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1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2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3页
《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 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 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 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从

2、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 法感悟课文。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教学重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聊聊生活中的“腊八粥”,2、交流课前搜集的沈从文资料。3、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圈画。2、学生交流,“品尝”腊八粥的美味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一如:“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

3、涂煮成一锅,让它 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 单看它那叹气样儿, 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 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勺大勺朝口里塞灌呢!”3、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一件什么事?八儿盼着吃腊八粥的种种表现。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 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三、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文中多处写到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情形,请你画出来并作批注,体会他的 心情。【设计理念】于

4、永正老师说过:“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 一定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 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可以在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 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因此,在批注中圈、点、勾、画等符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 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而教师会随堂巡视,适时点拨,在 学生充分感悟后,组织交流。交流时,要引导有感情朗读。2、小组讨论,1人发言,其他补充。3、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语言这四个方面进行评析神态动作: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急红了眼”所表现出的急切心情。心理描写: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此

5、刻的八儿想吃却吃不到,只能想象锅中的美味,体会他焦急的心情。“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从八儿的语言中体会他的天真无赖,这里写出了他对腊八粥的渴望和迫不及待,就如古诗中所说“最喜小儿无赖”文中八儿的语言最为有趣,于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4、情景再现,品读语言呈现文中三处对话,学生自由读片段一:师生合读片段二三:学生合作演读【设计理念】采用多种方式,以读促悟。描写、抒情课文,可“诵读欣赏”5、在沈从文笔下,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 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6、八儿这么想吃粥,他吃到了吗?引出最后一段话。7、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

6、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吃腊八粥的情景。【设计理念】此环节是为了拓展延伸,加深感悟,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完成读写之间的迁移。四、课外延伸名家阅读:推荐阅读冰心和老舍的腊八粥【设计理念】高老师昨天在讲座中特别提到:要注重类属化阅读,瞻前顾后,由个及类。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把无休止的课堂提问变为几项有张力、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建立篇章意识,强化整体性阅读。【导学案】1、学写生字。tu omon cn g ch cug zh cn gfdt(!ngti cn ti cn n i n i( ) ( )( ) ( ) ( )2、熟读课文3、关于腊八粥,你有什么了解?4、

7、收集作家沈从文的资料:教学目标:1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2 .整体感知课文,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分清内容主次。3 .聚焦文中的细节描写,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形象,初步感受作者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教学重点: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揭示课题,走进腊八1 .说说腊八节(展示思维导图)。2 .板书课题腊八粥3 .听写词语:腻腻的浓稠深褐搅和熬粥4 .出示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学生互动交流。想象画面,读一读。【设计意图:“这段话中哪个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8、”以这个问题为抓手,让孩子去发现开篇的精彩之处,体会作家生动而细腻的描写,初步感受其语言风格。】板块二:梳理文脉,初识“八儿”1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2 .课文围绕八儿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板书:等粥喝粥)第2至19自然段是写等粥;第 20-21自然段是写喝粥。 引导学生质疑。3 .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想想八儿等粥时想了什么主意?试着补充下面的情节图。提问: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八儿?【设计意图:“八儿”无疑是个可爱的孩子,心急而等不了 “热粥”的他一连着想了好 几个主意。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这些情节中认识“八儿”,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情节的展开来体现人物形象的。

9、】板块三:聚焦细节,再识“八儿”1 .学习提示:自由读 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哪个细节读出来的?用笔勾画出来,再到小组里和同伴说说。二2 .交流预设:(1) “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2)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3)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4)八儿分粥可是有窍门的,发现了吗?(5)找一找2至11小节中描写粥的句子,划出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想这里对粥 的描写还有什么用意?3 .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设计意图:正如当代著名学者朱光潜所说,“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

10、是那么一回事”,作者笔下那一个细微的眼神、一段有趣的对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那么地富有深意,语言的精妙之处需要反复地品读,才能读出那个味儿来。】板块四:补充资料,拓展留疑1 .出示句子: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 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还没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许多 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的印象里。2 .沈从文的腊八粥里到底还有着什么不一样的味道呢?【设计意图:每一个作家的心里都住着故乡,“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更是如此。那挥之不去的乡音,那软糯香甜的腊八粥, 那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都是作者对故土的深深

11、 眷恋。“腊八粥里还有着什么不一样的味道呢?”最后提出这个问题,意在指引孩子课后进 一步去研读课文。】腊八粥教案3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3-26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 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难点:体会“八儿” 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二、初读课文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一 “八儿”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3、学生圈画后汇报。4、教师及时总结。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 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四、总结升华1、文章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