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学重点内容整理0绪论1. 生态学(n.):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 生态学按组织层次划分为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3. 生物圈(n.):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4. 生态学分支学科(按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5. 生态学的研究的基本方法 :野外研究、实验研究、数学模拟研究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1. 环境(选):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 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区别3. 生态因子
2、(n.):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4. 生态因子的分类(填): 按性质分: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按有无生命分:牛物因子、非牛物因子 按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分(选):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7影响强度随种群密度变化非密度制约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7强度不受种群密度影响 按稳定性分:稳定因子、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5.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填、简、辨): 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因子
3、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 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 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阶段性作用亠在生物不同的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生态因子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替 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用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来补偿,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等),也可以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
4、物的(如山脉的坡向对光照、 风速的影响,对生物发生作用)6.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大题):环境作用于生物,生物又反作用于环境,两者相辅相成。(依旧自己补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作用(两大点,自行补充哦)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物改变生态因子的状况;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协同进化充一下哦)7. 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限度(简:三定律内容,比较):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该定律只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应用。 限制因子定律一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
5、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进步:考虑到了生态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限制因子,同时考虑到生态因子处于最大状态时也有限制性影响t自行适当补充)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牛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牛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耐受限度会动态变化)。(进步:其是基于最小因子定律和限制因子的概念发展的,其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同时其允许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耐受性定律的发展:(1)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2)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3)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
6、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是不同的(4)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度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 下降。生态幅(n.):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耐受限度调整的形式(选):(1)驯化(2)休眠(冬眠、夏眠)(3)周期性变化(换羽毛)(4)内稳态(生物主动调节耐受性,如人的体温调节)(5)适应组合(n.):生物体通过各种生理机制的调节来适应恶劣环境的生理机制的组合(骆驼的驼峰等生理机制组合适应缺水环境)2能量环境一、光1. 光照强度受哪几个方面的影响(简)大气影响太阳高度角影响地球公转时轴心
7、倾斜的影响地形影响(内容自行补充)2. 光质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选t书P17 了解)3.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适应:黄化现象!是光与植物形态建成作用的典型例子,黄化是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选)C4植物利用光、CO?的能力远大于C3植物,因而C4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中较普遍;(选、填、简)阴地植物与阳地植物区别:(1)阴地植物比阳地植物更有效利用低强度的辐射光(2)阴地植物叶子通常以水平方向和单层排列;阳地植物叶子通常以锐角形式暴露于阳光中(使辐射的入射光在更大的叶面积上展开,降低光强)(3)阴叶大、更透明,干重小;阳叶更小、更厚,干重大。动物对光照强度
8、的适应(书图2-8)4. 生物对光照周期的适应: 生物的昼夜节律影响因素:(1)外源性周期(温度、湿度等);(2)内源性周期(生物钟) 光周期现象(n.):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光周期现象:(1)长日照植物(n.):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2)短日照植物(n.):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3)中日照植物(n.):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4)日中性植物(n.):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动物的光周期现象:(1)繁殖的光周期现象:长日照动物:一些动物在
