地资源概述第五节我国的耕地资源授课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开发的概念、类型,以及土地资源整治的分类与措施;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以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我国耕地资源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授课内容提要:土地资源开发的概念、类型、开发步骤规划;土地资源整治概念、土地退
15、化的类型、与整治措施;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以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我国耕地资源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重点: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退化土地的整治措施,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耕地资源的哈里利用对策难点: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退化土地的整治措施,其它;课后分析:系主任签名: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一、土地资源的开发(一)、土地资源开发的概念1.概念:是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力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2.含义: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土地利用深度的开发(二)、土地资源开发的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2.综合开发
16、的原则3.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的原则(三)、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1.宜农荒地的开发2.闲散地开发3.农业低利用率土地开发4.沿海滩涂的开发5.城市新区的开发6.城市土地的再开发(三)、土地资源开发的规划1.勘测与调查2.确定开发目标1)土地开发的基本目标: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土地的可利用面积,改善土地的利用条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2)具体目标确定的决定因素:社会需求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待开发土地的适宜性与生产力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3)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内容: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评估工程、地质条件评述开发的过程技术选择开发后社会、生态环境评估开发过程的时间与投资核算开发后可能产生的
17、社会、经济效益测算等4)农业开发目标可行性衡量指标:A产投比:土地开发总投入、总产出、单位投入效益B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值或粮食耕地单位产量、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总量等C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指数和复种指数、草场载畜量、水面利用率等D土地生态效益:开发前后生态系统能量转换效益比较、森林和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指数等3.土地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布局1)土地资源开发的结构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的用地构成要求,及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计划/企业经营方针各类待开发的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状况建立良性生态系统的要求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土地资源开发结构的规划方法:根据需求,逐项确定各种土地利用面积
18、,然后参照待开发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进行调整,综合平衡各项指标根据实际可能,确定各种用地的构成,然后以此与发展计划指标平衡建立数学模型3)土地资源开发的布局:分区提出各类土地开发的比例,并根据可开发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生产力水平以及开发条件优劣,合理确定各处的土地开发量,同时确定开发重点。4.开发次序和开发速度5.选定开发方式二、土地资源整治(一)、土地资源整治的概念是指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对土地退化现象的消除与预防。即防和治两个方面,防是指消除可能造成的未退化土地发生退化和使已退化土地继续发生退化的各种动力因素;治是指对已退化土地所进行的建设性改造。(二)、土地退化的概念 土地作为一个自然综合体,
19、有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土地的结构和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时,土地的结构和功能随之变化,当这些外力共同作用有利于土地时,其结构和功能就会朝稳定和更优化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发生土地退化。即土地利用条件变坏,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完全丧失。土地退化是一个相对概念,确定须确定参照系(没有退化或退化以前的土地)包括量的退化和质的退化。土地退化大致可分为: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废弃地等(三)、退化土地的整治1.水土流失土地的整治水土流失:通常是指地表土壤或岩石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雨滴和地表径流为营力而发生的剥离、搬运和堆积
20、。1)工程措施:是指通过人工建筑物改造立地条件的方法来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工程措施:治坡工程:鱼鳞坑、水平竹节沟、水平沟、反坡台地、梯田等治沟工程:谷坊坝、拦沙坝等小型水利工程:滚水坝、山塘、小水库等2)生物措施:是指用保护和营造植被的方法,通过植被冠层和根系对地表的屏障来削减、蓄水、减流和保土、改土、围土的措施。生物措施主要种类有封育、植树种草、针阔混交、乔灌草混交、营造水源林和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等3)耕作措施:是指通过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来防治坡耕地流失的措施。耕作措施种类主要有:调整种植结构和类型、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间套轮作、等高耕作、垄作、耕地覆盖等。2.荒漠化土地的整治荒漠化:
21、通常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活动不当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原非荒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荒漠环境的过程。荒漠化的表现形式:植被的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壤干旱化、旱作农地生产力的衰退,土地的水渍和盐渍化、水土流失沙质荒漠化:1)工程措施:主要是在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上设置工程沙障,以固定流动沙丘。必须与其他措施相配套。2)生物措施:主要包括封沙育草育灌、种草种灌、飞播、建造防护林带(网)、建造人工草场等3)农牧生产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载畜量、控制农垦面积、合理配置作物、牧草,扩大农牧比重、合理开发地下水等。3.盐碱化土地的治理盐化:是指可溶性盐类
