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身边的垃圾一主题活动提出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 城市卫生公共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小区附近、 道路两旁、 主要公共场所都安放了垃圾桶, 还专门有环卫人员管理、 打扫。按理说,城市、农村的环境会焕然一新。但是,现实却不容我们乐观。在我们周围, 还能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垃圾。 就拿我们所处的白泉来说, 我们学校附近随时能看到废纸、 塑料袋满天飞, 学校围墙外仅管设有垃圾桶, 但人们不是把垃圾倒入垃圾桶, 而是都倒在垃圾桶外。 在乡村的小溪、 水井内随处可看见废气的瓶子、油纸袋、废纸等,小河内有时甚至还有死猪、死猫、死狗,不少小区内还能见到垃圾堆积现象,不少家庭还有许多废弃的电脑、
2、电视机、手机、电池尚未处理现象。 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 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小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 建设家乡的生力军, 从小让他们调查、了解目前周围的环境现状, 有利于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小做好环保宣传员,为建设文明、整洁的新舟山作出贡献。二 设计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 将学生的需要、 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这次实践活动要克服当前基础
3、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 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 强调学生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 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 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预期目标1、知识目标( 1) 认识垃圾的种类,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2) 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 提高学生对自然、 社会和自我之
4、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 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 节约资源的 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3)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能力目标:( 1) 鼓励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的活动。( 2)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 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
5、发展。3、情感目标:( 1) 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 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四、活动适用的对象: 五年级学生。5、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6、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具体目标: 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方案,准备实施。活动时间 :课内 1 课时活动过程:1、看图片揭题同学们, 创造一个整洁、 优美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我们周围的
6、环境状况日趋在改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身边还存在着有许多垃圾, 影响着市容市貌, 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请你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垃圾?看周围的垃圾图片, 为了整治这些垃圾, 我们决定开展一次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我们将研究哪些子课题?3、集体交流,确定要研究的子课题。以调查的地点不同(家庭、工厂、学校、社区)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研究。参考子课题( 1) 每个地方有哪些垃圾?( 2) 垃圾的种类( 3) 垃圾的来源( 4) 垃圾的危害( 5) 治理垃圾的好举措4、建立课题小组,各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1)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由组合课题小组。( 2) 以小
7、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研究方案。5、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具体目标:a)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垃圾产生原因以及治理措施。b) 在调查中,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口语交际和其他综合能力。活动时间: 课外 1 周 活动过程:准备工作:1. 学生以调查的地点不同(家庭、工厂、学校、社区)分为四个小组进 行研究。2、各小组作好分工(摄影,记录、联络等)3 .联系工厂,组织参观厂区环境。4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作适当的指导。5 .按组设计好调查表格,并分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调查过程:我们的身边,每天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垃圾。垃圾破坏了我们原本整洁、 美好的环境。家里,妈妈每天都能拎出一大袋的垃
8、圾,学校里,值日生每天都能 扫出一畚箕一畚箕的垃圾;社区里,保洁工人每天也能扫满一车的垃圾;城市里, 每天有数以吨计的垃圾这么多的垃圾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查查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垃圾?它们是怎么来的?一、家庭组1 .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家里一天中产生的垃圾,把每个人扔入垃圾堆中的物 品名称和重量记录下来。不容易称重的请大人帮助估计一下。2 .调查家中人口:()居住地()日期()名称重量种类3.统计全组所有记录表中家庭垃圾的总重量,计算每一类垃圾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4 .统计家庭总数: _ _ 家庭总人口: 一大垃圾总量: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5、这些垃圾如何
9、处理?二、调查工厂组1 .在事先联系的工厂中,让学生分组在规定的厂区内调查。表格如下:名称数量功能危害2 .垃圾分类:类垃圾:()类垃圾:()类垃圾:()3 .设计回收利用垃圾设想。三、调查学校组1 .调查班级中产生垃圾的数量,表格如下:名称数量危害后无回收价值建议2 . 讨论出有价值的建议,提交给学校。四.调查社区组1.调查所在小区中的垃圾问题,表格如下:垃圾名称数量去向危害2.提出改善小区环境的建议,如设立垃圾箱、垃圾分袋分类堆放等合理化建议。3 .联系自身,你为小区应做些什么?五.汇总1 . 针对调查结果,商讨汇总意见。2 .查找上网或查找其它有关垃圾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垃圾的来源、处理技
10、术等。可 以一个人开展,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3 、提出垃圾回收、利用设想。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具体目标:(1)整理资料,提炼认识,撰写结题报告。(2)互相交流经验。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1周活动过程:1、各小组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2、撰写调查报告:主要内容框架(课题的选择、调查目的、调查过程、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建议、调查小组成员、调查时间等)3、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及形式。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如:出手抄报、小品、绘画、课件等第四阶段展示阶段具体目标:( 1) 通过成果交流,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成功喜悦。(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活动时间: 课内 2 课时活动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 我们经过为期几周的调查, 上网搜集资料, 对我们身边的垃圾有了充分地了解。 这节课请各组成员把自己调查、 研究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我们更清楚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性, 从小做一个环保小卫士。2、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学生作适当评价。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参与个人。3、活动小结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你有何收获和体会?4、教师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通风透光场所用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融服务电线电缆施工合同
- 果园加工租赁协议
- 微电影制作拍摄环境保护协议
- 2024年房产经纪/中介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业地产二手车位交易合同范本
- 2024年双层纸带过滤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卡氏微量水份测量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古城墙遗址保护合同
- 院落租赁合同:企业团建活动
- 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义务消防员安全培训课件
- DB33-T 2540-2022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评价规范
- 公司辟谣声明范文
- 病理生理学心衰课件
- 慢阻肺PPT精品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共10张ppt)青岛版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文版》(UCP600)
- 钻机驱动设备和传动系统
- 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
- 《推荐一本书》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