9、白昼逐渐延长的春季开始繁殖短日照动物:一些动物在白昼逐渐缩短的秋季开始繁殖(2)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3)换毛和换羽的光周期现象 (4)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二、温度1. 温度的空间分布与变化:大约纬度每增加1C,年平均温度降低 0.5 C。地球温度变化影响因素:(1)温度 ;(2 )海陆分布2. 土壤温度变化(辨):(1) 土壤表层的温度变化远较气温剧烈,随土壤深度加深,土温的变化幅度减小(2 )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最高温与最低温出现的时间延后,其后延落后于气温的时间与土壤深度成正比。3.水体温度的变化(选t书P23图2-12季节与图对应)圏2-7具魁甜带風朝术温毎直井布的羊节引自to 203
10、0402010-fLZLES 專堂温度与动物类型(看图选、填T热中性区)图215內离谕鞫的耗氧与环5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低温伤害:(1)冻害(n.):温度在0C以下时,生物细胞内形成冰晶,原生质膜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造成的损伤称冻害(2)冷害(n.):喜温生物在0C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 生物发育和生长速率 :(1)发育阈温度(n.):生物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发育阈温度,或称生物学零度(2)总积温(n.):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有效积温法则(分析): K
11、=N (T-C)t看书P25结合图和有效积温公式进行分析 生物对低温的适应:(1)贝格曼规律(n.):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2)阿伦规律(n.):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阿伦规律,也是对寒冷的一种形态适应(3)非颤抖性产热(n.):是小型哺乳动物冷适应性产热的主要热源,是自身生理反应 精品文档(与颤抖性产热区别:寒冷季节通常是靠非颤抖性产热,而颤抖性产热只在急性冷暴露中起重要作用)(4)热中性区(n.):指动物的代谢率最低、并且
12、不随环境温度而变化的环境温度范围。在热中性区的低温一端称下临界点书P29图2-23 (分析,选择)(自己看书哦)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书 P30)三、风对生物的作用及防风林四、火 林冠火(n.危害性):林冠火发生在林冠上。其破坏性大,可毁灭地面上全部的植物群落,以及动物的组成成分,使群落的恢复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期。 地面火(n.危害性):地面火发生在地面上。其破坏性具有选择性,仅容易烧死幼苗和抗火性差的物种,对抗火性强的植物反而有利。3物质环境一、水1. 陆地上降雨量的多少受到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及季节的影响。2. 植物对水的适应:陆地植物的水平衡: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的特点:(1)湿生
13、植物:因大气湿度大,植物蒸腾弱,容易保持水分,因此其根系极不发达。抗旱能力小,抗涝性很强(根部通过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以保证根的供氧)。(2)中生植物:根系与输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保证能吸收、供应更多的水分:防止蒸腾能力比湿生植物高。(3)旱生植物:抗旱能力极强,植物蒸腾弱,吸水和保水能力强。又分为少浆液植物和多浆液植物。少浆液植物与多浆液植物的异同(简、辨):少浆液植物:含水量极少。(适应干旱的特点:)叶面积缩小,气孔多下陷,减少蒸腾量;同时,发展了极发达的根系,可从深的地下吸水;细胞内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使胞内渗透压高,能使根从含水 量很少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多浆液植物:根、茎
14、、叶薄壁组织逐渐变为储水组织,成为肉质性器官:细胞内有大量五碳糖,增强植物的保水性能;植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减少、白天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量。水生植物: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三方面解答):(1)渗透压(压强)(2)耐盐(盐分 (3)缺氧(通气组织)(具体看书P44P45自行归纳一下)3.动物对水的适应(书P4647): 一些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是为了什么,是对什么的适应等,自行总结一下二、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1.动物对氧的适应(要会看图kPaJ1015P52P53):a CJO. rq_"J?5«聲0204060 SO QOH并压mmHg3 2图3-1& 血虹蛋白的复
15、离啲线讥血抚真口的Fw比札红囂白的Pk图$15枉低就»卜压心金恆的耗:眼晞水中H井压成线件也令i引白S hmid! Mdwn”l卿心塞it It骨怖it*#*用 1 QKttKiftlt?*- .- P FtickLdv 2rxn .懈拔离廛时0m 4 540 mSSOtti图3 IK 人境鶴到海拔髙度散周一些血戒措标 的变化过程(引自Bcuvet 1985JHet,血昧比机;HBl't虹iffllKGlfXiL瓯逆H维持正常的氧分压越低,对缺氧环境越适应常用血氧饱和度为 50%时的氧分压(即 P50 )作为血氧亲和力指标。(分析)土壤1物理性质(简单知识,了解)2化学性质:
16、土壤酸度(包括酸性强度和酸度数量):土壤酸度一般在时,养分的有效性最咼,对植物生长最有力。在碱性土壤中,易发生Fe、B、Cu、Mn、Zn等的缺乏;在酸性土壤中,易产生P、K、pH67H WOH ftAl討和STftPR>0C& *1 MgKCu 用 NdFeMnMd3 2fl 土堆pH时矿物瑕分的侖刼性 匕响(引 B tSegon rf «/ . B 1996 )匕带寵雇在朮Mg的缺乏。3. 植物对土壤的适应盐土植物: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性植物异同点(简、填)(1)相同点(盐土植物的特点):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蒸腾表面缩小,气孔下陷,表皮具厚的外 皮,常具
17、灰白色绒毛;内部结构: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生理上:具一系列的抗盐特性。(2 )不同点:聚盐性植物:原生质抗盐性特别强,能忍受高浓度的NaCI溶液。泌盐性植物:能把根吸入的多余盐,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来。不透盐性植物: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沙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选、简):抗风蚀沙割,耐沙埋:能长不定根和不定芽,它们的根系生长速度极为迅速;抗日灼:根上具有根套;耐干旱:地面植被矮,主根长,侧根分布宽,以便取水和固沙;叶片极端缩小甚至退化,减少蒸腾;有的叶片有贮水细胞;细胞具高渗透压,使根主动吸水;有的在叶表皮下有一层没有叶绿素的细胞,积累
