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新_第1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新_第2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新_第3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新_第4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题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一)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2、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能力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情感目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教学媒体圆的模型、圆规、三角板教 学 过 程一、观察思考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

2、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二、画圆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

3、一试。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三、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四、画一画,想一想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

4、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五、应用提高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六、作业教材第6页(1)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一)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教学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教学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教学媒体纸片(圆形,方

5、形,椭圆形)教 学 过 程一、知识回顾1、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 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1) 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2) 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3) 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3、 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二、新课探究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4、小组内讨论交流

6、,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三、观看图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圆 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四、拓展应用1、用圆的知识解释井盖

7、为什么是圆的?2、人们在围观时,为什么会自然的围成圆形呢?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五、课后延伸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六、作业教材第6页(2)、(3)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二) (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能力目标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情感目标了解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同一个圆

8、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教学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教学媒体圆规、直尺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探索活动:二、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9、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4、完成书后第3题。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1、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同一个圆里 d=2r 或r=1/2d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10、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二) (第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巩固圆的认识。2、会用圆规画圆。3、正确解答相关习题。能力目标掌握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优越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相关习题。教学难点圆的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及空间观念的发展。主要教法判断法 讲授法 练习法教学媒体圆规 直尺教 学 过 程一、 温馨回忆:1、我们认识了圆,这节课先来个温馨回忆,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2、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板书出来。 圆的画法 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他们的关系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优越性 圆的对称性 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二、我们认识了圆,还要会应用我们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认

11、识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三、判断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径都相等。(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都是直径。( )四、看图回答。教材第9页填一填五、作业1、教材第9页1、3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一单元: 圆的周长 (第5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情感目标

1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教学媒体圆规 直尺 绳子 纸板教 学 过 程一、引入 1.实践引题。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如果第二个圆一周长度(周长)要求比刚才这个圆的周长大,画的时候该怎么办?(半径变大,直径变大。)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揭示课题。二、展开 1.按课本P14问题中的插图和讨论题,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 2.出示P14活动用的圆纸板,求它的周长,有什么办法?(绳子绕一周,量绳子;铁丝剪断,化曲为直。) 出示一个圆形,求它一周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

13、引出在尺上滚动周长的方法。)在滚时要注意什么?(滚动时很容易原地打转,测量时容易有误差,所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分组操作:用滚动(将圆片拿起,放在尺上滚)或用绳子绕一周,测绳子长度的方法,分别测出直径是2,3,4,5的圆的周长,填表计算,观察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 然后分小组汇报,由多组汇报都得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 4.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汇报观察结果。经实验得出:不管多大的圆,它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是一个常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 因此: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d或C=2r最后要向学生说

14、明,大家实验结果不统一,是由于滚动时有磨擦力等因素干扰,无法很精确。5.介绍数学家祖冲之,认识圆周率。为了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的值,数学家们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比一个更精确的近似值。三巩固 1.请生复述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四总结五作业教材16-17页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一单元: 圆的面积 (第6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15、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能力目标解决生活上遇到关于圆面积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并掌握求圆面积的三种不同情况。教学难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教学媒体圆规 直尺 三角尺 等分好的圆形纸片。教 学 过 程一引入 1.什么叫做圆面积? 2.出示大小略有不同的两个圆,让学生比较哪个圆的面积大?大多少?(学生口答后把两圆重叠,比较大小。)相差多少呢? 3.引出课题。二推导 1.问:小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半径×半

16、径)圆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谁大谁小?圆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呢?2倍呢? 2.师生共同操作: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按要求对折4次(注意第4次折的折法,是按角对分地折),然后拿尺量出一等腰三角形剪一刀,展开,得到一个近似于圆的纸片。 3.教师操作: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5次,剪一刀展开。与前一次剪的作比较,使学生知道,随着折的次数不断增加,剪下的图形也就越接近圆。 4.分析推导。师生共同拿出剪好的图形分析:这个图形等分成若干块,每一块都是什么形状?(等腰三角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求?随着折的次数不断增加,剪下的图形的面积也就越接近什么图形的面积? 板书:图形面积=等腰三角形面积×n=底

17、×高÷2×n=C××r÷2×n=2r××r××n 圆的面积=r2 边板书边提问:等腰三角形的底是多少?(C×)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什么?(半径r)5.在上面推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分4人小组动手把准备的圆分成相等的16个小扇形,再拼成其他图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教师巡视,取学生拼成的各式各样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选其中两个进行分析。三巩固试一试。 四总结 1.提问: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周长,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吗?那么怎样求半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8、r=、r=。 2.面积呢?板书:S=r2=()2=()2五作业。教材27-28页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一)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求一个

