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3 种群和群落1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_种群_。2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_出生率死亡率_、_性别比例_、_年龄结构_等。3_种群密度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_标志重捕法_和_样方法_。4_出生率_和_死亡率_、_迁入率_和_迁出率_决定种群的大小,_年龄结构_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5.年龄组成的类型:_增长型_、_稳定型_、衰退型。6在_理想(食物充足、空间无限、气候适宜、无天敌)_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_不变()_。7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环境容纳量_,又称K值
2、。8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_食物来源_、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9种群数量变化包括_增长_、波动和下降等。10.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是生物群落。11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_空间结构_以及群落的演替。12群落的_物种组成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13种间关系包括_互利共生_、捕食、_竞争_和寄生等。14群落的_垂直_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_水平_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15群落的演替包括_初生_演替和_次生_演替。人类活动会改
3、变群落演替的_速度_和_方向_。16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_大_,群落结构_更复杂_,稳定性_提高_。【判断】(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X ) (2)种群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的,它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X )(3)一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4)出生、死亡、年龄等特征属于种群特征( X )(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6)动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 X )(7)样方法只能调查生物的种群密度( X )(8)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9)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只有种群生存所需的资源和空间
4、( X )(10)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增长速率( )(11)种群的“S”型增长,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X )(12)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 (13)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14)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15)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X )(16)群落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X )(17)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X )(18)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X )(19)人类活动对自然群落的影响总是破坏性的( X )(2
5、0)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21)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X )(22)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 X )(23)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 X ) (24)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X )【总结】技能1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2)比较两种
6、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实施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2)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一般以1m2 为宜)、取样的方法(有五点法和等距取样法);(3)计数每个样方内的所调查的个体数目,并换算成种群密度;(4)计算所有方法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1)捕获部分个体(记作N1),做上标记;(2)放回原环境;(3)一段时间后重捕(总数记作N0,其中带有标记的个体记作N2);(4)估计种群密度(记作N):N/N0=N1/N2适用范围个体分布范围小、活动能力小的生物,如植物、虫卵、蚜虫等;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如鸟 、狼等动物。注意事项(1)取样时做到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2)样方
7、大小可以根据调查对象适当变化。标记的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个体正常的生活调查期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等温馨提示:样方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图(甲、乙)。(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3)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模式图:统计图:曲线图:柱形图:方法指导: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例1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
8、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1:1:1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维持稳定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种鱼的种群密
9、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_活动能力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技能2 “J”型曲线和“S”型曲线(1)比较“J”型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不变越来越小有无K值无K值,持续增加有K值,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2)讨论模型构建的应用“S”型种群增长中K值与K/2值的应用:项目K/2值(增长率最大)K值灭鼠等有害动物灭鼠后,如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达不到灭鼠效果,因此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应控制在远低于K/2值改变环境,如地面硬化、清理垃圾等,从而降低
10、K值,使之不适合鼠生存捕鱼等资源利用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值附近,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因此鱼、森林等资源的数量应控制在不低于K/2值改善环境,如定期休渔、封山育林,提升K值濒危物种保护如大熊猫除用于科研外,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改善其生活环境如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K值例2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就地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基因频率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
11、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增加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竞争_。(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信息传递_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_(增长率)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技能4 种间关系类型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
12、藻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人和大肠杆菌;白蚁与鞭毛虫等寄生略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同一培养液中大小两种草履虫;牛与羊;水稻和稗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和羊如何难辨别的种间关系: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a.一
13、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技能5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比较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演替 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2)分析: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
14、”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群落演替的特征:方向:一定的方向性。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例5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
15、造了适宜环境技能6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分析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例6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16、 )A.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练一练】1.下面是对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正确的是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 计数 计算种群密度A BC D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17、 )A.海洋中藻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5.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B、在
18、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各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6.某小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在岛上物种丰富,椰树成荫,景色优美,已发展为旅游胜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椰树苗与椰树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C群落生物数量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它群落的重要特征D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7.冬虫夏草
19、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寄生B共生C竞争D捕食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9.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C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低10.
20、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物种数增加,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_。 图中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乙图中的_S0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 (n1n2n3)/3S0 _株/m2。(2) 导致甲的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光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垂直_结构。(3)若测定该区域1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专业化学品库房租赁与安全监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隐私信息保护保密协议范本修订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设施建筑门窗安装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抖音公司主播个人品牌打造与签约合同范本
- 2025版仓储租赁合同附带仓储保险及安全责任条款
- 2025年房屋抵押贷款专项基金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租赁艺术画廊及展览场地租赁合同
- 2025年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医学影像专业知识试题
- 2025版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展期协议合同范本
- 2025车辆抵押消费借款服务合同样本
- 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 GB/T 16571-201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 HCT多线切割工艺
- GB 16912-2008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 化学药品地标升国标第四册
- 2023年湖北农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凤凰网公益频道先生访谈记录
- 锻造作业指导书
- 喹钼柠酮配制
- 厂房改造合同范本
- 25吨吊车起重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