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课堂实录新人教版课前放映激趣音乐 flash :点点网改制的诙谐幽默的童年。(这首音乐及动化内容很符 合孩子们的心理,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都哈哈大笑起来。)师:大家都听得合不了嘴,其实有趣的不仅仅是这曲童年,最主要的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童趣。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童趣。(幻灯片一:标题)师:先请大家朗读全文,全班齐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男生读第三四段。(其实这暗合本文总分的结构)(生按要求朗读全文)师:大家读得还流畅,看来预习得不错,只是“不觉呀然一惊”中的“呀”应是第一声。师:现在我想举行一个游戏“接龙式帮帮我”,游

2、戏规则就是我来请一同学帮我解答一问题, 这个同学回答后再就自己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难题请教同学,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来,好不 好?生(齐):好!师:“又留蚊子素帐中”中的“素”我不是很理解,请班长大人帮帮我。班长:我想应该是“白色”。师:你怎么知道的?你有依据吗?班长:新白蛇娘传奇里的青蛇叫“小青”,白蛇叫“素贞”,她们都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师(笑):哇,你真了不起,电视剧的人物的名字都能用心领悟。你这么高明,有难题要大 家帮忙吗?班长(不好意思):“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不是很清楚,我想请许梦来帮我。生 1:很抱歉,这也是我的难题,我想请别的同学来帮我们。 师:请哪位同学帮帮

3、他们?生 2:精神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又高兴又满足。这是我查资料得来的。师:很不错,不清楚的地方查资料弄明白,这种学习态度值得我学习。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生 2: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以虫草为林”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都有“为”, 我想知道他们的读音都一样吗?各是什么意思?请陈可馨帮我。生 3:我只知道意思,读音不很清楚。“项为之强”和“为之怡然称快”中的是“因为”,“以虫草为林”中的是“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的是“被”。师:这是一词多意,陈可馨同学肯定是花了不少工夫弄清楚的。“为”的读音有两个,前面两个是第四声,后面两个是第二声。陈可馨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

4、吗?生 3:“私拟作群鹤舞空”中的“私”我想请肖豪帮忙。生 4:我妈妈经常讲“私房钱”,我想“私”就是“自己的”。老师,“鹤唳云端”中“唳”是“鸣叫”的意思,我记得有一个成语就有这个字,可我忘了是哪个成语, 请许明轩告诉我。生 5:对不起,我不知道。李会是我们班的成语大王,我想她肯定知道。生 6:风声鹤唳。师:大家能够由此及彼,这就是学习的主动性。李会,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生 6:“兴正浓”的“兴”是“兴趣”的意思,课后习题告诉我们这是加字法,我想知道文 言文中哪些词的解释可用加字法?师:大家再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文言词的解释用了这种方法?生 7:“必细察其纹理”中的“细”是“仔细”,“察”

5、是“观察”。生 8:“果如鹤唳云端”中“果”是“果然”生 9:“驱之别院”中的“驱”是“驱赶”。 师:文言文中很多词是单音节词, 现在变成了双音节词,对这样的词我们只要根据语境组词 就行了,这就是“加字法”。除了这种方法,课后习题还告诉我们一种“换字法”。如“方 正浓”中的“方”,现在仍有“方”字,组词有“方向”“对方”等词,和本课语境结合起 来解释不通,就不能用“加字法”,只能用换字的方法,换成“正“。大家再找找看,文中 还有哪些文言词的解释用了这种方法?生 10 :“盖一癞虾蟆”中的“盖”,现在一般组词是“盖子”,用在这里不合适,请大家 告诉我换一个什么词好。生 11 :根据语境,应该是“

6、原来“。 师:词句理解还有疑难吗? 生:没有了。师:过了字词这一关,我们来欣赏一幅有趣的图, 这是编辑为我们配的,看看画了些什么? 生 1:画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烟杆。师:为什么说是烟杆呢?生 1:文中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我认为是用烟杆在熏烟。 师:其实这里的烟不是用烟杆熏出的, 应该是以前人们用艾草制作的熏蚊子的蚊烟。 看看还 画了些什么?生 2:还画了仙鹤,柳枝。 师:你说是仙鹤,就更有美感了,不过,这是柳枝吗?生 3:我认为应该是蚊帐,文中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可见他是在蚊帐中熏蚊子。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你们能用四五个字给这幅画命个名吗?生 1:青云白鹤观。

7、师:真聪明,直接从文中就找到了现成的名字。生 2:鹤立云端图。生 3:群鹤舞空图。生 4:帐中戏蚊图。师:图有趣, 文字更有趣, 大家不妨把这有趣的文字读一读, 读的时候放松一些, 带着有趣、 愉快的心情,好,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生自由朗读) 师:编者只给我们配了“帐中戏蚊”的插图,现在请大家听同学朗读第三段、第四段,并仿 照上图,自己也来设计一幅图。请班长给我们推荐两位同学朗读。(两生朗读,其余学生构思)师: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 大家头脑中肯定有一些画面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 不要求画出来, 只请你把你的构思讲出来。(学生构思)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奇思构想。你构思的是一幅什么图

