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课件_第1页
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课件_第2页
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课件_第3页
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课件_第4页
中国书法史的脉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书法史的脉络中国书法史的脉络 书体演变史书体演变史v书体发展史书体发展史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v晋人尚韵v唐人尚法v宋人尚意v元人复古v明人尚态v清人考据中国书法史的脉络 殷商甲骨文和金文 西周的金文中国书法史的脉络 距今3000-4000年的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而有相当成熟的文字中国书法史的脉络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中国书法史的脉络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

2、、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 中国书法史的脉络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中国书法史的脉络v金文也称“青铜器铭文”、“钟鼎文”。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绩、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等。商代铜器铭文简单的以一、二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的名称。西周以后常有长篇铭文,现存最长的铭文见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v战国时代的铭文大都是刻成的,内容以记载作器工名、器物的所有者以及使用地点等为主。铭文字体,

3、商代近似甲骨文,西周前期风格雄健,中后期趋向规整。春秋战国时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列国文字甚不一致。至秦代始归于统一。 金文中国书法史的脉络金文 周朝的政治是以礼教为核心的,伴随着礼教,青铜器(礼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钟尊鼎中国书法史的脉络金文 钟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乐器,大小依音节制作,成套的名为编钟。中国书法史的脉络金文 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是政治权利和财富、身份等级的象征,用于祭祀和燕享。中国书法史的脉络爵是商周时期的饮酒器尊是商周时期常见的盛酒器金文中国书法史的脉络v毛公鼎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金文金文毛公鼎毛公鼎中国书法史的脉络金文金文毛公鼎欣赏毛公鼎欣赏中国书法史的脉络散氏盘散氏盘 器铭,西周厉王。书法极受学界艺术推崇,评论文字之多,法效者之众,居三代书法之冠。用笔类型为篆引线条而为日常简单书写之法。而注重实用的,在我们今天看来艺术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