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 ):机体对自己"和 非己”抗原的识别及应答,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双刃剑”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白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骨髓 法氏囊(禽类)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固有免疫组成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其他(嗜酸性粒细胞 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细胞B细胞TCRBCRCD分子黏附分子MHC分子细胞因子受体免疫球蛋白 补体 细胞因子2 .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免疫监视:随
2、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 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 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 稳定。3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概念: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与分化、产生效应的全过程p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类型-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正免疫应答排异效应(抗感染、抗肿瘤)负免疫应答无能(免疫耐受)固有性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先天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免疫防御功能。 .特点:1)与生俱来;2)反应快、早;3
3、)无特异性;4)无免疫记忆。 .组成:1)屏障作用;2)细胞,如吞噬细胞等;3)分子:如干扰素,溶菌酶,补体等。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获得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防御功能。特点:1)后天获得;2)反应迟;3)特异性;4)记忆性。.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应答的分类琳液免疫:B细胞介导、以抗体发挥免疫效应作用凌田胞免疫:T细胞介导、以效应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作用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 .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和
4、胸腺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免疫调节 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 B占25%)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过滤作用脾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40%, B占60%)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产生分泌型IgA第三章抗原1 .Ag (抗原
5、,_antigen):能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并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2 .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指抗原与刺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蛋白质免疫原性较强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3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免疫途径以皮内免疫最佳,皮下免疫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免疫效果相对较差,口服易诱导耐受4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表位(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
6、结构与功能单位,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其化学性质、数目、空间结构决定了抗原分子在免疫应答和免 疫反应中的特异性。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某些抗原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 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反应。5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刺激剂:SAg (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有丝分裂
7、原:一种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剂。其中以丝裂原的活化能力最强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的比较特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必需无需表位性质蛋白多肽蛋白多肽、多糖、脂多糖、核酸等表位人小810个氨基酸(CD8 T细胞)1317个氨基酸(CD4 T细胞)515个氨基酸57个单糖或57个核甘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向6 .抗原的分类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 Th细胞参与分类:TD-Ag (胸腺依赖性杭原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 T细胞的辅助,又称 T细胞依赖性抗原。TI-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8、时无需 T细胞的辅助,又称非 T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分为 TI-1和TI-2 Ag。TD-Ag与TI-Ag的比较TD-AgTI-Ag结构特点复杂,含多种表位含单一表位表位组成B细胞和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MHC限制性有无激活的B细胞B2B1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IgG、IgM、IgA 等IgM免疫记忆有无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有称 Forssman 抗原。 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可能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异种抗原: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
9、 病原微生物 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特异性抗体+异种抗原) 异种器官移植物同种异型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不同抗原,又称同种抗原或同种异体抗 原。 HLA抗原 抗体的同种异型 红细胞血型抗原(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自身抗原(autoantigen):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改变和修饰的自身成分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成分独特型抗原 (idiotypic antigen):特异性TCR、BCR或抗体的可变区中具备独特空间 构型的、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的氨基酸序列。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10、):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病毒蛋白、肿瘤 抗原)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细菌、蛋白质)第四章抗体1 .免疫术语(所有的 Ab都属于Ig,而Ig并不一定都具有 Ab活性)Ab (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 B淋巴细胞或记忆 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 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 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2)Ig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分泌型和膜结合型。单克隆抗体: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的 B细胞克隆所产生
