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_第1页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_第2页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_第3页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_第4页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 3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1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2 .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 故不能单独应用。3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一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

2、系统的控制质量。3-4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答:1.余差(静态偏差)e: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8)与给定值c之差。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希望余差越小越好。2.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BnBn<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1,系统是稳定的,若 4,系统为4: 1的衰减振荡,是比较理想的。衡量系统稳定性也可以用衰减率小B BB4 .最大偏差A:

3、对定值系统,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峰值与给定值C之差,它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5 .过程过渡时间:过渡过程时间定义为从扰动开始到被控参数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或毛 (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系统过渡过程快慢的质量指标, 越小,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6 .峰值时间:从扰动开始到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系统要 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它反映了系统响应的灵敏程度。静态指标是余差,动态时间为衰减比(衰减率)、最大偏差、过程过渡时间、峰值时间。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2-i如图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Qi,流出量为Q2, Q3,液位h为

4、被控参数,C为容量系数,并设R1、R2、R3均为线性液阻,要求:(1)列出过程的微分方程组;(2)(3)画出过程的方框图。山解:(1)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流入量=流出量:Qidh (Q2 Q3) dt过程的微分方程的增量形式:QiQ2Q3)d h C dt中间变量:Q2R2Q3R3消除中间变量:R2R3Qid ICR2 R3 dt(R3R2) h同除(R23)得至ij:R2R3R2R3QiCR2R3 d hR2R3 dt求过程的传递函数 Wo (S) = H (S) i (S);R2R3R2R3上式可写为:R QiCR*(2)变换得到:RQ1(S) CRSH(S) H(S)传递函数:Wo(s

5、)H(s)Qi(s) RCS i(3)过程的方框图:22 .如图所示:Qi为过程的流入量,Q2为流出流量,h为液位高度,C为容量系数,若以Qi为过程的输入量,h为输出量(被控量),设Ri、R2为线性液阻,求过程的传递函数Wo(S)=H(S)i(S)。解: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流入量=流出量:过程的微分方程的增量形式:QiQ2中间变量:Q2R2一 - d hR2 Q1CR2hdtR2Q1(S) CR2SH(S) H(S)传递函数:Wo(s)鼠 cRhI,即出现纯时延,由于管道流量恒定,所以Qi(s) CR2s 12-5某过程在阶跃扰动量A u=20%,其液位过程阶跃响应数据见下表:其传递函数为:

6、如果考虑管道长度01020406080100140180260300400500000.20.82.03.65. 48. 811. 814. 416. 618. 419. 2(1) 画出液位h的阶跃响应曲线(2) 求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解:方法一:图解法由图可以看出:过程应该用一阶加延时系统。K。y( ) y(0)X0201000.2从图中得到:6 40s,T= 260 40= 220s方法二:计算法:Wo(S)K0 s 10040Se eTS 1220 S 11 ti G。在图中取 y(t1) = 0.33 y")y(t2)= 0.39y(8)y(t3) = 0.632 yQ) y(

7、t4)= 0.7 y(oo)得 t= 125st2 = 140s t3 = 225s t4 =260sT12(t3 t2 ) 150s 1 2t2 t355st4 t1T241168s 20.83tlt4257 s可见数据很接近,于是:T0 T-T2 159s 0-2 56s22过程数学模型:Wo(s)KoseTS 1100 e159S 156S根据直线2和直线3,与纵坐标、横坐标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求出时间参数T1、 T2:26某过程在阶跃扰动A I= 1.5作用下,其输出响应数据见下表:t()1234567891011ooY( C)4.04.04.24.85.15. 45. 75.85.

8、 855. 96.06.0解:求出y(°°)y值如下表:t()1234567891011ooY( C)2.02.01.81.51.20. 50. 30.20. 150. 100根据表格在半对数纸上描绘出曲线1,曲线1作直线部分的延长线2, 2线减去1线得到直线3。由A1 = 7, B1 = 0.1 , t1 = 10sT1tj2.303(lg A11g B1 )10s2.303(1g 7 1g 0.1)2.35由 A2=5, B2=0.1t2 = 6s2.303(lg A2 1g B2)6s2.303(1g 5 lg0.1)1.53该过程的数学模型为:K。W0(s)1.3(

9、Ts 1)(T2s 1) (2.35s 1)( 1.53s 1)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32有一压力控制系统选用出压力变送器,其量程为0200。生产工艺要求被控压力为150虫,现将该变送器量程调整到100200 ,求零点迁移前后该压力变送器的灵敏度。解:零点迁移前灵敏度:20 4Ki 0.08mA/kPa200 0零点迁移后灵敏度:20 4K10.16mA/kPa200 1003-4某出直流毫伏变送器,其零点移到=5,零迁后的量程为 10,求该变送器输出10 =10时的输入是多少毫伏?解:分析:零点迁移后 510对应输出为4-20,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的几何关系有:, ac eb 5 6 abdc 1

