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流体流动习题答案_第1页
01流体流动习题答案_第2页
01流体流动习题答案_第3页
01流体流动习题答案_第4页
01流体流动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流体流动习题解答1. 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XlO3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x103Pa。解:真空度=大气压-绝压3P绝压PatmP真空度(98.7 13.3) 10 Pa表压二真空度=103Pa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kg/m3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9.6 m,油面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勺圆孔,其中心距 罐底 800 mm 孔盖用 14 m 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x106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解:设通过圆孔中心的水平液面生的静压强为P,则 p 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2、P g z 960 9.81 (9.6 0.8)82874 Pa(表压)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Pa,故孔盖内外所受的压强差为p 82874Pa作用在孔盖上的净压力为p pd282575(一0.762)3.76 104N44每个螺钉能承受的最大力为:F钉32.23 106 0.01424.96 103N钉4螺钉的个数为3.76 104/4.96 1037.58个所需的螺钉数量最少为 8 个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 U 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测得 R=400 mmR=50 mm 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 F3=50mm

3、试求AB 两处1000 9.81 0.05 13600 9.81 0.057161Pa(表压)4pBpDpAHggR 7161 13600 9.81 0.4 6.05 10 Pa4.本题附图为远距离制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 820 kg/m3。试求当压差计读数 R=68m时, 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 h0解: 如图,设水层吹气管出口处为 a,煤油层吹气管出口处为 b,且煤油层吹气 管到的表压强。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若以别表示气体、水与水银的密度,因为g高度所产生的压强差可以忽略。

4、由此可以认为PBPD。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知PAPCH2OgR3HggR2液气界面的高度为 H。则PaP1PbP2Pa油g(H1h)水g(H h)(表压)Pb油gHi(表压)U 管压差计中,PiP2HggR(忽略吹气管内的气柱压力)PaPbPiP2gR分别代入Pa与Pb的表达式,整理可得:油gh水g(Hh)HggH水HHgRh水油1000 1.0 13600 0.0680.418m1000 820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从压差指示剂的读数可以确定相界面的位置。并可通过控制分相槽底部排水阀的开关情况,使油水两相界面仍维持在两管之间。5.用本题附图中串联 U 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水面上方的蒸汽压,U 管压差

5、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 U 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已知水银面与基准面的垂直距 离分别为:hi=2.3 m、h2=1.2 m、ha=2.5 m 及 h4=1.4 m。锅中水面与基准面间的垂 直距离h5=3 m。大气压强pa=xio3Pa。试求锅炉上方水蒸气的压强 P。(分别以习题,附图习题方阳團Pa 和 kgf/cm2来计量)。解:如图所示标记等压面 2, 3, 4,大气压记为pa将以上四式相加并代入已知量3Pa99.3 10 Pa hi 2.3mh21.2m馆2.5mh41.4mh51.3mPoPa(h1h2h3h4)Hgg他h?h?)H2Og399.3 10(2.3 1.2 2.5 1.4)1

6、3600 9.8(3.0 1.4 2.51.2)1000 9.8423.645 10 Pa 3.72kgf /cm6. 根据本题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 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 P。压 差计中以油和水为指示液,其密度分别为 920 kg/m3及 998 kg/m3,U 管中油、水交 界面高度差 R=300 mm 两扩大室的内径 D 均为 60 mm U 管内径 d 为 6 mm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时,两扩大室液面平齐。解:可以知道当微差压差计的读数p pa时,两扩大室液面相齐。那么当压 力不同时,扩大室液面差 h 与 R 的关系可用下式计算:-D2h -d2R44当 R 300mm

7、时,h ()2R 0.3 ()20.003mD60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p (水 油)gR油g h(998 920) 9.81 0.3 920 9.81 0.0003257Pa(表压)7. 列管换热器的管束由 121 根25mm 2.5mm的铜管组成。空气以 9 m/s 速度在列管内流动。空气在管内的平均温度为 50C、压强为 196X103Pa(表压),当地大气压为x103Pa0试求:(1)空气的质量流量;(2)操作条件下空气的体 积流量;(3)将(2)P2PaPHgggh2)(1)P3P2H2Og(h3h2)P4P3Hgg(h3h4)PoP4H2Og(d h4)的计算结果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空气

8、的体积流量。解:wsuA nu 9m/s n 121121322A d2(25 2.5 2) 1030.000314m2442pM (196 98.4) 103(29 1 03)33.182kg/m RT8.314 (273 500)ws9 0.000314 3.182 1211.09kg/s3(2)VSuAn 9 0.000314 1210.342m /sp0V08.咼位槽内的水面咼于地面 8 m,水从108mm 4mm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 2 m 在本题特定条件下,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f6.5u2计算(不包括出口阻力损失),其中 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 m/s。试计算:(I)

9、 A A截面处水的流速;(2)水的流量,以 m/h 计。解:(1)取高位槽水面为上游截面 1 1,管路出口内侧为下游截面 2 2, 如图所示,那么z 8m, z22m(基准水平面为地面)U10, 5 P20(表压),A A处的流速与管路出口处的流速相同,UAU2(管径不变,密度相同)在截面 1 1和 2 2间列柏努利方程方程,得2g zhf,其中 hf6.5u222代入数据6.5u29.81 (8 2)解得uUA2.9m/spV1gT0T p0(196 98.7) 0.342273273 5098.70.863m3/s习JS8附圈323(2) VhuA 2.9 (108 4 2) 103360

10、0 82m3/h49. 20C 的水以 2.5 m/s 的流速流经38mm 2.5mm的水平管,此管以锥形管 与另一53mm 3mm的水平管相连。如本题附图所示,在锥形管两侧 A、B 处各插 入一垂直玻璃管以观察两截面的压强。若水流经 A、B 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为 kg, 求两玻璃管的水面差(以 m 计),并在本题附图中画出两玻璃管中水面的相对位置 。解:取A,B两点处所在的与管路垂直的平面分别为上游和下游截面A A和B B,如图所示,并取管路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为基准面,那么ZAZB0,uA2.5m/sUBUA(字)2dB2.5 (38 2.52)21.23m/s53 3 22UA2PA2PB

11、hf,A B22_ 2“ 一:2PBPA(UAUB2hf,A B)(2.51.232-1.5) 1000868.5Pa查表得到1Pa0.102mmH2O,那么868.588.5mmH2。0.102在截面 A A和 B B间列柏努利方程:P2P10,所以 A 点的压力大于 B 点的压力,即 B 管水柱比 A 管高mm10.用离心泵把 20C 的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本题附图所示。管路的直径均为76mm2.5mm,在操作下,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x103Pa;水流经吸入管与排出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可分别按h 2u2与 hf,210u2计算,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 u 为吸入或排出管的流速 m/s。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效功率。试求泵103Pa(的有解:取水槽中水面所在的平面为截面 1 1,并定为基准水平面。泵入口真空表连接处垂直于管子的截面为 2 2。水洗塔出口瞬为截誌韓如图所示,那NeWews261.3 7.912.26kW么有Z 0 z21.5m z 14m50 u2u3u 50(表压)33P224.66 10 Pa(表压)p398.07 10 Pa(表压)在截面 1 1和 2 2间列柏努利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