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_第1页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_第2页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_第3页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_第4页
《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第七章消化系统【学习目标】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各段消化管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大消化腺的名称、位置。【重点内容提示】1 .牙的形态和结构,咽峡的构成,大唾液腺的位置和导管开口部位。2 .咽的位置、分部,腭扁桃体的位置。3 .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狭窄部位。4 .胃的形态、分部及位置。5 .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分部,空肠、回肠的位置。6 .大肠的分部,结肠的结构特点,阑尾的位置,结肠的分部,直肠的形态,肛管的结构。7 .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8 .输胆管道的组成,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汁的产生部位和排出途径。9 .胰的位置和分部。第一节内容概要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

2、组成。口腔、咽F盲肠阑尾大肠 结肠直肠I肛管食管上消化道胃消化管十二指肠小肠1空肠,回肠 r下消化道大肠?消化腺分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一、口腔(一)口腔境界和分部前壁:上、下唇,借口裂通外界 后界:咽峡,与咽相通境界J上壁:腭下壁:口腔底侧壁:颊分部:以上、下牙弓和牙槽突、牙龈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二)腭腭构成口腔的顶,分隔鼻腔与口腔。硬腭:位于腭的前2/ 3,由上颌骨腭突、腭骨水平板表面覆盖黏膜构成1 .腭的分部I软腭:位于腭的后1/3,由肌肉和黏膜构成腭帆:软腭后部向后下倾斜的部分J腭垂:软腭游离缘中部向下的突起2 .软腭结构 1腭舌弓:软腭两侧连于舌根外侧的黏膜皱裘I腭咽弓:软腭

3、两侧连于咽侧壁的黏膜皱裘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界线,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三)牙乳牙20个,f 1牙32个。1 .牙的功能 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嚼碎,辅助发音等。牙冠:暴露于口腔内的部分2 .牙的外形分部J牙颈:介于牙根和牙冠之间的缩细部分【牙根: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其内腔称牙根管,与牙腔相通,末端有根尖孔乳牙:分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乳磨牙切 牙:牙冠扁平,一个牙根3 .牙的分类 尖牙:牙冠呈锥形,一个牙根。L恒牙前磨牙:牙冠圆形,一般一个牙根,上颌第一前磨牙可以两个牙根L磨牙:牙冠最大呈方形,上颌磨牙3个牙根,下颌磨牙两个牙根牙本质:

4、构成牙的大部分牙釉质:在牙冠部的牙本质外面覆盖的部分牙骨质:在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包绕的部分牙髓:位于牙腔内,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广牙周膜:介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5 .牙周组织 牙槽骨:属于上、下颌骨的牙槽突二牙 龈:是覆盖在牙颈和牙槽突表面的口腔黏膜6 .牙式恒牙:右上颌左上颌第第第第第尖侧中12345678(四)舌三一一一一切切磨磨磨刖前牙牙牙牙牙牙磨磨牙牙右上颌W 111nI乳牙:左上颌乳乳乳第第中侧尖一一切切牙乳乳牙牙磨磨牙牙舌尖:舌的前端舌体:占舌前2/3 ,在舌背以界沟与舌根为界舌根:占舌后1/3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上面 <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I舌扁桃体呈白

5、色、丝状,司一般感觉呈红色、圆形,司味觉在舌侧缘后部,呈叶状,司味觉在界沟前,711个,司味觉在舌根背面的小结节,由淋巴组织组成2 .舌黏膜舌系带:舌底正中线上的黏膜皱裘1面 L舌下阜:舌系带根部两侧的圆形隆起舌下裘:舌下阜后外侧的黏膜皱裘3 .舌肌舌固有肌和舌外肌。(五)唾液腺'形态:不规则三角形,分浅、深两部1 .腮腺d位置:耳郭前下方,咬肌后缘,下颌后窝内“管:从腮腺前部发出,在颤弓下一横指处,横过咬肌表面,穿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开口处称腮腺管乳头形态:呈卵圆形2 .下颌下腺,位置:在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L导管:自腺体内侧面发出,经口腔底黏膜深面前