18、脂质物质,提高抗热性。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4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 种群(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 种群三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 溃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3. 种群的密度(n.):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4. 种群的数量统计(计算):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用于不断移动位置,直接计数很困难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一定期限后重捕。N : M = n : m其中M:标记个体数 ;n:重捕个体数;m:重捕样中标记数 ;N :样地上个体总数。5.种群的空
19、间结构(各种题型)分布型成因均匀分布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如植物竞争阳光)随机分布资源分布均匀、丰富成群分布资源分布不均匀;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集群行为S2/m=0,均匀分布;S2/m=1,随机分布;S2/m明显1,成群分布(注:公式在P70,但是不知道对不对,所以不打了大家自行理解)6. 种群统计学:总群密度 初级种群参数:出半率、死亡率、迁入、讦出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最大出生率(n.):理想条件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实际出生率(n.): 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年龄比例(n.):种群中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年龄结构(n.
20、):是指种群中各个年龄级个体数的分布情况,也称年龄分布或年龄组成(性比(n.):指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P71据图分析)7. 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生命表:(1)动态生命表(n.):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冋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静态生命表(nJ: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2)生命表的计算(书 P73自己看书计算一下):I(3)K-因子分析(书 P74)图4-4甥血生活删期的*僅年龄X存梧敎町存活覃£比死亡寧£1,£生命期望0142.01.00080.0)02224162 00.43728.V0.4524呂122t,97234
21、00.239U.00.41227742,18320.00.1414.50.22517+7$472.35415.50.1094,50.29013.2529.2551100.0774.50.4098.7516L4566丄0.64<4.50.6924.257.251.1272.00.01400.000231.5082.0臥0142.01 000110.5090000注;雷Tjnr存活曲线(填、简)I型:曲线凸型,表示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死亡率高,在接近生命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 死亡(如大型哺乳动物、人)II型:曲线呈对角型,表示在整个生活期中,有一个较稳定的死亡率(如一些鸟类)种群的内禀增长
22、率rm:是指在理想条件(无限制因子)下的种群增长率,用rm表示。它充分表现了种群最大潜在生殖能力。r = ln_R)m T8.种群的增长模型(具体看书P77P99哦):*世代的净增殖率*世代长度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指数方式增加,“ J”型曲线)(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离散增长模型:Nt+i=入Nt(2)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N = N°e"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逻辑斯谛方程):dN=rN(1III型:曲线凹型,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逻辑斯谛曲线(填、简):(1)开始期(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 )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
23、度增长逐渐加快(3)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 )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7上0246 S 10 12 M I & 皿 20时同4累臨耳图48碎胖増氏舉羞图州Ki鈕igh. 1M4)例题:生活于南极的蓝温鲸,环境容纳量(K)为150000头,种群增长率(r)为0.053头/头年,那么,种群增长最快时的种群数量为:NMSY=K/2=150000/2=75000 头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SY=rK/4=(150000x0.053)/4=2000 头 /年即,在种群数量75000头时,捕捞约2
24、.7%(2000头)最适宜。大于NMSY可多捕,少于NMSY要少捕。9. 种群波动: 导致种群在环境容纳量周围波动的原因:(1)环境的随机变化(2)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在密度变化和密度对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之间导入一个时滞,在理论种群中很容易波动。(3)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当种群数量密度上升到一定数量时,存活个体数目将下降) 波动类型:(1)不规则波动(2)周期性波动 最小可存活种群(n.):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的大小 生态入侵(n.):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10. 种群调节:
25、 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填、简):(1)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主张气候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2)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 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三个调节各自的特点+例子):(自行总结一下哦)(1)行为调节:(2)内分泌调节:(3)遗传调节:11.集合种群动态: 集合种群(n.):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 典型的集合种群应满足4个标准:(1 )适宜的生境以离散的斑块形式存在;这些斑块可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2)即使是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风险存在(3)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了重新侵占的发生