11、的均一性抗体。多克隆抗体:天然抗原有多个不同表位,可以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不同表位的抗体。2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抗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呈 “Y”形的四肽链结构。重链和轻链 重链(heavy chain, H):按抗原性差异可分 5类:8尸、内6、名相应抗体也分为 5类:IgA、IgG、IgM、IgD、IgE同一类抗体,据其较链区的氨基酸组成及重链二硫键数目、位置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类。IgA 分 IgA1 和 IgA2IgG 分 IgG1 IgG4 轻链(light chain , L):分K链和K链两种,相应抗体分为M、九两
12、型。九型有川、72入3、74四个亚型。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V区)分别称为VL和VH。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 为高变区(HVR )或互补决定区(CDR),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 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恒定区: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域。(C区)分别称为CL和CH。3 .免疫球蛋白含有的特殊组分钱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Ig
13、M,IgE没有钱链区J链: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 浆细胞合成。无J链的IgG、IgD和IgE为单体 分泌片:是分泌型IgA(sIgA )的一个辅助成分,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保护sIgA的钱链区免受蛋白酶的水解破坏;介导 IgA二聚体的转运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作用位点钱链区近N端钱链区近C端水解片段FabX2+FcFabX2: VL 和 CL+VH 和 CH1单价与Ag结合Fc.:一对 CH2 和 CH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F(ab '2+pFc'F(ab %)双价与Ag结合广泛用作生物制品血: 最终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4.抗体的功能(1)识别抗原:
14、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V区功能)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2)激活补体a) IgM、IgG1、IgG3以及IgG2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因构型改变而暴露出CH2 (IgG)和CH3 (IgM)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b) IgG4、IgA和IgE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结合Fc受体a)调理作用细菌特异性的IgG (特别是IgG1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 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Fc丫 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c)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15、用( ADCC )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表面的 FcR结合,致使细胞被激活,释放穿 孔素和颗粒酶发挥杀伤作用。(4)穿过胎盘和粘膜a)穿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b)穿过粘膜: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是黏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5.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IgG :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75-80%);抗感染的主力军”;再次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可发挥调理作用、激活补体、ADCC作用等。IgM : 分泌型: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抗体;抗
16、原结合能力及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 ;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脐带血 IgM水平升高提示 胎儿有宫内感染;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 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是天然的血型抗体。膜结合型:mIgM , BCR之一,单体,未成熟 B细胞表达IgA:血清型: 单体,含量低分泌型: SIgA ,二聚体。(secretory IgA)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等外分泌液中, 参与局部粘膜免疫,是抗感染的“边防军” 。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IgD :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mIgD )mIgD为BCR之一,是B细胞
17、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 mIgM 成熟B细胞表达 mIgM和mIgD 活化B细胞mIgD逐渐消失IgE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亲细胞抗体,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有关。第五章补体系统1.免疫术语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且活化后具有酶 活性的糖蛋白,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MAC (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 C5b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n) 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2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补体的三条活化途径示意图MBL途径细菌甘一露糖残基MBL MASP-1 MASP2经典途径抗原抗
18、体复合物ClqClrCisC4.C2C3b 旁路途径细菌表面多糠C3bC2,C4P因子C56 7 8 9CCCC攻膜复合体C5b-9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概念:激活物与 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 C3 转化酶(C4b2a)倍典途径C5转化函C5aC4b233b抗原抗体复合物(IgGUlgM)C5 b6 78911(MAC)补体激活经典途径C6 C7 C8 C9C5鼻与C5转化酶(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概念:又称替代激活途径, 其不依赖于抗体,而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