6、行,开口于舌下阜广形态:扁长圆形3 .舌下腺 <位置:在舌下裘深面I导管:大管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裘咽是漏斗形肌性管道,位于第 16颈椎前方,上起于颅底,下在第6颈椎下缘与食管相接,后壁与侧壁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位置:是咽腔的上部。上界:颅底;下界:软腭后缘,与口咽分界咽扁桃体:是鼻咽的顶和后壁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婴幼儿较发达(一)鼻咽 咽鼓管咽口:在侧壁,距下鼻甲后1 cm处,向后外通中耳鼓室、结构“咽鼓管圆枕:为咽鼓管咽口前、上、后方的隆起咽隐窝:为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是鼻咽癌的好发处位置:是咽腔的中部。

7、上界:软腭后缘;下界:会厌上缘(二)口咽, 舌会厌正中裘:位于舌根后部与会厌相连的黏膜皱裘I结构舌会厌谷:为舌会厌正中裘两侧的凹陷L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咽淋巴环: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等围成位置:是咽腔的下部。上界:会厌上缘;下界:环状软骨下缘(三)喉咽tI结构:梨状隐窝为黏膜下陷形成,是异物易嵌顿停留的部位三、食管食管为一肌性管道,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下缘水平续于咽,下端在第 11胸椎左侧续于胃的贲门。,颈部:上起环状软骨下缘高度,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长约 5cm分部胸部:上起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下至膈食管裂孔,长约 18cm、腹部:由食管裂孔至贲

8、门,长 卜2cm第一狭窄位于食管与咽交接处,距中切牙5cm狭窄*第二狭窄位于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I第三狭窄为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四、胃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起于食管,下续十二指肠。(一)胃的形态和分部"两口:入口称贲门,接食管;出口称幽门,下续十二指肠形态,两缘:右上缘称胃小弯、胃大弯、两壁:前壁和后壁L贲门部:位于贲门周围的部分j胃底:指贲门切迹以上的部分,亦称胃穹隆分部胃体:位于胃底与幽门部之间的部分L幽门部:为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借中间沟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二)胃的位置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和幽门位置较固定, 贲

9、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 1腰椎右侧。(三)胃壁的结构,黏膜层:在胃小弯处有 45条纵行皱袭 在幽门处,黏膜覆盖幽门 括约肌形成环行皱裘,叫幽门瓣由内向外分4层黏膜下层|肌层:为外纵、中环、内斜三层平滑肌在幽门处,环层肌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I浆膜层:脏腹膜五、小肠小肠上起于幽门,下接盲肠,长 57 m,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3部。(一)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紧贴腹后壁,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1 .上部 长名5 cm,起自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胆囊颈的后下方,转折向下移行为降 部。上部近幽门处的一段肠管,壁薄,内面光滑,环状裘少,称十二指肠球。2 .降部 长78 cm,在胰头右侧

10、下降至第 3腰椎水平,转折向左续水平部。降部后 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裘。纵裘下方有十二指肠大乳头,距中切牙约 75cm,胆总管和胰管 共同开口于该处。3 .水平部 长名1 10 cm,自右向左横过第 3腰椎,至左侧续于升部。4 .升部 长23 cm,自第3腰椎左侧上升至第 2腰椎左侧,折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 肠空肠曲,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右膈脚。六、大肠f盲肠阑尾 升结肠fJ横结肠分部 结肠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结肠袋 盲肠和结肠的特征J结肠带、脂肪垂(二)空肠和回肠空肠和回肠由小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活动度较大。两者区别如下表:空肠回肠ag位于左上腹部r位十右卜腹部长度占全