8、?生 1:花台、小草、两虫、癞蛤蟆生 2:我根据最后一句设计的是一男孩拿着一根小草在驱赶蛤蟆。 师:不错,有情节了。生 3:一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 师:你是根据哪些内容来设计的?生 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生 4:我根据“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设计了一个癞蛤蟆在草丛中吞吃两只小虫。生 5:我设计的是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舌头伸得长长的,两只小虫吓得腿直打颤。 (全班同学大笑)师(笑):嘿,你还设计了细节,生动形象。生 6:我设计的是在丘陵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两只猛兽在相斗。 师:这也是根据“见二虫斗草间”想到的,不过画面的图景完全不同了。生 7:一个怪兽很大,就像

9、动画片奥特曼里的怪兽,头差不多顶到天了,脚一踩下去,一座 土丘就崩塌了,他张开血盆大口,两只猛兽打呀打,不自觉就打到怪兽的嘴里了。(全班同学又大笑起来) 师(笑):你设计得好恐怖哟。我自己也设计了两幅图,请看大屏幕。(放映 flash 二:一个小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踩 倒小草,踢着土块而来。Flash 三: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两只猛兽正在搏斗,一癞蛤蟆似的巨型怪兽拔山倒树而来, 张开血盆大口吞掉两猛兽。)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画花台小草小虫癞蛤蟆,一种是画丘壑树林猛兽,你赞同哪一 种构思?为什么?生 1:我赞同前一种,因为这是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生 2:我

10、赞同后一种,文中有具体的语句显示了的。 师:你能给大家朗读出来吗?(生 2 朗读:“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生 3:我认为“拔山倒树”这四个字就暗示我们要画丘壑树林。 师:大家从文字上找到了自己的观点,你们还可以从编辑配的插图上受的启示呀, 谁说说看。 生 1:插图上画的是白鹤而不是蚊子。师:编辑配插图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你们想想为什么要画白鹤呢?你们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生 2:如果画的是蚊子,就没趣了。生 3:我们就体会不了作者为什么在蚊子身上能享受到乐趣,因为蚊子根本没有趣,有趣的 是“群鹤舞空”的景象。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戏蚊之趣

11、”和“草虫之趣”,也知道有趣的不是蚊、 草丛、 虾蟆这些物, 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的精神之趣,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感受 的句子。(学生分析)生 1:为之怡然称快。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生 3:兴正浓。生 4:我认为“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可见作者忘了自己是谁,情感完全和所见到的景物 一样了,这个最能看出作者的心理愉悦。师:你分析得真好,就请你带着大家把这些句子读一遍。 (学生朗读)师:在鞭蛤蟆的情节中, 小沈复肯定也有很多心理活动, 却没有写出来,怎么办呢?请大家 做一个游戏:你是小沈复,你一边打蛤蟆一边在对蛤蟆说些什么呢? (学生立即拿出草稿纸写起来,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了)师:

12、哪位小沈复先来?生 1:你这丑八怪,这两只小虫与你无怨无仇,你竟敢下如此毒口!看我不揍扁你!师:你这是路见不平。生 2:你这鬼东西,吃我的小虫,坏我的心情,看我怎样教训你!师:所以你要驱赶蛤蟆。生 3:你这小东西,吓我一跳,真是该死,不过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放你一条生路,快滚!嘿,不滚,看鞭。师:哟,还有宽容之心。生 4:喂,你是哪蹦出来的,一下子就杀了两个,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我不给点颜色 你看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师:真是有趣,如果说作者获得了物外之趣,你们可就获得了文外之趣。可是为什么我碰到 蚊子、癞蛤蟆总是感受不到有趣呢,你是小沈复,请你告诉我获得物外之趣”的诀窍,好 吗?生 1 您要

13、有童心,好奇心。生 2:您还要仔细观察。生 3:您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师:你们从哪知道的?生齐答:第一段。师:让我们把这诀窍牢记在心,请大家一起把这段读一遍。(师生齐读)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本文主旨?生齐答:物外之趣。师:其实,文中所写的童趣,我们同学也可能听说过、见过,甚至经历过,所以读起来特别 亲切。同学们,请打开你们记忆的大门,跟着大屏幕一起分享童年的乐趣吧。我们尝试每一 画面深情地配两三句解说词,好吗?(放映配乐 flash)(学生准备)师(放映配乐 flash :孩子们玩“斗鸡”游戏)(学着童声):别躲开,我最厉害,有谁撞得过我!生 1 (放映配乐 flash :孩子们在