26、(4)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不能完全同步5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1. 物种(n.):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单元生殖上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2生物种的特点:(1)生物种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2)物种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3)物种是一个可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集合。(4)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3. 基因(n.):是带有可产生特定蛋白的遗传密码的DNA片段基因库(n.):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基因频率(n.):在种群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例基因型频率(n.):种群内每个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哈代-温伯格定律(n.):是指在一个
27、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渐变群(n.):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表型特征 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地理亚种(n.):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不连续、或物种种群隔离,则会形成地理亚种4. 自然选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适合度(n.):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如果W表示适合度,m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I表示基因型个体存活率,则W=ml。表示自然选择强度的指标是 选择系数(计算题):选择系数(s) =1
28、-相对适合度(w)(具体看书P101)5.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的强度决定于种群大小,种群越大,遗传漂变越弱;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强。种群大小的 倒数,通常作为遗传漂变强度的指标。(填空):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两种 进化动力(三学说:中性说、筛选选择说、平衡选择说)6. 遗传瓶颈(n.):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过了瓶颈 建立者效应(n.):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殖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此种 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表型的自然选择模型(P103):( 1)稳定
29、选择(2)定向选择 (3)分裂选择生物学单位的选择(P104):( 1)配子选择(2)亲属选择(3 )群体选择(4)性选择7物种形成及其过程:地理物种形成学说(填、简):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 3个步骤:地理隔离f独立进化f繁殖隔离机制的建立由于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个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于各自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两种群间产生繁殖隔离机制,即使 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 彼 此间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而形成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书P105 “繁殖隔离机制分类”自己看一看)物种形成的3种方式:(1)异域性物种形成(2)领域性物种形成(3)同域性
30、物种形成适应辐射(n.):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起源,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的现象6生活史对策1. 生活史(n.):是指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史对策(n.):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能量分配与权衡 体型效应(选、填):(1)物种个体体型大小与其 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2)与内禀增长率有同样强的负相关关系生殖对策:r-选择K-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r-选择种类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
31、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生殖价和生殖效率:(1)生殖价(n.):是该个体马上要生产的后代数量(当前繁殖输出),加上那些预期的以后的生命过程中要生产的后代数量(未来繁殖输出)(2)生殖效率:生物是通过提高后代的质量与投入能量的比值来达到提高生殖效率的目的的。(3)书P113自行看,并会分析6 - 7的CGFi生境切Ift物生衍史分竞出訂仿W.竞争对策(C-选择)杂早对策(R-选择)忍耐对策(S-选择)低严峻度、低干扰生境支持成体间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竞争对策低严峻度、高干扰生境支持高繁殖率。杂草种类特有的杂草对策咼严峻度
32、、低干扰生境。如沙漠,支持胁迫忍耐对策机遇、平衡和周期性生活史对策滞育和休眠:滞育(n.):昆虫的休眠(4) 生境分类与 植物的生活史对策(P114再自行总结一下):机遇对策平衡对策周期性对策低幼体成活率高幼体成活率低幼体成活率低繁殖力低繁殖力高繁殖力早性成熟晚性成熟晚性成熟鱼类的生活史对策常育和饰目足一寻眼夏眠休眠(n.):如果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环境预期会更好,生物可能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休眠状态潜生现象(n.):缓步类动物在发育的任何阶段都可发生叫潜生现象的休眠,动物可在此状态下存活许多年蛰伏(n.): 一些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其不活动期间,可通过临时将体温降到接近环境温度来节约能量冬眠(
33、n.):响应冷环境的深度蛰伏叫做冬眠(“夏眠”不知道要不要记 )迁移:(1 )反复的往返旅行(2)单次往返旅行(3)单程旅行复杂的生活周期变态(n.):个体生活史中的形态学变化叫做变态7种内与种间关系一、种内关系1密度效应2. 性别生态学(n.):研究内部性别关系的类型、动态及决定的环境因素2.1两性细胞结合与有性生殖:亲代投入(n.):花费于生产后代和抚育后代的能量和物质资源(有性繁殖的优势:产生更多变异类型的后代,适应多变的环境,适应稳定而异质的环境。 环境对种群繁殖对策的影响:繁殖对策包括有性一无性繁殖,雌雄同体一异体,种群的性比) 2.2性比:Fisher氏性比理论: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