11、长的2/ 5占全长的3/5管腔较粗较细管壁较厚较薄颜色较红较淡环状裘明显不明显淋巴小结孤立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孤立淋巴小结肛管(一)盲肠位置:位于右骼窝内,长 68 cm,与回肠、结肠、阑尾连接。回肠末端开口于盲肠, 称回盲口。在回盲口上、下方有两个半月形的瓣膜,称回盲瓣,是回肠突入盲肠形成的。其 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人大肠,还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二)阑尾位置:位于右骼窝内,长 68 cm,有回肠前、后位,盆位和盲肠后、下位等。3条结肠带汇集于阑尾根部,故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手术中寻找阑尾的方法。阑尾根部体表投影: 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l / 3交点点。(三)结肠位置:起

12、于盲肠、续于直肠,围绕空肠和回肠。升结肠:在右骼窝起于盲肠,上升至结肠右曲(肝曲)I横结肠:从结肠右曲向左至结肠左曲 (脾曲),有系膜连于腹后壁分部)降结肠:自结肠左曲下降至左骼崎平面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从左骼崎水平转入盆腔内,至第3舐椎平面续于直肠。盲肠和结肠的特征: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四)直肠位置:位于盆腔后部,从第3舐椎平面下降至盆膈,长 1014 cm。(两个弯曲:舐曲和会阴曲 舐曲凸向后,会阴曲凸向前特征 一个膨大:位于直肠下部,称直肠壶腹'三条横裘:上、下两条位于直肠左壁;中间一条位置恒定,位于直肠右壁,距肛门7 cm(五)肛管1 .境界:上端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

13、下端止于肛门,长约4 cm。肛柱:肛管内面的纵行黏膜皱裘,有610条肛瓣:肛柱下端之间的半月形黏膜皱裘2 .结构Y 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连成的锯齿状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肛窦:肛瓣和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肛门:肛管下口,为前、后纵行的裂孔,前后径23 cm:肛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是肠裘环行肌增厚形成的;肛门外括约肌属横纹肌,围绕肛门内括约肌外面,又分皮下部、浅部、深部肛门直肠环:肛门内括约肌、肠壁的纵行肌、肛门外括约肌浅、深部及肛提肌的耻骨 直肠肌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强大肌环,对肛管起括约作用。七、(一)肝的形态肝在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呈不规则的楔形。ch面(膈面):被

14、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后部无腹膜覆盖的部分称“裸区”两面,I下面(脏面):被“H”形沟分为4叶: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出入肝门的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裹,合称肝蒂三沟 左纵沟:前方容纳肝圆韧带,后方容纳静脉韧带右纵沟:前方是胆囊窝,容纳胆囊;后方是腔静脉窝,容纳下腔静脉 前缘:锐利,有胆囊切迹和肝圆韧带切迹L后缘:圆钝四缘.右缘:圆钝,l左缘:锐利(二)肝的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在右锁骨中线上平第5肋间隙或第5肋,左锁骨中线附近平第5肋间隙,在前正中线位于胸

15、骨体与剑突结合处。肝下界:成人与肋弓一致,在剑突下约 3cm;幼儿可低于肋弓,但不超出2 cm; 7岁以后与成人相当。(三)肝外胆道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胆囊底:圆钝,多露出肝前缘。投影部位在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交点处。 1 .分部J胆囊体:中间大部分,与底无明显分界。【胆囊颈:胆囊体向后变细的部分,内面黏膜形成螺旋状的皱裘。2 .输胆管道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和肝胰壶腹。3 .胆汁和胰液的排泄途径胆囊胆囊管肝左管f胆汁(肝)肝总管 胆d管 胆胰壶腹十二直肠大乳头I肝右管Jt胰管 1胰液副胰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肝胰壶腹:胆总管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的过程中,与胰管汇合

16、,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八、胰长1720 cm,呈狭长的三棱形,横卧于腹后壁,约平第1腰椎。胰头:上、下及右侧被十二指肠包绕,胆总管经过后方分部*胰体:横过第1腰椎之前。胰体与胰头之间的狭窄部分称胰颈I胰尾:较细,达脾门胰管:位于胰实质内,贯穿胰全长,在十二指肠降部壁内与胆总管汇成肝胰排泄管| 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管:位于胰管上方,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第二节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咽峡2 .咽隐窝3 .梨状隐窝4 .十二指肠球5 .回盲瓣6 .直肠壶腹7 .齿状线8 .肝门二、填空题1 .内脏包括 、4个系统。2 .内脏器官按其