14、“跳房子”)(语气自豪):我的收获可不小哟,你们看, 小伙伴们都羡慕不已呢!生 2 (放映配乐 flash :一个小孩子睡在树叶上,头枕在两个西瓜上)(语气炫耀):嘿, 我的树叶床可真舒服呀,你们看,我的枕头是什么?生 3 (放映配乐 flash :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拍手)(语气高兴):你拍一,我拍一,我们 一起做游戏。生 4 (放映配乐 flash :“斗蛐蛐”的游戏):斗呀斗,斗呀斗,你斗得过我吗?生 5 (放映配乐 flash :几个孩子在钓鱼,一个孩子在钓到的鱼嘴里取鱼钩)(语气得意)小鱼呀小鱼,怎么样,你终究还是上了我的钩吧!师(深情地):撕下岁月的日历,每一张都写满童趣。 同学们,

15、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 生活!下课!2019-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端午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材分析:端午日 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民俗风情” 主题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山西茶峒人端午日的习俗, 着重描写了赛龙舟和追鸭子的场景 , 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表现了奋发向上、 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六册教材中只有这一单元的 主题是“民俗风情”, 且本文是一篇新增加的课文, 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让师生自由发挥的 空间,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拘泥于课文, 而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带动学生对课

16、外生活的关 注,对家乡、对祖国斑斓多彩民俗文化的了解。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民俗风情的魅力。能力目标: 体会文章动静结合, 虚实相映的描写方法,揣摩划龙舟的精彩场面,然后学以致 用。情感目标: 感受赛龙舟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及对人们精神的激励, 领悟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 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 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揣摩划龙舟的精彩场面。教学难点 : 学习本文场面描写的方法,即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和虚实相结合。教学方法:这课主要通过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式的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为其 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

17、容、教学媒体和交流方式。为了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师的有 效指导,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 平台,真正贯彻新课程提出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的教学理念。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由提问传统节日而引出端午节, 接着多媒体介绍屈原的传说并让学生结合当地来说出 一些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用多媒体为学生拓宽知识面介绍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当地有哪些风俗 习惯, 再以“同学们想知道湖南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吗?” 一句来引导揭题,板书课 题“端午日”沈从文。这一过程计划是 5 分钟。2作者简介、齐读字词。【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建

18、议: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注 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以一开始我以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 引入,让学生在直观上就产生了对传统节日,特别是端午节的回忆和遐想,便于进入课题。 导入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标要求在教材内容教授上注重知识能力之间的 联系。关于作者的介绍重点在于粗略了解他的文笔特色, 便于学生初步领会文章的风格。 语 文课程标准还规定: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会拼音汉语;能正确 工整地书写汉字。所以掌握语言文字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是需始终重视的方面。 】(二)整体感知:(用多媒体出示整体感知要求: )大声地有感情

19、地朗读全文,并思考:1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作的?体现它的词或句子是什么?2湘西人民的端午习俗有哪些?3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一下在端午节这一天湘西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 (请一位学生按照课件出示的填空题形式说出答案,然后全班交流总结。 )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作品阅读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 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提炼概 括能力,也为文章主旨的自主分析奠定基础。填空的形式既便于学生筛选信息,又能体现 宏观性。】(三)精读探究: 找出文中关于赛龙舟的动词,想想这些词表现出了怎样的场面和精神面貌?(桨 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 、

20、拿 、挥动、指挥 ;锣鼓手敲打、 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从正面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2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 种种情形。” )3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 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 这与龙舟赛有关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作用是什么?(这属于联想。 两者相似点在: 鼓声如雷声, 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4梁红

21、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 热闹欢腾。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侧面描写。 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 度和热烈氛围。 )【总结龙舟赛场面的基础上观看真实龙舟赛的视频,加深印象】5请你们开动一下你们的脑筋,也来试着联想一下,假如你处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令人热 血沸腾的场景之中,耳朵里充满了呐喊之声,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例如运动场,足球比赛,大型歌舞演唱会,激烈的战斗场面)6能不能从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龙舟赛热闹欢腾场面的侧面描写的内容?除了龙舟赛的船手 们,最热闹的应该是谁呀?(看比赛的人们:

22、 “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 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不讲等级,不论老少,倾家出去,全城出击,争睹龙舟竞 赛,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了龙舟赛的热烈欢腾。 )7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张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是不是?所谓的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8是不是获胜的龙舟上的所有的船手都有呀?那他们图个啥? (体现出团队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或者说,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奋力拼搏精 神,表现出的是人与人的真诚。 )由于文章详略处理明显,对于描写简略的捉鸭子场面我也采取简略处理的方法,仅提一 问:“除了赛龙舟,还有什么节目,目的是什么?” (竞追鸭子。与民同乐,还是为了突出节日的欢腾气氛!【设计意图:问题的设置上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个问题的思考分析足以让文章的中心 和主题完美呈现,这样的方式水到渠成,学生也乐于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交流,教 师在其中只是引导指点,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自主合作性”。 】(四)拓展迁移: (1)韩国申遗引发的思考。去年, 就在全国纷纷举行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