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变异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生物变异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生物变异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生物变异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生物变异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生物变异一、选择题 1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 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C能产生新的基因D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3等位基因A、a的本质区别是( )A. 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 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C. 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D. A对a起显性作用4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

2、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染色体畸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B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发生在减数分裂C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染色体畸变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无论发生在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是可遗传的,染色体畸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一定是不可遗传的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

3、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B一定不能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基因和新性状C能获得与亲代不同的表现型,但一定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通过相互杂交即可完成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个体每代突变的基因数很少C基因只要发生突变,生物的表现型就一定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8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

4、矮茎9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上述现象表明()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0Tay - 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下列表格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原因是()A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B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C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11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为无遗传效

5、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和b之间CI、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1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II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B在细胞分裂间期,a基因可能突变为b基因C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若某DNA分子中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13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部分时期及基因位置,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

6、乙、丙三种细胞均可在卵巢内观察B乙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2个染色单体C形成丙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D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14一个基因型为Aa的高等动物,其细胞的分裂和基因的行为都是正常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都有基因A与a的分离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都有基因A与A的分离CA基因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而该基因的表达发生在分裂期Da基因的突变发生在间期,而该基因是不表达的基因15德黑兰街头出现成群的变种巨鼠,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核辐射造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核辐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能诱导鼠的基因发生定向改变B. 投放

7、化学药剂灭鼠,将导致巨鼠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升髙C. 巨鼠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巨鼠的出现,是核辐射对突变的基因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16玉米(2n=20)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诱导过程某时段细胞中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17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

8、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突变基因一定会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子代个体18.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19.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20. 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见育种方法的

9、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处理材料21.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

10、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22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数发生改变的是( )A单倍体育种 B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C杂交育种 D转基因育种23. 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B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24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的育种方式属于杂交育种,优点是培育周期短B和的变异分别发生于有丝分裂

11、间期和减数分裂后期C过程利用了细胞全能性原理且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过程育种产生基因型AAaa个体的配子种类和比值为AA:Aa:aa=1:2:1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甲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B. 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C.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

12、者多于女患者D. 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26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改变B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27 在下面的家族系谱图中,1号的祖父不携带致病基因。若个体1与2婚配,其子女中携带者的概率是()A1/4B1/8 C1/9D1/1628.以下家系图中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遗传病、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AB C D29.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

13、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30.下列人类遗传病依次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先天性愚型囊性纤维病青少年型糖尿病性腺发育不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哮喘猫叫综合征先天性聋哑A BC D31.范科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范科尼贫血相关的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

14、会引起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C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32下列对有关鉴定性实验、观察类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调查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组织中脂肪的颜色反应实验时,必须使用显微镜B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C设计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自变量可设置酶的种类不同或者底物不同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一般应选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33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

15、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临床表现A第14号-肌球蛋白重链轻度至重度,发病早B第11号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轻度至重度,发病晚C第1号肌钙蛋白T2轻度肥厚,易猝死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的三对基因遵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发病较早且易猝死的个体含有的显性基因为A和CC如果在个体发育过程敲除了C基因,对易猝死的肥厚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DA、B和C三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存在的位置不同34下图所示为四个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16、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C甲、丙、丁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35蜘蛛脚样趾综合征是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该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1和5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一定相同C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D由图可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0%36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对其所生子女的预测,正确的是( )A.基因型有5种 B.儿子不可能是患者C.患病女

17、儿的概率是1/8 D.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3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21-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猫叫综合症患者5号染色体缺失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38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其中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该患病的弟弟。此家系中的1与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0、19 B0、16 C12、19 D12、1639为调查可变性红斑角化症遗传方式并绘制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人群中随

18、机抽样调查并统计B先调查基因型频率,再确定遗传方式C通常建立系谱图必需的信息不包括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40一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l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正常,这种遗传病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染色体正常,丈夫染色体的异常如图一所示:九号染色体有一片段易位到七号染色体上(7、9示正常染色体,7+和9-分别表示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时7与7+、9与9-能正常联会及分离)。图二示该家庭遗传系谱及染色体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夫妇生下相应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子代可能性为12B子代相应染色体组成与父亲具有相同缺陷的可能性为18C该痴呆患者来自含(7+、9)的精子和含(7,9)的卵细胞的结合D若父亲的一个精子含(7+、9),则来自同一精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