17、基本结构分为 和 两大类。3 .中空性器官(消化道)内向外依次由 、组成。4 .临床上通常将口到十二指肠这一段消化管称 ,空肠以下的部分称 ,5 . 口腔以上、下牙弓和牙龈分为 和。6 .腭前2/3为,后1/3为。7 .牙在外形上分为、和 3部分。8 .与 合称牙腔。9 .含有味蕾的舌乳头是 、和。10 .两侧须舌肌同时收缩,拉舌向 , 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 。11 .咽以软腭、会厌上缘为界,分为、和 3部分。12 .食管按行程可分 、和。13 .食管第2个狭窄在 处,距中切牙约cm 。14 .小肠分为、 和 3音6分。15 .结肠和盲肠有 3种特征性结构,即 、 和。16 .结肠可分4部,依次

18、为、和。17 .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 凸向后,凸向前。18 .肛管内面的纵形黏膜皱裘称 ,其下端彼此借半月形的 相连。19 .肝的脏面借“H”形沟分为 、和.20 .肝大部分位于 ,小部分位于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E.胰3 .上消化道不包括()A. 口腔B.空肠C.十二指肠D.食管E.胃4 .对口腔的描述中,错者为()A.向前经口裂通外界B.顶为腭C. 口腔两侧壁为颊1 .不属于实质性器官的脏器是()A.肺8 .肾C.食管DME.卵巢2.下列哪个不是大消化腺()A.腮腺B.舌腺C.下颌下腺D.肝D. 口底为封闭口腔底的软组织E.向后经咽峡与食管面相通5 .腭()A.前1/3为硬腭

19、B.软腭由骨骼肌和黏膜构成C.自腭帆向两侧的弓形皱裘,前方一对称腭咽弓D.软腭又称腭帆E.腭垂位于腭咽弓与腭舌弓之间6 .牙()A.牙腔内有牙髓B.牙完全由牙本质构成C.可分牙冠和牙根两部D.乳牙和恒牙均有前磨牙E.牙冠和牙根的表面均覆有釉质7 .牙的构造不包括()A.牙质8 .釉质C.牙髓D.牙骨质E.牙周膜8 . |jn表示()A.右上颌尖牙B.左上颌尖牙C.右上颌乳尖牙D.左上颌乳尖牙E.左上颌第1前磨牙9 .舌()A.为肌性器官,表面被覆黏膜B.界沟之后为舌根,占舌的后 1/3C.丝状乳头不含味蕾D.舌扁桃体位于舌根部的黏膜内E.以上全对10 .大唾液腺()A.最大的为腮腺,腮腺管开口

20、于舌下裘B.最小的一对为下颌下腺C.舌下腺小管也开口于舌下阜D.3对大唾液腺均有导管开口于舌下阜E.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11 .咽()A.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B.鼻咽有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处C. 口咽经咽鼓管咽口,借咽鼓管通中耳鼓室D.喉咽向下移行于喉腔E.咽隐窝为喉口两侧的深凹12 .鼻咽侧壁上的结构是()A.咽鼓管咽口B.腭扁桃体C.扁桃体上窝D.梨状隐窝E.会厌谷13 .食管()A.成人的食管长约40cmB.食管的第1狭窄距中切牙约25cmC.食管的第2狭窄在其与左支气管交叉处D.食管按行程可分 皱,其颈段最长E.食管的第3狭窄位于其与贲门相接处14.

