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春》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 春学案 班 姓名 ( 第一课时)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5分)课文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_、_、_。他的散文代表作有_等。2给加点的字注音。水涨( ) 酝酿( ) 蓑衣( )薄( )烟 应和( ) 黄晕( )3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蓑( )_ 悄( )_衰( )_ 稍( )_哀( )_ 俏( )_衷( )_ 梢( )_4模仿下列句子造句(括号内提示了须用的修辞方法)。(6分)(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比喻、排比) 二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中,作者也写了人的活动,请默写出这几幅图中有关人的活动的句子。(12分)(1)春草图: (2)春花图: (3)春风图: (4)春雨图: ( 第二课时)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b_。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3、,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3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二)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著名诗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好雨知时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是“好雨”?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写出了春雨什么特点?“润”字怎么用得好?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朗rn( ) wn( )转 酝酿( )( ) lio( )亮 hng( )托 应和( )二、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 ( ) 1、

4、涨 2、散 ( ) ( ) ( ) ( ) 3、晕 4、藏 ( ) ( ) 三、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欢欢喜喜的样子。 (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3、比喻姿态优美。 ( )4、舒展、活动。 ( )四、阅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第一部分(第1节): _春 宏观勾勒: 第二部分(第27节): _春 春 图( 春) 春 图( 春) 具体描绘: 春 图( 春) 春 图( 春) 春 图( 春) 第三部分(第810节):_春 训练二一、下列各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b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c在乡

5、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工夫。二、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三、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

6、、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5、处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训练三一、阅读下文,回答如下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 ,本文指 ,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 _,杨柳风指的是_,整个诗句运用了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_ _的修辞方法。3、春风本是

7、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 答: 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和 的特点。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春的色彩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代表色。春的色彩是什么呢? 一出门,到处都是一片雾蒙蒙般的绿色,一山的 。一树的 ,一地的 ,一湖的 。不知是谁,把一瓶绿色的颜料掀翻了,泼撒在宣纸上,点点滴滴都是绿。枝头最顶端的也是朦胧的绿,于是一叶绿而知天下春了。 绿色是富于生命力的,在它的感召下,各种各色的花儿盛开了,到处都是,粉色、淡紫色、白色绿是生命的本色,是春的色彩。5、选词填入文中空白

8、处。 嫩绿 翠绿 草绿 浅绿 6、解释下面词语。朦胧: 感召: 7、文段中写到“春”的色彩有哪些?最突出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答: 8、加横线的句子是活用了别人的句子,请问原句是什么?答: 9、加波浪线的句子和课文春里写春花色彩相似,但没有课文里写得具体、生动,请将课文有关的句子默写出来。答: *10、语段首句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代表色”,语段中已点明了春的色彩,在你看来,其余三季的代表色分别是什么呢?请否谈谈你的理由。答: 春训练一一润 宛 yn ning 嘹 烘 h 二.1.zhng(涨价) zhng(涨红了脸) 2.sn(零散) sn(散步) 3.yn(晕车) yn

9、(黄晕) 4.cng(捉迷藏) zng(宝藏)三1.欣欣然 2.呼朋引伴 3.花枝招展 4.舒活四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绘(春) 宏观勾勒: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具体描绘:草(草报春) 花(花争春) 风(风唱春) 雨(雨润春) 迎(人迎春) 第三部分:颂(春)春训练二一b 二1.“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2.“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 3.“散”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点点、不集中。“眨”字生动地描绘出野花随风摇动的明丽之态。

10、4.“逼”字准确地描绘出春雨滋润下的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 三1.视觉 2.听觉 3.嗅觉 4.视觉 5.听觉 6.味觉春训练三1.造酒 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逐渐达到成熟 2.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 吹动杨柳的春风 引用 借代 3. 触觉 嗅觉 听觉 4.和煦 温暖 5.草绿嫩绿浅绿翠绿 6.朦胧:模糊,不很清楚。 感召:感化召唤。7.草绿、嫩绿、浅绿、翠绿、粉色、淡紫色、白色。 最突出的是绿色。 因为绿色象征了春到人间,万物生机勃勃。 8.“一叶落而知秋” 9.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10.(略) 七年级(上)三峡学案 班 姓名 (第一课时)1填空题 本文出自_时的地理

11、学家和散文家_写的_ 其间千二百里,_,_。春冬之时,则_,_。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阙处( ) 曦月( ) 襄陵( )沿溯( ) 御风( ) 素湍( )怪柏( ) 飞漱( ) 属引( )3解释下列词语。略无襄陵素湍良多趣味沿溯属引自非乘奔御风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_ _ _6、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18分)(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默写: 译述: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默写: 译述: (第二课时)二、阅读(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

12、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2.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3.“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3、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5.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七年级(上)夏学案 班 姓名 (第一课时)1根据拼音写汉字主zi_ zh_藏 bng_发遗hn_ 闲情逸zh_ 磅b_2填空“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前”指“_”,“后”指“_”,“生命交替”指_。课文最后一节中的“苦涩的汗水”的真正含义是_,作者将“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_

14、,强调了写夏天的原因在于_3解释加点的字词的含义轻飞曼舞 细滋慢长 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4读课文三、四两段回答下面问题。“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里的希望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原文作答)_为什么说秋“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_第四小节是扣住夏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是_代诗人_在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_一诗中的诗句。 5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4分)(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

15、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_6、综合题历代文人多赞美春花秋月,而作者却大声赞美夏季,这是为什么?这二者之中,你更喜欢什么?为什么?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 f)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下,蓬蓬勃发

16、,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1给下列字组词: 2在原文找出体现“五月人倍忙”的语句。_3看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_4模仿文中画线句子,用相同的句式以“夏之色”、“冬之色”开头各写一个句子。夏之色_冬之色_5下面的横线上,用相同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

17、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 f)前进的瓜秧,_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6“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是什么?_7“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 f)前进的瓜秧,”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_8第2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夏天紧张的旋律的?_9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句诗的理解。七年级(上)学案 济南的冬天 班 姓名 (第一课时)一、基础知识1老舍原名 ,字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等。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着落()狭

18、窄()贮蓄()chng清() 济南()xing边()3解释句中词语的意思: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温晴: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不忍得: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 4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绿是生命的颜色。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

19、,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第二课时)二、阅读分析(一)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20、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2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 慈善: 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8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9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 (二)【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

21、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

22、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1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水。2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4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5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 第14课秋天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导引秋天是著名现代诗人何其芳的作品。它以“秋”为线,描绘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23、创设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学习本诗,要先反复的有感情的诵读,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品味诗的细腻、精美的语言,仔细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另外,借助联想、想像,体验诗歌清丽的意象所营造的情境,从而领悟诗人由此传达出的情感。典题例析例题:思考诗歌第一节“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如果换成“割过”一词好吗?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细腻、精美语言的理解,也考查对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掌握。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另外,还要注意两个词的比较辨析,不可只谈其中一个,这样的答案不完整、不

24、全面。参考答案:不好。因为“饱食”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了收获者愉快的心情。而“割过”却显得平常化,没有上述这些表达效果。课时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1、肥硕( ) 2、栖息( ) 3、寥阔( ) 4、枯涸( ) 5、清洌( ) 6、梦寐( ) 二、填空、简答。1、本诗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代表诗集 等。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答: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 三、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

25、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四、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五、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节诗,完成以下问题。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青鳊鱼( ) 乌桕叶( ) 满载( ) 归泊( ) 2、这节诗描绘了这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3、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 ,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 的心情。4、本节诗以 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5、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 a 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 b 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 c 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 d 的,它把一切枯枝败叶,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