19、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直尺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一、 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盒子中有45厘米3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厘米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2、展示学生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二、试一试1、 出示教科书32上面的问题2、 思考:“降低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3、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 班内交流三、 练一

20、练1. 教科书P32练一练第1题2. 教科书P32练一练第2题3. 教科书P32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 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二)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情感目标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引导上教学重点

21、分析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直尺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一、导 入1、 我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2、 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 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000年某地

22、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2001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2、线段图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00年和2001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评价 25% = 1/42万公顷2000年 25% 2001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2、 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3、 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 30 × 80% =

23、24(元) 30 24 = 6(元) 办法二: 30 × ( 1 80%)= 30 × 20 %= 6(元)四、练一练1、教科书P35练一练第1题2、教科书P35练一练第2题3、教科书P35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三) (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通过类比法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3、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

24、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分析“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通过类比法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直尺、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二、教学新课。1、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师提问: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2、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比较学生发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年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年增多,可见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

25、活水平越来越高。)3、如果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A:B:(1)列式计算:210÷(65%-35%)(2)说说解题思路。(3)你能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吗?三、强化练习。教材P39页试一试第1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五、作业1、课内:P39试一试第2题,练一练第12题。2、课外:P40第35题。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四) (第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

26、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能力目标懂得利率、保险费率和税率的意义间的理解情感目标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利息和税款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主要教法讲授法 练习法 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直尺、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一、 谈话导入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样支配的?(如果学生没有提到银行,则由教师引导揭题)二、 探究新知1、 利息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师:你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师:如果陈杰存入银行300元钱,银行的年利率是2.52%,存一年有多少利

27、息?三年呢?五年呢?师根据生口答进行板书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吗?(师板书)2、利息税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算一算陈杰1年、2年、5年各应缴多少利息税? 三、巩固练习。(1)P42小调查:先让学生做调查,然后思考存两年有多少种存法?估计一下哪种存法的利息多,再实际计算。最后全班交流。(2)P42试一试第12题。四、总结:你这节课有何收获?五、作业 P42练一练第12题。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三单元 图形的变换 ( 第1课时)

2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学难点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小黑板。教 学 过 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出示一个美丽的大风车,问孩子们:“喜欢吗?”其它它是由图1变换而来的,你知道是怎么变换的吗?(答案多样,只要是对的,都应鼓励)。可以是图A向右平移

29、两格,图B向下平移两格,图C向上平移两格,图D向左平移两格,这样就得到了风车图形;还可以通过旋转和平移得到风车图形,即图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两格,其他几个三角形作类似的旋转再平移即可得到风车图形。出示(3)、(4)号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这两副图是如何变换得到的。尝试用语言描述每一次变化中每一个图形的变换过程。 (3)号图可以是左上角的三角形先向下平移两格,再向右平移两格,右上角的三角形先向下平移两格,再向左平移两格。(4)号图可以是最左边的三角形向右平移两格,最右边的三角形向左平移两格,中间两个三角形分别向上平移两格。如果我想从(4)号图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又该怎

30、么办?可以是左下角的三角形先向上平移两格再向右平移两格,其他三个三角形作类似的平移即可。活动二: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试一试:“七巧板图”,师介绍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观察图形,从左图到右图,变换了几个图形?是如何变换的?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师小结:图中三个图形进行了变换,即3号图形先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上平移6格;5号图形是先向上平移6格,再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旋转90°得到的;7号图形是先向上平移8格,再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的。三、拓展练习P48P49练一练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

31、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三单元 图案设计 (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力目标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情感目标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教学重点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媒体直尺、三角尺、圆规、彩笔、方格纸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32、。欣赏2008年奥运会会徽,提问与之相关的常识;上网浏览部分历届奥运会会徽,思考这些图案的设计各有什么特点并交流感受。 二、合作探究、自主探索 1、欣赏图案,引导学生分析花瓣图案是如何由简单图形A经过图形变换得到的, 2、操作演示 (1)演示四花瓣的作图过程,教师讲授四花瓣图案形成的基本知识; (2)学生自主学习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思考:四花瓣相邻两个顶点与圆心所成的角是多少度?根据媒体演示的方法,你能将一个圆周四等分吗?能将一个圆周三等分吗?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媒体动态演示探究上述问题的过程,验证学生得出的结论。 3、合作探究屏幕展示两个图案,要求说出这两个图案是如何画出来的。在

33、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媒体演示让学生搞清做图的方法和关键。 三、尝试创作 1、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完成下面一题:以给定的图形“、=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为构件,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 2、作品互评展示学生所画的图案,就创意和构图进行自评和互评。3、完成课本第51页,练一练。 四、小结 1、.结合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让学生谈谈感受和体会; 2、通过对一些简单图案的设计,学生有何收获? 五、作业请学生们完成两道习题: 1、在方格纸上利用圆规作出下图所示的图案。图中有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线段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请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

