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tosolveproblems读后感_第1页
learningtosolveproblems读后感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earningtosolveproblems读后感回望新中国成立60余年,教育领域有许多重大的变革与创新, 然而,值得今人反思的是,当今社会的科技实力,依靠的仍然是 曾经的“三钱”,曾经的那一批辉煌的科学家。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中国就再也没有培养出像钱学森等一批优秀的人才,毫 无疑问,这是教育之失。本篇读书笔记,通过结合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一书,对当今中国中学教育行进解析。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这一本书是一本较新的教育学专著,作者David H.Jonassen从学习的本质问题problem solving开始说起,结合最新的

2、研究情境设计来谈怎样解决问 题,怎样设计问题,怎样使得整个教育质量提高。本书主要详细 的分析了3个问题,story problems,troubleshooting problems以及case and system and policy analysisproblems。作者从这三个问题入手,分析其问题的模型创立,情境设计以及衍生的 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支持论据,从而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与实践 的帮助。学习为何物?教育又为何物?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困惑,曾 经问了一个高中教师, 他的回答是: “学习是学方法, 教育是教 育人。 ”我不禁感叹“精辟! ”纵观当今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

3、披着应 试教育的羊皮,这种本质上为应试制度的教育模式导致的是“学 习为了解决问题,教育是为了规范学生。”从David H.Jonassen的观点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是避 无可避并且随处可遇的,因为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都遇到相 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习。然而,“学习为了解决 问题”这种思想是一种误区,学习的本质是为了学习解决问题的 方法而不是仅仅解决问题。观今日中学,学生们奔波于数理化,政史地的题海中,而不 知其乐,而不知其本质,更不知其为何物。为何如此之说?因为 观今日大学,有多少学生记得那些知识的原理?又有多少同学知 道,所谓的物理运动学的相关题目与数学的简单代数文字题有何

4、联系,更不要提与化学、生物的背景知识联系题有什么共同点了。 我们在课堂上,在学校中所学的仅仅是解决问题,而这大多是一 一对应,而那些好老师与差老师的区别就在于差老师只能一一对 应,仅仅是一个做题工具,而好老师能一对多,教的是解决这类 题目的方法,但只是一个加工机器而已,本质而言,都属于加工 厂的机器,唯一的不同就是高级与低级而已。为何教育的本质从培养人到了培养机器呢?这不全是学校之 过,也不全是教师之过,而是整个选拔人才之过与教育方式之过。David H.Jonassen把世界上的问题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叫良构问题,一种叫劣构问题。所谓的良构问题实则是我们在学校学 习的一些简单问题,这些简单问题

5、的特点是有逻辑性,单一领域, 结构简单而且相对静态。而劣构问题则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不仅没有逻辑性,也就是没有特定的方法去解决,甚至没有方法 去解决,它更是复杂的,有各个学科领域而且是动态的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遇的。有了对问题类型的理解,我们不能发现,我们在学校中所接 触到的有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而好教师所教授的是解决良构问 题,对于劣构问题的解决,一般不会教授。为什么有如此现象? 我们不妨来再考试,所谓的中考,无非是良构问题的结合,最难 的题目也就是复杂的良构问题。比如中考的语文作文,一般而言, 写作文是对一个事件货事物的看法或想法,体现的是人的思想, 然而,

6、中国的文章历来讲究八股,从而大大抑制了人的思想创新 能力,作文讲究的是整个结构与整个得分点的把握,恐怖之极哉! 而高考,明显难度略高,属于选拔考试,大多数的题目还是简单 的良构问题,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复杂的良构问题与简单的劣构 问题,仅仅以小部分的题目才属于复杂的劣构问题,而这一部分 题目,往往老师也是不会教授的。老师看之,一言以闭“高考不 会考相同题目的,考到这种题目,算你们倒霉! ”真是呜呼哀哉!正因为中国的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导致了人才的畸形,只能 是“矮个子中挑长的!”,真正的长个子几乎绝种,或者被掩埋 于题海中,而钱学森之流已经不复存在。下面,我就结合当今中 国国情与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

7、“情境”教学谈一下教学方式的改革设想中国教育的人才选拔制度,众所周知,极为不科学,然而,由于地广人多,在众多考生中选拔出人才是势在必行,只要经过 考试,那么就必然导致应试,然而不经过考试,那就无法选拔人 才,正因为这样的矛盾,所以,所谓的素质教育无法正真推行。那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素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实施新的教育方式改革的必要条件。素质与应试有起矛盾 的一面,然而也可将其统一,通过考试来测定素质与能力。就如 理科而言,除去其基本知识,教师希望教给学生的是其思维能力, 是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这道题,甚至这类问题的方法。 那么,只要把试题改变,仅仅把整个专业知识难度下降,

8、而考察 其对实质的考验或者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度,那便可以达到目的。 在此仅提一个想法,将生物多样性,适者生存的理念为背景,物 理能量为题目,数学函数为模型来出一题,其考察的内容就是多 样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能量题,或是数学的函数题,更 是由于增加了每一个不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所以 采取的不同做法融入其中,这样原本一道十分简单的“良构”题, 就变成了一道复杂的“劣构“题目。再如文科,文科的老师更偏 重人物,事件,然后上升到哲学思想。那么在出考题的时候,完 全也可以互相融合,把“良构”的问题转换为“劣构”的复杂问 题。一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这势必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方式与方 法。那么,

9、怎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是比较科学的呢?正如David H.Jonassen所言,当今的潮流已经是“情境”的 设计了。曾经的行为主义过于死板与呆板,题海大战乃秉承其原 理而创,有助于强化训练。然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只能使这种 强化转变成机器人式的训练。再后来的认知主义与实验主义,整 体效率过低而不佳。之后的潮流便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中也存 在着很多流派,这仅仅是一种思潮,随着双向建构提出,种种矛盾 便凸显出。就如我曾经问过一个老师关于预习是否有好处的问题, 他的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当我反问他,“当课本内容过难,学生 能力与认知有限,最终误解课本中的内容,从而导致原本的非难 点变成了难点 (由于双向建构,导致把原有经验变成科学经验的一 个过程),这同样是一件好事么?”于是,他便不知如何回答。然 而,情境的建立可以避免这一些问题,因为一些问题的学习是在 一个特定的条件与环境中,那么设置这样一个符合条件的情境, 便能帮助教学。根据这个原则,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中模拟许多 “良构”问题的情境,然后通过改变情境从而改变问题的性质。 也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在书本上完全没 有的知识,从而提高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