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宰相宰相权利较大。丞相权利较大。丞相太尉太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称三公,丞相管行行政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管政治事物。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九卿则是,掌管宫内事务。九卿则是太太常常(掌祭祀鬼神)、(掌祭祀鬼神
2、)、光禄勋光禄勋(掌门房)、(掌门房)、卫尉卫尉(掌卫兵)、(掌卫兵)、太仆太仆(掌车马)、(掌车马)、延尉(掌延尉(掌法律法律)、)、大鸿胪大鸿胪(掌礼宾)、(掌礼宾)、宗正宗正(掌皇帝族谱)、(掌皇帝族谱)、大司农大司农(掌全(掌全国经济)、国经济)、少府少府(掌皇室财政)。汉武帝时期,皇权开始大幅膨胀,(掌皇室财政)。汉武帝时期,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的地位大幅抬升。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严安、主父偃、主父偃、朱买臣朱买臣等为郎加以等为郎加以侍侍中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
3、。原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汉朝的选举制度是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贤良方正,还是岁举,还是岁举孝廉孝廉、茂才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 ,这与,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
4、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廿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廿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包围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包围京
5、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保卫首都其他地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6、的现象的现象( (史记史记平准书平准书) )。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封建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地主政权能否维持并巩固下去的首要问题。对于西汉统治者来说,发展封建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地主政权能否维持并巩固下去的首要问题。对于西汉统治者来说,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事实时刻萦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事实时刻萦绕在他们的脑际。这种情况使他们不能不采取一些比较现实的措施。绕在他们的脑际。这种情况使他们不能不采取一些比较现实的措施。 公元前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开始,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主要内容有:年(汉高祖五年)开始,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主要内容
7、有: 其一,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其一,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同时还规定,这些复员的官兵。愿留在关中者,免除十二年的徭役,回归原籍的,免除等的土地。同时还规定,这些复员的官兵。愿留在关中者,免除十二年的徭役,回归原籍的,免除六年。这样,就使爵高位显的军官变成大地主,一般士兵也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从事生产劳动。六年。这样,就使爵高位显的军官变成大地主,一般士兵也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从事生产劳动。 其二,赐军吏卒以爵位。凡军吏卒爵在大夫以下或无爵者,皆赐爵为大夫(第五级爵),位
8、在其二,赐军吏卒以爵位。凡军吏卒爵在大夫以下或无爵者,皆赐爵为大夫(第五级爵),位在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七大夫以下者,免除全家赋役;七大夫以上者,分给食邑。这一条诏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七大夫以下者,免除全家赋役;七大夫以上者,分给食邑。这一条诏令的作用,就是从政治、经济上扶持一批因军功而获得土地的地主。令的作用,就是从政治、经济上扶持一批因军功而获得土地的地主。 其三,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着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其三,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着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复故爵田宅”。这使许。这使许多因秦末农民战争而丧失土地与爵位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土地和
9、爵位,这对安定人民生活,多因秦末农民战争而丧失土地与爵位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土地和爵位,这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四,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其四,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皆免为庶人”。 以上是地主阶级适应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它一方面扶植了一大批军功以上是地主阶级适应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它一方面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扩大了汉王朝的统冶基础,使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地主,扩大了汉王朝的统冶基础,使封建统
10、治秩序重新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使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上,占有少量土地,有了生产条件。这样,客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使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上,占有少量土地,有了生产条件。这样,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恢复。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恢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三公三公”之下,之下,设有掌
11、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郡县官制承袭秦代,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国官职仿照中央。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这样就恢复了从中央封国官职仿照中央。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这样就恢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在中央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在中央设立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
12、备军。设立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分别设材官(步兵)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分别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这些预备队皆由郡守和郡尉掌管。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和骑士(骑兵),这些预备队皆由郡守和郡尉掌管。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正卒”充任。充任。汉初除了建立军队外,又制定了法律。刘邦入关之初,约法三章,只汉初除了建立军队外,又制定了法律。刘邦入关之初,约法三章,只是临时措施。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令萧何根据是临时措施。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令萧何根据秦