21、胃()A.中等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和腹上区B.幽门窦又称幽门部C.胃底位于胃的最低部D.幽门管位于幽门窦的右侧部E.角切迹位于胃大弯的最低处15 .关于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将胃分为4部B.贲门附近的区域为贲门部C.胃底在临床上有时称为胃穹隆D.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称胃体E.幽门部的左侧部分称为幽门管16 .小肠()A.又称系膜小肠17 分空肠和回肠2部C.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3部D.空肠黏膜有集合淋巴滤泡E.回肠黏膜环状裘高而密17 .十二指肠()A.呈C形包绕胰体B.上部又称球部C.降部前外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D.沿脊柱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体下缘E.水平部续空肠1

22、8 .十二指肠球()A.又称十二指肠上部,约长 2.5 cmB.其肠壁厚,管径大C. 黏膜面有丰富的环行皱襞D.是溃疡的好发部位E. 以上都正确19. 大肠 ( )A. 各部均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B. 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C. 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 3部D. 直肠的会阴曲凸向后E. 阑尾的末端连于盲肠20. 关于乙状结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左骼嵴处续自降结肠B. 沿左髂窝转入盆腔C. 呈“乙”字形弯曲D. 在第 4 第骶椎平面续于直肠E. 活动度较大21. 不属于肛管结构的是( )A. 肛窦B. 肛柱C. 肛瓣D. 齿状线E. 直肠横襞22. 肝 ( )

23、A. 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B. 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C. 上面凹凸不平,可分4叶D. 前下缘(即下缘前部)钝圆E. 肝静脉由肝门出肝23. 肝蒂内的结构不包括( )A. 肝左、右管B.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C. 胆囊管D. 肝门静脉左、右支E. 淋巴管24. 胆囊 ( )A. 为分泌胆汁的器官B. 位于肝的胆囊窝内C. 后端圆钝为胆囊底D. 胆囊管和肝左、右管合成胆总管E.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锁骨中线与左肋弓相交处25. 胰 ( )A. 兼有内、外两分泌部,分泌物全由胰管输送B. 在第 1、 2腰椎体的前方,横贴于腹后壁C. 位于胃的前方D. 可分头、颈、体3部分E. 胰管与肝总管汇合后共

24、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二)多项选择题26. 属于下消化道的器官有( )A. 回肠B. 十二指肠C. 阑尾D. 结肠E. 直肠27. 参与围成咽峡的结构是( )A. 腭咽弓B. 腭垂C. 舌根D. 腭舌弓E. 腭帆游离缘28. 含味蕾的结构有( )A. 轮廓乳头B. 叶状乳头C. 丝状乳头D. 菌状乳头E. 舌扁桃体29. 三对大的唾腋腺( )A. 腮腺为最大的一对B. 舌下腺为最小的一对C. 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下三角内D. 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前磨牙的颊黏膜处E. 舌下腺大管常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30. 下列哪些开口于舌下阜( )A. 腮腺管B. 副腮腺管C. 下颌下腺管D. 舌下

25、腺小管E. 舌下腺大管31. 咽腔与哪些部位相交通( )A. 鼻腔B. 口腔C. 鼓室D. 喉腔E. 食管32. 咽 ( )A. 位于颈椎前方B. 上端附于颅底C. 向下于第6 颈椎下缘续于食管D. 口咽部向前经咽峡通口腔E. 咽隐窝和梨状隐窝均位于喉咽33. 食管 ( )A. 按其行程可分颈部、胸部和腹部B. 上端起自咽下缘水平C. 第 1狭窄位于咽与食管交界处D. 第 2个狭窄距中切牙25cmE. 第 3狭窄为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34. 胃 ( )A. 属于上消化道B. 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C. 贲门周围的部分称贲门部D. 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称胃体E.