34、比倾向于1:1。2.3性选择:让步赛理论(n.):拥有质量好的大尾(或其他奢侈的特征),表明拥有者必须有好的基因,而弱个体不可能忍受这种能量消耗,也加大了奢侈特征值者被捕食的敏感性Fisher式私奔模型(n.):雄性这种诱惑性特征开始被恣意的雌性所选择,并将继续进化,如果雌性基因对挑选特征(如选大尾的)编码,雄性也会对该特征(如尾的大小)编码2.4植物的性别系统2.5动物的婚配制度(n.):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婚配类型有单配制、一雄多雌制、一雌多雄制。简答题:决定婚配制度类型的环境因素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资源的分布,主要是
35、食物和营巢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 况。如果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均匀容易形成单配制,如果资源不丰富,占据较多资源的雄性可能占有更多的 雌性,即一雄多雌制。如果再极其严酷的环境下,可能抚育的后代要求比双亲所能给予的更多,在情况下, 一雌多雄制更有效。1、领域和社会等级:是两类重要的社会性行为,与种群调节有密切联系。领域(n.):是指个体、家庭或其他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社会等级(n .):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2、他感作用: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集群生活:集群生活的意义:集群利于取食集群
36、易进行迁移或迁徙集群利于共同防御天敌 有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有利于动物繁殖和抚育幼体二、种间关系1、种间竞争(n.):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1.1种间竞争类型: 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而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如藤壶与小藤壶种间竞争 干扰性竞争:通过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如动物的打斗等1.2种间竞争特点: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竞争的结果似然竞争(n.):两种猎物被同一种捕食者所捕食,由于一种猎物种群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大另一种猎物被捕食的风险,从而使两种猎物以共同的捕食者为中 介产生相
37、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一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 型竞争结果相似。1.3种间竞争模型:Lotka-V olterra种间模型(P133-134根据图判断物种优势,比较种内种竞争强度判断物种优势,理解各参数的意义)1.4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n.):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基础生态位(n.): 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是受竞争和捕食强度所影响的,一般来说没有竞争和捕食的胁迫,物种能够在更广的条件和资源范围内得到繁荣实际生态位(n.):暴露在竞争者和捕食者面前,很少物种能够全部占据基础生态位,一种物种实际占有 的生态位空间。 生态位分化(会分析图):
38、SI7牛井存樹沖的庚潭利帕曲曲述耳嘟)<0吾赛冲主酉烷.相貝暨业少Ltb)豪辑种生基位覚"相"I章蠱势0 d为曲址峰轉间竹亜蛊,W右曲规曲氏理掩图a物种的生态位狭,相互重叠少,d>w,表示物种之间种间竞争小;图b物种的生态位宽,相互重叠多,d<w表示物种之间种间竞争大。1.5竞争释放和性状替换竞争释放(n.):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大其实际生态位性状替换(n.):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2、捕食作用(n.): 一种生物摄取其它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捕食者与猎物关系:协同进化捕食对策(n.):动
39、物为获得最大的觅食效率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书P141 4.捕食者的捕食对策与食物选择看一下,学会分析最佳捕食对策:应使动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捕食努力所获得的能量最大,取决于两个方面最佳捕食效率 和最佳食物。搜寻者食谱倾向广谱化处理者食谱倾向特化其他条件相同时生产力越低的捕食者食谱 更宽觅食过程中,捕食者拒绝利润低的食物3、寄生作用:寄生作用(n.):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 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而维持生活的现象)。包括微寄生物、大寄生物和拟寄生物。社会性寄生物(n.):不像真寄生物那样摄取寄主组织,而是通过强迫其寄主动物为其提供食物或其他利
40、益 而获利。4、共生作用(2分):偏利共生 :指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明显害处的共同生活现象。互利共生 :指对双方都有利的共同生活现象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8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生物群落(n):可定义为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2、群落的基本特征 P155(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 )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3 )群落有自己的内部环境(4)具有一定的结构(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7)具有边界特征(8)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3、对群落性质的两种
41、对立观点(填空、简答)1)机体论学派群落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有诞生、生长、成熟和死亡的不同发育阶段,而这些不同的发育阶段,可以 解释成一个有机体的不同发育时期。2)个体论学派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不同物种的组合,但是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 此每一个群落都不具有明显的边界。环境的连续变化使人们无法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群落实体。个体论学派反对将群落比拟为有机体的依据: 生物有机体的死亡必然会引起器官死亡,而组成群落的种群不会因植物群落的衰亡而消失; 植物群落的发育过程不像有机体发生在同一体内,它表现在种群的更替与种群数量的消长方面; 与生物有机体不同,植物群落不可能在不同生境条