34、边形、圆、圆弧等),为班级“学习专栏”设计一幅题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报头图案。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比 (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等,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情感目标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1、比的意义。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媒体表格、图片教 学 过

35、程一、提供丰富的实例,感受“比”的意义1、实例1(1)P66页,情境图1,让学生观察。教师:观察图片,你认为哪几张与图片A比较像?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图B与图D与图A比较像。教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体会?(小组讨论,回答)小结:图形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这样放大或缩小的图与原图才会相像。(2)探索。观察 P66页方格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长方形D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A的2倍。长方形B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A的。6÷4=1.5 12÷8=1.5 3÷2=1.5或4÷6= 8÷12= 2÷3=引导学生发现A、B、D三个长方形的长都

36、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所以它们比较像。2、实例2(1)根据情境图,完成表格。(可以填在课本上)路程时间速度马拉松选手骑车人(2)讨论:谁的速度快些?3、实例3根据情境图填下表,说说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些?摊位总价数量单价ABC二、引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1 、引出“比”的概念:像上面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6÷4写作6:4 读作6比42 、介绍比各部分名称。6 : 4 = 6÷4 = 1.5| | | |前 比 后 比项 号 项 值教师指出: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到的商叫做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或整数表示。3、练习。让学生说出一个比

37、,并说一说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各是什么?三、总结四、作业让学生写出6个比,并注明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各是什么?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比 (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能力目标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情感目标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小黑板、挂图。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口答:1、什么

38、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2、学校美术小组有男生17人,女生有13人。 13 : 17表示什么? 13 : 30表示什么?二、讲授新课。1 、探索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师: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被除数除以除数,就是被除数与除数的比。  分数可以看作是分子与分母的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整理成下表。比比的前项比号比的后项比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a ÷ b = = a : b2 、质疑、解疑。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因为在除法中

39、,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有的学生也会提出,在体育比赛中有出现3:0的情况,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里的3:0是记载得分的情况,与数学中的比含义不同。3 、理解比、分数、除法的区别。 除法是一种运算,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表示一个数。三、巩固练习。指导学完成第68页上“说一说”。四、总结。五、作业。课本第69页“练一练”第2题。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四单元 比的化简 ( 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运用商不变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知识进

40、行类比和推理,解决新问题。3、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的思想。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会运用商不变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难点会化简分数与分数的比及小数与小数的比。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小黑板、挂图。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 比的意义是什么?比、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2、引入。教师:我们学习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学会了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分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化简比。板书课题:比的化简二、探索新知1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出示情境挂图)

41、提问:哪杯水更甜?学生根据挂图中的内容,找出所需的信息,并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谁能解决“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以下算法。40 : 360 = 1 : 92 : 18 = = = 1 : 9通过以上计算,两杯水一样甜。3 、小结:我们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化简比的方法解决了“哪杯水更甜?”这个问题。三、深化练习。24 :42 0.7 : 0.8 : 四、总结。本节课比的化简的三种类型的方法:整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小数与小数。五、作业。课本第71页“

42、试一试”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四单元 比的应用 ( 第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上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方法探索新知。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目标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1、 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

43、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2、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二、探究新知:1、 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2) 记录分配的过程。(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 小班 3个 2个 6个 4个 30个 20个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1) 小组合作。(2) 交流、展示。(3) 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方法一: 大班 小班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方法二:画图 140个方法三:列式 3+2=53 5140× = 8

44、4(个)25 140× = 56 (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三、巩固新知。完成课本第7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四、知识拓展: 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阿凡提分马的故事,可能有的学生以前听过,可以让学生自己把故事讲出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算出三个人分得的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12+14+16并不等于1。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45、。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五单元 复式条形统计图 (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目标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目标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主要教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小黑

46、板 图纸教 学 过 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各是什么?(提问学生)教师:已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P80页情境图及表格)教师: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两组数据呢?(提问学生)指出:我们以前学习的是单式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2、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1)出示P81复式条形统计图。(2)认识图例。提问:你以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吗?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的图例,可以知道这一点。(3)引导学生说一说。A 你能从统计

47、图中获得哪些知识?B 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方式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猜测的一致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发现:大多数同学单手抽得远,只有4号同学双手投球远,6号同学两种情形投得一样远。三、总结。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大埔县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周星期 课题第五单元 复式条形统计图 (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教学难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主要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小黑板 表格教 学 过 程一、 复习旧知,解决问题1、 答话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知识?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你能介绍一下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吗?3、什么情况下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4、你能解决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