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元整理教案表格.com_第1页
五单元整理教案表格.com_第2页
五单元整理教案表格.com_第3页
五单元整理教案表格.com_第4页
五单元整理教案表格.com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五 单元 第 1 课课题18将相和课型精 读课时2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导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导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学具准备1学生搜集一些历史故事。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结合课文理解“完璧归赵、理屈

2、、理直气壮”等词的意思。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通过学习“完璧归赵”,初步了解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导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通过学习“完璧归赵”,初步了解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导学难点初步了解蔺相如的人物形象。课堂优质提问数量( )个1、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2、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揭题,解题,介绍背景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战国末期的故事将相和,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可用课

3、文中哪个成语来概括。2、简介时代背景。出示七国方位草图,简介时代背景。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1、默读课文。2、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课前进入新单元的导入学习,明确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

4、问题,全班交流解决。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新|课 |标|第 |一| 网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秦王没有办法,

5、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蔺相如是一个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抓人物的言行、动作、神态,通过充分朗读,体会人物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通过角色体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演读故事,为后面的课本剧表演做好铺垫。导学重点学会复述故事。

6、导学难点课文中的三个故事是围绕怎样一个中心组织在一起的。课堂优质提问数量( )个1、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2、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所学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谁能复述这个故事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自学提示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2)提问: 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这场斗争

7、,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两个故事的内容。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课文回归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自学提示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

8、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可以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以可以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

9、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并试着用因果关系的句式来说明。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两个故事的内容。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板书设计 完璧归赵 将相 渑池之会 廉颇和蔺相如 负荆请罪 (知错就改)(爱国)(顾全大局)X|k |作业设计1、 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 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教学反思 第 五 单元 第 1 课课题19 草船借箭课型精 读课时2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4、博览群书,学习诸葛亮宽阔的胸怀,识大体的品德,

10、将来做社会有用的人。导学重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导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查找相关资料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2、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导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导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课堂优质提问数量( )个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借箭的过程是

11、哪一部分?剩余部分分别讲什么?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直接导入新课解释题意,了解背景。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改写的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课题。1、谁知道“箭”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剑”字,这个“剑”和“箭”一样不一样?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你知道吗?2、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三国”指哪三国?(出示地图)它们分别由谁统治?3、“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4、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史称“三国鼎立”。周瑜、诸葛亮怎么会走到一起的?5、师出示多媒体边简介背景: 东

12、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了解背景,激发兴趣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读通课文,理清顺序。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作业: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借箭的过程是哪一部分?剩余部分分别讲什么?生自由读书。指名回答。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教师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1、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

13、个什么样的人?(师生读书)2、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总是“周瑜问,周瑜说”?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加上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提示语,再读读这段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人性特征。老师这里也提供一些提示语,看看可以用在何处,并说明为什么用这样的提示语。多媒体出示。3、学生默读、思考。4、讨论交流。5、分角色朗读。如男女生读,分组读等。6、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逼,刻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

14、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思考: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全面读文,整体了解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形象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从而了解他的才能。2、能简要地根据板书概括全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人物的特点。导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导学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课堂优质提问数量( )个1、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2、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3、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

15、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复习引入细读探究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的才干具体体现在哪里?1、幻灯出示三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轻声朗读一、二段课文。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赶造十万枝箭?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找出反映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2、读后讨论。3、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周瑜是怎样设计陷害诸葛亮的?4、分角色读周瑜与诸葛良亮的对话。明确学习任务17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细读探究总结全文诸葛亮顾全大局,答应赶造十万

16、枝箭。在鲁肃的帮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准备。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1、指名分节朗读,并概括每段意思。(板书)2、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出示卡片)(神机妙算、识天气、懂地理、知己知彼)3、默读课文,划出表现以上几点的语句。4、读后交流。教师相机出示7、8小节,划出有关语句。5、齐读7、8小节电脑显示:船一字儿摆开受箭的情形,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计算的准确与计谋的绝妙。6、 引读第9小节教师读第10节,学生齐读周瑜的话。1、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呢?(神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妙在能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2、朗读全文,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这堂课我们

17、通过讨论,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神机妙算,根据天气、地理、人的性格决定借箭的策略,最后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同时我们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杰出才干。他是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感知人物特点,并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读文板书设计 神机妙算 识天象四更时候大雾弥漫晓地利顺风顺水作业设计1.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教学反思第 五 单元 第 3 课课题20* 景阳冈课型略 读课时1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够

18、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导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导学难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具准备阅读水浒传有关章节好汉歌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导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导学难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课堂优质提问数量( )个1、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

19、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2、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20、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通过课文导读,明确学习要求,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抓主要内容,训练学生归纳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交流收获,激发阅读(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4、 “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1)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

21、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2)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了解更多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板书设计 20* 景 阳 冈喝酒-上山-打虎-下山(豪放 勇敢 机智) 作业设计1、把故事讲给爸妈听。2、阅读水浒传,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教学反思第 五 单元 第 4 课课题21* 猴王出世课型略 读课时1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

22、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而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一灿烂的瑰宝,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喜欢读、乐意读的好书。教学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意识。学习目标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

2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导学重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导学难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导学流程导学要点指导方式(主要措施)修改与补充设计意图漫谈“悟空”,揭示课

24、题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2、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3、同学们,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漫谈悟空引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初读课文,读通语句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师生交流。2、交流自学情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名曰:名字叫作。石窍:石头边隙。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