19、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 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 的过程。MBL途径运典途径或自发产生凝集素反应/MBL途径(lectin pathway / Mannose-Binding Lectin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概念:指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BL)或纤维胶原素(ficosin, FCN)等直接识别 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ASP、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相同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补体激活的MBL途径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比较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IgM和IgG1-3 )形成的免疫
20、 复合物某些细菌、G-菌内毒素、 酵母多糖、葡聚糖,凝 聚的 IgA、IgG4病原微生物表向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起始分子C1C3MBL 或 FCN参与的补体 成分C1、 C4、 C2、 C3、C5 C9C3、B因子、D因子P因子、C5C9MBL(FCN)、MASP、C4、C2、C3、C5 C9抗体参与聿亚无需无需C3转化酶C4b2aC3bBbC4b2aC5转化酶C4b2a3bC3bBb3bC4b2a3b生物学作用 及特点协助抗体产生免疫 效应,在感染的后期 或恢复期发挥作用, 并参与抵御相同病 原体再次感染机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 感染初期或初次感染发 挥作用;存在止反馈放 大环。参与非特
21、异性免疫,在 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 发挥作用;对经典途径 和分路途径具后交叉 促进作用。3.补体的生物功能(1) MAC介导细胞毒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 ,导致细胞溶解。(2)活性片段的生物学效应a)调理作用补体激活产生的C3b、C4b和iC3b等片段直接结合于细菌或其他颗粒物质表面, 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补体受体结合而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b)炎症介质作用过敏毒素作用(C5a作用最强):C5a、C3a和C4a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趋化和激活作用:C5a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c)清除免疫复合物C
22、3b与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IC)结合,同时黏附于 CR1+的RBC和血小 板表面,形成较大的复合物并随血液被运送到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 清除,称为免疫黏附。第六章细胞因子1 .免疫术语细胞因子: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素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2)CSF (集落刺激因子):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IFN (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白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等细胞分泌和产生的一类能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糖蛋白。TNF (肿瘤坏死因子
23、):在体内外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 因子。2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 :小分子蛋白质(830kD); 可溶性; 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旁分泌方式:对邻近细胞发挥作用。内分泌方式:通过循环系统对远距离靶细胞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 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对不同的细胞发挥不同作用。 重叠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具有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 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网络性:
24、免疫细胞通过具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刺激、彼此约束, 形成复杂而又有序的细胞因子网络,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平衡。3.细胞因子的分类:卜 白细胞介素IL):IL-2:T细胞生长因子,促进 T细胞增殖IL-4:Th2型的细胞因子,促进 Th0向Th2分化IL-12:刺激T细胞增殖,促进 Th0向Th1分化卜集落刺?因子(CSF):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卜干扰素(IFN):抗病毒作用卜肿瘤坏死因子(TNF):杀伤靶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卜 牛长因子(GF)卜 趋化因子:IL-8为趋化因子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 .免疫术语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
25、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分子。 CD (分化群):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细胞黏Wj分子(CAM ):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结合和作用的分子。2 .黏附分子的功能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或抑制信号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淋巴细胞归巢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 .免疫术语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人是第6号染色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
26、MHC分子:指的是由MHC基因所编码的基因产物,又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限制性:指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自身 MHC分子进行双重识别,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 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2 .HLA I类和H类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点。HLA I类分子的结构:重链(a链)、轻链(3抑)抗原肽结合区:由a 1和a 2组成,结合 内源性抗原肽。两端封闭,容纳 810个氨基酸残基。免疫球蛋白样区:由 a 3和3 2m组成,二级结构为Ig折叠。 a 3与T细胞表面CD8识别跨膜区:将HLA 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胞质区:参与信号传递肽结合区免疫球蛋MHC I类分子MHC II类分子MH
27、C I类分子和II类分子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HLA n类分子的结构:a链和3链抗原肽结合区:由a 1和3 1组成,结合外源性抗原肽。两端开放,容纳1317个氨基酸残基。免疫球蛋白样区:由 a 2和3 2组成二级结构为Ig折叠 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稳定,非多态区3 2与T细胞表面CD4识别跨膜区:将HLA n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胞质区:参与信号传递组织分布:HLA I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HLA n类分子主要表达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B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 T细胞表面。HLA分子类别分子结构肽结合 结构域表达特点组织分布功能I类(B、A、C)a、 0 2
