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1页
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2页
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3页
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4页
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秋季好发的传染病有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秋季冷热交替, 学生在外边活动较少, 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 还有同学们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 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 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 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另外, 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一、水痘的防治措施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水痘传染性极强,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

2、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 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 14 21 天, 多为 15 一 17 天。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 90 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 1 2 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 疱疹与结痂。 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 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 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水痘防治应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

3、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 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环境整洁, 空气流通。3 学校每天晨检, 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 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 ( 自发病起21 天左右 ) 。4 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 15 天产生抗体,30 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抗体阳转率95 左右, 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二、腮腺炎的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 咳嗽、 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

4、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 (食物、 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 (耳前和耳下部) 肿大,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 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 颌下 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 恶心、 呕吐、 嗜睡

5、、 颈部发硬、 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 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 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 经治疗, 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 并获得终身免疫。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 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 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 要在秋季注意孩子的营养、 保暖,加强耐寒锻炼。 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

6、流行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 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 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三、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季节更替,气温骤变,使人免疫与防御功能下降, 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人们常易患流行性感冒 ,应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 乏力、 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病程短,有自限性, 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流感的症状有:起病急骤

7、,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 C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颜面潮红 , 眼结膜外眦及咽部充血 ;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流涕、流泪、可有腹泻、呕吐和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防治应做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应加强锻炼 ,营养膳食。2. 通风是最好的消毒方法 , 因此居室、办公室要经常通风透气。3. 为避免传播感染,应尽量少到人群集聚的公共场,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需注意通风。4. 注意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外感风寒。5. 及时医治易诱发流感的疾病如营养不良、 贫血、 肠寄生虫症等病,以防双

8、重感染。6. 保护重点人群,如抵抗力本来就较差的老人、小儿,还有患有慢性病和各种免疫功能低下者, 最好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疫苗,以防万一。四、手足口病的防治及相关知识手足口病( HFMD )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 发热 1 2 天后出现口腔溃疡, 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 1 2 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据疾控中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心专家讲,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 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9、1.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 家长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2. 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 不要用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 同时也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3. 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4. 要加强孩子的营养, 注意让孩子休息好, 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5. 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 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 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应积极配合。 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 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给别的儿童。6. 注意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垃圾、粪便,加强开窗通风,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五、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整体应做到以下几点-6-1 .坚持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疫情上报。教室每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