42、件下繁殖并保持一致性; 相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在遗传上密切相关,但是在同一群落类型之间却无遗传上的任何联系。4、优势种(n):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植物种。5、建群种(n):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如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另U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乔木层的优势种,即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6、亚优势种(n):指个体数量与作用斗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7、伴生种(n):为群落的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n):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
43、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个体数量也十分稀少。9、计算题:【详见书本P161】1)辛普森指数ssD = 1 一、R2 = 1 一、(M / N)2i =1i =1式中,Ni种i的个体数;N群落中全部物种的个体数2)香农威纳指数sH - R log 2 Ri吕式中,S物种数目;Pi属于种i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H物种的多样性指数10、 解释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的7种学说1)进化时间学说许多事实证明:热带群落由于比较古老、进化时间长,且在地质年代中环境条件稳定,很少遭受灾害性 气候变化,群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到高多样化的程度,故多样性较高;反之,温带和极地群
44、落从地质年代 上讲比较年轻,遭受灾难性气候变化较多,故多样性较低。2)生态时间学说由于物种分布区的扩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故物种从多样性高的热带扩展到多样性地的温带需要足够的 时间,且还需要畅通的道路,但是有的物种在传播途中可能被某些障碍(如高山、江河等)所阻挡因此温 带地区的群落与热带的相比,其物种是未充分饱和的。如牛背鹭就是从非洲经南美而扩展到北美的。3)空间异质性学说事实证明,从高纬度的寒带到低纬度的热带,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即空间异质性程度的增加。而空间 异质性程度越高,提供的生境类型越多,导致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越高,从而物种多样性也越大。4)气候稳定学说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地球上唯有热
45、带的气候是最稳定的,故通过自然选择,那里出现了大量狭 生态位和特化的种类,故物种多样性高,而在高纬度地区,由于气候不稳定,自然选择有利于具广适应性 的生物,故物种多样性小于低纬度的。5)竞争学说在物理环境严酷的地区,如极地和温带,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 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而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由于生态位分化,热带动植物要求的生境往 往很狭隘,其食性也较特化,物种之间的生态为重叠也比较多。故热带动植物较温带的常有更精细的适应 性。6)捕食学说由于捕食者的存在,将被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 允许有更多的被食者种的
46、共存。较丰富的种群又支持了更多的捕食者种类,故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 多样性的提高。7)生产力学说若其他条件相等,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 高。11、生活型(n):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12、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填空、简答)1)高位芽植物芽或顶端嫩枝是位于离地面 25厘米以上的较高处的枝条上。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 下的草本等。2)地上芽植物芽或顶端嫩枝是位于地表或很接近地表处,一般都不高出土表 20 30厘米,因而它们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在冬
47、季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护。3)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植物体地上部分死亡,只是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并在地面处有芽。4)地下芽植物/隐芽植物渡过恶劣环境的芽埋在土表以下,或位于水体中。5)一年生植物只能在良好季节中生长的植物,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13、看图表判断生活型 P16614、层片(n):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15、群落交错区(n):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简单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16、边缘效应(n):群落交错区种的数
48、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17、生态过渡带具有 3个主要的特征:1)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也常 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2)这里的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界面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 性很小。3)这里的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也造成生态环境恢复的困难。18、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1)干扰与群落的断层:干扰造成在连续群落中出现断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断层的抽彩式竞争抽彩式竞争的特点: 群落中具有许多入侵断层能力相等和耐受断层中物理环境能力相等的物种; 这些物种中任何一
49、种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能阻止后入侵的其它物种的在入侵。3)断层与小演替4)断层形成的频率中度干扰假说,即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理由: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降低;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很高;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19、MacArthur的平衡说1)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而变化2)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即灭亡种不断地被新迁入的种所替代。3)大岛比小岛能“供养”更多的种4)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不断降低20、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遇到要会看 )N,
