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会成语及其解释_第1页
小学必会成语及其解释_第2页
小学必会成语及其解释_第3页
小学必会成语及其解释_第4页
小学必会成语及其解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必会成语及其解释1、专心致志专一心思,集中精力。指聚精会神。2、道听途说道上听见的,路上传说的。指不是正确可靠的消息。3、栩栩如生栩栩: 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非常生动活泼, 如同活的一样。 形容文艺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逼真。4、胸有成竹也作“成竹在胸” 。成:现成。宋代画家文同很会画竹,人们都说他下笔前,心里已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情以前,心里已有通盘的考虑,有成功的把握。5、熟能生巧巧:技巧。熟练了,就能从经验的积累中创造出好的办法或窍门。6、水滴石穿也作“滴水穿石” 。水不停地往下滴,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断,力量虽小,也能取得成功。7、百发百中每次射箭,每

2、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技术高明。后比喻推测事情有十分的把握。8、无价之宝无法估量价格的宝物。指极为稀有珍贵的东西。9、画龙点睛传说南朝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他说: “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了。 ” 别人不信, 一定要他点上。 他刚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点上, 立刻闪电打雷, 震破墙壁,两条龙就腾云飞上了天。 后用“画龙点睛”比喻讲话或写文章时, 在关键地方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为精辟。10 、画蛇添足古时,楚国有几个人喝酒,酒少人多,因此大家约定画蛇,先画成的喝酒。有一人先画成了蛇,拿起酒来说: “我还能给蛇画上脚。 ”脚没画完,另一人已把蛇画好,说: “蛇是没有脚的。 ”

3、就把酒抢去喝了。后用“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11、事半功倍事情只做一半,功效却收到一倍。形容花费的劳力小,收到的成效大,工作效率很高。12 、千载难逢载:年。许多年里也难得遇到。形容遇到的机会极少。13 、四面楚歌楚汉交战时,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夜里听见四面汉军中都是楚人的歌声。项羽大惊,说: “汉军已经全部得了楚国吗?为什么楚人这样多!后用“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被敌包围的困境。14 、得意忘形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了平时的形态。15 、对牛弹琴古时,公明仪善于弹琴。一次,他对牛弹了一个曲子,牛仍然伏着吃草。不是牛没有听见,是牛听不懂曲子。 后用 “对牛弹琴” 比

4、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也用以讥笑听话人的愚笨,或讥笑说话人不看准对象。16 、狐假虎威也作“虎威狐假” 。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骗老虎说: “天帝命我做百兽之王,你吃了我就违反天意。如果你不信,就跟我走,看看百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很害怕。 ”果然百兽见了,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是怕自己,还是以为是怕狐狸呢!后用“狐假虎威”比喻假借别人的势力来吓唬人。17 、鸡犬升天古时传说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后比喻一个人有了势力,与他有关系的人也都升官发财得势了。18 、鹤立鸡群白鹤站立在鸡群之中。比喻一个有才能的人高出在一群人里。19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车马很多,连接不断。也指人

5、多热闹的情景。20、四分五裂分裂成好多部分,形容东西分裂残破。也比喻众人不团结,不统一。21 、一鸣惊人一声鸣叫就惊动人。比喻平时不露声色,一出来,就有惊人的表现。22、一日千里一天可行千里。原指马跑得很快。后来比喻进步或发展的迅速。23、对症下药下:使用。对准病症,使用药物。比喻针对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24、风吹草动风轻轻一吹,草就左右摇动。比喻微小的变动。25、丰衣足食丰:多。足:充足。穿的衣服很多,吃的粮食很充足。形容生活富裕。26、负荆请罪负:背上。荆:荆条。古时用来鞭打犯人。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身为大将军的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避让

6、,不同他争论。廉颇知道后, 认识到自己错了, 便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后用 “负荆请罪” 表示赔礼认错。27、甘拜下风下风:风所吹向的一方,即下方,比喻低于别人之下的一面。甘心情愿拜在人家的下面。常用来表示自己不如人家,真心实意地佩服他人。28、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 。战国时燕国一少年到赵国首都邯郸,想学赵国人走路的姿势。不但没有学到, 反而忘掉了自己原来的走法, 只好爬着回去。 后用 “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的本领也丢掉了。29、自相矛盾矛:是古代长柄的枪,用来刺杀敌人;盾:是古代抵御的牌,用来遮挡敌人刺杀。古代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先夸他的盾无比坚固,没有东西不被刺

7、破的。有人问: “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样呢?”那个人没法回答了。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30、揠苗助长也作“拔苗助长” 。古时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把苗给拔起一点,结果苗都枯死了。后来用“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坏事。31 、掩耳盗铃本作“掩耳盗钟” 。掩:遮盖。盗:偷。从前有个人想偷一口钟,因为钟大没法背走,就拿锤子砸碎它。刚一砸就发出响声,他急忙遮盖住自己的耳朵, 以为自己听不见,人家也不会听见。后用“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32、天罗地网罗:捕鸟的网。天做罗,地做网。形容上下四方都设下了包围圈。比喻对敌人、罪犯等的严密包围

8、,无法逃脱。33、守株待兔株:树桩。战国时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不去田里干活,每天在树桩旁等着,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后用“守株待兔”比喻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妄想得到意外的收获。34、打草惊蛇打草惊动了躲藏在草丛中的蛇。比喻做机密的事行动不小心,使对手察觉后有所防备。35、贪得无厌厌:满足。贪求得到,永远没有满足。36、鸡犬不宁宁:安宁。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扰乱得十分利害。37、娇生惯养惯:纵容,放任。生得娇嫩,养得放任。形容对儿女从小过分的宠爱和放任。38、无能为力为力:使力量。没有办法能使上力量。指不能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39、锦囊妙计锦:彩色花纹的一种丝织品。锦