13、律秦律制定制定汉律汉律。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在秦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三章,合为九章,故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在秦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三章,合为九章,故称称九章律九章律。 除了法律之一,皇帝的命令也起法律的作用,必须无条件除了法律之一,皇帝的命令也起法律的作用,必须无条件执行。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特征。执行。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特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 早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曾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些重要将领为王。汉初,被早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曾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些重要将领为王。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此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
14、侯。这些异姓王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封的异姓王有七个。此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侯。这些异姓王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一个严重威胁。一个严重威胁。 从公元前从公元前202202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195195年,汉高祖借谋反的罪名,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张敖年,汉高祖借谋反的罪名,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张敖(张耳子)被废为列侯,韩王信逃入匈奴,仅留下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随着异姓的翦除,汉高祖(张耳子)被废为列侯,韩王信逃入匈奴,仅留下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随着异姓的翦除,汉高祖“惩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戒亡秦孤立之败”,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以代替异姓王,并杀白马为盟
15、,立誓:,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以代替异姓王,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氏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王者,天下共击之。”其实封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必然是个离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其实封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必然是个离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诸王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形成了王的势力日益膨胀,诸王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尾大不掉”之势。之势。 公元前公元前177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击匈奴之机,发动武装叛乱。三年之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刘兴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击
16、匈奴之机,发动武装叛乱。三年之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刘兴居后尘。这两处叛乱虽然被消灭,但拥有五十三城的吴王刘濞又露出不臣的形迹。面对地方割据势力日居后尘。这两处叛乱虽然被消灭,但拥有五十三城的吴王刘濞又露出不臣的形迹。面对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的问题,许多官吏都感到事态的严重。当时,梁王太傅贾谊给文帝上了有名的益强大的问题,许多官吏都感到事态的严重。当时,梁王太傅贾谊给文帝上了有名的治安策治安策,提出,提出了众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文帝按照这个建议把一些王国分小,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作为的主张。文帝按照这个建议把一些王国分小,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作为屏障。景帝时,吴王刘
17、濞叛乱的形迹更加明显。于是,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屏障。景帝时,吴王刘濞叛乱的形迹更加明显。于是,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晁错了晁错“削藩削藩”的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遂于公元前的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遂于公元前154154年(景帝前元三年)举兵叛乱。年(景帝前元三年)举兵叛乱。 吴王濞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和首领。他倚仗吴国冶铜、铸钱、煮盐等优吴王濞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和首领。他倚仗吴国冶铜、铸钱、煮盐等优越的条件,早已蓄谋夺取皇位。他联合了胶西王、楚王、赵王、济南王、菑川王及胶东王,借
18、口越的条件,早已蓄谋夺取皇位。他联合了胶西王、楚王、赵王、济南王、菑川王及胶东王,借口“请诛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晁错,以清君侧”,共同起兵。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率大军前去迎击,同时又杀,共同起兵。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率大军前去迎击,同时又杀晁错。但刘濞继续进攻,于是景帝决心讨平叛乱。晁错。但刘濞继续进攻,于是景帝决心讨平叛乱。 周亚夫率领大军迎击吴楚七国叛军。下邑(安徽砀周亚夫率领大军迎击吴楚七国叛军。下邑(安徽砀山东)一战,山东)一战,“吴大败,士卒多饥死叛散吴大败,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率精兵追击,吴王刘濞仅率千人南逃,后被东瓯所。周亚夫率精兵追击,吴王
19、刘濞仅率千人南逃,后被东瓯所杀。其余诸国也被打败。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王势力受到致命的打杀。其余诸国也被打败。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王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击。公元前公元前145145年(中元五年),景帝年(中元五年),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廷尉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廷尉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令诸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侯王不得复治国”,不
20、能掌握政治军队。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不能掌握政治军队。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组织。组织。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继续打击地方势力。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
21、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削地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至此,王、侯二等封爵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所封王、侯只能“衣食租税”,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此后,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采取了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他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采取了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他亲自过问
22、一切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他出谋划策。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中朝”和外朝之分。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和外朝之分。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中朝”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了。中外朝的形成,显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了。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皇权的高度集中。示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汉武帝还颁行了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