50、0分别为平均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R-资源范围n o_non on oR 一R1 R1RR'R'1 ) N和0 一定,2 ) R 一定,3 ) R 一定,4) R 定,饱和度大,R大,物种多N小,物种多0大,物种多物种多21、平衡说与非平衡说1)平衡说:共同生活的种群通过竞争、捕食和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相互牵制的整体,导致生物 群落具有全局稳定性特点;在稳定状态下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各种群数量都变化不大;群落实际上出现的变 化是由环境的变化,即所谓的干扰,所引起的。2)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性,有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群落抵
51、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恢复性(群落在受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9群落的动态1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1. 生物群落的动态:群落的内部动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 群落的演替 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p1822. 波动: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是指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的明显变动。但是这种变动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通常讲这种变动称为波动。(不同的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波动性特点)p1823. 波动的类型:不明显波动:特点是群落各成员的数量关系变化很小。 摆动性波动:特点是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波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 偏途性波动:这是气候和水分
52、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p1822生物群落的演替1. 演替(n.):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替现象。p1832. 演替的类型(n.):p185(1)按演替发生的事件进程分:快速演替长期演替 世纪演替(2 )按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分:群落发生演替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3) 按基质的性质分:水生基质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4) 按群落代谢特征分:自养性演替:例如裸岩t地衣t苔藓t草本t灌木t乔木异养性演替:如 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解特别强
53、,有机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5) 按演替起始条件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6) 我国植物生态学家(了解): 时间演替:地点相同,而时间不同。空间演替:时间相同,地点不同。植被类型发生演替p1863. 演替系列:(1)水生演替系列(简、填)p187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漂浮的植物有:浮萍、满江红以及一些藻类植物等。 沉水植物阶段:植物有:轮藻属、金鱼藻、眼子菜、黑藻、茨藻。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植物有:莲、睡莲等。 直立水生阶段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植物有:莎草科、禾本科中的一些湿生性种类。 木本植物阶段:最先出现的是灌木,而后随着树木的侵入,便逐渐形成了森林。(2 )旱生演替系列: 是从环境条件极端恶劣
54、的岩石表面或砂地上开始的。p187-188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4. 控制演替的集中主要因素:p188 环境不断变化(根本原因)植物繁殖体的散布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如种、亚种、生态型)不断发生 人类活动的影响5. 演替方向(选、辨、区别) :p189(1)进展演替: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 分到充分,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增高,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2) 逆行演替:进程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 生产力逐渐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6. 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简):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体育俱乐部与运动员运动员转会合同3篇
- 2024年度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合同3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防水卷材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度山东省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3篇
- 市区一中教联体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 人才服务中心中央空调安装施工项2024年技术支持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环保设备销售合同2篇
- 西瓜交易合同范例
- 章贡区劳动合同模板
- 2024年度二手小产权房共有权分割合同
- 香港中文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影响力和贡献 2024
- 民用航空货物邮件运输安全保卫规则培训考试专项试卷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
- 2024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版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两办意见八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宣贯学习课件
- 2024年国家能源江苏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招标控制价编制研究文献综述(论文)48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