28、ma 1 + a2(封闭 型)共显性所有有核细 胞表面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与辅助受体CD8结合, 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口类(DP、DQ、DR)a、 Ba 1+B1(开放 型)共显性APC、活化的T细胞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 与辅助受体CD4结合, 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3.HLA分子的功能作为抗原肽受体结合并提呈抗原分子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 MHC分子的双重识别参与T细胞分化及中枢性免疫耐受。MHC是疾病易感性 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MHC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参与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补体基因补体非经典I类基因调控NK细胞活性炎症相关基因一一调控炎症反应参与T细胞发育和
29、黏膜免疫其他非免疫学功能抗原提呈作用*CD8+T细胞识别MHC-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 CD4+T细胞识别MHC-II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第九章B淋巴细胞1.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功能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 BCR是胞膜免疫球蛋白(mIg)B BCR-Ig a /Ig 3形成 BCR复合物Ig a /Ig 3功能是转导抗原与 BCR结合产生的信号;参与 Ig从胞内向胞膜转运B细胞活化共受体:CD19/CD21/CD81复合体* CD19/CD21/CD81形成B细胞特异的多分子活化辅助受体C CD21 :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其他相关重要分子:CD40 :成熟B细胞表达,对B细胞分
30、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重要作用。与活化T细胞表面 CD40L (CD154)结合,提供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D80心D86 :静息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活化 B细胞表达增强。与T细胞表面CD28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与T细胞表面CTLA-4结合,提供抑制 T细胞活化信号。细胞因子受体Fc受体有丝分裂原受体2.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由BCR特异性结合抗原产生,经由Ig a /Ig B以及共受体向细胞内转导;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由B细胞和Th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主要是CD40CD40L ,其次是(CD80/CD86 ) B7
31、CD28, ICAM-1 LFA-13.B细胞的分类性质B1细胞B2细胞CD5分子表达+-更新的方式自我更新由骨髓产生自发产生Ig高低分泌的Ig类别IgM > IgGIgG > IgM针对的抗原碳水化合物类蛋白好特异性多反应性特异性体细胞高频突变低/无高免疫记忆少/无有产生时间胎儿期出生后免疫学功能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4.B细胞的功能卜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介导I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粘膜等。提早抗原由活化B细胞提呈抗原,对可溶性抗原提呈尤为重要。角疫调节功能第十章T淋巴细胞1 .免疫术语T细胞的胸腺选择1)阳性选择:获得识别过程中的
32、自身MHC限制性2)阴性选择:获得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性2 .T细胞的表面分子 TCR-CD3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 TCR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 CD3组成TCR :特征性标志TCR特异识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一双识别TCR可分为TCR a 3和TCR 丫 8两种类型TCR-CD3非共价键结合CD3转导TCR识别抗原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CD4心D8 (TCR共受体):成熟T细胞只表达CD4或CD8 ,即CD4+T细胞或CD8+T细胞。T细胞辅助受体(coreceptor):CD4分子与MHC II类分子CD8分子与MHC I类分子功能:辅助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相互作用参与T细胞活化信
33、号的转导共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第一信号具有严格特异性第二信号扩大免疫效应CD28 与 CTLA-4 (CD152 )均为 B7 的配体两者高度同源配体为 CD80 (B7.1)和 CD86 (B7.2) CD28 CD80(86)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CTLA-4 CD80(86)提供抑制性信号CD28 :是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与专职性 APC表面的CD80/CD86 (B7-1/B7-2)分子 结合,诱导产生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TLA-4 :胞质区有ITIM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下调或终止T细胞活化。CD40 配体(CD40L , CD154)主要表达于 活化的CD4 + T细
34、胞CD40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功能:促进B细胞合成抗体等诱导记忆性B细胞形成产生双向性效应CD2分子: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活化CD95 : Fas受体CD178 : Fas配体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3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由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产生;经由CD3转导信号,CD4或CD8起辅助作用;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由T细胞和AP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最重要是CD28-CD80/CD86 。4 .T细胞的分类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初始T细胞:未接受抗原刺激,表达 CD45RA
35、和L-选择素,主要功能:识别抗原效应T细胞:表达CD45RO和CD44、整合素,主要功能:发挥效应 一一如杀伤靶细 胞等记忆T细胞:表达CD45RO和CD44、整合素,主要功能:介导再次免疫应答根据TCR类型分类:oP T细胞:即通常所称的T细胞,占T细胞的95%以上。外周淋巴组织与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根据CD分子分亚群特征CD4+细胞CD8+细胞表型CD3+CD4+CD8-CD3+CD4-CD8 +比例60%65%30%35%识别抗原内源性抗原肽(1317个氨基酸)外源性抗原肽(810个氨基酸)MHC分子限制性MHC n类分子MHC I类分子分化结果Th
36、细胞CTL (细胞毒性T细胞)根据功能特征分亚群 :辅助T细胞、%田胞毒性 T细胞调节性 T细胞辅助T细胞(Th):即CD4+T细胞? Th1细胞一一促进细胞免疫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某TNF、IL-2等),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 疫,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Th2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及IL-13等),增强 B细胞介 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细胞毒性T细胞(CTL):即CD8+T细胞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直接杀伤靶细胞;特点:有Ag特异性、有MHC限制性、可连续杀伤;杀伤机制: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及淋巴毒素等物质直