26、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35. 小肠( )A. 可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B. 近侧2/5为空肠C. 十二指肠球黏膜面光滑D. 空、回肠黏膜均有孤立淋巴滤泡E. 回肠黏膜还有集合淋巴滤泡36. 大肠 ( )A. 结肠和盲肠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B.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四、填图题图 1 写出引线所指结构的名称C. 阑尾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D. 在第2骶椎平面连接直肠E. 直肠骶曲凸向后方37. 直肠 ( )A. 在第3骶椎前方接乙状结肠B. 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其中上方的弯曲称为会阴曲C. 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D. 直肠下部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E. 直肠内面有3个直肠横襞38. 肛管

27、 ( )A. 上端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下端终于肛门B. 内面有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C. 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D. 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E. 肛门外括约肌为平滑肌39. 肝 ( )A.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B. 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4肋C. 出入肝门的结构中无肝静脉D. 上面膨隆,与膈相对,称膈面E. 肝下面凹凸不平,称脏面40. 肝外胆道包括( )A. 胆囊B. 肝左管和肝右管C. 胰管D. 肝总管E. 胆总管写出引线所指结构的名称图3写出引线所指结构的名称五、简答题1 .牙的形态、构造和分类。2 .3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3 .咽的位置和分部。4 .

28、试述食管的分部、狭窄及临床意义。5 .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6 .结肠的特征及分部。7 .肛管黏膜形成哪些结构?8 .简述肝的位置和分叶。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咽峡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它是口腔与咽的分 界,也是二者之间的通道。2 .咽隐窝 在鼻咽的两侧壁上,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凹陷,称咽隐窝, 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3 .梨状隐窝 在喉口的两侧与甲状软骨内面之间,黏膜下陷形成的凹陷, 称梨状隐窝。4 .十二指肠球 十二指肠上部近幽门约 2.5cm的一段肠管,壁较薄,黏膜面较光滑,在 X线下似球形,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5 .回盲

29、瓣 回盲瓣是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皱裘,它可阻 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6 .直肠壶腹 直肠下部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内面有3个直肠横袭。7. 齿状线 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8. 肝门有动脉和肝门静脉的分支、淋巴管出入的门户。二、填空题1. 消化 呼吸 泌尿 生殖2. 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3. 黏膜 黏膜下层肌层 外膜4. 上消化道下消化道5. 口腔前庭固有口腔6. 硬腭软腭7. 牙冠牙颈牙根8. 牙根管牙冠腔9. 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10. 前下方对侧三、选择题肛管内面,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连成锯齿状环行线

30、称齿状线,它是肛管内肝脏面有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处称肝门,是肝管、神经、肝固11. 鼻咽口咽喉咽12. 颈部胸部腹部13. 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2514. 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15.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16.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17. 直肠骶曲直肠会阴曲18. 肛柱肛瓣19. 左叶右叶方叶 尾状叶20. 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左季肋区1 .C 2. B 3.B 4.E 5.B 6.A 7.E 8.D 9.E 10.E 11.A 12.A 13.C 14.D15. E 16.C 17.D 18.D 19.B 20. D 21.E 22.B 23. C 24.B 25.B 26.AC

31、DE27.BCDE 28.ABDE 29.ABCE 30. CE 31. ABCDE 32.ABCD 33.ABCDE 34.ACDE35.BCDE 36.ABCE 37.ACDE 38.ABCD 39.ACDE 40.ABDE四、填图题(略)五、描述题1. 牙的形态:牙在外形上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3部分。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为牙冠,嵌入牙槽内的部分为牙根,牙根和牙冠交界部分为牙颈。牙冠内的腔隙称牙冠腔,牙根内有牙根管,该管开口于牙根尖孔。牙根管与牙冠腔合称牙腔或髓腔。牙的构造:牙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牙质构成牙的主体,牙冠部的牙质外面覆有釉质,牙根和牙颈部的牙质外面包有牙骨质,牙腔内

32、有牙髓。牙的分类:根据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牙可分为乳牙和恒牙。根据形态和功能,恒牙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乳牙分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2. 大唾液腺有3对:腮腺大部分位于外耳道下方,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 的浅面。腮腺管自腮腺前缘穿出,在颧弓下方一横指处,横过咬肌浅面,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颊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其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舌下襞的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分别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3. 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附于颅底,向下于第6颈椎下缘续于食管。咽以软腭、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鼻咽位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口咽位于软腭与会厌上缘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喉口与喉腔相通。4. 食管上端起自咽下缘水平,下端在第11胸椎水平止于胃贲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