10、61.88|0= 10时,输入电压为:=5+ 1.88= 6.88 ()3-7.说明出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冷端温度补偿原理。以A和B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材料种类和接触点的温度有关。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被测温度 T具有单值函数关系。但是,其前提条件必须保持冷端温度T0不变。E(t,t。)eAB(t) eAB(t。)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不仅与热端温度有关,而且还与冷端温度有关。实际使用中冷端暴露在仪表之外,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必须进行冷端补偿(温度校正)热电偶冷端温度的补偿方法(1)补偿导线法(延伸导线法):用与热电偶热电性质相同的臂长补偿导线(或称延伸导线)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保持

11、恒定的地方。(2)冷端恒温法: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恒定温度的容器内或场合内。(3)冷端温度修正法(计算校正法):(4)补偿电桥法: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相应的不平衡电势补偿由于热电偶冷端温度变 化引起的测量误差。3-8-m温度变送器是如何使被测温读与输出信号I。成线性关系的?简述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与热电阻温度的线性化原理。3-5 出温度变送器测温范围为8001200 °C。选择哪一种测温元件较为合适?当输出电流为16时,被测温度是多少?解:检测温度高于 600C ,应选择热电偶测温元件。abac bdce400 1216300I0=16时,被测温度为:T= 800+300= 1100 ( C

12、)3-6出温度变送器测温范围为400600 °C。选择哪一种测温元件较为合理?当温度从500 C变化到550 °C时,输出电流变化多少?解:检测温度低于600 C,应选择钳电阻测温元件。20 4 。一K120 40.08mA/ C600 200温度变化50c时,输出电流变化:AU 0.08 C X50 C = 438用标准孔板测量气体流量,给定设计参数p= 0.8, t= 20°C。实际被测介质参数 p1=0.8,t1=30Co仪表显示流量 Q = 3800m3h,求被测介质实际流量大小。39 一只用水标定的浮子流量计,其满刻度值为1000m3,不锈钢浮子密度为7

13、.92a现用来测量密度为0.723勺乙醇流量,问浮子流量计的测量上限是多少?解:设转子、水、被测液体的密度分别为仍、p0、%由液体流量的修正公式,密度修正系数:%( 1) 0(7920 720)1000K.: 1.2X 10)(7920 1000)720根据修正系数求得,浮子流量计的测量上限是:Q2 = 0 =1.2 汉000= 1200 m3316简述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某涡轮流量计的仪表常数K= 150.4次,当它测量流量时的输出频率为?=400时,求其瞬时体积流量为每小时多少立方米?第四章思考题与习题4-1什么是正作用调节器和反作用调节器?如何实现调节器的正反作用?答:输入增加时,调节

14、器输出也随之增加称为正作用调节器;输入增加时,调节器输出减小称为反作用调节器。在调节器输入级的输入端设有一个双向开关S7,通过切换改变输入信号的极性来实现调节器的正反作用。4-3如何测定一出调节器的微分时间和积分时间?答:一、微分传递函数为:Wpd(S)拉氏反变换得阶跃作用下的时间函数:V02(t) 1 TdSKD 1 兀sKdSt1 (Kd 1)e TD Vo1(t)K D当 t = t(0+)时,V02(0 )Vo1(t)当t=8时,由图有:V02(0 )KdVo1(t)V02V02( )K DV02V02()0.632实验得到曲线后,可以按图求取微分时间二、积分传递函数:Wpi(S)Ci

15、Cm1, TiS1 .KiTiSV03(t)2KCm I(Ki1 )e KIT1 V02(t)t=0 时,V03(0)302CMt=oo 时,V03 ()1 K i V02C Mt=时:CiV03()2 V02Cm. * *一*、43设一出基型倜节器的参数的刻度值为8= 0.50, = 30s, = 20s。计算实际值 8、和 之值。解:先计算 F:F= 1 + = 1 + 2/3=1.678、之实际值:6=> 0.5/1.67= 0.3* . _= =17.9* _= =11.949某流体的最大流量为80 m3 ,改流体密度为 0.16X1023,阀前后一压差为 0.1,试选择调节阀的

16、公称直径和阀座直径。(要求泄露量小)解:调节阀的流通能力 C为:C qJ一 8016 1010.12m3/hP .0.1取 C 12m3/h查表得=32, = 32 。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6-5调节器的P、控制规律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各用于什么场合?答:比例控制规律 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时间常数不太大,扰动幅度较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高,允许有余差的场合。如贮罐液位、塔釜液位的控制和不太重要的蒸汽压力的控制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小,负荷变化不太大,工艺上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如流量或压力的控制。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引入了微分,会有超前控制作用,能使系

17、统的稳定性增加,最大偏对于差和余差减小,加快了控制过程,改善了控制质量。适用于过程容量滞后较大的场合。滞后很小和扰动作用频繁的系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微分作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可以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它适用于容量滞后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反应器、聚合釜的温度控制。6-7在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热物料温度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故设计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画出控制框图,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确定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控制规律及其正、反作用方式。解:系统方框图:被控过程为加热炉;被控参数是热物料的温度;控制参数为燃料