37、接杀伤靶细胞;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调节性T细胞(Treg)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1 .免疫术语*APC (抗原提呈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细胞。专耳R APC:能摄入、加工和提呈外源性抗原,并激活CD4 + T细胞的一类细胞, 组成性表达 MHC n类分子等,包括:M,、DC和B细胞非专职APC :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可表达MHC n类分子等,成为 APC,而在通常情况下不表达MHC n类分子2 .专职性APC的种类和特点树突状细胞 (DC)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 APC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
38、殖未成熟DC具有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成熟DC具有强大的刺激初始 T细胞的能力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大的颗粒性抗原胞外抗原B细胞抗原浓度较低时有优势3.MHC I类分子途径和 MHC n类分子途径的比较MHC I类途径MHC n类途径抗原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降解抗原的胞内位置胞质蛋白酶体m n C、吞噬溶酶体抗原与 MHC结合部位内质网MHC提呈抗原肽的 MHCMHC I类分子MHC n类分子伴侣和抗原肽转运分子TAP、钙联蛋白Ii链、钙联蛋白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所启后核细胞主要为专职性APC识别和应答细胞CD8+T 细胞(CTL)CD4+T 细胞(Th)第十二章 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1
39、 .免疫术语* MHC限制性:指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自身 MHC分子进行双重识别, 即T细胞只能识别自身 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AICD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指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诱导的一种自发 的细胞凋亡。活化 T细胞表达Fas增加,多种细胞表达的FasL与之结合,启动活化 T细胞的凋亡信号,诱导细胞凋亡。2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接受APC提呈的抗原MHC- I类分子 +内源性抗原肽 一一CD8+TMHC- n类分子 + 外源性抗原肽 一一CD4+TT细胞与抗原的结合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在淋巴结的副J皮质区,这一过
40、程使得TCR可以从APC表面大量的抗原肽-MHC复合物中筛选特异性成分 T细胞与 APC的特异性结合:TCR识别APC表面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肽 -MHC复 合物,TCR-CD3复合物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CD4和CD8充当辅助受体T细胞突触的形成T细胞的活化: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第一信号:TCR的双识别第二信号:多对免疫分子提供协同刺激分子B7 (APC) CD28 (T)如缺乏共刺激信号,第一信号就不能有效激活特异性T细胞,导致T细胞失能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作用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其中IL-2是最重要的促增殖因子。3 .T细胞的增殖一分化CD4+T
41、细胞的分化Th0 - Th1 (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0 - Th2 (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Th0- Treg (发挥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Pa Th0 - Th17IL IL-12、IFN-尸+ IL-4 IL-2、TGF- P IL-6、TGF- P 小鼠/IL-1 IL-27、IL-6Th0-TfhCD8+T细胞的分化 CD8+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记忆性T细胞。 Th细胞非依赖性的:高表达共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DC,直接刺激初始 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CTL。 Th细胞依赖性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的靶细胞,不能有效激活初始CD8+T细胞,而需要
42、APC和CD4+T细胞的辅助。4.Th的免疫效应Th1的效应:对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细胞免疫Th2的效应:辅助体液免疫,参与超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5.CTL的免疫效应(CTL杀伤靶细胞的过程和机制)靶细胞:胞内寄生病原体(病毒和某些胞内寄生菌等)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途径):(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是储存于胞质颗粒中的细胞毒素,单体可插入靶细胞膜, 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聚合成孔道,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细胞,导致靶细胞崩解; 颗粒酶: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随 CTL脱颗粒而分泌到细胞外,循穿孔素在靶细 胞膜所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通过激活凋亡相关
43、的酶系统而介导靶细胞凋亡。(2)死亡受体途径效应CTL表达FasL,与靶细胞表面 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效应CTL分泌TNF- a,与靶细胞表面 TNF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5.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抗胞内寄生的病原体;抗肿瘤免疫;移植排斥反应 一一GVHR , HVGR ;免疫损伤一一W型超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病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B淋巴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过程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CR受体复合物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mIg直接识别抗原肽Ig a、Ig 3传递第一活化信号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与T细胞相似,B细胞的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B细
44、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BCR受体复合物-Ag;CD19/CD21/CD81共受体复合物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细胞因子CD40 CD40L 等细胞因子的参与是 B细胞充分活化和增殖的必要条件2.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抗原受体的修正基因二次重排体细胞性高频突变一一在抗原诱导下发生抗体亲和力成熟一一只有表达高亲和力抗原受体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的Th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Ig类别转换记忆B细胞的产生3.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TI-1抗原称为B细胞有丝分裂原(如细菌脂多糖等)高浓度一一多克隆细胞活化低浓度一一特