9、囊: 古时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在小说中常描写有计谋的人,把妙计放在锦囊里,给出使对方的人,在紧急时拆阅,用妙计来对付对方。比喻有准备的巧妙方法。现也讽刺别人的所谓“妙计” 。40、开卷有益卷:书本。打开书本读书,自然会有好处。41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以后, 才有世界。后用来表示历史上从来所没有过的。也比喻伟大的创始。42、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渡江,他的剑从船里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画,说: “这是我剑掉下水的地方。 ”船靠岸了,他就从所刻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走了,剑不能走,结果自然找不到剑。后用“刻舟求剑”比喻只会按老办法办事,不知事情已经发生变化。43、空中楼阁

10、一个有钱人要工匠盖三层高楼。 当他看到工匠修建第一层时, 他说: “我不要第一、 第二层,给我盖第三层吧! ” 。后用“空中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主观空想和计划。44、口是心非口头上赞成,心底里反对。指嘴上讲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45、如雷贯耳贯:贯穿。象雷声贯穿耳朵那样响。比喻人的名声极大。46、如虎添翼如同老虎添加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又增添了新的帮手。47、千钧一发也作“一发千钧” 。千斤重的东西用一根头发悬挂着。形容情况危急紧迫。48、手不释卷释:放下。卷:书籍。手里舍不得放下书籍。形容读书用功。49、鱼贯而行鱼贯:象鱼游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形容相继而行。50、名落孙山宋代有个人叫孙山, 他

11、带了同乡的儿子一同去考试。发榜时, 那位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上,他自己是榜上最末一名。回家后,同乡问他,他说: “解名(指榜上的名字)尽处是孙山,贤郎(指同乡儿子)更在孙山外。 ”后用“名落孙山”比喻没有考上或选拔未被录取。51 、塞翁失马塞:边塞。翁:老人。常和“安知非福”连用。古时,有个住在边塞上的老人丢了马,别人来慰问他,老人说: “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呢?”后来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后用“塞翁失马” 比喻暂时损失或受到挫折, 却能因此而得到好处。 也比喻坏事有时会变成好事。52、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房。三国时,诸葛亮住在隆中的茅庐里,刘备为了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曾经三次前去拜

12、访,最后一次,诸葛亮才同意出山相助。后用“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53、悬梁刺股悬:吊挂。梁:屋里架在柱子上的横木。股:大腿。战国时苏秦、汉朝孙敬都勤奋好学。每当读书疲倦得想睡了, 孙敬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 苏秦拿着锥子刺痛自己的大腿, 用来 驱除瞌睡,激励自己继续攻读。他们终于都成了有名望的人。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 习。54、举一反三反:类推。举起一角,就可类推其他三角情况怎样。本比喻闻一可以知三。后比喻举一事而类推其他事,可以同样处理或解决。55、班门弄斧班:鲁班,我国古代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领。56、囫囵吞枣囫囵:整个。把枣子整个地吞下

13、去。比喻凡事不加分析,就笼统地接受下来。57、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看着前面,又看着后面。形容对事情考虑得非常周到而细致。也形容顾虑重重,疑惑不定。58、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象士兵。东晋时,秦国苻坚率兵攻打东晋,到达淝水,前锋部队失利。苻坚登上寿阳城瞭望,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 都象是晋国兵士,心里很害怕。后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精神紧张不安,疑神疑鬼。59、目不识丁眼睛不认识一个极简单的“丁”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60、鹏程万里鹏:传说中的大鸟。庄子逍遥游里说,鹏鸟迁徙往南海,乘风飞行九万里。后用“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61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担忧天坍下来,吃饭睡觉都不安宁。后用“

14、杞人忧天”比喻没有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62、人才辈出有才能的人成批成批地不断出现。63、同甘共苦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共享幸福同受困苦。64、闻鸡起舞:晋代祖逖立志效力国家,他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练本领。后以“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的奋发行为。65、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三十里叫一舍。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地方交战,晋国国君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三舍,即九十里。后用“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66、完璧归赵壁:平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美玉。 战国时, 赵国得到了和氏璧, 秦王要拿十五座城骗换赵国的壁。秦强赵弱,赵王怕上当,但又不敢拒绝。赵国使臣蔺相如奉命送壁到秦国,见秦王并无

15、诚意,就设法取回美玉差人送回赵国。后用“完璧归赵”比喻完整无损地归还原物。67、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了选择良好的环境来教育孩子, 先后搬了三次家。后来就用“孟母三迁” 作为慈母教子的典故。68、门庭若市庭:院子。门前和庭院里好像集市一样。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69、门可罗雀罗:网。门前可以张网捕雀。汉代翟公做延尉大官时,宾客盈门;到罢官之后,门外冷落得可以张设捕捉鸟雀的网。后便用“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70、买椟还珠椟: 木匣子。 古时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镶饰着珠玉翠羽、 熏染了桂椒之香的木兰匣里到郑国去卖,郑国人不识货,买下了匣子,却退还了珍珠。后就用“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失当。71 、滥竽充数竽:古代象笙一类的乐器。战国时齐宣王爱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起吹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 也混在里面充数。 宣王死后, 湣王继位, 要他们一个个地吹, 南郭先生就逃跑了。后用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本领的冒充有本领, 或次货冒充好货。 有时也用作自己谦虚的话。72、柳暗花明柳叶浓密,鲜花夺目。形容绿柳成荫,繁花如锦的春天景色。也比喻由困难转入顺利。73、亡羊补牢亡:丢失。牢:关牲口的栏圈。丢失了羊以后再修补羊圈。比喻发生过失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