18、的流量。加热炉的过程特性一般为二阶带时延特性,即过程为非线性特性。因此,调节阀流量特性选择对数特性调节阀。根据生产安全原则,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该停止输送燃料,调节阀应选用气开式。即无气时调节阀关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应该在根据工艺要求,原则是:使整个回路构成负反馈系统。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判断关系为:(控制器“土”)(控制阀“土”)(对象"±”)= "”调节阀:气开式为“ + ” ,气关式为“一”;控制器:正作用为“ + ” ,反作用为“一”;被控对象:按工艺要求分析,通过控制阀的物量或能量增加时,被控制量也随之增加为“ 十 ” ;反之随之降低的为“一”;变送器

19、一般视为正作用。根据安全要求,调节阀选气开式为正,温度变送器一般为正,当调节器增加时,温度值增加,故过程(对象)为正,为了保证闭环为负。所以调节器应为负作用。6-8下图为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生产工艺要求汽包水位一定必须稳定。画出控制系 统框图,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确定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气开、气关形式和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及其正反作用方式。解:控制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被控过程为汽包;被控参数是汽包的液 位;控制参数为给水的流量。汽包的过程特性为一阶带时延特性,即 过程为非线性特性。因此,调节阀流量特性选 择对数特性调节阀。根据生产安全原则,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该停止输送燃料,调节阀应选

20、用气关式。即 无气时调节阀打开。保证在控制出现故障时,汽包不会干烧。调节阀:选择气关式调节阀,故为“一”;被控对象:按工艺要求分析,通过给水增加时,被控制参数的液位也会增加。所以Ko 为 “ + ” ;变送器一般视为正作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判断关系为: (控制器”)(控制阀“一” )(对象" + ”)= "”根据判断关系式,调节器应为正作用。o0.20.40.60.81.01.2y(t)200.1201.1204.0227.0251.0280.0302.51.41.61.82.02.22.42.6y(t)318.0329.5336.0339.0340.5341.0341.

21、26-9某过程控制通道作阶跃实验,输入信号Au=50,其记录数据见表 6- 11(1)用一阶加纯时延近似该过程的传递函数,求Ko、T0、和0值。(2)用动态响应曲线法整定调节器的参数(取p =1,6 =0.75)。解:(1)根据表611得到过程阶跃响应曲线:i/min由图读得 To=1.08 0= 0.42y( ) y(0)341.5 200K 0 2.82x050W0(s).-0.2<0.38< 1 -0-0.420 39T01.08根据动态特性整定公式有:2.820.42Se 1.08s 10.082.6 T0.6 T00.81= 0.8 T0=0.746-10对某过程控制通道

22、作一阶跃实3输入阶跃信号A科=5,阶跃响应记录数据如表所示。(1) 若过程利用一阶加纯时延环节来描述,试求 K。、To、r 0(2) 设系统采用调节规律,按 4: 1衰减比,用反应曲线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求 B、时间()0510152025303540被控量y0. 6500. 6510. 6520. 6680. 7350. 8170. 8810. 9791 . 075时间()455055606570758085被控量y1 . 1511. 2131 . 2391 . 2621. 3111 . 3291. 3381 . 3501 . 351解:(1)求过程的传递函数,由表作图:从图中可以得到:625

23、= 1500s ; To= 30= 1800s采用一阶加时延系统则:W0(s)-e S (1 T°s)k y( ) y(0)K0 X00.7 1.40.5将数值代入得:W0(s)1 .4150Se (1 180s)(2)因为T T0 = 1500/1800= 0.83V 1取(f)= 0.75的有自衡过程的整定公式:a.比例系数8:一 0.082.6 1 T02.60.83 0.152.6 0.48 1.240.83 0.6b.积分时间常数:=0.8T0= 1440(s)1.4612已知被控制过程的传递函数Wo(s)(ToS 1)Se ,其中 To=6s, td= 3s。响应曲线法整

24、定、调节器的参数;再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调节器的参数(设=10s, Bk试用0.4);并将两种整定方法的参数进行比较。解:对有自衡能力的系统p= 1,T0 / r 0=0.5 o0.5 0.082.6 0.990.5 0.6一 0.08cc 1 To一 0.6T02.6采用特性参数法(响应曲线法)公式及控制规律,有:=0.8T0=4.8(s)对控制规律调节器,有0.8 P0.8 2.60.5 0.080.5 0.70.91=0.25 p o=0.75(s)采用临界比例度法,对调节规律:2.2 P 0.88=0.85= 8,5(s)两种整定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比例度比较接近、相差较大。在工程实践中应该应用不 同的整定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控制效果最佳方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7-2在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副回路设计和副参数的选择应考虑哪几个原则?答:副回路设计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副变量,从而组成一个以副变量为被控变量的副回路。副回路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1)副参数选择应该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道短的参数作为副回路的控制参数。当对象具有较大的纯时延时,应使所设计的副回路尽量少包括最好不包括纯时延。(2)使系统中的主要干扰包含在副环内。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副环内包含更多一些干扰。当对象具有非线性环节时,在设计时将副环内包含更多一些干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