45、异克隆细胞活化TI-2抗原(如荚膜多糖、细菌胞壁等),主要B-1细胞发生应答TD抗原AFC摄取处理提呈抗原B-CT)1SLL-1TCRiK别肽 MHCTIBCR识别抗原BA h间相互作用.B细胞麦位CD制/CD40L等结合Th活化增殖分化分泌 IL2、IL 4、IL瓜1L6等(二周死亡)TD抗原TI-1抗原TI-2抗原在婴幼儿的抗体反应在无胧腺小鼠及个体中抗体的产生无T细胞条件下的抗体反应激活T细胞多克隆激活B细胞对重复序列的需要抗原实例白喉毒素,病毒性血凝素,结核分枝百日咳杆菌. 杆菌的纯蛋白衍生胞壁脂多精 物(PPD)肺炎球菌英膜多糖,沙门氏菌多聚鞭毛,葡聚糖半抗原偶酸 的聚蔗糖TD、TI
46、-1与TI-2抗原的异同一士 frnmimnrnry图6-06播放编号:/E4.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特点比较)区别点初次应答再次应答抗原提呈细胞M()为主B细胞为主抗体产生潜伏期较长较短抗体高峰浓度较低较局抗体维持时间较短较长初次应答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下降期。抗体类别抗体亲和力IgM为主 IgG为主较低 较高再次应答:潜伏期短; 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 抗体浓度增加快,快速到达平台期,平台高; 抗体维持时间长; 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皮肤粘膜扉
47、障 ,化学膜障组织屏障'微生物扉障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细胞树究状细胞自然杀情期胞I固有样淋巴细胞其他固有免盛期痢补体系统细胞因子冏有见擅分子自然杀伤Tini胞ak 丁期胞)抗的收其他抗菌物质(溶菌舞第十五章免疫耐受1.免疫术语免疫耐受:在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刺激后所表现出的特异性 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其特征是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免疫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是抗原诱导形成的。负免疫应答免疫忽视:免疫系统对低水平抗原或低亲和力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称为免疫忽 视。免疫豁免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引起免疫应答例如:明眼的前房、胎盘
48、;2 .建立免疫耐受适用条件对自身免疫病、同种异体器官移植、 超敏反应性疾病,需建立免疫耐受,以抑制T、 B细胞对自身或外来组织特异性抗原的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3 . 打破免疫耐受打破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耐受打破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第十五章免疫调节1 .免疫调节:是免疫应答过程中通过体内多系统、多细胞和多分子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并控制其质和量,以期产生有利于机体的生理现象。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排除外来抗原减少对自身组织的损伤2 .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活化的T细胞可借助所表达的 FasL与自身或旁邻 细胞表面的Fas结合,介导细胞凋亡。Fas和FasL
49、介导的细胞凋亡是阴性选择的重要机制之一。第十七章超敏反应1 .免疫术语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异常的 适应性免疫应答。2超敏反应的分型 I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 n型超敏反应(溶细胞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体液免疫介导 出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血管炎型变态反应) W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免疫介导四种类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常见疾病。I型超敏反应:特点:发生快、消退快;参与的抗体为IgE,参与的细胞为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等;有明显的 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特异性个体反应机制:组胺类胰蛋白酹
50、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变应原j机体产生.IgE|再次3结合接触肥大细胞、嗜麻性粒细胞FsRI机体*L-一k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FceR I交联 活化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1 II陵先形成的介质新合成的介质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效应I阶段速发相反显发相反应临床常见疾病:全身过敏性反应a)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头徇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b)血清过敏性休克:动物免疫血清全身过敏性反应a)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b)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c)皮肤过敏反应:尊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n型超敏反应定义:n型超敏反应是由ig
51、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 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临床常见疾病:输血反应:多见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IgM ,供者抗原受者抗体)新生儿溶血反应:母子间Rh血型不符多见(IgG)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感染或药物引起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等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其他(机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重症肌无力发生机制:细胞表面固有抗原或吸附于 细胞表面的抗原、半抗原+相应晶体颂三画IIII激活朴体调理吞噬NK细胞、吞噬细胞剌激或阻断作用(04|溶解靶细胞吞噬破坏靶细胞ADCC作用I | II9靶细胞损伤|靶细胞功能改-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等出型超敏反应定义:出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C)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 应细胞参与下,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热工与流体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光电类导论》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管护经营合同更名理
- 合同标准安全条款自查报告范文
- 银行员工转正申请书范文6篇
- 2024系统开发合同2
- 2024消防工程合同范本(修改)
- 深圳大学《中美关系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应急管理条例解读
- (新教材)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16课《它们占据空间吗》教学课件
- 白云区地图广州市白云区乡镇街道地图高清矢量可填充编辑地图PPT模板
- 反对三股势力和两面人的发声亮剑发言材料精选4篇
- 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打好心里防疫战)
- 急救药品教学课件
- 店长离职交接表
- 可爱卡通小熊背景小学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
- 高温合金精品PPT课件
- 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共10篇)
- DB51∕T 5057-2016 四川省高分子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水箅技术规程
- 教师德育工作考核细则条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