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中考一轮总复习化学试卷(三)(解析版)_第1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一轮总复习化学试卷(三)(解析版)_第2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一轮总复习化学试卷(三)(解析版)_第3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一轮总复习化学试卷(三)(解析版)_第4页
2020年安徽省中考一轮总复习化学试卷(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页共10页2020年安徽省中考一轮总复习化学试卷及答案(三)测试范围: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注意事项:1 .化学t卷16小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48分钟。2 .试卷共4页,请务必在试卷上答题。3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 .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 D.火箭点火升空2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用途

2、原因分析A石墨可用作电极石墨口导电B金刚心口用来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很大C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碳具有氧化性3 .“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D.积极植树造林4 .超临界CO2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特殊状态,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超临界 CQ溶剂的说法错 误的是A.超临界CO2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B.超临界CQ中分子在不断运动C超临界CQ中分子间间隙小于气态

3、CO2D.超临界CO2是一种氧化物5 .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任 一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占不鹘丝的是()飞舟A.比先红,不变红B.比先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变红,不变红6.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 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一种有毒气体B.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C.能做灭火剂D.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7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2个支管同时伸入

4、相同深度的热水(8o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不a.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砍QB.a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C.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入空气中8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9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D.煤加工

5、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10 .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 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刚石石墨石舞烯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三种物质都可还原氧化铜A.B.C.D.、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26分。11 . (4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导致酸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

6、写出1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态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其目的是减少 对大气的污染。12 . (6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 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 (选填“ b” 或“c”)相连接。检验 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方法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

7、到的现象是 .13 . (4分)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如下(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 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 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a.草酸(HOOCCOOHb.甲醇(CH3OH)c.尿素CO (NH2) 214 . (6分)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稀拈酸石灰石图Ar和石灰水的滤纸条2小

8、浓度"%O 20 80 O004二裂化碳浓度1%/S(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推测 靠近三通管口 (填“上口”或“下口” )的火柴火焰熄灭。(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 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 的蜡烛后熄灭。【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假设1 :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设计实验】甲同学按图 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 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条先褪色。 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

9、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 低 (填“高”或“低”)。(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1瓶含20%氧气和3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 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 (填“合理”或“不合理”)。(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15.(6分)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 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 (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

10、已设法在玻璃管及试管中充满二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媪! 士A B(1)完成实验,填好表格。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步骤缓缓通入CQ,点燃A处酒精喷 灯加热一段时间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B处玻璃管内固体变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2) C装置的作用是(3)小明同学又将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得到红色固体,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 CU2O+H2SC4Cu+CuSQ+H2O。【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I .Cun .Cu2Om.【进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2.88g于试管

11、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红色固体一定后 Cu?O【注意:若答对以下题目奖励 2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40分】【思考与分析】小同次猜想见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16. (4分)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CO2并转化为乙醇(Q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Q+3H2O 士红 C2H5OH+3X。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 968g CO2。(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X为 。(2) 一升“人造树叶”工作: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D【解析】A.

12、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大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箭点火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 .D【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来制电极,故正确;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用金刚石来刻画玻璃,故正确;C.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有毒气体,故正确;D.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焦炭来冶炼金属,故错误。3 .A【解析】A.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故不符合这一理念;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

13、少了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故符合这一理念;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符合这一理念;D.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故符合这一理念。4 .A【解析】A.超临界CO2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特殊状态,与 干冰的成分一样,化学性质相同,错误。B.超临界CQ中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正确。 C.超临界CQ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特殊状态,则超临界CQ中分子间问隙小于气态 CQ,正确。D.超临界CO2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 化合物,是一种氧化物,正确。5 .A【解析】通入二

14、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 不能使石蕊变色;通入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比先变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6 .C【解析】A.根据CO具有毒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毒性,故A正确;B.根据CO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而三氧 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故B正确:C.一氧化碳不能天火,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 C2O3不能灭火,故C错误;D.根据CO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

15、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二 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故 D正确。7 .C【解析】A.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正确; B.a中是白磷, c中是红磷,a与c对比中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正确; C.b与c 是白磷和红磷,且红磷与氧气接触,白磷与氧气不接触, 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错误;D.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入空气中, 正确。8 .D【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故正确;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故正确;

16、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故正确;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燃气报警器要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9 .D【解析】A.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故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人为不能降低,故错误;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需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D.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故正确。10 .D【解析】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错误;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的,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 CO2,正确;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

17、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 质,正确;由于三种物质都属于碳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都可以还原氧化铜,正确。二、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26分。11 . (4分,每空1分)点燃(1) CH4+2O2CQ+2H2O(2)原料来源广泛(或燃烧热值高或产物无污染)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或高效、价廉 的贮氢材料)(3)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12 . (6分,每空1分)(1) e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E装置b导管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2)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 Ca (OH) 2+CQCaCQ J + H2O(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解析】(1)将A、E装置连

18、接时,应将 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3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装置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已收集满:(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燕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 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蒸溶液变红色;(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CQCaCQH2O(4)将瓶中的气体沿 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 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13 . (4分,每空1分)(1)不可再生(2) CO+ CuOCu+ CO2 f(3)具有可燃性(4) ac14 . (6分,每空1分)(1) CaCQ+2HCl CaC2+H2O+COT 下口(2)高 (3)不合理(4)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浓度不能低于16%(5)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15 . (6分,每空1分)(1)D中的石灰水进入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