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习题_第1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习题_第2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习题_第3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习题_第4页
2018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5 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 1 节李仕才第五章第一节匝园地 -课堂迭标 J- 3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CO描烧 -此右样料*1使空气中CO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B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尸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根据以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判断正确的是(A )光能6C(+12H2O体GHLQ+6Q4A.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B.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是因为大气层的CO愈来愈少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2、解析】燃烧化石燃料是大气中CO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34题。3.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D )A.B.CO稣色拘樹敖出2C.D.34.此图可以说明(A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3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4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B.C.D.【解析】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而森林的破坏,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自然环境中的

3、物质是循环流动,而能量则是单向流动。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 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解析】 第5题,修建水库必然会使库区蒸发量增大,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植被覆盖 率增大的结果是植被的蒸腾作用加强。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 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 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常年蓄水水库的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蒸发量极小,观测 困难。据此完成78题。7该地11月份有覆

4、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A )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56题。5判断方框 I、n、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B.C.D.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C )4A.水面结冰B.风速增大C.水质变差D.水库干涸【解析】该水库在12月至次年3月蒸发量极小,最有可能是水面结冰造成的,A对。材料说明水库常年有水,D错;风速和水质状况无法根据材料判断出来,B、C错。&与覆盖前相比,水库覆盖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A)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B.减轻库区土壤盐渍化C.加大地面辐射强度D.促进浮

5、游植物的生长【解析】 水库覆盖后,库区蒸发减弱,库区大气湿度降低,A对;覆盖后库区蒸发量减少,地下水位升高,可能会加剧库区土壤盐渍化,B错;库区被覆盖之后会减小地面辐射强度,C错;水库覆盖会阻碍浮游植物的生长,D错。二、综合题9.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应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读“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 中的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1) A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 B、C表示 呼吸作用 ,D表示 光合作用,若D旦停止_,碳循环就无法进行。(3)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形式存在的。(4)当今自然环境中的“温室效应”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增加造成的。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中 对

6、植被的破坏和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_,它破坏了自然地理环 境的 整体性 功能。(5)人类向池塘中排放的污水使水质变坏,水生植物过度生长,导致鱼类因缺氧大量死亡,这是干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5个_地理环境的改变。(6)简述生物出现后显著的地理意义: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迁移;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多达243个。我国西部的大湖也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材料二18251958年洞庭湖面积的变化(阴影部分为洞庭湖)。(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一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湖泊萎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农业受 到影响、生态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面积加大。(3)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增多。【解析】 第题,注意回答的是洞庭湖萎缩的人为原因。第(2)题,湖泊这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