22、在土壤表层及土体中的积累;碱化:是指土壤胶体表面吸附一定数量的钠离子,随着钠离子水解而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盐碱化:盐土 从形成和改良条件划分: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化土地盐化土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盐碱化土地碱土 滨海盐碱化土地碱化土1)水利改良措施(又称工程措施):通过一定的农田水利工程,排除地表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或引淡排盐排碱,或通过原有盐碱土地的改造,达到治理盐碱的目的。2)农业与生物改良措施:是在水利措施基础上,通过一定农业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透水性能,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返盐的作用,使原有的盐碱地,在合理的利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治理和改良。稻改、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深耕
23、深翻、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等3)化学改良措施:对于重碱地,除采用工程、农业、生物措施外,还配合施用化学改良物质: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风化煤、糖醛渣等。次生盐碱化:是指原非盐碱的土地,由于灌溉不当,排水不畅或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积盐,造成土壤返盐的过程。4.污染土地的整治土地污染:一般是指由于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使大陵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和农药、化肥等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土壤,其中某些有毒的物质累积而引起土地质量下降,抑制作物生长,产品质量恶化,危害人类健康的状况。 工业污染土地污染按有毒物质来源可分为:化肥污染生物污染1)消除和控制土地污染源2)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24、:生物防治、增施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耕作制度、客土深翻等5.废弃地的复垦与治理 露天采场复垦我国露天矿开采土地复垦: 废石场复垦尾矿堆复垦利用荒山瘠地造田改地1)采矿土地复垦地:采取的合理划分表土的剥离储存废弃岩石的排弃于采空区的回填、整平复垦区的表土(及底土)的铺复复垦区的再种植和综合利用2)废石场的复垦:整治废石堆(消除有害物料的污染)复土(创造再种植条件)再种植(因地制宜选择再种植植物)3)尾矿池的复垦:处理、改善表土结构,市值进行再种植第四节 我国土地资源概述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与特点1.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2.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土
25、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大4.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面积少,人地矛盾突出2.利用结构不当,经营单一3.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4.土地经营水平低,生产力不高5.土地利用缺乏科学的、统一的规划,乱占耕地现象严重三、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一)因地制宜,用生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确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二)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向,走节源高效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1.按政策规定正确开垦尚存的宜农荒地2.扩大土地资源的视野,充分利用草地、林地和水面1)草地:草场建设: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设以草原防风、固沙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发展水利,解决牧区缺水草
26、场人畜饮水,逐步建设基本草场和种植人工饲草、饲料通过围栏建立草库仓,提高产草量草场经营管理:建立草场管理责任制,固定草场使用权控制草场载畜量,实行以草定畜发展季节畜牧业,提高草场生产能力2)林地:以营林为基础方针,制定科学营林方案,安排好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例、布局、配置,选用优良树种和壮苗,加强抚育和保护,实行集约经营。3.推广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精准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千方百计节地节约资源(三)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扩展土地承载力1.在有条件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占地少或不占耕地,而生产的农产品商品率很高,可以大幅度扩展土地的承载能力2.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增加农业政策扶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农业开发,多途径、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使土地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得到提高3.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推行精准农业,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双鸭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钢筋混凝土用66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编制说明
- 2024新能源汽车销售合同3篇
- 2024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合同
- 2024桥梁钢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精密医疗器械定制研发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某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关于保险服务的合同
- 2024年铝板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合同3篇
- 2024年高品质抹灰工艺劳务分包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版权转让合同
- 护士N2晋级N3职称评定述职报告PPT课件(带内容)
- 精选天津高三生物知识点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培训宣贯
- 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证总复习
-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 机电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 申克转子秤安装图片指引ppt课件
- 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金朝的水利与社会经济
- 工程竣工保修期满移交书
- 急诊科乌头碱中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