23、以扩大统治基础。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汉武帝还颁行了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以扩大统治基础。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郎官多出自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郎官多出自“任子任子”或或“赀选赀选”,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
24、汉武,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汉武帝即位后,除沿用上述制度外,又建立了新选拔制度:帝即位后,除沿用上述制度外,又建立了新选拔制度: 其一,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其一,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贤良贤良”、“孝廉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开始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开始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这样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这样使察举制逐渐完善起来。使察举制逐渐完善起来。 其二,其二,“
25、征召征召”制。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汉武帝召见,确有才能,授予制。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汉武帝召见,确有才能,授予官职。与此同时相配合的还有官职。与此同时相配合的还有“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授以官职。授以官职。 其三,博士弟子考试成绩优异者,也可入仕。公元前其三,博士弟子考试成绩优异者,也可入仕。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年(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置五经博士弟子,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并为建议,置五经
26、博士弟子,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并为郎官。汉武帝通过这些措施,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郎官。汉武帝通过这些措施,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收归铸币权收归铸币权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一方面造成币制混乱,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另一方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一方面造成币制混乱,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另一方面,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富比天子,威胁中央。吴楚七国之乱时,面,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富比天子,威胁中央。吴楚七国之乱时,铸币便为其提供了重要财力支
27、持。铸币便为其提供了重要财力支持。 公元前公元前113113年(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年(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运到京师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这次新铸的五铢钱(也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这次新铸的五铢钱(也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
28、币。 郡国制郡国制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郡和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刘邦认为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但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难于驾驭。故在文度。但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29、中央难于驾驭。故在文帝时,贾谊曾建议削弱诸侯;至景帝,晁错更进一步提议削减诸王封地,由是诸王为求帝时,贾谊曾建议削弱诸侯;至景帝,晁错更进一步提议削减诸王封地,由是诸王为求保障自身利益,便打着诛晁错,清君侧之口号,起兵反对汉室,史称七国之乱。保障自身利益,便打着诛晁错,清君侧之口号,起兵反对汉室,史称七国之乱。及后景帝派周亚夫平定叛乱,诸王被杀。自此,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归及后景帝派周亚夫平定叛乱,诸王被杀。自此,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归中央,分封王国名存实亡。中央,分封王国名存实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井渠法井渠法”汉武帝时在关中开凿了几条较大的灌溉渠。公元前汉武帝
30、时在关中开凿了几条较大的灌溉渠。公元前129129年,为了转输由关东西运年,为了转输由关东西运的漕粮,在著名水工徐伯的领导下,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漕渠在的漕粮,在著名水工徐伯的领导下,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漕渠在渭河南岸,东注入黄河,长达一百多公里。渠成后,不仅使这一段的漕运时间缩短一渭河南岸,东注入黄河,长达一百多公里。渠成后,不仅使这一段的漕运时间缩短一半,而且使沿渠两岸万余顷地受益。半,而且使沿渠两岸万余顷地受益。与此同时,又征发民工修龙首渠。这条渠是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与此同时,又征发民工修龙首渠。这条渠是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
31、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智慧,发明了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智慧,发明了“井渠法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 公元前公元前111111年(元鼎六年(元鼎六年),又在郑国渠上游修了六条辅助的小渠,称六辅渠。公元前年),又在郑国渠上游修了六条辅助的小渠,称六辅渠。公元前9595年(太始二年),年(太始二年),从仲山口(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河至栎阳(陕西临潼栎阳镇),这就是白渠。全渠长从仲山口(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河至栎阳(陕西临潼栎阳镇),这就是白渠。全渠长近二百里,灌溉农田近二百里,灌溉农田45004500余顷,水中泥土又可肥田。此外,又在今山东泰山下引汶水余顷,水中泥土又可肥田。此外,又在今山东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农田,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在今安徽境内引淮水灌溉,等等。灌溉农田,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在今安徽境内引淮水灌溉,等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区田法区田法 或称区种,是一种农田耕种方法,最早记载见于成帝时的或称区种,是一种农田耕种方法,最早记载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荆州学院《公文写作与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游戏创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软件工程与GIS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会展项目综合运营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测试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酒店财务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力电子变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合作协议书
- LY/T 3400-2024荒漠与荒漠化防治术语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年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幼儿园开学前的厨房人员培训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6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 虚拟制片技术在VRAR应用中的角色建模与渲染-洞察分析
- GB/T 45167-2024熔模铸钢件、镍合金铸件和钴合金铸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 2023年东北公司加油站账务人员考试题库
- 2024年四川绵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压力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SPIN顾问式销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